|
|
中华源流辑要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地学演绎 莫如波 2008~2009 2009.3.2 根据分子人类学论坛baiyueren最近研究的成果:与父系K相对应的东亚母系N超单倍群初始扩散之地很可能在北部湾周边地区(包括海南原住民),尤其是越南北部,其分歧年代大约在6.6万年前,无法细分的N*高频区主要在北部湾西面的越南北部,湘西、粤东、上海和东南亚地区也有少量分布。N超单倍群在东亚留下两个主要的分支N9a和A,其中,N9大约在4万年前分歧于越南北部,N9a约3.6万年前分歧于越南与广西交界地区,N9a高频区在湖南东部,A约4万年前可能分歧于桂东北,高频区在湘西北及鄂西。另有B*在中南半岛中部出现高频,整个B系的高频区在广西,B4、B4a、B4b都产生于北部湾区,B4a和B4b的高频区在广西及粤西一带,B5在4万多年前分化出B5a及B5b,B5a在粤桂湘交界区及鄂西有两个高频区;再有R*在珠江北岸及黔北出现两个高频区,F1在珠江北岸出现高频,并有向粤北-江西方向扩散的趋势。详见>>>、或见baiyueren做的系列图。另作图:约5万年前现代人祖先从南亚经中南半岛北部进入广西云南可能的路径。最早期,当到了黄种人父系O/N走完这段路程的时候,母系已融入了50%的早东亚人M系基因。古人迁徙常以男人为主导,母系则更多地留了下来,这样,当今母系的DNA就更能反映当地土著的面貌。黄种人父系与母系N系统单倍群的对应关系可能是这样的:早期NO、O*在中南半岛北部及广西对应着母系的N*、B*、N9及N9a,甚至是B4与B5a,他们向两广北部迁徙,父系O先后分化出O2、O1与O3,母系N各支也向下游分化,O2主要对应母系的B5a及B4,O1主要对应母系的R9、F1、B4及B5b,O3主要对应母系的A、N9a、B4及B5a。也就是:父系祖型NO及O*讨了早期的N*、B*、N9、N9a甚至是B4及B5a做老婆,后来分家了,O2喜欢讨B5a及B4做老婆,O1最喜欢讨R9、F1、B4及B5b做老婆,O3喜欢讨A、N9a、B4及B5a做老婆,再后来就是迁徙北方的那部分O3e族群(包括M122、M324、M134及M117),抢夺了更多的早东亚人M系做老婆。估计大概就这个样子。(与父系O3关系密切的母系A*在贺江流域高频,为O3诞生于原始封豨部落再添证据)(48) 2009.1.31 兴隆漥-红山文化的族属:分布于燕山北面的西辽河流域,后期向西南发展至冀北,与仰韶文化及后岗文化接合。兴隆漥文化是红山文化的源头,两者合称泛红山文化,年代在8~5千年前,恰好在5千年前涿鹿大战之时中断,与后红山期夏家店下层之间存在千年的文化断层,大约在3500年前,西辽河流域易主,由农耕文化转变为游牧文化。与中原裴李岗、东夷后李等系列文化相比,泛红山文化自有渊源,属并行发展关系。泛红山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出土有大量与农业有关的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及陶器等,当中有细石器,陶器以筒形罐为基本器形;泛红山文化有最早、最发达的史前玉文化,红山文化出土有数量巨大的玉器;泛红山人崇拜猪龙,有用猪做陪葬,出土有玉猪龙、猪首龙等,并见最早的龙凤玉雕;兴隆漥文化尚有居室葬葬俗;红山人崇拜女神及生育神;学者徐子峰认为,红山文化是先商文化的源头之一。从这些特色判断:兴隆漥文化的主要源头应是北京一带更早的新石器早期文化,如北京的怀柔转年及门头沟东胡林遗址、河北的徐水南庄头及原阳于家沟遗址等;推测泛红山族群父系主要为O3系(O3-M122、O3-M324及O3e-M134),同时也混有从沿海迁来的O1a及O2b人群,居室葬俗可能与O2b有关,磁山遗址有检测结果为O1(据李辉等);父系是早东亚人C3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涿鹿大战后所形成华夏化后裔其C3低频;父系主体是乌拉尔N的可能性也不大,估计早期纯N人群尚为游猎采集族群,不过,不排除在红山族群当中混有相当比例的N族人(包括N、NO、K*、F*),如北京汉与辽宁汉的F*比例高达19%及27%,筒形罐及细石器的传播可能与N族有关。[辽西牛河梁等父系数据见(89)]
2008.11.2 关于炎黄二帝及炎黄后裔:<一>、原始人群从南方迁徙北方,北至河南、河北,又有一支向东迁徙山东、另一支向西迁徙黄河中游的渭水流域,原始迁徙过程沿途散落有诸多小聚落、小群体,后来较大的群落大多是在原有小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贾湖、裴李岗、磁山、大地湾、后李文化遗址等,它们的年代虽稍有先后,但原始群落之间可以是独立发展的,之间并不一定有承袭关系,文化上有交流,但血缘上可能属并行关系。 2008.11.1 南方有古老的M117人群:O3e1-M117被看作是汉族的标志成员之一,但M117的等频率图很怪,岭南、西南、中南半岛北部局部出现高频,如广西贺州罗城平话汉人42.9%、广西红水河壮族15.4%、广西三江侗族10.5%、广西隆林徕人10.0%、贵州大方仡佬红16.1%、云南马关拉基23.3%、海南临高人26.7%、海南陵水疍家15.0%、上海马桥原住民27.1%及11.8%(据李辉等)。百度百科有文章认为,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元封元年汉武帝征服海南岛时,临高人的先民已经在那里繁衍生息,时间估计在春秋战国之际的2500年前,再从词汇异同和声调产生等情况估计,年代不早于3000年前。这意味着这种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讲临高方言的M117人群在南方居住的历史很悠久。约7千年前诞生于中原的M117人群为什么会在那么早以前就跑到南方山区及海南岛来,并融合在百越O1a及骆越O2a之中?这似乎验证了他们属少昊集团后裔这种可能。他们原住黄河下游,4千多年前,黄帝打败蚩尤兼并了两昊集团,接着又有尧、舜、禹大败三苗,部分少昊后裔就逃到了南方。假如这些M117人群原属炎黄华夏集团,他们好像没必要那么早就跑到南方来,华夏汉人大规模南迁始于秦汉,且以华夏族雅言为基础,所形成的方言为粤语。(M117的源头在南方,在O3系向北方迁徙前,M117已诞生,侗台语系的M117很可能是南方原住民,见后>>>61) 2008.10.29 关于北方汉族O3系北迁时的群带成分:北方汉族O3系的四大成员为O3*-M122、O3-M324、O3e-M134及O3e1-M117,简称O3e族群。早期华夏族群欠缺O3d-M7;北方汉族中O*-M175罕见;北方汉族混有相当比例(约15%)的K*-M9,K*为K系除已测分外的其他成员,出现频率从西北往东、南有所降低,主要可能是N1、N*;北方汉族局部样本出现较高比例的F*-M89,如辽宁汉族占27%、青海汉族占25.4%、北京土著占19%;北方汉族普遍混有3~8%的Q1-M120。 2008.10.21 O3系走湘-鄂-豫中线的佐证:①.母系GM血型黄种人afb1b3遗传因子(红色)最高频在岭南;②.Rootsi的图O系最高频在岭南;③.M122等频图可见高频区在湘西,可辨华中线路;④.M324的高频区也在湘西,后经华中转迁山东;⑤.湘西是M134的高频区之一;⑥.M7的一个高频点在湘西;⑦.国家地理频道,O在岭南分化,O3走华中线(仅是个粗略示意图);⑧.汉人的O3e1-M117不应与藏缅的O3e1-M133同时分化于西北,否则,他们就会搅在一起。这些都为O-M175的分化中心在岭南、O3系中的M7及M134分化于湘西、O3系从华中迁徙中原以及M117诞生于东部中原添加了佐证。(这些图太粗略了) 2008.10.18 苍梧曾是西瓯联盟成员吗?苍梧也则苍兕+封豨,《封开-广信,岭南文化古都论》一书中指,西瓯是以封豨的原始人群为中心,融合其周边的苍兕、桂国、沤深、黑齿、雕题等形成的岭南最早、最大的母系氏族部落联盟。自公元前323年立西瓯至前111年赵光降汉,其间共212年,当中属楚101年,御秦抗秦8年,属秦4年,被骆占封溪3年,立苍梧国96年。 2008.9.8 从西樵山双肩石器的传播看百越O1a在岭南-东南亚的扩张:百越O1a的祖先族群居广东西江-珠江以北,几万年来的扩张很可能是长期的,其中最有迹可寻的是伴随着西樵山文化双肩石器传播的那一次。珠三角西樵山文化可分四期:一期为细石器工业,尚无陶片出现,分布范围小,仅见于南海西樵山附近,与细石器堆积同层的贝壳C14年龄为6275±120年;二期在5.5~5千年前,发展成临时的、季节性的霏细岩双肩石器制造场所,有陶器出现,双肩石器供应波及附近的三水盆地;三期在5~4千年前,出现了固定的、专业化的霏细岩双肩石器制造场,产品遍及珠三角并有外运,封开杏花河遗址(4ka)有霏细岩双肩石器出土,粤北石峡文化晚期(4.5ka)亦见双肩石器,新石器中、晚期该技术沿水系向广西、云南、贵州、中南半岛及海南岛传播,双肩石器也见于4千多年前的台北圆山文化等,大约3~2千年前传及马来西亚;四期在4~3千年前,双肩石器需求量激增,出现了稳定持久的采石、制石生产,西樵山文化的规模更大,周围出现了近四十个原始聚落。3千年前西樵山文化被青铜文化所替代。珠三角河网发达,百越原住民善长舟楫,可认为越人在4千多年前具备渡海能力并东渡台湾,大约3千年前南渡马来西亚。西樵山文化出土有较多的拔牙(凿齿)遗存,并流行二次葬俗,对比江浙良渚文化,应属百越O1a。西南地区也有本地起源的双肩石器,有研究认为,其多为溜肩打制石器,而源于西樵山技术的多为平肩磨制石器。(摘编主要引自:曾骐.西樵山的开发和西樵山文化的外向型特征)(41) 2008.8.27 旧石器晚期黄土高原与中亚之间有文化交流吗?有人根据宁夏水洞沟文化(25~29kaB.P)的有些器形具有欧洲莫斯特文化和窄石叶文化的特征,判断曾经席卷北非与欧洲的窄石叶文化也影响到了华北,并推断晚期智人在中亚-西北-华北一线也有交流。 2008.8.9 研究生论文中的观点 文波:“东亚人群的Y染色体与语言有显著相关性,而mtDNA与语言学分类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南方汉族在父系遗传上保留了大部分北方汉族的成分(平均北方成分约80%),而母系遗传上则融入了相当多的南方民族血缘(平均北方成分约50%);根据分子钟估计,南北分化的时间在2万年之内,第四纪末次冰川开始缓解到消失的1.8~1万年前可能是形成南北差异的关键时期”。石宏:“利用SNPs-STRs相结合的遗传学分析手段,推导出东亚特有单倍型组O3-M122伴随人群由南向北的早期迁移事件发生于距今约2.5~3万年前”。陈晶:“壮族的主要Y染色体单倍群为O*、O2a、O1。壮族的遗传结构中有几个层次,最早的O*、O2a成分普遍出现在各个支系中,第二层是由东部来的百越核心成分O1,第三层是北方来的汉族成分O3”。董永利:“云南境内在新石器晚期已经是一个多民族共同杂居的地区,这些民族主要来源于三大族系:北方的氐羌、南方的百越和百濮,语言上对应关系是:藏缅语族、壮侗语族、南亚语系”。杨智丽:“云南大部分民族群体都是氐羌、百越和百濮三个古老民族部分人群的后裔;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来看,百濮族群分布最为集中,相互间的亲缘关系最紧密,较为完整的保留了远古祖先的特点,百越族群各民族稍微有些分散,氐羌族群的民族分布最分散”。(据兰海)(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