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 析 中 华 民 族 的 源 流

地学演绎 莫如波 2004~2007

 

东亚各族祖先迁徙路线图↑
Y染色体突变显示的民族关系→

 

  现代人起源演化辑要全人类起源于19.5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一种“奥莫”人,同种的还包括16万年前的非洲老智人。这种智人在约10万年前走出非洲,其至少扩散到中东地区,如9.2万年前的中东卡夫扎人和斯虎尔人。在7万多年前末次冰期之早冰期,气候突然恶化导致了高纬度人口消亡,在非洲的现代人祖先也仅剩两千人。早冰期过后进入间冰期,在东非的人类祖先沿海岸向北向东迁分化出的早东亚人C、D在约6.5万年前到达印度南部6万年前进入中南半岛西部、北部,5万年前早东亚人D进入中国西南并向北迁徙,分布于西南及北方5~2.5万年前晚期智人遗存应属早东亚人D所遗留。2.51.5万年前,进入了末次冰期之主冰期,全球平均气温比现今低513℃,严寒使北方早东亚人D遭摧残。主冰期后期,先祖们分多路北上,早东亚人C3沿主冰期古海岸直北上,在约2万年前到达西辽河流域,后来在融合了不同比例的白种人P*(R/Q)及黄种人乌拉尔支N之后,从东到西形成东北通古斯群、蒙古群及突厥群,再后来又与北上的沿海-内陆黄种人O2、O3融合,形成东夷支、朝韩支及日本支;黄种人汉藏(先夏)支M134在3万年前沿云贵高原西侧北上到达黄河上游,约在1.2万年前到达河套地区,后来发展为强大的华夏炎黄部落M117;荆蛮支M7约在1.2万年前从汉藏(先夏)支分出并向东进入川鄂地区;三、四万年前,百濮(瓯骆)支M95(/M88)从桂西南入西江上游,百越支M119从古海岸进入西江下游及中游;主冰期过后约1.2万年前,百越支往东发展到江浙一带,百濮(瓯骆)支有经桂东北入湘;6千年以来是汉族不断发展壮大,同化、吞并或消灭其他各部落的过程。(>>>新版综述:黄种人O系的分化、迁徙与扩张)

综合考古、分子人类学、气候变化方面,探析中华民族的源流

一、探源方法简述

  考古学是传统的研究方法,在古人类活动过的地方,通过对其留下的古人化石或活动遗迹,来研究古人类的形体特征及其迁移演变等情况,其结果所反映的是古人类曾经有过的情况。根据各地质年代古人类化石具有形态特征相似的特点,多认为自二百万年前人类首次走出非洲之后,在各地呈多地区进化,中国人的演化是延续的,具传承性,认为中国人起源于本地。其主要是通过地质测年及化石、石器的形态对比来确定古人类活动的年代。

  分子人类学、遗传人类学是对现代各族群或古人遗骸进行取样,从染色体、基因突变方面研究各族群从哪里来?从什么时候开始突变分化等问题。是一门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科学,其结果所反映的是现族群或晚近古族群的来龙去脉。分子人类学认为,古人类起源于非洲、现代人起源于非洲。现代人祖先沿海岸迁移,约在6.5万年前到达印度南部,6万年前进入东南亚,5万年前进入中国南方并向北扩散,3~2.5万年前越过长江进入中国北方。另也有少部分研究者认为,中国人来源分两部分,以长江为界,古代北方人主要自中亚-西北方向来,而南方人主要源自南亚-东南亚。从有关研究成果来看,所得染色体突变年龄要比考古年龄偏小,这也可能是由于战争、自然灾害等因素,很多原始部落没留下后代所引起,再有可能是由年龄计算误差所引起。研究者根据东南亚民族众多、Y染色体具多样性并局部出现高频率等特征,认为O1、O2、O3分别分化于缅甸、挝柬及越南中部沿海,然后向北进入中国境内;本人认为黄种人东亚支O-M175的分化中心位于两广北部则另行文分析。

  古气候学方法主要是从冰期与间冰期古气候的变化情况,结合古人类遗存的年代及其在南北的分布,推测古人类的迁徙演变,以及发展与消亡情况。通过对比可发现,在早于7万年前人类还不穿衣服时,冰期的中国古人类遗存仅分布于南方,只有在间冰期南北均有分布。因此不能排除在末次冰期的主冰期也存在高纬度人口消亡或南迁事件。由于古人受生产力及自然条件的限制,他们向北方迁徙受气候的冷暖变化影响很大。

  解读远古神话及传说中的内容。如先秦-两汉的史书《左传》《国语》《战国策》《古本竹书纪年》《诗经》《尚书》《天问》《九歌》《山海经》《世本》《帝系》等。远古时缺乏纪年,甚至连文字都还没有,但可根据传说中的内容判断其地理位置及先后关系,再结合考古方面判其所属。如女娲神话在长江中、下游及黄河中、下游广泛流传,根据其地域特征及神话中的气候特点,可判断伏羲与女娲或更可能是六千年前荆蛮集团的祖先;又如有巢氏,北方干燥寒冷,远古多以穴居,而南方湿热多雨,山林多虫蛇野兽,往树上筑巢居的显然是南方人;再如,炎黄帝所处的无疑属父系氏族社会,因具典型母系氏族特征的半坡遗址其年代在公元前4800~前4300年,因此,炎帝黄帝所在的年代也就不会早于6300年前。

二、现代人祖先从非洲走来

  73500年前的末次冰期之早冰期,可能是由于印尼苏门答腊岛超级火山的喷发,生活在东亚地区的早期智人遭受了灭顶之灾而没能向现代人演化(相关>>>)。

  进入间冰期,约在6.5万年前走出非洲后形成的带突变C-M130及D-M174的早东亚人以捕鱼及海滩捡食贝类为生,沿着海边到达印度南部,6万年前,他们继续东进到了东南亚,由于当时海平面较低岛屿相连,早东亚人C2、C4到了澳洲成为当地的棕种人土著,而早东亚人C3占领了东南亚沿海地区。5万年前,早东亚人D-M174经缅甸、云南北上,占领了我国西南及北方广大地区,并留下了他们的细石器晚期智人遗存。早东亚人D-M174还在低海平面时到达了日本等岛屿。但到了距今2.5~1.5万年前,地球进入末次盛冰期,早先北上的这批早东亚人D大多被冷死,残存部分后来被黄种人所灭杀或逃往边远海岛及高寒山区,计人口总量,以日本最多。

  当今早东亚人D-174的分布有:印度安达曼群岛土著100%、西藏氐族100%、冲绳人各55%、藏族50%、土家-彝-缅甸-克钦/景颇-瑶族-日本34.7%、羌族20%、朝鲜7%、满族人6%、维吾尔族4%、阿尔泰族4%、蒙古族2%、乌孜别克族2%、哈萨克族1%(见:刘水龙.汉族的起源和演变)

  在5、6万年前,走出非洲后走陆路的一个分支K-M9,沿喜马拉雅山南麓匆匆走过,进入东南亚后在约5万年前突变为带M175的黄种人。几万年前,他们分化出北方支O3-M122、沿海百越支O1-M119及东南亚百濮(瓯骆)支O2-M95,他们先后进入中国并向北、向东进发。北方支O3中途又分化出汉藏(先夏)支M134及荆蛮支M7,汉藏(先夏)支M134在约3万年前沿云贵高原西侧北上到达黄河上游,约1.2万年前到达河套地区,大约在7千年前又分化华夏支M117及藏缅支M133;荆蛮支M7大约于1.2万年前沿长江而下到达以江汉平原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百越支O1沿海岸入西江中、下游,并向东、向北迁徙,在约1.2万年前到达江浙一带及以北地区;百濮(瓯骆)支O2a入桂西南;夫余族群O2b在盛冰期结束后沿古海岸迁徙东北亚。

三、各路人种的分化与扩张

1、早东亚人C3的迁徙与扩张

  盘踞于东南亚沿海的早东亚人C3大约在2.5万年前沿着古海岸线直北上,途中没留多少停滞痕迹就到了西辽河流域。后来他们融合了从中亚西来的白种P*(R/Q)血统及从滇缅北上到达北亚的黄种人乌拉尔支N,在东北形成通古斯群,在蒙古高原东部形成蒙古群,在蒙古高原西部形成突厥群;后来又融合了约1万年前北上的黄种人,形成了满州、朝鲜、韩国及日本等地早东亚人、黄种人、白种人混血的黄种人北亚人种。

  当今各地父系早东亚人C的比例为:新疆蒙古人20%、东蒙古人、满族、朝鲜、韩国、南吴人、闽南、闽北、客家人、湘人(赣语、官话人除外,以下同)、赣人、西南人(云-贵-桂北-鄂西-湘西北片,以下同)各10%、北吴人(苏南-上海-杭州,以下同)、江淮人各5%、中原-兰银-冀鲁-北京-东北-胶辽各官话区及秦晋方言区各5~3%;各地母系早东亚人血统比例为:新疆蒙古人、韩国、闽南人各20%、朝鲜15%、满族、东蒙古人、闽北人、客家人、赣人、湘人、西南人、藏族各10%、江淮人、北吴人各5%、广府人0%(注:数据引自网上,可靠性未明)。

  C3占鄂温克族的65%、鄂伦春族的61%、赫哲族的30%、满族的20%(含C3c)、朝鲜族的16%、日本大和族的8.5%;C3c占蒙古族的55%、哈萨克族的45%、达斡尔族的31%、古西伯利亚科里亚克族的30%、锡伯族的27%、宁夏回族的23%、阿尔泰族的23%、乌孜别克族的17%、雅库特族的11%、吉尔吉斯族的10%、维吾尔族的4%;C2占澳大利亚土著的70%、伊里安查亚的25%、婆罗洲的17%、巴布亚新几内亚的3%;C5占印度(包括印欧和达罗毗图语系)的比例为5%(见:刘水龙.汉族的起源和演变)。

2、越人的迁徙与扩张

  在末次间冰期,百越O1b、百濮(瓯骆)O2a支大约是在四、五万年前从东南亚的缅挝越地区进入到西江流域(具体可能是:百濮(瓯骆)支O2a从桂西南进入西江的上、中游,而百越支O1b在越南占城与马来支O1a分开后,沿古海岸北进到西江的下游及中游),他们曾与早东亚人杂处但并不与之发生通婚交流,与早东亚人使用晚期旧石器及食人风盛行所不同,如英德牛栏洞、桂林甑皮岩、湖南玉蟾岩、江西的仙人洞及吊桶环、浙江的浦江上山、小黄山及跨湖桥等诸多新石器遗址则为越人先民所遗留;他们以藤、竹、木及石器为工具,依树建巢居,以采集、狩猎及渔猎为生,大约在1.2万年前造出了绳纹陶,1万年前开始养猪。在1.15万年前,末次冰期结束,百越O1b大规模向北、向东迁徙,进入江浙及以北地区,百濮(瓯骆)O2a则有经桂北入湘南。大约在1万~8千年前,长江下游有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最早大约在1.2万年前出现了栽培稻,9~8千年前稻作农业形成,7~6千年前稻作农业普及(赵志军)。长江下游的渊源及承袭序列是:河姆渡文化早期(前5000~前4000)→马家浜·崧泽文化(前4300~前3300)→良渚文化(前3300~前2200)(见:中华民族的起源)。

  越人主要分布于华南、华东沿海地区,父系越人O1(数据可能已包括O2)的比例为:广府人、闽南人、南吴人各40%、闽北人30%、赣人、韩国、日本大和民族各20%、江淮人15%、客家人、北吴人、满族、朝鲜各10%、胶辽官话区6%、北京-东北官话区4%(见>>>);东南亚百濮(瓯骆)O2a主要分布在泰国-柬埔寨-越南南部及中国的广西-粤西-海南,其中,泰国泰族的65%、中国壮族的35.95%为O2a;东北亚朝鲜族的39%、日本的31.7%(主要为O2b1)、满族的26.4%、达斡尔族的21%主要为O2b(见:刘水龙.汉族的起源和演变)。

3、汉人的迁徙与扩张

  7500~4000年前进入全新世的大暖期,黄河流域发展更为迅速,社会体系更趋完善。汉藏(先夏)支在河套地区得到迅猛发展,8千年前旱作农业开始形成,7~6千年前普及(赵志军),他们发明了简易的钻燧取火,从而称燧人氏,发明了先进的农耕技术,从而有了神农氏,并孕育出强大的炎黄华夏部落。在黄河中游的渊源及承袭序列是:河南贾湖(前7000~前5800)、河南新郑裴李岗(前6000~前5000年)、河北武安磁山(前5400~5100年)、甘肃秦安大地湾(前5800~前2800)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前5000~前3000)→中原龙山文化(约前2900~前2000)→夏文化先商文化先周文化

  在黄河下游,最早由北上的北越O1b、东迁的荆蛮O3d及祖型O3*在山东混居,形成先东夷人,后来在约6000年前受西来华夏族的融合,形成东夷人,东夷是最早被汉化的族群。战争导致先东夷原住散失,其向北逃散过程给北亚带去了百越O1-M119等。黄河下游文化的渊源及承袭序列是:青莲岗·北辛文化(前5400~前4000)→大汶口文化(前4300~前2500)→山东典型龙山文化(前2500~前2000)→岳石文化(前1900~前1500)(见:中华民族的起源)。

  当今各地父系汉人基因的比例为:中原官话区90%、兰银官话区、秦晋方言区各85%、北方官话区80%、羌族(炎帝系)80%、江淮人70%、北吴人65%、广府人、西南人各60%、闽南、闽北、赣人、藏族(炎帝系)、朝鲜各50%、湘人45%、客家人、东蒙古人、满族、韩国各40%、日本大和民族30%、新疆蒙古人10%。(见>>>)

4、荆蛮族群的迁徙与扩张

  荆蛮集团O3d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南包洞庭湖平原、西尽三峡川东、北达豫南豫中、东抵鄱阳湖。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序列是:皂市下层文化(约前5000)→大溪文化(前4400~前3300)→屈家岭文化(前3000~前2000)→青龙泉三期文化(又称湖北龙山文化,约前2400)(见:中华民族的起源)

  当今父系苗瑶族O3d的比例为:湘人、客家人各30%、赣人20%、北吴-南吴人、闽北人、江淮人、西南人各10%(见>>>)。

5、古人文化遗迹及发展状况

  中国的一些早期文化遗存按时间先后有:1.2~1.1万年前柳州和英德出现绳纹陶;1.2~1万年前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江西及广东的英德等地出现裁培稻;公元前6680~6420年河南舞阳贾湖的甲骨文和石刻文初具殷墟甲骨文之雏形出土的骨笛,多为七孔,具备音阶结构,能吹奏出旋律;约8000年前出现家畜饲养业;8000年前中国玉器业发展较为成熟;公元前6000年左右兴隆漥文化玉器的熟练制作;公元前6100~5600年河北武安磁山的88个窖穴,储藏粟总量约10万斤;8000~7000年前北方出现彩陶;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现丝织物;仰韶文化早期的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宜昌杨家湾遗址出现成熟的陶文;公元前4675年陕西姜寨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器,一段黄铜管,内蒙古西台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多块铸铜陶范;6400年~5500年前辽宁省红山文化出现庞大的神庙;6000~4000年湖南出土世界最早的面条及数百件石俑;山东省出土了一具5000年以前的头骨,上面有一规则圆孔,经科学检验发现该头颅的主人生前曾做过开颅手术,在手术后又生存了数月时间(据流波);公元前26世纪,史官沮诵仓颉造文字;约公元前23世纪,尧命羲、和观测天象,制定历法,以366日为一年,置闰月以正四时;约公元前21世纪,禹治水成功;约公元前14世纪,产生甲骨文;约公元前13世纪,为商代青铜器全盛时代;中国战国(前475~前221)时期广泛使用铁器(见:中外大事年表)。

  可能是因为岭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植物资源丰富,食物供给充裕,古人过着守株待兔式的生活,与中原地区及长江下游相比,岭南地区的社会体系及经济文化的发展相对缓慢。新石器在岭南出现较早(1.2万年前),延续得较晚(约至2千年前),有很长时间停留在藤木加石器时代。经济方式在旧石器晚期以狩猎、采集为主;中石器以采集、渔捞及狩猎为主,开始出现种植业;新石器以采集、渔猎以及块茎类、瓜果蔬菜、豆类种植为主,已出现相对稳定的农耕经济,稻作农业大约开始于6千年前(赵志军)。也可能是由于南方气候湿热,占主导地位的竹藤土木类遗迹无法保存,使南方考古存在太多的未知数。

  3000~2800年前,由于全新世“新冰期”的到来,北方生态环境恶化,引发人口南迁,岭南地区大约在3000年前的商末、西周时期进入到青铜器时代。根据气候及食物条件推测,古代南方的人口数量应不会比北方的少,但从南方汉族的遗传结构特征及南北方汉族人群变迁特征上看,现代的南方人口有很大部分来自于北方,见:金力.东亚人群的源流与遗传结构;古代中国南方人口大约只有全国的20%,与现在的80%相比恰好相反。从封开发现多处春秋战国时期具扬越特色的青铜器遗存来分析,在古代发展相对缓慢的岭南地区,地处西江及贺江流域的封开,早在周秦时期已是南北交流的重要通道。

  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迁50万罪徒守卒到岭南与百越杂居、汉越融合;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广信成为设在岭南的首府和政治中心。由于北方多民族的人口与南方原住的融合,出现了官方语或“普通话”-古粤语。(文>>>)

  随后,岭南融合人口及所形成的古粤语文化沿江河分四条渠道传播。(如图>>>文>>>)

  综观历朝历代,气候较温暖期为华夏民族的扩张及中华版图的统一期,如秦朝汉朝隋朝唐朝明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转冷期,由于北方生态环境恶化,引发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并发生战乱,为国家与民族的分裂期,也为华夏汉民族的缩期及南迁期,如西晋-南北朝元朝清朝等(相关见:中国历代版图及局势图)。气候的冷暖变化见:三千年以来中国的气候变化曲线对比

要 参 考:

[1].大洋网-新京报.闾宏.基因揭示人类迁移 中国人祖先源于东非.2005.5.10
[2].中国民族史编辑委员会.中国民族史 第一编 中华民族的起源.1994.2.27

[3].
新浪网-新民晚报.青水."奥莫兄弟"今年19.5万岁—科学家确定已知最早的现代人种化石.2005.2.18
[4].
中新网.徐冰川,闻新芳.16万年前头骨化石研究显示人类直接老祖来自非洲2003.6.12
[5].大洋网-江南时报.罗斯.科学家称大约7万年前地球上人类的祖先差点灭绝.2003.6.10
[6].大洋网-新浪科技.美科学家称彗星爆炸碎片摧毁地球史前文明.2007.5.22
[7].
科学之光.科学家对虱子DNA研究揭示古人类进化史.2004.10

[8].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东亚现代人史前迁徙的遗传学研究获新进展.2005.7.15
[9].李辉.远东人种的起源.网上
[10].李辉.东亚人的遗传系统初识.国立国父纪念馆刊(台北).2002.10
[11].刘水龙.汉族的起源和演变.2007版
[12].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初步结果----DNA数据
[13].
凤凰网.世纪大讲堂.金力.东亚人群的源流与遗传结构.2005.2.25
[14].
新华网.罗茜.专家提出中国“原始农业”起源新模式.2005.1.12
[15].
大洋网.程潇龙,陈炳文.广信是岭南文化和粤语的发祥地,粤语原是古代的"普通话".2004.8.6
[16].封开县博物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广东文物博物馆学会编.纪念黄岩洞遗址发现三十周年论文集.广东旅游出版社.1991
[17].
流波.认识中华文明一万年.2003
[18].吉笃学,陈发虎等.末次盛冰期环境恶化对中国北方旧石器文化的影响.人类学学报.第24卷.第4期.2005
[19].中国国际战略研究网.历史回顾.中外大事年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