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开文物古迹
(-转载自北回归线上的封开

  封开境内各个历史阶段的文物古迹都有发现,历史文物的分布具有连续性和典型性,以下作简要介绍。

  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早期的洞穴遗存。
  封开是粤西地区的一个丘陵山区县,这里有发育奇特壮丽的岩溶洞穴景观,是远古人类穴居野处的适宜场所。目前在峒中岩发现了距今14万年前的人牙化石;在罗沙岩洞发现了分别属于2万、5万和8万年前的人牙化石和石器;在黄岩洞发现过两个晚期智人的头颅化石和上千件石制品。象这样时代连贯、人类化石和石器工具如此之多的县份,在岭南可谓是罕见的。如果“峒中岩人”的年代无疑,那么,它和曲江“马坝人”就是迄今岭南的最古老人类。

  新石器时代的山岗遗存。
  考古发现证明,从六千多年的新石器中期,广东地区的人类,已从岩洞走向广阔的河旁山岗台地和海边。封开封川的勒竹口台地遗址,就是属于中期的遗址。到了距今4000~5000年的新石器晚期,随着氏族的繁衍,人口的增加和定居生活的进一步确立,文化遗址的数量骤增。目前在杏花、金装、罗董、渔涝、长安、封川、江口等地已发现70多处,尤以杏花河畔最为集中。如在禄美村的对面岗和罗沙岗,发现了两座粤北“石峡文化”类型的墓葬,出有石琮、石锛、石镯和陶三足鼎、圈足盘等;在乌骚岭山上15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掘了110座排列有序的二次葬浅坑墓,随葬品中也有类似“石峡文化”的陶三足器和石器;但象这样密集的小墓坑,随葬器物有意打破、又没有人骨遗存的二次葬墓群,在广东还是首次发见。在杏花河畔的28处山岗遗址,还发现200件夹砂陶鼎(或釜)足。陶三足鼎(釜)是一种炊煮器,目前主要发现于粤北地区。上述这些发现,很可能是粤北“石峡文化”的原始居民沿北江南下溯西江在封开等地迁徙居留和融合的一种物证。换句话说,杏花河等地的新石器晚期文化明显含有石峡文化的因素。其次,在杏花河畔的山岗遗址,还发现有152件磨光石斧石锌,其中有肩型的占75件,而在这152件石斧、石锛中,有36件左右属霏细岩石料,在目前还没有发现封开本地有霏细岩的情况下,可以推定,这里的新石器晚期文化与西樵山--珠江三角洲的有肩石器有着密切的交往关系。再次,目前在杏花、罗董、渔涝、金装、封川、江口等地,还发现了十多件磨制精细的大石铲,可分四种型式,最大的一件长达31厘米。这个发现,在粤西(德庆、郁南、罗定、怀集、新兴等地)、雷州半岛(如海康)和海南省的一些县份中,其数量和型式是最多的。大石铲原是一种农业工具,出现于新石器晚期,到了青铜时代有些已演变成一种农业祭祠礼器。封开牛围山发现的1型大石铲石料为霏细岩,当与西樵山的大石铲有关系,而第3、第4型大石铲,则与广西南宁地区的“大石铲文化”相似,这表明封开的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文化与广西的相关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有的史学家把粤西区的大石铲视作与粤东区的商周“浮滨文化”具有相对的同等重要的意义,这个看法和寓意是颇为恰当的。

  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
  《逸周书·王会篇》记载,商周时期,岭南地区的“瓯、邓、桂国”等部落或部族已向商周王朝贡献文犀、象牙、珠玑、玳瑁、翠羽(翠鸟羽毛)等珍异特产。在向西周王朝的贡物中,还提及“路人(骆人)大竹”、“仓吾翡翠”(亦是一种翠鸟羽毛)等等。粤西封开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县境,气候温湿。雨量充沛。今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尚有原始森林和珍稀野生动物。渔涝、莲都等区洞穴里发现的古动物化石就有犀、象等种。岭南考古发现的一些商周青铜器,玉石装饰品、玉石牙漳(越南北方也有发现)、釉陶大口尊等,为进一步探索这个问题提供了依据。封开春秋战国的青铜文化遗址,在杏花、南丰、罗董、渔涝、江口、长安等地发现了20~30处遗址和墓葬。普遍出土有夔纹、勾连云纹(亦称变形裹纹)、云雷纹、重方格对角线纹及米字形格纹陶器和斧、刮刀、扁茎无格短剑和三扁足外撇等越式青铜器。杏花牛围山腰还发现过一行相间距离相当的7件裹纹、云雷纹陶瓮罐的二次葬,全省罕见。猛虎头山发现一座残墓,采集两件完整的云雷纹陶瓮和一件刮刀、一件越式铜鼎,鼎的形状与广西恭城县春秋晚期墓的一件相似。近年在南丰镇郊的利羊墩发掘30多座战国至西汉早期长方形土坑墓,其中战国墓多有圆形或方形腰坑。圆形腰坑里都置一件陶器,方形腰坑放置的随葬品较多。出土的青铜器有鼎、长剑、戈、矛、短剑、斧、刮刀和带钩等,还有玉石器、陶器和原始瓷。总的特点与粤西、桂东北、湘南以至粤北这一区域古越族东周时期青铜文化风格相一致,但又有一些地方特点,这说明封开等粤西区存在过先秦青铜文化,还表明粤西封开等地自周秦以来,已是长江——西江——珠江南北经济文化交往的一条主要通道。

  秦汉~南朝的文化遗存。
  秦汉时期,岭南正式划入统一国家的版图。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封开县境当属桂林郡(一说南海郡)。赵佗立国,封开属南越国辖地。文帝遣陆贾说服赵佗归汉,据说赵佗派人陪送陆贾北归,途经西江德庆等地(德庆与封开接壤、曾合并为德封县),今德庆县有锦囊石(又名华表石)遗迹的传说。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遣五军平南越国。一军“出零陵、下漓水”,一军“下苍梧”,还有一军“因巴蜀罪人、发夜郎(今贵州)兵,下祥柯(祥柯江,今贵州蒙江,南流至罗句县东南为北盘江),咸会番禺”。不论是三路或两路在番禺(今广州)会合,于元鼎六年灭南越国,汉军都要经过西江封开。因为由湘江——潇江——贺江——西江是一线;由湘水——漓江——西江又是一线。贺江和漓江分别在封开江口镇及梧州注入西江。由此可见封开地理位置之重要。封开县原是由封川和开建两县合并的。它们各有自己的历史沿革又互有联系。武帝灭南越,置南海、郁林、苍梧等九郡。苍梧郡辖广信、封阳、临贺、冯乘等县,郡治在广信。广信相当于封川县辖地,杏花河古称广信河,另在杏花镇已塌毁的两座宫庙征集的两口明清铁钟上亦铸有“封川县归仁乡广信里”的铭文。清封川县渔涝圩有广信桥。又阮元《广东通志》载:“谨案:封川本广信地,故陈元、士熨,旧志皆以为封川人物也”,均可作证。诚然,广信县含今苍梧县境亦无不是。值得一说是的,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一幅军事地图上,在今贺江流域地带标有“封中”二字,这是封阳“封”字的最早出现。贺水(江)古称封水,又名封溪,上列汉置的冯乘(今贺县地)、临贺、封阳(辖开建县和今广西贺县的信都)、广信,皆在封水一带,也即汉置封阳,东晋析广信置封兴县,南朝分置的开建县(县治在今南丰镇境),隋置封川,均在封水沿线上,由此可见贺江、西江秦汉至南朝时期在南北交往中的重要地位。正因如此,在今江口、封川、杏花、罗董、渔涝、南丰、金装、长安、平凤、长岗等地,均发现有汉至南朝的文物古迹。其中尤以江口蛇冲口、南丰利羊墩的汉墓和封川丰沙的晋墓最为重要。此外,相传在江口附近野矮岗上,有座叫“将军博士墓”疑即汉陈钦、陈元墓,然至今未得发掘证实,这是封开历史上的一个谜。

  隋唐、五代、两宋的文物史迹。
  隋平陈,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梁信县为封川县。唐武德四年复置封州。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年仅十七岁的麒麟山下才子莫宣卿中了两广第一状元,推动了当时的良好学风。现在家乡渔涝风景区建造了莫宣卿墓地纪念他。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刘谦任封州刺史,兼贺水镇遏使,掌握万人兵权,在封州经营长达三十年。刘谦死,长子刘隐接任刺史。公元905年,朱温(全忠)举荐刘隐为岭南节度使。公元907年,朱温篡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封刘隐为南平王。故刘隐实为南汉开国之君。刘隐死,异母弟刘岩接任节度使位,并于公元917年称帝,国号汉(史称南汉),建都广州。由于刘氏南汉王朝是在封州发迹的,故与封川关系特别密切。传说刘谦刘隐父子死后都安葬在封川刘王岗。隋唐、南汉及两宋的文物遗迹,在封川、南丰等14个镇均有发现。1972年底,在蛇冲口发掘几座汉墓后,接着在封川教场岭发掘了一座隋代砖室墓,出土的铜钵、铜勺甚为罕见,而细腰六耳青瓷罐和印花碗则与韶关、英德、中山等为数不多的隋墓所出的风格一致。宋墓以1989年在南丰利羊墩古墓群中发现的47号墓较为罕见。该墓是座土坑墓,既有棺木的铁钉,又在墓的一端竖置两件精致的高身陶罈,内尚装有籼稻(仅存灰白色秕谷壳)。在另一头铺放布纹板瓦,在棺木位置找到5枚铜钱,一枚可见有“元佑通宝”(宋哲宗赵煦年号)铭文。唐宋窑址以长岗都苗宋瓷窑等较为重要。
  以上是封开历代历史文物的要点概述。

洞 穴 遗 址

  黄岩洞 位于渔涝镇河儿口。1961年8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省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发现古人类遗址。1964年4月,省、县考古队在该洞发现2个人头骨化石,经鉴定距今约l.2万年,属“晚期智人”,还有炭屑、灰烬、烧土、烧骨、螺、蚌、蚬壳等人类生活遗迹。1978年7月,省岩溶洞穴考古队在洞口和洞厅堆积中发掘出土石制品近千件。1989年冬和1990年春,省、县博物馆和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联合对黄岩洞进行较大面积的清理,获大批打制石器和哺乳动物牙齿化石;在洞厅清理出新石器时代墓葬一座,发现有人骨、陶器、陶片。填土中还出土打制石器、穿孔石器和磨制石器。该洞化石动物群共30个种属,属华南地区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距今13.6万余年,反映当时亚热带的生态环境。该洞是广东省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洞穴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乞儿岩 位于莲都镇北约8公里处,1975年发现。洞内裂隙的廊道出土打制石器3件,均系粗砂岩砾石制品,单面打击,分凸刃、直刃砍砸器和刮削器。其制作方法和类型,均与黄岩洞所出土的同类器物相近,属同一时代。
  
螺髻岩 位于莲都镇l公里处。1978年在洞厅左支洞20米处黄褐色堆积中发现东方剑齿象、中国犀、华南巨貘等动物牙齿化石,在右侧岩厦的灰褐色堆积中发现螺蚌壳、烧灰、炭屑、螺壳、多砸顶,发掘出10多件打制石器和一些动物骨胳、牙齿化石。石器制作,与黄岩洞、乞儿岩出土的相类,经测定距今1.1万年左右,属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时期。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峒中岩 位于渔涝镇黄口山北坡。1978年在洞厅左支洞堆积中发现1枚人类牙齿化石及一些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1989年发掘中又发现2枚人类牙齿化石和共存动物化石(22种)。峒中岩人牙化石与马坝人属同期,其共存动物化石经测定距今14.8土1.8万年,它提供了寻找粤西早期人类的重要线索,并将广东人类历史上溯到14万年前。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罗沙岩 位于渔涝庙边村后山,1978年发现,至1991年共发掘出土4枚人类牙齿化石,30余件石制品,近干件哺乳动物牙齿化石。经测定洞内堆积的年代为2.24—7.9万年间。这一发现填补了广东从距今2万年到10万年间史前文化的空白,为研究岭南地区智人阶段人类演化提供了丰富而系统的资料,对解决华南地区旧、新石器文化的过渡亦有帮助。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石岩 位于渔涝镇龙山风景区。1983年在洞内岩壁发现较完整的人类颅骨及右股骨化石,经测定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性状,与近代华南人形态接近,与现代人无异,当属全新世时期的人类。

台 地、山 岗 遗 址

  塘角嘴遗址 位于杏花镇利宅村,面积约1.2万平方米。1982年,出土有石锛、斧、凿、链、戈、环、磨轮等磨制石器和陶纺轮、鼎足、泥质陶罐、盘、夹砂釜、器座、陶拍及多种几何印纹陶片等。陶拍的发现为广东省少见,为西江流域制绘的起源提供了实物依据。属新石器晚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佛子岗遗址 位于杏花镇利宅村,面积约1.6万平方米。1982年,出土和采集到的石器有镰、斧、凿、链、戈、刀、矛、环等,陶器有夹砂鼎足、釜和印纹陶,其纹饰有曲尺纹、叶脉纹、酶纹、云雷纹、米宇纹、长方格纹等。属新石器时代晚期。
  
留秧岗遗址 位于杏花镇石峡村西80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1982年采集有斧、穿孔器、凿等磨制石器,夹砂粗陶鼎足和曲尺纹、云雷纹、陵纹、水波纹等几何印纹陶片。属新石器期晚期至春秋。
  
牛围界遗址 位于杏花镇岭脚村,面积约2.2万平方米。1983年采集有斧、锛、环、铲等磨制石器和夹砂粗陶器座、鼎足,并有蓝纹、曲尺纹、编织纹、烫纹、云雷纹、菱形纹、叶脉纹等纹饰的印纹陶片。属新石器晚期至春秋。
  
勒竹口遗址 位于封川镇勒竹口村,临贺江,面积约400平方米。1985年试掘,采集有大量的砾石、石片、打制石器、夹砂绳纹粗陶片,经测定距今5000年左右。这一发现填补粤西新石器中期台地遗址的空白。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 窑 遗 址

  都苗宋代瓷窑址群 位于长岗镇都苗村,发现于1973年,范围大,集中于村南的猪墩、十分窑、天后宫、张山涌、龙湾五地。窑具及瓷片散布在沿西江的低矮山岗斜坡上,长1.5公里,窑距300—400米,堆积3米以上。器形以碗为主,还有盘、碟、盏、杯、炉、罐、瓶、钵、壶等,釉色以青釉为主,还有青绿色、粉青色釉。釉色光滑,开冰裂纹,施釉多漏出下壁及底足,露胎处多呈棕色,胎骨灰白色。该窑址是县内已发现的最大古瓷窑址,全省第二大宋窑址,瓷器风格与广州西村窑址、潮州笔架山窑址出士物很相似,当同属北宋时期,1985年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吉堡涌隋唐窑址群 位于江口镇北约l公里处的吉堡涌,发现于1982年,散布于沿西江的县机砖厂、副食品厂和封开至梧州公路旁的半山坡地,由南向北延续千余米。已裸露出50余座窑址、窑炉,均系小型馒头窑,宽2—3米、高1.8—3米不等。窑壁用耐火土夯筑,采集有黑釉六耳大陶罐和四耳陶罐等,属隋唐遗物。
  
老山头唐窑址 位于长岗镇谷好河水口北面鸡脚涌的老山头,1983年在山西发现唐代陶窑群,面积约9000平方米。出土的有大、小型制不同的敞口陶钵,色呈灰黑,陶质坚硬。
  
沙子岭唐宋窑址 位于长岗镇落地梅山脚,1983年发现。窑西面临西江,分布范围大,有旧镇龙墟、螺脉口和沙子岭三处,属馒头窑,采集有大量黄釉瓷碎片、黑灰釉陶片,同时在长200余米、厚1.4米的堆积中采集到数枚“开元通宝”古币。
  
杏花南朝陶窑址 位于杏花镇下营村长岗顶,1990年底发现。已清理出4座较完整的窑炉,遗物堆积两处。出土有罐、釜、锅、钵、砚等生活用具和垫座、支足等窑具,陶胎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类,夹砂陶用于制作釜、锅等炊器,泥质陶用于制作罐、盆、碗等器物,釜、体类外壁拍印有方格纹。这一发现,在省内属首次,对研究南朝时窑炉的发展极为重要。

遗 物

  春秋前遗物点 杏花河,古称广信河地域内春秋前遗物点有33处。
  
岗头顶遗物点 位于渔涝镇罗源村,面积约700平方米。1978年采集有大石铲l件和绳纹夹砂粗陶、烫纹、长方格纹等陶片,属春秋时期。罗伏嘴遗物点位于杏花镇罗伏村,面积约600平方米。1982年采集有穿孔石铲(残)、石斧、石链和陶片等,属新石器晚期。
  
观地岗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和平管理区观地村,面积约3200平方米。1983年采集有石铲、石斧、夹砂陶片、鼎足及弦纹、曲尺纹、组合纹、方格纹等几何印陶纹片,属新石器晚期。
  
罗马山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石峡村,面积约1800平方米。1982年采集有锛、链、斧、打制石片、陶纺轮、陶鼎足及绳纹陶片等,属新石器时代。
  
罗围涌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文罗村,面积约450平方米。84年采集有铲、镞、环、磨轮等磨制石器及陶纺轮、陶鼎足以及绳纹陶片等,属新石器晚期。
  
苦埝岗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下清水村,面积约3500平方米。1982年采集有石镰、石铲、石磨轮、石网坠、夹砂粗陶片、鼎足,还有大量汉代方格纹陶罐残片等,属新石器晚期至汉。
  
牛鼻涌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旱塘新村,遗物分布于西南山坡,面积约1500平方米。1982年采集有斧、镑、矛、戈、凿、链、环、磨轮等石器,并有夹砂粗陶及泥质印纹陶片等,属新石器晚期至东周。
  
秃头山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利宅村,面积约3200平方米。1982年采集有石斧、石链、石凿、小方格纹汉代硬陶片等,属新石器晚期至汉。
  
凤寨山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岭脚村,面积约3500平方米。1982年采集有石谤、石链、夹砂粗陶片和鼎足等,属新石器晚期。
  
罗霍山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罗霍村,面积约3500平方米。1982年采集有斧、锛、穿孔器、凿等石器和夹砂粗陶鼎足及印纹陶片等,属新石器晚期至商代。
  
斑鳩涌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杏花中学,面积约16O0平方米。1982年采集有石斧、石锛、夹砂粗陶鼎足、方格印纹硬陶片,属新石器晚期至商代。
  
茶子涌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白梅水库,面积约2400平方米。1982年采集有斧、镑、链、磨轮等磨制石器,夹砂粗陶、鼎足以及云雷纹、回字纹等印纹硬陶片,属新石器晚期至春秋。
  
羊额山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沙岗村,面积约4800平方米。1982年采集有斧、镑、链、凿、穿孔器、肠石等磨制石器和陶纺轮以及疆雷组合纹、云雷组合纹、酶纹、方格纹等几何印纹硬陶片,属新石器晚期至春秋。
  
沙嘴山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石峡村,面积约2100平方米。1982年采集有镰、斧等磨制石器和编织纹、叶脉纹、菱形格纹、方格纹等几何印纹硬陶片,属新石器晚期至周。
  
石峡村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石峡村,面积约8000平方米。1982年采集有镑、斧、链、石芯等磨制石器和陶鼎足,陶片有曲尺纹、方格等几何印纹,在南面山腰还采集到l件铜斧,属新石器晚期至春秋。
  
和平村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和平村,面积约6400平方米。1982年采集有镰、斧、环、肠石等磨制石器,夹砂粗陶片、陶鼎足以及羹纹、编织纹、蓖点纹、方格纹等几何印纹陶片,属新石器晚期至春秋。
  
松嘴岗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下营村,面积约4000平方米。1982年采集有石斧、肠石及陶纺轮、夹砂粗陶片、陶鼎足和云雷纹硬陶片等,属新石器晚期至春秋。
  
留龙岗遗物点 位于渔涝河儿口村,面积450平方米。1983年采集有石环l件和烫纹、米宇纹、方格纹陶片,属东周时代。
  
旧屋村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旧屋村,面积约250平方米。1984年采集有石镰、石斧、石链、石环、穿孔石铂、陶纺轮、夹砂陶和印纹陶片、鼎足以及编织纹、水波纹、云雷纹、醛纹、方格纹等印纹硬陶片,属新石器晚期至东周。
  
龙颈山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东和村,面积约500平方米。1984年采集有镰、斧、环等石器和陶足、器座以及云雷纹、烫纹、方格纹等几何印纹硬陶片,属新石器晚期至春秋。
  
铺门岗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铺门村,面积约700平方米。1984年采集有石锛、石环、磨轮、陶纺轮及饰有绳纹、曲尺饰、疆纹、米宇纹的陶片,还有汉代陶罐等,属新石器晚期至汉。
  
奇龙山遗物点 位于杏花罗伏嘴村,面积约450平方米,遗物多分布于东南坡。1984年采集有大石铲、镑、环、磨轮、穿孔器等石器及夹砂粗陶片、鼎足等,属新石器晚期至周。
  
文丰村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文丰村,面积约4500平方米。1984年采集有双肩石斧、石镰、石环、磨轮、石芯、沥石、陶纹轮和曲尺纹、菱形方格纺等印纹陶片,属新石器时代至周。
  
罗欧山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罗文村,面积约150平方米,遗物分布在山顶。1984年采集有石锛、石斧、石环、石磨轮、石纺轮、石链、石球及陶纺轮、陶片等,还有曲尺纹、水波纹、云雷纹、匪纹等印纹陶片,属新石器晚期至春秋。
  
牛轭山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东和村,面积约500平方米,遗物主要分布在山顶。1984年采集有石锛、石环、石磨轮、肠石和陶纺轮、夹砂粗陶片、鼎足、以及水波纹、叶脉纹、菱形纹、弦纹、云雷纹、醒纹、双线方格圆点纹、方格纹等几何印纹陶片,属新石器晚期至东周。
  
佛崩山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杏花村,面积约800平方米,遗物分布在北坡。1984年采集有石器、夹砂粗陶和几何印纹陶片,石器有镰、斧,陶片纹饰有方格、云雷组合纹、叶脉纹、方格纹等,属新石器时代至周。
  
沙江山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沙江村,面积约400平方米。1984年采集有锈、链、凿、环等磨制石器、陶鼎足以及绳纹、水波纹、夔纹、云雷纹等几何印放陶片,属新石器晚期至春秋。
  
狗儿岭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旱塘村,面积约600平方米。1984年采集有斧、镰、环、链等磨制石器和陶纺轮、夹砂粗陶片、鼎足以及曲尺纹、叶脉纹、云雷纹、米宇纹、方格纹等印纹陶片,属新石器晚期至东周。
  
江根村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江根村,面积约600平方米,遗物多分布在山顶和山腰。1985年采集有石錛、砾石及夹砂粗陶片、几何印纹陶片,印纹陶纹饰有云雷纹、烫纹、方格纹等,属新石器晚期至春秋。
  
梨岗山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白梅村,面积约300平方米。1985年采集有石镰、石斧、石凿以及夹砂粗陶片、鼎足、方格纹陶片等,属新石器晚期至春秋。
  
黄垢塘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白梅水库,面积约609平方米。1985年采集有石镰、青铜被及绳纹、水波纹、羹纹、方格纹和几何印纹硬陶片,属新石器晚期至春秋文物。
  
黎皮山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黎皮村,面积约1500平方米。1985年采集有石镰、石斧、石链和陶纺轮及绳纹、条纹、时脉纹、云雷纹、方格纹等几何印纹肉片,属新石器晚期。
  
竹舌山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斯文村,面积约120平方米。1985年采集有石篱、夹砂粗陶以及绳纹、云雷纹、双圈纹、夔纹、方格纹等印纹硬陶片,属新石器晚期至春秋。
  
铜钟山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大林村,面积约600平方米。1985年采集有石环、夹砂粗陶片、鼎足以及绳纹、曲尺纹、双圈纹、烫纹、夔雷组合纹等印纹陶片,属新石器晚期至春秋。
  
鸡罩顶山遗物点 位于杏花镇新和村,面积约600平方米。1985年采集有夹砂粗陶片、鼎足、豆残件以及云雷纹、方格纹等几何印纹硬陶片,属新石器晚期至春秋。

广东封开发掘三座汉晋古墓

  广东肇庆市封开县博物馆二十八日称,经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初步鉴定,该县平凤镇古显村古池康塘山日前发掘出土的三座古墓,均为中国汉晋时代的古墓。
  封开有“岭南文化古都”之称,曾为汉朝三百年的岭南首府。历史上名人辈出,包括岭南最早的经学家陈钦(王莽的老师)、“岭南儒宗”陈元、中国最早的佛教学者牟融、三国时期著名学者和政治家士燮、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南汉开国之君刘隐、刘岩等。据专家考证,粤语就起源于封开一带。
  此外,封开又是古人类文明的摇蓝之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在当地发掘出土的古人类智人头骨化石,比“马坝人”还早了二万多年。 考古专家认为,三座古墓的出土发掘,为西江流域汉晋时期的考古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中华网)

我县贺江发现近百件古文物

  近日,我县南丰镇贺江底发现90多件古石器、古铁器和铜钱等,据有关部门初步考证,该批文物历史在千年以上。
  当地村民在南丰镇贺江河床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在距河床12米深的地方发现了这批文物。有铁刀、铁剑、铁斧、铁矛以及石器、铜钱等。其中一把铁剑长超过1米,估计是古代军官的佩剑,石器中有一件中间钻孔,文物专家称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石器相近。
  文物散布范围约100多平方米,怀疑是沉船所致。据考证,汉武帝时,为征服岭南,贺江曾经是主要进军路线。(-转载自北回归线上的封开

广东封开:一场大雨惊现4000年前旱稻颗粒

  本报封开讯 记者李维宁、黄兆存,通讯员陈炳文报道:日前,广东封开县发现大量古人类使用过的器皿,专家在其中的粗陶锅的碎片上惊见4000年前的古旱稻颗粒以及一些已经炭化了的大米(见图,李维宁摄)。
  几天前封开下了一场雨,造成该县杏花镇广信河的一小段河堤塌方,不料却在塌方处显露出大量古文物,大部分是陶器。据该县博物馆馆长陈楚源初步鉴定,它们至少是4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使用过的物品。特别令人惊叹的是,在一个朱色夹砂粗陶锅的碎片上竟然完整保存着两粒旱稻壳,这两粒稻壳外表比现在人们耕种旱稻略长,头部很尖,遗憾的是中间已没有果实。这两粒稻壳的发现,可能会对岭南水稻研究有很大价值。 
  在发掘出的60多件古物中,有一枚陶瓷做的鼎足(煮饭时用来顶锅),内壁竟达9.1厘米,据陈馆长介绍,这样大的鼎足十分罕见,可以推断当时使用的锅很大,食饭的人比较多。文物中还有一件烟囱状的陶品,直径有10多厘米,长20多厘米,外表覆盖着一层如同熔化的铁水般坚硬的黑色固体,以前从未发现过,一时还不清楚古人用来做什么用。此外,还有一枚磨制得十分锋利的石质箭镞,以及部分石砧板、石斧、陶纺轮、陶碟、陶兽等物。
  封开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据考证,早在14万年前就曾有古人类居住,近年来出土大量文物,但本次出土的物品中有相当部分属首次发现。
  -2002年03月金羊网-羊城晚报-新浪网-科技日报-碧海银沙

  附帖:夏商周断代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