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认识中华文明一万年

    从现今考古史料中,我们可随便采撷几个实例以之绳证:我国北京山顶洞人约在公元前2.5万年前后就进入了农耕文明,其年代远远超出其它较早农耕文明(如时间约在公元前1-0.7万年的西亚“新月形沃土地带”农耕文明)1.5万年以上;距今1.2—1.1年前的广西柳州大龙潭和广东英德青塘圩遗址中出土的陶片上已饰有绳纹,而此时人类的另几大文明还基本处于蒙昧阶段;公元前6680—642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古文化遗址出土的甲骨文和石刻文已初具殷墟甲骨文之雏形,比之古埃及、巴比伦的象形文字早出了约4000多年;河南出土了距今约8000年前的骨笛,多为七孔,具备音阶结构;公元前6100——5600年的河北武安磁山遗址中发现窖穴达88个之多,储藏粟的总量约10万余斤之多;中国玉器业的发展早在8000年前就基本成熟,独树一帜;距今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已中充分显示了中华先民纺织业的发展,中国丝织物后来成为古代文明史上横贯中西最为耀眼的彩带;江苏金坛三星村石钺的出土说明了6500年前以有了常备军;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奴隶殉葬,反映了制历权(社会政权)的形成和神权的高度集中;湖南澧县古城墙的发掘证实我国6000多年前就有了城墙的建造和城市的出现;天文历法独领风骚,七日星期制的使用远远早于犹太人”、“巴比伦人”2000年;牛河梁遗址南部的“金字塔式巨型建筑规模宏伟,堪匹千余年后的古埃及金字塔”。这些伟大的历史因考古的发现而与被我们当着神话讲了几千年的“三皇五帝”史有机结合起来,使中华近8000年国家文明史的面目显露端倪。中华文明是上下各五千年而非上下共计五千年,是中华文明“一万年”!伟大的史学研究者——《三皇五帝史断代》的作者董立章先生“挺奋进之孤师,付十数年之功力”,通过考古学、古文献学、考古年代学、古天文学、古气候学气象学等的综合研究,得出了惊人的历史结论:随着以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为基础的华胥氏超级部落联盟(已具半国家性质)势力的渐衰,而发源于湘江流域后逐渐东进的伏羲部落,与东夷女娲部落联盟后形成巨大族团,大规模从山东、江浙西进北进,于公元前5341年统一中原,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华伏羲奴隶制国家诞生了。它西起关陇,东致大海,南括长江中下游,北越燕山而跨蒙辽,其辽阔版图为一千五百年、二千年后的古埃及、古巴比伦所无法企及。壮哉!从公元前5341年伏羲奴隶制王朝的建立到公元前1046年最后一个奴隶制王朝—商朝的灭亡,莽莽苍苍3000年,期间主要经历了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帝挚、唐、虞、夏、商等十个朝代,主要大事纪有:公元前4130—4082年共工称霸九州;公元前3707年涿鹿之战;公元前3007—2902年九黎之乱;公元前2780年统一四川;公元前2220—2150年鲧、大禹治水;公元前1930年统一巴蜀;公元前1520年小甲统一川陕。就这样,在人类历史发展和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犹如人类历史的火车头,执人类文明之牛耳呼啸向前,到公元前11——8世纪,已遥遥领先于世界其它文明而跨入封建社会的初级阶段——封建领主制的国家——西周而雄居于世。经春秋战国——人类文明史上最具改革与活力时代文化的大积累,到秦皇汉武——统天下而修法度,外击强奴内举经济,使得强大封建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外交等方面所形成的综合实力雄浑无比,化解了来自中亚、西亚凶悍蛮族的进攻并将其大部融化,避免了诸如古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极早就被游牧蛮族灭亡的命运。此后的中国历史,无论是“分久必合”的民族大融合时期,还是“合久必分”的封建统一大帝国,中华文明始终以其无可替代的先进性和独特性,逶迤磅礴至人类发展的近代前夕。(摘自:流波 新世纪 需要重新思考、认识的两个基本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农耕文明发源最早的国家,其年代远远超出其它文明。就人类几大文明发祥地来说,西亚农耕文明发源较早的地方局限于所谓的“新月形沃土”地带,时间约在公元前1- 0.7万年;相比起来,两河流域、印度就晚了许多。而在我国,北京山顶洞人就进入了农耕文明,其年代约在公元前2.5万年前后;湖南道县玉蟾岩农业文化遗址,其年代在公元前2.05— 1.65万年之间;我国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洞等史前遗址,通过植硅石和孢粉分析等科学测验,发现了距今1.2万年前的野生稻石标本和距今1—0.9万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标本,这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水稻标本;湖南澧县彭头山古文化遗址中出现了距今0.9万年前的人工栽培水稻,并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作遗存。我国陶器制作时代最早,工艺最精。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的距今2—1.5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未期及距今1.4—0.9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连续文化堆积中,后者还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原始的陶片,距今1.2—1.1年前的广西柳州大龙潭和广东英德青塘圩遗址中出土的陶片上已饰有绳纹,而此时人类的另外几大文明还基本处于蒙昧阶段;中国北方距今0.8—0.7万年前的陶器,无论从其制作工艺还是造型、纹饰、彩绘,都远远超出同时代其它有陶文明;而日本、美洲古代陶器的出现其形态特征往往与中国一些时代的陶器极为相似,恰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中国远古先民极早就来到了这些地方,繁衍生息,开拓文明。随着文明的进步,家畜饲养业发展起来,最先饲养的是猪、狗、鸡、牛,不晚于8000年前,“六畜”中的马与羊稍晚,其中有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家猪和家鸡的遗存。我国的手工业最早发生,发展最快。距今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已中充分显示了中华先民纺织业的发展,中国丝织物后来成为古代文明史上横贯中西最为耀眼的彩带。中国玉器业的发展早在8000年前就较成熟,独树一帜;漆器业举世无双,堪为绝技;冶铜业与西亚同步,工艺独步于世;天文历法独领风骚,七日星期制的使用远远早于“犹太人”、“巴比伦人”二千年;河南出土的八千多年前的骨笛,多为七孔,具备音阶结构,能吹奏出旋律;公元前6680—642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古文化遗址出土的甲骨文和石刻文,已初具殷墟甲骨文之雏形(及至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宜昌杨家湾遗址的陶文已十分成熟)......“公元前6000年左右兴隆洼文化玉器的熟练制作,裴李岗文化文字的出现,磁山文化遗址中数十万斤剩余粮食的发现,这些有机联系的现象集中反映着中华远古文明的孕育。结论只能如此:华胥氏时代文明曙光初露,再经数百年的发展,伏羲时代则以国家文明傲视全球。”随着以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为基础的华胥氏超级部落联盟(已具半国家性质)势力的渐衰,而发源于湘江流域后逐渐东进的伏羲部落,与东夷女娲部落联盟后形成巨大族团,大规模从山东、江浙西进北进,于公元前5341年统一中原,这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华伏羲奴隶制国家诞生了。它西起关陇,东致大海,南括长江中下游,北越燕山而跨蒙辽,其辽阔版图为一千五百年、二千年后的古埃及、古巴比伦所无法企及。壮哉!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涌现,通过考古学、古文献学、考古年代学、古天文学、古气候学气象学等的综合研究,使我国奴隶制社会各起讫的相近历史年代显露端倪:

    朝代 帝世 年数 历史年代 备注 

    伏羲朝 数十世 1260年 公元前5341--4082年 公元前4130 —4082年共工称霸九州 
    炎帝朝 17世 380年 公元前4081--3702年 公元前3707年涿鹿之战 
    黄帝朝 18世 400年 公元前3701--3302年 
    少昊朝 20世 400年 公元前3301--2902年 公元前3007--2902年九黎之乱 
    颛顼朝 19世 350年 公元前2901--2556年 公元前2780年统一四川 
    帝喾朝 20世 300年 公元前2555--2256年 
    帝挚朝 1世 9 公元前2255--2247年 
    唐朝 2世 73年 公元前2246--2174年 公元前2220--2211年鲧治水 
    虞朝 2世 27年 公元前2173--2146年 公元前2160--2150年大禹治水 
    夏朝 13世 470年 公元前2145--1675年 公元前1930年统一巴蜀 
    商朝 31世 628年 公元前1674--1046年 公元前1520年统一川陕 

    (摘自:论坛

中国各朝代人口数量(摘自:罗德明

朝代年号 公元年份 人口(万人)
夏禹时代 前2205-2198 1,355
西周,成王时代 前1115-1079 1,371
东周,庄王十三年 前684 1,184
秦,始皇二十六年 前221 2,000
西汉,元始二年 2 5,959
东汉,建武中元二年 57 4,500
三国时期 220-280 4,000
隋炀帝大业二年 606 4,601
唐,天宝十四年 755 5,291
南宋庆元元年至嘉定十六年 1195-1223 7,681
元,至元二十七年 1290 5,883
明,永乐元年 1403 6,659
清,顺治八年 1651 5,300
清,康熙二十三年 1684 10,170
清,乾隆二十七年 1762 20,047
清,乾隆五十五年 1790 30,148
清,道光十四年 1834 40,100
民国八年 1919 50,600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54,167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97 123,626

    资料来源:1949年前的资料源自曲格平、李金昌:《中国人口与环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1949年数据源自《中国统计年鉴,1984》,第81页;1997年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网上搜索:

    农业文明时代,1 万年前至17 世纪,世界人口从1000 万增至5 亿。

    权威资料统计世界人口数量:10万年前,320万;300年前,5.4亿;1987年,50亿;1999年,60亿。

    中国人口从50万年前的一两万人发展到1万年前的100多万,平均每1000年的增长率不到1%。

    对于新石器时代的世界总人口,国际学术界提出的若干推测数并没有大的出入,看法相当接近,即公元前1万年为400万人,前8000~前6000年为500~1000万人,前3000年为2500万人,公元1年为1.7~3亿人。按此计算,公元前2000年当在5000万人左右。而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一向为1/5至1/4皇甫谧的数字与此相当吻合,可见其并不离谱。

    前苏联学者认为,100万年前世界人口为1~2万人,10万年前为20~30万人

    考古相关链接:

    传说时代中华古史述评    中国先秦史    古稻作文化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认真?

    古人类考古 2003新闻    古人类考古 2002新闻   文摘:认识中华文明一万年

    中华民族起源的土著特点与多元特点    从猿到人,灵长类为何灵长?何谓现代人?

    史前期中国东南区域对外交流初探    理查德.利基.人类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