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000年以来中国与世界气候变化曲线对比(摘编) 地学演绎 莫如波 2005.3.22 末次冰期结束后,大约在1万年前进入到全新世间冰期,至于全新世的气候是如何波动的?各冷暖起止时间及变化幅度是多少?不同研究者的结果会有所不同,就算同一时期,属冷属暖?不同地区的研究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002年12月,经对比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本人曾认为近万年来世界气候变化曲线与中国的情况基本相符,见文>>>。而后经再对比,发现暖峰在1600年前的小暖期是个例外,多个研究成果显示,约在2000年前我国气候开始转凉,1700年前的西晋时期更为寒冷,直至1400年前才转暖,寒冷期包括了西晋-南北朝共约300年。也有国外学者的曲线显示2000~700年前基本是个温暖期。造成这种“例外”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许与强烈的火山喷发甚至是陨星撞击等事件有关?具体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各种气候变化曲线对比如下: 文摘:约自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后1400年,在我国是一个气温寒暖交替的时期,在此期间气温数度起伏,较长的暖期为较短暂的冷期所间断。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850年左右是第一冷期。《竹书纪年》中有周孝王七年(公元前903年)“江汉俱冰”的记载。第一冷期历时不过二百多年气候便已转暖,进入继“仰韶湿暖期”之后的第二个暖期,这一暖期经历了春秋战国、秦和西汉,约在公元之初结束,历时八九百年。在此期间,山东一带粮食作物一年可两熟,《荀子·富国篇》中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一岁而再获之”,生长季显然比现代长;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了西汉时代经济作物的分布情况,“蜀、汉、江陵千树橘,……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都比现代分布范围偏北。 公元初到公元600年前后出现第二冷期,这一冷期经历了东汉、三国和晋、南北朝时代。曹魏时代(公元225年)曾有淮河封冻魏文帝因而终止水军演习的记载;东晋中期(公元366年)曾有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封冻可行车马的记载;都表明年平均气温低于现代。按照贾恩勰《齐民要术》中记载的物候,约迟于现代10—15天。隋、唐到北宋是第三个暖期,柑桔、梅花都能生长在唐长安的宫中,柑桔且能结实,推算绝对低温不低于-8℃。 公元10世纪后期,进入第三冷期,历时很短,约延续到12世纪末,但降温幅度很大,苏州运河经常封冻,影响航行;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冰封;1170年重阳节前三天北京西山已降大雪,因而范成大记载重阳节“西望诸山皆缟”;冷气流的强盛使福州的荔枝两次(1110年及1178年)全部死亡;都是史无前例的严寒情况。13世纪严寒气候结束,宋末至元代中期有一个短暂时期温度稍有回升,从北京物候记载及杭州终雪日期记载推算,温度只回升到相当于现代的水平,虽可相对地称为第四暖期,与以前的暖期在温暖程度和历时方面都不能相比拟。 14世纪以后直至本世纪初,我国经历了长达600年的寒冷时期,其间虽也有波动起伏,但即使是升温时期年平均也都低于现代水平,特别是16世纪初、17世纪末及19世纪中期为三个冷期,大体相当于世界性的“小冰期”。在此期间,太湖、洞庭湖、鄱阳湖多次封冻;农事和物候在17世纪冷期要比现代推迟十天(苏南)甚至半个月(北京)以至35天以上(黑龙江)。直到本世纪30年代,温度才回升到平均水平。 -摘自:张兰生.《环境演变研究》-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演变与地域分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