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 ★★
大洋岩石圈地幔、软流圈、板块俯冲带、贝尼奥夫带、幔汁流体挥发份、幔源油气新型关系整合  <一>.较纯橄榄岩可做耐高温隔热材料,相当于一层“棉被”让大洋地幔散热受阻,形成软流圈。橄榄岩提纯形成于原地幔橄榄岩分异出基性熔浆形成玄武质洋壳的过程。当原始大洋开裂时,由于压力降低导致上部超基性地幔岩熔化,熔浆分异产生洋壳基性辉长岩及拉斑玄武岩,原来成分复杂的橄榄岩释出铝质、硅质、钙质等,形成铁、镁含量更高的纯橄榄岩,这种橄榄岩密度更大、耐高温刚性更强,因此,岩石圈地幔就具有更高的剪切波速,同时更容易失稳向软流圈倾覆俯冲,形成相对高波速俯冲带。纯橄榄岩热导率较低,阻碍地幔向外散发热量,其反过来又促进软流圈的形成及熔浆的产生。软流圈是如何形成的?目前未见合理解释。<二>.较纯橄榄岩隔热性能好能否造成俯冲带相对低温?俯冲带上部为洋壳,下部为岩石圈地幔,如果是纯橄榄岩隔热造成俯冲板片低温,由于易熔导热的铝硅钙等成分是从下往上释出,低温板片应位于俯冲岩石圈的下部,但日本等地的贝尼奥夫带却位于俯冲带的上部,与之不符。由此认为,由于地幔热传导比板块俯冲速度快得太多,就算纯橄榄岩隔热性能好,也无法“保冷”一个相对低温的俯冲板片。<三>.板块俯冲带上部的贝尼奥夫带应为榴辉岩相变带。由于岩石圈地幔形成过程不断向上释出硅铝质,导致自下往上辉石、斜长石含量逐步增高,当洋壳基性岩及岩石圈地幔上部富含辉石斜长石的橄榄岩俯冲至40~50km以深时发生榴辉岩相变,由于榴辉岩相变带密度更大刚性更强,因此就形成具有更高剪切波速的贝尼奥夫震源带,局部出现二重震源面可能是板块俯冲带向洋一侧退却过程所形成的榴辉岩相变带叠置现象。<四>.评百度“软流层是如何形成的?”:主要观点与我相仿,但当中有认为,软流圈的形成与挥发份流体加入、与放射性元素蜕变释热有关。考虑到幔汁挥发份主要与俯冲板块的脱水脱气有关,对于俯冲带两侧的软流圈来说是合理的,但对于一般大洋软流圈,由于亏损地幔亏损了Si、Al、Ca、K、Na等亲石元素,排除了气体,说特别富含挥发份流体就显得不合理,同时软流圈中不相容产热放射性元素U、Tu等也明显亏损或彻底亏损,强调放射性元素蜕变释热的作用亦不合理。全球火山活动带位于板块俯冲带而不是大洋中脊,说明流体挥发份来源于俯冲洋壳的脱水脱气作用,而一般深部地幔,流体挥发份应该是欠缺的。<五>.全球油气带分布与全球火山带分布高度重合,意味着油气带的形成也与俯冲洋壳的脱水脱气有关,可能是俯冲带流体挥发份上涌渗透、经高压高温加氢及催化作用,促成石油与天然气生成。从分布上具有的相关性判断,油气幔源成因说应该是可行的。俯冲破坏带流体富烃源自俯冲洋壳海相沉积层富含碳水碳氢化合物。油气田形成三要素:①.深层俯冲带脱水脱气;②.中层有断裂带之类的上浸通道;③.浅层形成圈闭构造。油气田形成的最有利位置是洋壳俯冲、折返所形成的弧后盆地。地热异常、高热流值、地温梯度高是幔源流体释放强的表现。反之,油气田在浅层的分布反映了洋壳俯冲到地幔过渡带所深入的范围,例如,中生代西太平洋洋壳俯冲深入内陆的影响范围应包括了松辽-渤海湾-南华北-江汉等东部裂谷盆地群。(mrbosh.2022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