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中生代晚古生代早古生代震旦纪及漂移轨迹全球构造图中国古地理图集图片收集


这两块横波异常低速体在1994年被Fukao和Maruyama看作是
超级热地幔柱,并被认为是大陆裂解和海底扩张的基本动力源



白垩纪至今大陆聚散重建(据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从梁光河的GIF编译)



    纵波又称压缩波(P波),是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平行的波;横波又称剪切波(S波),是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岩石的弹性常数、密度、埋深、孔隙度、温度等有关。温度是通过矿物岩石的结晶或熔化,改变了其弹性特征才导致波速变化。弹性强、密度大、埋深大时地震波速度越大。
欧亚大陆及边缘海岩石圈的结构特性(论文) - 豆丁网

欧亚大陆及边缘海岩石圈的结构特性(论文) - 豆丁网


    上图说明:据Harte(2010),其中Cf结构矿物相是一种化学式为[Na,Ca,Mg,Fe]1[Al,Si,Fe,Mg]2O4的高压矿物相;含Na-Al矿物相是一种化学式为[K,Na,Ca]1[Mg,Fe]2[Si,Al,Fe]6O12的高压矿物相
    文章中的相关内容:地球的不同深度地幔的矿物组成存在差异,研究显示,地球的地幔可以划分为3层:
    (1)上地幔,主要是由橄榄石以及低钙辉石组成;
    (2)地幔过渡带(410~660km),在该层位,橄榄石首先转变为具有似尖晶石结构的β相瓦兹利石,随后转变为尖晶石结构的γ相林伍德石,同时辉石发生溶解并进入石榴子石中,形成超硅石榴石;
    (3)下地幔,主要以镁硅钙钛矿,钙硅钙钛矿以及铁方镁石为主要组成矿物。(Stachel,2001)

    地幔岩热导率影响因素:矿物和岩石的热能传递靠晶格振动来实现。晶体结构越复杂热导率越小,单晶比多晶体热导率更大;温度越高热导率越小;压力增大热导率增大;孔隙度增大热导率变小;饱水度增大热导率增大。Tommasi认为在平行于橄榄石的流动面内的热流要高于垂直方向的热流约30%。Osako认为橄榄石热导率的各向异性会延伸至整个橄榄石稳定区间,直至410km深度;榴辉岩在俯冲带环境中拥有比玄武岩高2~3倍的热导率,即在80km(或40km)之后,由于玄武岩到榴辉岩的相变,俯冲板块变成了热的良导体;Xu外推到410km深度橄榄石到瓦兹利石的相变使用热导率增加了30%,从瓦兹利石到林伍德石的相变也出现了热导率的突增,但增幅要小于前者。(热导率搜索:玄武岩1.3~2.9(单位W/m.k-瓦/米.开);花岗岩2.4~3.8;高温高压橄榄石一般2.5~4.5;室温或5GPa以下橄榄石一般4~6.5)苗社强,李和平等.高温高压下矿物岩石热导率的实验研究进展.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年10月

地幔过渡带水分布--中国科大吴忠庆教授.mov-教育-高清完整

中科院网站:广州地化所在华南陆缘古地理研究方面获进展

显示德雷克自80MaB.P开始有一个“溃坝”过程;威尔克斯地被怀疑是
二叠纪末陨击坑位置,120~40MaB.P地势较低,可能发生过沉积覆盖
地球自转减速陆块向赤道迁移,自转加速向极迁移,南极地区走得正
(动画根据梁光河博客插图截选,底图源自C.R.Scotese)

    试用幔源油气机制来解释油气田分布:全球油气带分布与全球火山带分布重合,意味着油气带的形成与俯冲洋壳的脱水脱气有关。西伯利亚西部、欧洲西北、西南非洲等地的油气田可能与更古老的俯冲带有关。
 
豆丁网:石油生成、运移的Pb-Pb、Rb-Sr同位素年龄及其意义
    试用幔源油气机制来解释油气田分布:塔里木盆地新元古代及新-中太古代的沥青形成的年代(872Ma、2500~3300Ma)远早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及埃迪卡拉动物群的年代,本以为是对幔源无机生油论的最有力支持,但另有观点认为元古宙、太古宙靠藻类也能生成石油。塔里木板块在古生代周边临海,油气生成应与洋壳俯冲有关;燕山期应是一次油气运移事件,不是实质性生油。油气在运移,想要确定油气产生的地质环境及其与储层的关系,测定石油的年代变得很重要。
 
豆丁:“源热共控”中国油气田有序分布
    试用幔源油气机制来解释中国油气田分布:东南海域油气区(浅蓝色、蓝色)与新生代西太平洋俯冲带向东退却、地幔软流圈上拱有关;东部油气区(浅绿色)与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期后的拆沉裂陷有关,同时也反映出中生代太平洋俯冲带向西影响到的范围;中部油气区(红色)与海西-印支期陆块间的海槽俯冲关闭有关,例如在晚古生代-中生代,四川盆地曾西临中特提斯洋,也曾发育海槽,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其西南面为古特提斯洋并有俯冲带;西北油气区(深红色)反映古生代塔里木板块存在洋壳俯冲,而新生代油气可能是古生代油气再次向上运移,尤其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新生界烃源层或油气分布相当有限,仅分布于盆地西南边缘基岩浅埋区或基底凸起区,柴达木盆地新生界主要油气分布也靠近西部盆地边缘,已位于青藏隆升的北部;藏区油气(深红色)与中特提斯洋、新特提斯洋俯冲关闭有关。不同时期各油气区所处的古地理古构造环境见 >>>>>>>>>

豆丁:“源热共控”中国油气田有序分布

    试用幔源油气机制来解释中国油气田的分布:老地层油气田地质条件变化过于复杂,找新生代南海北部油气田来分析。如果按含有机质层生成油气理论,烃源岩厚度越大的区域上方分布油气藏的机率会更大,但几个剖面均显示基底凸起区、断层发育区有更多的油气藏,可说明油气是从更深的基底冒上来的。

    林隆栋、袁学诚等论文:油气资源是地幔流体在地幔软流圈、中上地壳、沉积盆地内,由流体带来的氢、碳和起催化作用的金属元素参与作用下合成反应产物。软流圈可以聚合成超临界态烃碱流体,中上地壳内低速高导层实际是幔源底辟,发生反应合成烃,形成幔源油气。沉积盆地中有机物,当深部上来的加氢、加温、铁族元素催化作用下,也可以转化成油气,特别是氢流中质子氢(H*)和原子氢(H),具极强渗透力,可以和含碳地层中所有碳质颗粒(包括烃源岩中的碳质颗粒)化合成甲烷和石油。年轻生油岩系如果没有深部流体上来它生不了油。幔源油气和转化成的油气,靠断裂或裂隙、裂缝等破碎带,从下往上进入各种岩性、各种类型圈闭中去。特别是在碳酸盐岩地层中有机物转化成油气(富烃流体在溶洞溶隙中转化成油气),温度(200~400℃)和压力(50MPa)条件不苛刻,全世界一半的石油与碳酸盐岩地层有关。基岩油气藏(古潜山油气田)之油源,决不是其上覆的古近系生油后向下倒灌进去的。油比水轻,油气总是在浮力作用下,永远自下而上运移。

    有机成油说是根据动植物可以提炼油脂这一直观经验做出的主观推测,一些与有机成因相悖的现象:元古界找到了石油,而当时只有并不丰富的藻类和蠕虫类生物;许多大型油田都分布在地壳的大型线状断裂带上;世界上大型、超大型油气田大多集中分布,用“海相地层有机质更多地富集”难以解释;大型油气田分布区往往地热值都高;许多油气田汞、氦含量高,由地壳深部热液上涌形成的铅锌矿发现大量碳质沥青,有些油藏富含铀。(内容摘自石油无机成因说)

    石油地质学博士崔永强:石油分子是C-H体系分子,化学势高,而生物分子是C-H-O体系分子,化学势低,热力学第二定律禁止低化学势分子向高化学势分子发生自然演化。从甲烷形成正常烷属烃只有在大于3万个大气压、温度大于700℃才有可能,从氧化的有机分子,如碳水化合物(C6H12O6)形成较重的碳氢化合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不可能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C-H体系分子向C-H-O体系分子进化的不可逆性,从而彻底否定了石油来自生命的假设。(崔博士的观点可以否定“提炼油脂”式成油推测)

   “能源战略”高端论坛视频 郭旭升:页岩油勘探理论创新与技术进展;《地学前缘》油气专辑(上、下册):第29卷.2022年.第6期第30卷.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