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学家利用哈勃望远镜 精确测定宇宙膨胀速度2001年6月8日10:50 京报网-北京晚报美国女天文学家温迪·弗里德曼领导的一个国际科研小组最近宣布,他们经过11年的艰苦工作,利用哈勃宇宙天文望远镜的观察资料,终于精确地测定了宇宙膨胀速度。过去天文学家只能对宇宙膨胀速度做大致的估计,断定它在50公里/秒和100公里/秒之间,弗里德曼等人测定的新数据为72公里/秒,刚好在它们之间。 研究表明武汉向东南漂移 拉萨向北京靠近2001年10月29日09:41:10 北京晨报西藏的拉萨正以每年2.5厘米的速度向北京“靠拢”,武汉则慢慢向东南漂移而去。这是武汉科学家根据中国地震局GPS小组最新的研究得出的结论。 日美科学家提出巨大黑洞成因的新见解《新华网》2001年10月09日(新华网东京记者张可喜)由日美两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最近就巨大黑洞的诞生提出了新见解,认为巨大黑洞是由“中质量黑洞”集合而成的。 黑洞是一种天体,它们的引力非常强大,包括光在内的任何物质,都不能逃脱黑洞的吸引。迄今,科学家已经知道宇宙中存在着两种黑洞:一种是小质量黑洞,其质量为太阳质量的10至20倍;另一种是处在银河系中心的巨大黑洞,其质量据认为是太阳的数百万至数亿倍。 由日本东京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不久前在日本天文学会秋季年会上发表论文说,他们使用厘米波干涉仪和高性能射电望远镜都曾观察到“ 中质量黑洞”的存在。他们使用超高速专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计算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该研究小组认为,由新星爆炸而形成的星团中生成“中质量黑洞”,它们向银河系的中心落下,相互集合成一体,从而形成了巨大黑洞。 关于巨大黑洞的成因,迄今有很多理论,有的认为它由巨大星体演变而成,也有理论认为是由小型黑洞集合而成的。据认为,日美科学家提出的巨大黑洞成因新见解为研究银河系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也有助于研究宇宙的诞生和进化。 瑞典科学家新解温室效应成因 (gzrb)...大洋网讯 据瑞典媒体报道,瑞典中部大学的两位气候专家认为,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汽车和工厂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而是水蒸气,从而对温室效应成因作出了新的解释。......这两位专家说,根据他们提出的一种计算未来气温的新模式,地球确实像其他研究人员所认为的那样,正在进入一个逐渐变暖的时期。但主要原因是地球轴心在向太阳倾斜,使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在今后的一万年里有所缩短。...- 05月 14日 09:40 中国建全球最大射电望远镜 (gzrbhot)大洋网讯中国科学家正计划在中国西南部的一个洼地中为地球建造一双“眼睛”,这个直径五百米、接受面积相当于二十五个足球场大的“大镬”,塞满整个山谷,将是世界上最大的...... - 05月 14日 08:00 NASA:人类20年内登火星 (nfdsb)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丹尼尔·戈尔丁前日预测,在未来五六年时间内,科学家将解决国际空间站上的工作人员所遇到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健康问题,以及载人航天飞行器如......- 05月 10日 12:10环球科讯 (gansudaily)环球科讯地球大气自净能力下降美国研究人员最新的研究表明,过去10年中地球大气自我清洁能力持续下降。这一结论是根据大气中的化学物质羟基浓度下降得出的。羟基是由氢和......- 05月 09日 11:30 美探测器突报平安 (nfdsb)...“先驱者10号”1972年上天,是人类发出的第一个飞到太阳系外的探测器。1997年,宇航局决定让它光荣退休。但宇航局对其安危一直挂念,在去年8月失去联系之前,“先驱者10号”最多每两周跟家里报一次平安。在失去联系后,宇航局曾多次向其发出信号,但没有回音。直到4月29日,当宇航局再次发出联系信号时,“先驱者10号”终于在30日做出了回应。宇航局说,探测器现在距离地球110亿公里,传输一次信号需要22小时。 “先驱者10号”携带着一块画有图案的镀金铝质标志牌,用作地球文明的“名片”。图中的裸体男女为地球人,男的右手高举表示向太空人致意;科学家期望在银河系一、二千亿颗恒星周围,也许会有行星上居住着类似地球人的外星人。如果这些外星人能捕捉到它的话,它所携带的“名片”将告诉他们有关地球的许多情况,并与地球取得联系。文章来源:南方日报集团-南方都市报...- 05月 03日 12:10 美富豪狄托10日太空旅游的第一天 (gzrb)大洋网讯 美国富豪丹尼斯˙狄托(DennisTito)在地球轨道上度过了头一天,现在不但是名副其实的航天员,还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太空游客。预料这首位自费太空旅客会在北京时?..... - 04月 30日 09:00宇宙与人 (c4movie)... 宇宙与人 出品年份 2001 出品公司 北京科学教育制片厂;电影频道节目中心 国别 中国大陆 ...... 这部电影试图触摸宇宙到底长什么模样,或者说这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一份独特报告。它不仅让我们更仔细、更清晰、更完整地去观察这个创造了人类的物质系统,而且还告诉人们这个物质系统是怎样操作的。在这部电影中上百亿年的宇宙物质运动的种种细节都前所未有地“缝合”起来,并且始终追究着人类的存在和这些物质运动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头绪。最终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我们的宇宙是一个绝顶聪明的物质“大作坊”,它的最值得骄傲的产品就是人类。......本片运用了好莱坞最先进的高科技电脑特技,仅电脑合成画面就长达45分钟,是我国电脑全成段最多的电影,加上地球实景画面,独特的拍摄手法,再配上杜比环绕立体声,效果十分震撼,让您如同亲身经历一次奇幻的宇宙之旅。...- 04月 27日 16:46送“太阳望远镜”上天 (bjyouth)...送“太阳望远镜”上天这将是我国空间天文学的第一个项目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 李斌)我国将争取在2005年左右,把自己研制的第一台空间太阳望远镜送上太空,从而使我国太阳空间研究处于国际领先行列。......目前在太空中遨游的空间望远镜全部来自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国家。这些“太空眼”使人类的视野更为广阔,目光更为深邃。哈勃望远镜最远已观测到距地球140亿光年的星系。 天文学研究的实际观测性极强,尖端设备对取得重大科学发现作用巨大。我国计划研制的空间太阳望远镜,将是工作于光学和χ射线两波段、以光学为主的空间太阳望远镜。这将是我国空间天文学的第一个项目。它的姿态控制、指向和相关跟踪、锁定等技术将是我国发展空间天文的基础性技术,并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这些技术的发展。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04月 27日 05:30 国际合作监测东亚大气微粒子 (gzrb)...大洋网讯 在东亚地区的工业地带和森林火灾大量产生,并扩散至太平洋上空的微粒子不断污染大气。为研究这些微粒子对温室效应等气候现象造成的影响,使用飞机和观测船进行的大规模国际合作观测于4月1日起在中国大陆及西北太平洋的广大地区开始。......该项被称作“ACE-Asia”的观测将由日本,韩国,中国以及欧美各国的大气学家参加。到5月底之前,由政府机构赞助的三架飞机和三艘观测船将赴各地采集微粒子。而在地面上将使用激光对上空的微粒子进行观测。......与微粒子相反,黄沙有在高空吸收太阳光,使大气层加温的作用,但其作用程度尚不得而知。最近有人指出沙尘暴的规模和频率不断增加,但实际情况也不是十分清楚。 担任“ACE-Asia”日本委员会代表的北海道大学低温科学研究所教授河村公隆说:“我们想确认与微粒子相关的各种假说的真实性,并查明其对整个地球气候造成的影响。”文章来源:大洋网...- 04月 19日 16:40 (gzrb)...大洋网讯 在东亚地区的工业地带和森林火灾大量产生,并扩散至太平洋上空的微粒子不断污染大气。为研究这些微粒子对温室效应等气候现象造成的影响,使用飞机和观测船进行的大规模国际合作观测于4月1日起在中国大陆及西北太平洋的广大地区开始。......该项被称作“ACE-Asia”的观测将由日本,韩国,中国以及欧美各国的大气学家参加。到5月底之前,由政府机构赞助的三架飞机和三艘观测船将赴各地采集微粒子。而在地面上将使用激光对上空的微粒子进行观测。......与微粒子相反,黄沙有在高空吸收太阳光,使大气层加温的作用,但其作用程度尚不得而知。最近有人指出沙尘暴的规模和频率不断增加,但实际情况也不是十分清楚。 担任“ACE-Asia”日本委员会代表的北海道大学低温科学研究所教授河村公隆说:“我们想确认与微粒子相关的各种假说的真实性,并查明其对整个地球气候造成的影响。”文章来源:大洋网...- 04月 19日 16:40 (gzrb)...大洋网讯 在东亚地区的工业地带和森林火灾大量产生,并扩散至太平洋上空的微粒子不断污染大气。为研究这些微粒子对温室效应等气候现象造成的影响,使用飞机和观测船进行的大规模国际合作观测于4月1日起在中国大陆及西北太平洋的广大地区开始。......该项被称作“ACE-Asia”的观测将由日本,韩国,中国以及欧美各国的大气学家参加。到5月底之前,由政府机构赞助的三架飞机和三艘观测船将赴各地采集微粒子。而在地面上将使用激光对上空的微粒子进行观测。......与微粒子相反,黄沙有在高空吸收太阳光,使大气层加温的作用,但其作用程度尚不得而知。最近有人指出沙尘暴的规模和频率不断增加,但实际情况也不是十分清楚。 担任“ACE-Asia”日本委员会代表的北海道大学低温科学研究所教授河村公隆说:“我们想确认与微粒子相关的各种假说的真实性,并查明其对整个地球气候造成的影响。”文章来源:大洋网...- 04月 19日 16:40 北京"生态村"示范"崭新生活" (gzrb)...北京市市长刘淇曾多次指示:要把四季青建成北京的“绿谷氧吧”。3月31日,刘淇市长、孟学农副市长亲自来这里调研,对四季青乡的“绿谷氧吧”构想表示了充分肯定和极大重视。汪光焘副市长也多次来这里视察。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也指出:北京市海淀区有两个翅膀,一个是中关村硅谷,一个是四季青绿谷,有了这两个翅膀,海淀就飞起来了。......眼下四季青乡正忙得热火朝天。按“绿谷氧吧生态园区工程”的规划,四季青乡在营造更多的园林景点、生态景观林、风景林带,建设农业观光园和苗圃基地,实现以绿色产业为基础的产业跨越和城市化农村经济的同时,注重环保高新技术的开发,开创了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被刘淇市长称赞为“构思巧妙、意义深远,为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做了实事”。......问:我们注意到,近年的环保运动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理念,即“节能建筑”,有些国家如德国已在着手制定建筑节能的法规。那究竟什么是“绿色节能建筑”? 郎四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气调节研究所所长):建筑是人类生活极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的建造和使用,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绿色建筑”(......80年代中期,泰国西南部一些地区的成年人100%都患有“黑脚病”,严重影响了劳动力,泰国政府才发觉此事重大,下决心彻查。 所谓生态环境病,就是由于人为活动,使地球上的化学元素,特别是有毒元素暴露、转移、富集到人身上,致使人得病。在传统医学常识中,疾病无非是细菌、病毒或遗传因素的结果。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多,人类需求的加大,科技力量越来越高效,人为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由生态环境的改变所导致的怪病会越来越多地凸显在人类面前。...- 04月 16日 11:40俄罗斯打造新“天军” (gzrb)...自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以来,前苏联和俄罗斯的载人航天事业已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但与此同时,俄航天专家也清醒地认识到,载人航天不应成为俄全部的航天事业。面向未来,从实际出发,俄罗斯拟调整航天发展方向。......科普捷夫指出,为发展载人航天,俄投入了难以计算的财力、物力,俄航天业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为支持“和平”号的运转,俄难以划拨出足够的火箭发射其它航天器,新型导航、气象、地球资源探测卫星的研制和部署工作一再拖后。科普捷夫表示,俄各项航天事业应该平衡发展。载人航天属于基础科研领域,它的科学价值和经济效益要经过相当漫长的时间方能得以体现。在此期间,俄需要着力开发新型航天器,开发新型卫星,创造经济效益,支持航天业的发展。...- 04月 15日 17:40 乐业“天坑群”撩开面纱 (gansudaily)...乐业“天坑群”撩开面纱 “天坑”,学名叫喀斯特漏斗,是一种因喀斯特溶洞塌陷而造成的罕见的地质奇观,形如一个巨大的漏斗,形成于远古时期的造山运动。......广西西部的乐业县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天坑底下隐藏着怎样的谜底?本月7日,由中外探险家、岩溶地质专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组成的科学考察组抵达乐业,随着科考的步步深入,乐业“天坑群”逐渐向世界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探秘走访乐业“天坑群”,最引人入胜的是被当地村民称为“大石围”的世界级特大天坑。大量有关“大石围”的扑朔迷离的猜测和传说,给它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大石围究竟有多大?它底部那些茂密的原始森林蕴藏有多少奇珍异品?大石围里是否有怪物?大石围底下的暗河通向哪里?被暗河吞噬的探险勇士下落何方?……种种谜团,等待着专家们逐一解开。 专家通过GPS地球卫星测量仪测出了大石围的准确数据:大石围的深度为613米,坑口长为东西走向600米,宽为南北走向420米,容积约为0.8亿立方米。其坑底原始森林的面积达十几万平方米,居世界第一位;垂直高度和容积仅次于小寨天坑,居世界第二位。...- 04月 13日 11:30 (gansudaily)...乐业“天坑群”撩开面纱 “天坑”,学名叫喀斯特漏斗,是一种因喀斯特溶洞塌陷而造成的罕见的地质奇观,形如一个巨大的漏斗,形成于远古时期的造山运动。......广西西部的乐业县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天坑底下隐藏着怎样的谜底?本月7日,由中外探险家、岩溶地质专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组成的科学考察组抵达乐业,随着科考的步步深入,乐业“天坑群”逐渐向世界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探秘走访乐业“天坑群”,最引人入胜的是被当地村民称为“大石围”的世界级特大天坑。大量有关“大石围”的扑朔迷离的猜测和传说,给它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大石围究竟有多大?它底部那些茂密的原始森林蕴藏有多少奇珍异品?大石围里是否有怪物?大石围底下的暗河通向哪里?被暗河吞噬的探险勇士下落何方?……种种谜团,等待着专家们逐一解开。 专家通过GPS地球卫星测量仪测出了大石围的准确数据:大石围的深度为613米,坑口长为东西走向600米,宽为南北走向420米,容积约为0.8亿立方米。其坑底原始森林的面积达十几万平方米,居世界第一位;垂直高度和容积仅次于小寨天坑,居世界第二位。...- 04月 13日 11:30 (gansudaily)...乐业“天坑群”撩开面纱 “天坑”,学名叫喀斯特漏斗,是一种因喀斯特溶洞塌陷而造成的罕见的地质奇观,形如一个巨大的漏斗,形成于远古时期的造山运动。......广西西部的乐业县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天坑底下隐藏着怎样的谜底?本月7日,由中外探险家、岩溶地质专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组成的科学考察组抵达乐业,随着科考的步步深入,乐业“天坑群”逐渐向世界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探秘走访乐业“天坑群”,最引人入胜的是被当地村民称为“大石围”的世界级特大天坑。大量有关“大石围”的扑朔迷离的猜测和传说,给它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大石围究竟有多大?它底部那些茂密的原始森林蕴藏有多少奇珍异品?大石围里是否有怪物?大石围底下的暗河通向哪里?被暗河吞噬的探险勇士下落何方?……种种谜团,等待着专家们逐一解开。 专家通过GPS地球卫星测量仪测出了大石围的准确数据:大石围的深度为613米,坑口长为东西走向600米,宽为南北走向420米,容积约为0.8亿立方米。其坑底原始森林的面积达十几万平方米,居世界第一位;垂直高度和容积仅次于小寨天坑,居世界第二位。...- 04月 13日 11:30 英科学家称可令小行星攻击地球 (gzrb)大洋网讯 英国两名天文学家警告,人类有能力将太阳系内众多小行星变成所向无敌的星球大战武器--野心家只消十多个核弹就能改变小行星的轨道,令它对准地球上某个预定目标,...... - 04月 13日 09:40 (gzrb)大洋网讯 英国两名天文学家警告,人类有能力将太阳系内众多小行星变成所向无敌的星球大战武器--野心家只消十多个核弹就能改变小行星的轨道,令它对准地球上某个预定目标,...... - 04月 13日 09:40 (gzrb)大洋网讯 英国两名天文学家警告,人类有能力将太阳系内众多小行星变成所向无敌的星球大战武器--野心家只消十多个核弹就能改变小行星的轨道,令它对准地球上某个预定目标,...... - 04月 13日 09:40 可再生能源世纪和世界的选择 (bjyouth)...为了发电而消耗的能源量大大增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从1970年的83亿吨标准煤到1995年140亿吨标准煤,增长了68.7%。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95亿吨标准煤,50年增长1.35倍。根据国际上通行的能源预测,石油将在40年时间内枯竭,天然气将在60年内用光,煤炭也只能用220年。 科学家们正在大声呼吁:煤、石油、天然气这类化石燃料并不是取之不尽的,它们在燃烧时还会放出许多有害物质,增加环境污染。所以人类应该节约使用化石燃料,尤其要减少煤的用量,尽可能采用可再生能源来替代它们。......问:在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环保领先的国家如德国,把能源问题看做一个极重要的战略问题,节能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很注意节能。而在我国,能源的用户即亿万社会公众,对用什么能源、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与他们有什么关系知之甚少,这种状况极大地增加了我国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阻力。目前我国的能源状况是乐观的吗?......问:国家有了这样的政策,实施就需要每一个人的身体力行。每个公民能为此做些什么呢? 廖晓义(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创始人):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地球高峰会议,当时大会的秘书长斯特朗提出讨论生活方式的问题,遭到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富国的反对,他们拒绝把生活方式作为环境问题的一个内容来提出。这除了人类的经济技术和政治体制的种种缺陷,还反映了人们认识的一个重大误区,即不从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方面来理解环境问题特别是能源问题。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环境运动要朝着可持续消费方面、朝着生活方式方面来渗透,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 04月 11日 06:30 (bjyouth)...为了发电而消耗的能源量大大增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从1970年的83亿吨标准煤到1995年140亿吨标准煤,增长了68.7%。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95亿吨标准煤,50年增长1.35倍。根据国际上通行的能源预测,石油将在40年时间内枯竭,天然气将在60年内用光,煤炭也只能用220年。 科学家们正在大声呼吁:煤、石油、天然气这类化石燃料并不是取之不尽的,它们在燃烧时还会放出许多有害物质,增加环境污染。所以人类应该节约使用化石燃料,尤其要减少煤的用量,尽可能采用可再生能源来替代它们。......问:在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环保领先的国家如德国,把能源问题看做一个极重要的战略问题,节能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很注意节能。而在我国,能源的用户即亿万社会公众,对用什么能源、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与他们有什么关系知之甚少,这种状况极大地增加了我国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阻力。目前我国的能源状况是乐观的吗?......问:国家有了这样的政策,实施就需要每一个人的身体力行。每个公民能为此做些什么呢? 廖晓义(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创始人):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地球高峰会议,当时大会的秘书长斯特朗提出讨论生活方式的问题,遭到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富国的反对,他们拒绝把生活方式作为环境问题的一个内容来提出。这除了人类的经济技术和政治体制的种种缺陷,还反映了人们认识的一个重大误区,即不从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方面来理解环境问题特别是能源问题。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环境运动要朝着可持续消费方面、朝着生活方式方面来渗透,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 04月 11日 06:30 (bjyouth)...为了发电而消耗的能源量大大增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从1970年的83亿吨标准煤到1995年140亿吨标准煤,增长了68.7%。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95亿吨标准煤,50年增长1.35倍。根据国际上通行的能源预测,石油将在40年时间内枯竭,天然气将在60年内用光,煤炭也只能用220年。 科学家们正在大声呼吁:煤、石油、天然气这类化石燃料并不是取之不尽的,它们在燃烧时还会放出许多有害物质,增加环境污染。所以人类应该节约使用化石燃料,尤其要减少煤的用量,尽可能采用可再生能源来替代它们。......问:在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环保领先的国家如德国,把能源问题看做一个极重要的战略问题,节能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很注意节能。而在我国,能源的用户即亿万社会公众,对用什么能源、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与他们有什么关系知之甚少,这种状况极大地增加了我国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阻力。目前我国的能源状况是乐观的吗?......问:国家有了这样的政策,实施就需要每一个人的身体力行。每个公民能为此做些什么呢? 廖晓义(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创始人):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地球高峰会议,当时大会的秘书长斯特朗提出讨论生活方式的问题,遭到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富国的反对,他们拒绝把生活方式作为环境问题的一个内容来提出。这除了人类的经济技术和政治体制的种种缺陷,还反映了人们认识的一个重大误区,即不从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方面来理解环境问题特别是能源问题。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环境运动要朝着可持续消费方面、朝着生活方式方面来渗透,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 04月 11日 06:30认识濒危野生动植物 (rmrb)...认识濒危野生动植物 摘自美国《国家地理杂志》 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造就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维护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传统的中药仰仗于野生动植物的存在;超声波、雷达、潜艇、导弹等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发现,也多是从研究动植物的生态特点中获得启发的。这些俯拾即是的事例说明,野生动植物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科学、生态、文化及美学等方面的价值,也大大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生活。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近些年来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了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急剧减少。据统计,近400年以来,全球已灭绝的物种数以千计,其中灭绝的鸟类约150种,兽类95种,两栖类约80种。目前,野生动植物物种灭绝的速度呈现出越来越快的趋势。以兽类为例,1771—1870年的100年间,全世界共灭绝了12种;1871—1970年的这100年间,则灭绝了43种。据世界《红皮书》统计,上个世纪,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139个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目前濒于灭绝的野生动物达600多种。 过度贸易是导致野生动植物灭绝的最大危险。例如,对虎皮和虎骨的加工、应用,加之栖息地的丧失,使老虎这个种群已经由100年前的10万头以上,下降到现今的不足5000头;还有一种鹦鹉,目前野外仅存100多对,但每年都有几对在黑市上售卖。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骆马,由于北美和欧洲国家大量收购其皮毛,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短短的十几年间,大约50万只骆马被杀,致使该物种一度处于濒危状态。另外,象牙、犀牛角以及藏羚羊毛等动物产品的贸易,也使原产国的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林宣)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04月 09日 10:00 (rmrb)...认识濒危野生动植物 摘自美国《国家地理杂志》 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造就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维护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传统的中药仰仗于野生动植物的存在;超声波、雷达、潜艇、导弹等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发现,也多是从研究动植物的生态特点中获得启发的。这些俯拾即是的事例说明,野生动植物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科学、生态、文化及美学等方面的价值,也大大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生活。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近些年来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了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急剧减少。据统计,近400年以来,全球已灭绝的物种数以千计,其中灭绝的鸟类约150种,兽类95种,两栖类约80种。目前,野生动植物物种灭绝的速度呈现出越来越快的趋势。以兽类为例,1771—1870年的100年间,全世界共灭绝了12种;1871—1970年的这100年间,则灭绝了43种。据世界《红皮书》统计,上个世纪,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139个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目前濒于灭绝的野生动物达600多种。 过度贸易是导致野生动植物灭绝的最大危险。例如,对虎皮和虎骨的加工、应用,加之栖息地的丧失,使老虎这个种群已经由100年前的10万头以上,下降到现今的不足5000头;还有一种鹦鹉,目前野外仅存100多对,但每年都有几对在黑市上售卖。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骆马,由于北美和欧洲国家大量收购其皮毛,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短短的十几年间,大约50万只骆马被杀,致使该物种一度处于濒危状态。另外,象牙、犀牛角以及藏羚羊毛等动物产品的贸易,也使原产国的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林宣)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04月 09日 10:00 (rmrb)...认识濒危野生动植物 摘自美国《国家地理杂志》 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造就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维护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传统的中药仰仗于野生动植物的存在;超声波、雷达、潜艇、导弹等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发现,也多是从研究动植物的生态特点中获得启发的。这些俯拾即是的事例说明,野生动植物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科学、生态、文化及美学等方面的价值,也大大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生活。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近些年来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了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急剧减少。据统计,近400年以来,全球已灭绝的物种数以千计,其中灭绝的鸟类约150种,兽类95种,两栖类约80种。目前,野生动植物物种灭绝的速度呈现出越来越快的趋势。以兽类为例,1771—1870年的100年间,全世界共灭绝了12种;1871—1970年的这100年间,则灭绝了43种。据世界《红皮书》统计,上个世纪,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139个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目前濒于灭绝的野生动物达600多种。 过度贸易是导致野生动植物灭绝的最大危险。例如,对虎皮和虎骨的加工、应用,加之栖息地的丧失,使老虎这个种群已经由100年前的10万头以上,下降到现今的不足5000头;还有一种鹦鹉,目前野外仅存100多对,但每年都有几对在黑市上售卖。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骆马,由于北美和欧洲国家大量收购其皮毛,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短短的十几年间,大约50万只骆马被杀,致使该物种一度处于濒危状态。另外,象牙、犀牛角以及藏羚羊毛等动物产品的贸易,也使原产国的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林宣)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04月 09日 10:00 “和平”号坠入太平洋 (nanfang)...1500多块残片落进指定海域 图为在地面控制中心大厅大屏幕前,工作人员目送“和平”号的最后一段路程。新华社记者 王长山 摄(数码传真照片)......“和平”号空间站设计工作始于1976年,1986年2月20日发射升空。它由工作舱、过渡舱和服务舱组成,整体形状看上去就像一束绽开的花朵。它有6个对接口,其中两个主要对接口位于轴线的两端,用来与载人及货运飞船对接。空间站全长32·9米,体积约400立方米,重约137吨,其中科研仪器重约11·5吨。它在高350至450公里的轨道上运转,约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 据统计,15年来,和平号空间站总共绕地球飞行了8万多圈,行程35亿公里,共有31艘“联盟”号载人飞船、62艘“进步”号货运飞船与“和平”号实现对接,宇航员在“和平”号上进行了78次太空行走,在舱外空间逗留的总时数达359小时12分钟。先后有28个长期考察组和16个短期考察组在上面从事考察活动,共有12个国家的135名宇航员在空间站上工作。这些宇航员共进行了1·65万次科学试验,其中完成了23项国际科学考察计划,获得了大量知识、数据和具有重大使用价值的成果。...- 03月 24日 12:00 (nanfang)...1500多块残片落进指定海域 图为在地面控制中心大厅大屏幕前,工作人员目送“和平”号的最后一段路程。新华社记者 王长山 摄(数码传真照片)......“和平”号空间站设计工作始于1976年,1986年2月20日发射升空。它由工作舱、过渡舱和服务舱组成,整体形状看上去就像一束绽开的花朵。它有6个对接口,其中两个主要对接口位于轴线的两端,用来与载人及货运飞船对接。空间站全长32·9米,体积约400立方米,重约137吨,其中科研仪器重约11·5吨。它在高350至450公里的轨道上运转,约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 据统计,15年来,和平号空间站总共绕地球飞行了8万多圈,行程35亿公里,共有31艘“联盟”号载人飞船、62艘“进步”号货运飞船与“和平”号实现对接,宇航员在“和平”号上进行了78次太空行走,在舱外空间逗留的总时数达359小时12分钟。先后有28个长期考察组和16个短期考察组在上面从事考察活动,共有12个国家的135名宇航员在空间站上工作。这些宇航员共进行了1·65万次科学试验,其中完成了23项国际科学考察计划,获得了大量知识、数据和具有重大使用价值的成果。...- 03月 24日 12:00 (nanfang)...1500多块残片落进指定海域 图为在地面控制中心大厅大屏幕前,工作人员目送“和平”号的最后一段路程。新华社记者 王长山 摄(数码传真照片)......“和平”号空间站设计工作始于1976年,1986年2月20日发射升空。它由工作舱、过渡舱和服务舱组成,整体形状看上去就像一束绽开的花朵。它有6个对接口,其中两个主要对接口位于轴线的两端,用来与载人及货运飞船对接。空间站全长32·9米,体积约400立方米,重约137吨,其中科研仪器重约11·5吨。它在高350至450公里的轨道上运转,约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 据统计,15年来,和平号空间站总共绕地球飞行了8万多圈,行程35亿公里,共有31艘“联盟”号载人飞船、62艘“进步”号货运飞船与“和平”号实现对接,宇航员在“和平”号上进行了78次太空行走,在舱外空间逗留的总时数达359小时12分钟。先后有28个长期考察组和16个短期考察组在上面从事考察活动,共有12个国家的135名宇航员在空间站上工作。这些宇航员共进行了1·65万次科学试验,其中完成了23项国际科学考察计划,获得了大量知识、数据和具有重大使用价值的成果。...- 03月 24日 12:00明天,我们还有水喝吗? (nanfang)...据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带给人类的危害日显严重。在3月22日新世纪第一个世界水日到来之际,“21世纪的水”作为这个世界水日的主题,再次提醒人类关注水资源问题。 世界淡水资源极其有限。我们休养生息的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其中97.5%的水是咸水,无法饮用。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有人比喻说,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可以用的水只有一汤匙。......据新华社新加坡3月21日电21日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海水淡化会议指出,目前世界上淡水供应危机重重。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淡化海水将为全球淡水供应开辟广阔的前景。...- 03月 22日 10:00 唤起全民节水意识 (bjcb)...唤起全民节水意识,全社会须警钟长鸣:人类面临水危机。水是人类生命线,是生存繁衍无可替代的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条件。淡水在耕地、森林诸多资源中处于关键地位,起着基础性、主导性和延续性作用。......唤起全民节水意识,全社会须警钟长鸣:人类面临水危机。水是人类生命线,是生存繁衍无可替代的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条件。淡水在耕地、森林诸多资源中处于关键地位,起着基础性、主导性和延续性作用。 世界面临水荒危机。全球真正能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人口膨胀,经济发展,淡水需求量迅速增长。目前80多个国家的15亿人口淡水不足。中国是目前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人均占有淡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第121位。600多个城市缺水,严重缺水的又大多集中在北方。因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华北地区已形成世界最大“地下水漏斗”。......未雨绸缪,综合治理。当前水资源存在三大问题:短缺、污染、浪费。实施国家水安全战略宜采用大思路综合治水:一是科技先行,建立节水型经济,尤其农业,实行科学灌溉,发展耐旱作物;二是除保护好原始森林、退耕还林还草、建设一批绿化带外,宜痛下决心,不惜代价扩大植被,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大规模成片林,充分发挥森林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良土壤、调节气候、改善生态质量中的效能,促进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良性循环;三是保护海洋,在沿海发展大规模海水淡化工程;四是科学用水、循环用水、综合用水,大规模修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分离饮水与“中水”,以“中水”作新水源;五是一切干旱缺水城乡,充分利用废弃河道、港汊、淀洼、池塘,普建“集雨工程”,增强调蓄能力,使降水、洪水资源化,以涝补旱;六是采用舆论、法律、行政、科技、经济等多种手段和方式,确保节水护水,科学治水管水。...- 03月 21日 04:20 (bjcb)...唤起全民节水意识,全社会须警钟长鸣:人类面临水危机。水是人类生命线,是生存繁衍无可替代的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条件。淡水在耕地、森林诸多资源中处于关键地位,起着基础性、主导性和延续性作用。......唤起全民节水意识,全社会须警钟长鸣:人类面临水危机。水是人类生命线,是生存繁衍无可替代的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条件。淡水在耕地、森林诸多资源中处于关键地位,起着基础性、主导性和延续性作用。 世界面临水荒危机。全球真正能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人口膨胀,经济发展,淡水需求量迅速增长。目前80多个国家的15亿人口淡水不足。中国是目前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人均占有淡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第121位。600多个城市缺水,严重缺水的又大多集中在北方。因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华北地区已形成世界最大“地下水漏斗”。......未雨绸缪,综合治理。当前水资源存在三大问题:短缺、污染、浪费。实施国家水安全战略宜采用大思路综合治水:一是科技先行,建立节水型经济,尤其农业,实行科学灌溉,发展耐旱作物;二是除保护好原始森林、退耕还林还草、建设一批绿化带外,宜痛下决心,不惜代价扩大植被,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大规模成片林,充分发挥森林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良土壤、调节气候、改善生态质量中的效能,促进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良性循环;三是保护海洋,在沿海发展大规模海水淡化工程;四是科学用水、循环用水、综合用水,大规模修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分离饮水与“中水”,以“中水”作新水源;五是一切干旱缺水城乡,充分利用废弃河道、港汊、淀洼、池塘,普建“集雨工程”,增强调蓄能力,使降水、洪水资源化,以涝补旱;六是采用舆论、法律、行政、科技、经济等多种手段和方式,确保节水护水,科学治水管水。...- 03月 21日 04:20 (bjcb)...唤起全民节水意识,全社会须警钟长鸣:人类面临水危机。水是人类生命线,是生存繁衍无可替代的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条件。淡水在耕地、森林诸多资源中处于关键地位,起着基础性、主导性和延续性作用。......唤起全民节水意识,全社会须警钟长鸣:人类面临水危机。水是人类生命线,是生存繁衍无可替代的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条件。淡水在耕地、森林诸多资源中处于关键地位,起着基础性、主导性和延续性作用。 世界面临水荒危机。全球真正能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人口膨胀,经济发展,淡水需求量迅速增长。目前80多个国家的15亿人口淡水不足。中国是目前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人均占有淡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第121位。600多个城市缺水,严重缺水的又大多集中在北方。因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华北地区已形成世界最大“地下水漏斗”。......未雨绸缪,综合治理。当前水资源存在三大问题:短缺、污染、浪费。实施国家水安全战略宜采用大思路综合治水:一是科技先行,建立节水型经济,尤其农业,实行科学灌溉,发展耐旱作物;二是除保护好原始森林、退耕还林还草、建设一批绿化带外,宜痛下决心,不惜代价扩大植被,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大规模成片林,充分发挥森林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良土壤、调节气候、改善生态质量中的效能,促进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良性循环;三是保护海洋,在沿海发展大规模海水淡化工程;四是科学用水、循环用水、综合用水,大规模修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分离饮水与“中水”,以“中水”作新水源;五是一切干旱缺水城乡,充分利用废弃河道、港汊、淀洼、池塘,普建“集雨工程”,增强调蓄能力,使降水、洪水资源化,以涝补旱;六是采用舆论、法律、行政、科技、经济等多种手段和方式,确保节水护水,科学治水管水。...- 03月 21日 04:20 我国首批11个国家地质公园挂牌 (gzrb)...大洋网讯 11个具有独特地质景观的自然公园今天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家地质公园称号。......首批挂牌的国家地质公园是:云南石林国家地质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地质公园、河南嵩山国家地质公园、江西庐山国家地质公园、云南澄江动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黑龙江五大连池国家地质公园、四川自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陕西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四川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江西龙虎山国 家地质公园。 国家地质公园是由多个部门的管理专家和学者组成的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领导小组和首届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经严格评审后产生的。新华社报道,......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孙文盛在授匾仪式上介绍,我国地域辽阔,地质遗迹发育得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为旅游观光、科学研究、开发利用提供了丰富的天然资源。国土资源部创建国家地质公园主要目的是加强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工作中,为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基地,提高人们保护地质遗迹资源和保护地球的自觉性。...- 03月 16日 22:55 (gzrb)...大洋网讯 11个具有独特地质景观的自然公园今天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家地质公园称号。......首批挂牌的国家地质公园是:云南石林国家地质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地质公园、河南嵩山国家地质公园、江西庐山国家地质公园、云南澄江动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黑龙江五大连池国家地质公园、四川自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陕西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四川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江西龙虎山国 家地质公园。 国家地质公园是由多个部门的管理专家和学者组成的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领导小组和首届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经严格评审后产生的。新华社报道,......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孙文盛在授匾仪式上介绍,我国地域辽阔,地质遗迹发育得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为旅游观光、科学研究、开发利用提供了丰富的天然资源。国土资源部创建国家地质公园主要目的是加强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工作中,为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基地,提高人们保护地质遗迹资源和保护地球的自觉性。...- 03月 16日 22:55 (gzrb)...大洋网讯 11个具有独特地质景观的自然公园今天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家地质公园称号。......首批挂牌的国家地质公园是:云南石林国家地质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地质公园、河南嵩山国家地质公园、江西庐山国家地质公园、云南澄江动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黑龙江五大连池国家地质公园、四川自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陕西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四川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江西龙虎山国 家地质公园。 国家地质公园是由多个部门的管理专家和学者组成的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领导小组和首届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经严格评审后产生的。新华社报道,......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孙文盛在授匾仪式上介绍,我国地域辽阔,地质遗迹发育得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为旅游观光、科学研究、开发利用提供了丰富的天然资源。国土资源部创建国家地质公园主要目的是加强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工作中,为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基地,提高人们保护地质遗迹资源和保护地球的自觉性。...- 03月 16日 22:55 木星的卫星上可能存在过水 (bjrbwb)新华社专电科学家根据伽利略号和探测器发回地面的数字照片推测,木星的最大一颗卫星表面可能出现过冰水喷发现象。这颗卫星名为木卫三,是太阳系最大的一颗卫星。据伽利略号...... - 03月 03日 16:15 (bjrbwb)新华社专电科学家根据伽利略号和探测器发回地面的数字照片推测,木星的最大一颗卫星表面可能出现过冰水喷发现象。这颗卫星名为木卫三,是太阳系最大的一颗卫星。据伽利略号...... - 03月 03日 16:15 (bjrbwb)新华社专电科学家根据伽利略号和探测器发回地面的数字照片推测,木星的最大一颗卫星表面可能出现过冰水喷发现象。这颗卫星名为木卫三,是太阳系最大的一颗卫星。据伽利略号...... - 03月 03日 16:15 (bjrbwb)新华社专电科学家根据伽利略号和探测器发回地面的数字照片推测,木星的最大一颗卫星表面可能出现过冰水喷发现象。这颗卫星名为木卫三,是太阳系最大的一颗卫星。据伽利略号...... - 03月 03日 16:15 (bjrbwb)新华社专电科学家根据伽利略号和探测器发回地面的数字照片推测,木星的最大一颗卫星表面可能出现过冰水喷发现象。这颗卫星名为木卫三,是太阳系最大的一颗卫星。据伽利略号...... - 03月 03日 16:15 (bjrbwb)新华社专电科学家根据伽利略号和探测器发回地面的数字照片推测,木星的最大一颗卫星表面可能出现过冰水喷发现象。这颗卫星名为木卫三,是太阳系最大的一颗卫星。据伽利略号...... - 03月 03日 16:15 (bjrbwb)新华社专电科学家根据伽利略号和探测器发回地面的数字照片推测,木星的最大一颗卫星表面可能出现过冰水喷发现象。这颗卫星名为木卫三,是太阳系最大的一颗卫星。据伽利略号...... - 03月 03日 16:15 (bjrbwb)新华社专电科学家根据伽利略号和探测器发回地面的数字照片推测,木星的最大一颗卫星表面可能出现过冰水喷发现象。这颗卫星名为木卫三,是太阳系最大的一颗卫星。据伽利略号...... - 03月 03日 16:15 (bjrbwb)新华社专电科学家根据伽利略号和探测器发回地面的数字照片推测,木星的最大一颗卫星表面可能出现过冰水喷发现象。这颗卫星名为木卫三,是太阳系最大的一颗卫星。据伽利略号...... - 03月 03日 1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