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1等不同层次迁徙路线及年代

地学演绎 莫如波 2017.6.27

 


 
高山族祖先至少分三批迁入台湾;O1的细化 >>>
 

 

   因为稻、粟混作农业以及石板棺葬制进入台湾是在大坌坑文化晚期,年代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因此他们并不是最早的渡海移民。从分化先后看,大坌坑文化早期人群可能是更早从F140分出的B388(大陆F78的伯父分支),是他们在大约七千年前把有段石锛带到台湾;而晚期在五千年前左右渡海进入台湾的,可能是大陆F78的兄弟分支F168*,是他们从山东沿海岸南下,把粟、稻混作农业以及石板棺葬制带到了台湾。据
奋斗网友,台湾高山族是以P203下面的B388及P168*为主,占到人群父系的60%左右,而南岛人群则以N6及M110相对较多,此现象暗示,台湾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粟、稻混作农业以及石板棺葬制与B388、P168*更具相关性,且有可能是,由于粟、稻作人群B388及P168*的到来,台湾旧石器时代土著N6、M110则被更多地挤往南岛。

关于南岛语族的N6及M110从大陆分离
>>>

  Distribution of  O1a-M119 (来源: 分子人类学论坛.Ryan)

  Ryan分子人类学论坛版主)所作O1a-M119频率分布图,按奋斗网友的分析,华东与华中,O1的60~80%是F492,北方的O1,F492占60~70%,南方的O1,F492占50%左右;F492分布相当广泛,主要分布于汉族,北方、西北及北亚的一些少数民族亦见分布,南方壮族266例,20例O1全是P203,当中有11例是F492(奋斗)。台湾原住民高频的B388及大坌坑文化的年代是判断这些单倍群诞生与初始扩张年代的“金钉子”,单倍群诞生的年代应采用YFull YTree突变(formed)年代95%置信度中的最大值,从而可确定F492诞生于5200年前,扩张于良渚文化期(53004200 aB.P)。F492的高频区与良渚文化分布区高度重合。4200年前良渚文化消失,F492进入向周边扩散期,扩散可分主要三支:良渚人擅长舟楫,最大支系可能是沿长江内迁,给长江中游地区带来次高频的F492;其次沿淮河水系及湖泊向北迁徙,进入江淮地区,后来随着秦汉之际的战争及其他移民事件流向中原;其三流向岭南。

  封开县杏花镇约4千年前的禄美村遗址出土有1件石琮及1件小石钺,其属良渚文化的特殊礼器,说明有良渚人群流向封开,杏花乌骚岭遗址等(4300~3960 aB.P)有二次墓葬群,类似的石琮及二次葬亦见于粤北的石峡文化(5~4.5 kaB.P)。学术界普遍认为,西瓯与东瓯是对举的两支越人,两者还有同源关系,源头在浙江瓯江一带李秀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粤北、粤西北及桂北一带曾分布有沤、区、瓯、勾、呕之类的诸多小国(部落),他们有可能属南迁的良渚人群,西瓯是其一或联盟。在时间上,瓯人迁居封开应在扬越进入贺江流域之前,扬越的南迁挤压迫使瓯人迁往广西贵港一带,瓯人在贺江流域的活动时间大概在4300年前至战国早期。西瓯是壮族的祖先族群之一,壮族的F492当属这些瓯盟(西瓯)的后代。秦瓯大战严重削弱了西瓯的人口,如果现今壮族按O1占12%算,F492约占6.5%。





   关于亚洲东南有段石锛和有肩石器的分布与流传,傅宪国《论有段石锛和有肩石器》(考古学报1988年01期)一文的结语有:“有段石锛和有肩石器尽管只是我国南方地区原始文化中的两种因素,可其延续时间之长、流传范围之广,却为其它文化因素所罕见。它不但构成我国南方地区原始文化的两个主要特征,而且也是研究西太平洋地区原始文化的交流和影响的两种指示物。有段石锛和有肩石器尽管在一定的范围内交汇、融合,可都有各自明显的起源中心和分布区域。有段石锛在长江下游地区发源后,主要循东路南下,进入南太平洋岛屿。有肩石器在珠江三角洲发源后则主要循西路南下,进入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及南亚诸国。似乎说明中国南方地区的原始文化对东南亚、太平洋诸岛屿的影响也有其区域性。”

   关于西樵山双肩石器的传播,曾骐在《西樵山的开发和西樵山文化的外向型特征》一文中认为,珠三角西樵山文化可分四期:一期为细石器工业,尚无陶片出现,分布范围小,仅见于南海西樵山附近,与细石器堆积同层的贝壳C14年龄为6275±120年;二期在5.5~5千年前,发展成临时的、季节性的霏细岩双肩石器制造场所,有陶器出现,双肩石器供应波及附近的三水盆地;三期在5~4千年前,出现了固定的、专业化的霏细岩双肩石器制造场,产品遍及珠三角并有外运,封开杏花河遗址(4ka)有霏细岩双肩石器出土,粤北石峡文化晚期(4.5ka)亦见双肩石器,新石器中、晚期该技术沿水系向广西、云南、贵州、中南半岛及海南岛传播,双肩石器也见于4千多年前的台北圆山文化等,大约3~2千年前传及马来西亚;四期在4~3千年前,双肩石器需求量激增,出现了稳定持久的采石、制石生产,西樵山文化的规模更大,周围出现了近四十个原始聚落;3千年前西樵山文化被青铜文化所替代。

   再有王海平在《我国西南地区有肩石器的研究》一文中认为:“云南东部和贵州西部的云贵高原地区,有肩石器集中分布于南、北盘江流域一带,其形式包括有肩石锛、有肩石斧和有肩石锄;横断山脉地区的云南西部和四川西部,有肩石器沿大渡河、澜沧江、怒江流域的两翼呈纵向分布,其型式以有肩石铲为主;川东长江沿岸,则只见少量的Ⅱ式有肩石锄。”“云贵地区的有肩石器,有许多特征与广东西部、南部和广西南部地区所出者相同或相似,表明它们起源于两广地区。如西樵山文化中期(距今五千年至六千年前)有一种菲细岩琢制而成的长身短柄有肩石锄,其形制与云贵地区的Ⅰ式有肩石锄完全相同。西樵山遗址的有肩石器不仅型式繁多,而且演变轨迹清晰,是我国南方有肩石器的起源地。西樵山文化的有肩石器是在大约四千年前由广东中部沿西江而上传入云贵地区的。”

   综合之前相关内容判断:有段石锛的分布与大陆的O1-F492人群及台湾、南岛的B388人群有关,源头是浙江一带的河姆渡-良渚文化;而有肩石器的分布与O3-CTS1642(Y7080)人群有关,源头是西樵山文化(双肩石器)。西樵山文化人群的主体可能是CTS1642。(2017.1.16)


从高明客运站东北方向望西樵山。西樵山是AAAAA景区,峰峦海拔一般200300m。主峰大科峰海拔344.4m,是个火山锥,也是主火山口。


西樵山西北侧。西樵山边缘与冲积平原之间坡度较陡,而山区内部高差相对小些,坡度较缓。


西樵山上有坳地且有村落,天湖公园的岸边见有火山集块岩(中砂岩),山上的坳地及湖盆可能是古火山口。


  西樵山呈大致呈卵形,东西长约4km,南北宽约3.5km。西樵山地层为始新统粗面岩夹凝灰岩、凝灰角砾岩等,主要有粗面质火山集块岩、集块角砾岩、角砾岩、凝灰角
砾岩及角砾凝灰岩、凝灰岩等,从喷出中心大科峰向外,相变依次为熔岩(粗面岩和石英粗面岩)、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等(据
罗春科等)。粗面岩或粗面质岩
的化学成分相当于中性侵入岩正长岩与闪长岩,其与安山岩同属中性火山喷出岩,粗面岩基质为隐晶质,呈浅灰、浅黄、棕灰、粉红色等,有气孔或多孔,可见熔渣构造。
南海观音,高61.9m,端坐在海拔292m的大仙峰顶。西樵山古旧的及新建的寺庙较多,集人文景区、地质公园及森林公园于一身。西樵山是珠江三角洲平原凸起的一个火山
锥,是平原区古人采掘石器(在火山岩中采掘霏细岩制作双肩石器)及采樵(砍柴)的地方,作为南越及南方人群的重要起源地有其合理性及自然优势。曾骐等考古学家称西
樵山为“珠江文明的灯塔”。
更多的西樵山风景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