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新闻期刊观点!地学新闻要点集粹Z地学期刊摘要 B

地学期刊摘要1 地质学部分 1.1 新元古代及超级大陆 1.2 大地构造及岩浆岩 1.3 青藏高原 1.4 边缘大陆及海域  2 古人类学部分  3 古气候及全球变化部分  4 其它部分

1 地质学部分--1.1 新元古代及超级大陆

    尹崇玉,唐烽,柳永清,高林志,杨之青,王自强,刘鹏举,邢裕盛,宋彪《长江三峡地区埃迪卡拉(震旦)系锆石U-Pb新年龄对庙河生物群和马雷诺冰期时限的限定》摘要:首次报道应用高分辨率、高精度离子微探针(SHRIMPⅡ)定年方法,对采自三峡地区黄陵背斜西翼湖北省秭归县九曲脑剖面震旦系灯影组与陡山沱组界线和陡山沱组底部的凝灰岩锆石进行的U-Pb定年研究.分析结果,灯影组与陡山沱组界线的凝灰岩锆石测点形成2组,较年轻的一组由16个测点组成,舍去偏离较大的1个点,给出的206Pb/238U比值年龄加权平均值为549.9Ma±6.1Ma(MSWD=1.48),代表该层位的实际年龄并限定了庙河生物群的最小年龄.采自陡山沱组底部的另一样品测点同样分为2组:一组由3个点组成,给出784Ma±15Ma(MSWD=0.05)的继承年龄值;另一组由15个测点组成,给出206Pb/238U比值年龄加权平均值为628.3Ma±5.8Ma(MSWD=0.86).这一定年结果是目前中国震旦(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底部首次获得的SHRIMp锆石U-Pb年龄.采样点紧邻作为震旦系底界的"盖帽碳酸盐岩"之上,基本可以限定震旦系的底界年龄.该结果与国际地层委员会2004年发布的<国际地层表>中埃迪卡拉系(Ediacaran)的底界年龄630Ma非常接近,表明中国修订后的震旦系/南华系界线年龄应为630Ma左右.(地质通报.2005 Vol.24 No.5 P.393-400)

    颜丹平,周美夫,宋鸿林,JohnMaLPAS《华南在Rodinia古陆中位置的讨论--扬子地块西缘变质-岩浆杂岩证据及其与Seychelles地块的对比摘要:沿扬子地块西缘出露的一系列变质杂岩的构造性质及形成时代是分析华南地块大地构造属性的关键.这些杂岩均被初始为低角度的正断层所围限,具有变质核杂岩的构造性质,其剥露时间在177Ma左右.目前,对这一区域几个代表性杂岩体进行的系统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这是一套主体为与俯冲板块有关的岛弧型岩浆杂岩,其形成时代从726~864Ma,时间跨度在100Ma以上.证明这些岩石的形成与地幔柱作用无关.上述结果与最近在Madagascar东北缘、Seychelles岛及印度的Malani的一条类似的变质-岩浆杂岩带的地球化学与地质年代学研究结果完全吻合,这个构造带被解释为一条沿Mozambique洋东缘的巨大的向东俯冲的安第斯型俯冲-岩浆岛弧带.据此我们推测在Rodinia古大陆中,华南地块位于印度板块东北缘,其南东则可能与澳大利亚相接.(地学前缘.2002 Vol.9 No.4 P249-256)

    陆松年,李怀坤,陈志宏,于海峰,金巍,郭坤一《新元古时期中国古大陆与罗迪尼亚超大陆的关系》摘要:在概略介绍罗迪尼亚和冈瓦纳超大陆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中国华北、塔里木和扬子等三个克拉通前新元古代大陆地壳演化的主要特征,以及塔里木和扬子克拉通新元古代重大热-构造事件序列和年代格架.提出塔里木和扬子克拉通新元古代地质历史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而与华北克拉通有明显差异.华北克拉通未出现与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和裂解作用有关的、强烈的新元古代热-构造事件群.根据现有的古地磁和地质资料,探讨了中国大陆块体与罗迪尼亚超大陆的关系和空间位置.(地学前缘.2004 Vol.11 No.02 P.515-523)

    郝杰,翟明国《罗迪尼亚超大陆与晋宁运动和震旦系》摘要:云南晋宁地区即晋宁运动命名地的区域地质表明,晋宁运动指的是发生在中元古代晚期的一次区域性造山运动,其大地构造性质和时代完全可以与国际上格林威尔造山运动进行对比,因此以下震旦统底界作为晋宁(运动)不整合面的认识有悖于命名地的地质事实,也违反了不整合面地质意义的判定原则.扬子、塔里木等陆块的晋宁期造山作用记录表明,在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过程中它们作为小型陆块被包裹在格林威尔造山带之中;而华北陆块可能属于西伯利亚大陆的一部分参与了超大陆的聚合过程.新元古代早期,扬子陆块周缘地段发育的火山-沉积岩系是大陆裂解作用的产物,标志着罗迪尼亚超大陆解体的开始.其中,大部分的裂谷在莲沱期泛海侵沉积之前就已夭折,仅有边缘区的一些裂谷发展成裂陷槽或洋盆.因此,在扬子陆块莲沱期泛海侵沉积在区域上高角度不整合沉积在晋宁期夷平面之上,在局部地段平行或小角度不整合沉积在夭折的裂谷沉积之上,而在裂陷槽和大陆边缘区则为连续沉积.考虑到国际晚前寒武纪研究的趋势,本文建议将传统的震旦系予以解体:提出震旦系(纪)应只含灯影组(期)和陡山沱组(期),对应国际地层指南中的新元古Ⅲ纪代;建立独立的南华冰纪和扬子纪.(地质科学.2004 Vol.39 No.1 P.139-152)

    张同钢,储雪蕾,冯连君,张启锐,郭建平《新元古代"雪球"事件对海水碳、硫同位素组成的影响摘要:在新元古代晚期地球上曾发生过全球性的冰川作用,一些学者称之为"雪球"事件.在新元古代"雪球"事件前后,古海水的C、S同位素组成都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在"雪球"之前海水中的碳酸盐非常富集13C,在"雪球"期间和紧随其之后贫13C,然后δ13C值出现了高达10‰的正漂移;在"雪球"开始之前古海水硫酸盐的δ34S值呈逐渐降低的变化特征,紧随"雪球"之后古海水硫酸盐的δ34S值出现了超过20‰的正漂移,达到地质史上的最高值,同期形成的硫化物具有异常高的δ34S值."雪球"事件前后古海水C、S同位素组成的大幅度变化,是由"雪球"前后全球环境的剧烈变化引起的."雪球"前后海水C、S同位素的大幅度变化是与"雪球"有关的特殊环境条件作用的结果,也是"雪球"事件存在的有力证据.(地球学报.2003 Vol.24 No.6 P487-493)

    李美俊,王铁冠,王春江《新元古代"雪球"假说与生命演化的环境》摘要;新元古代末期,地球至少经历了两次全球性的冰川作用,研究者提出了"雪球"假说来解释新元古代时期一系列特殊的地质现象,该假说已成为研究新元古代全球冰川作用和其后生物大爆发事件的窗口.但一些学者并不赞成地球曾经是被冰雪完全覆盖的"雪球",并分别提出了"半融雪球/无冰水体"和"薄冰"假说.尽管每一种假说都不能解释所有的地质、地球化学现象,但越来越越多的证据,特别是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和古生物学的证据表明,"雪球"时期的海洋并没有完全被冰封盖,在赤道地区的冰盖可能很薄或存在无冰的水体.无冰水体的存在可以使一些光合生物继续生存和演化,这对其后的"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事件和生命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沉积学报.2006 Vol.24 No.1 P.107-112)

    胡永云,闻新宇《冰雪地球的研究进展综述》摘要:在大约6~7亿年前的新元古代时期,地球是否曾经被冰雪完全覆盖而成为了一个"冰雪地球"?如果是,什么诱发了这种全球性的冰川期?又是什么导致了它的融化?新元古代时期的极端气候变化对其后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有何影响?围绕这些问题,古地质、古生物和古气候学界在最近几年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激烈争论.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地球在新元古代时期确实经历了数次地球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全球性冰川期,但地球是否被完全冰封还需要更充分的古地质和古生物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利用气候模式对各种可能的外部强迫的模拟试验表明"冰雪地球"是很难形成的,并且,如果地球进入完全被冰封的状态,它将是难以被融化的;关于新元古代时期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所起的作用存在2种观点,一种认为气候变化导致了原始生命的基因突变并诱发了寒武纪生命爆发,另一种认为这种影响主要是生态方面的.(地球科学进展 2005 Vol.20 No.11 P.1226-1233)

    聂文明《扬子地台新元古代碳酸盐盖帽碳、氧同位素研究》摘要:地质历史上最严重的冰期发生在新元古代末期(约635Ma),其结束的标志是沉积了一层薄薄的、横向连续展布的、δ13C呈明显负异常的碳酸盐盖帽.地质学家提出了多种成因模型来解释碳酸盐盖帽δ¨C负漂移,最著名的有:生物产率下降说,滞留海水翻转说和甲烷渗漏分解说.对黔南、浙西新元古代碳酸盐盖帽碳氧同位素研究表明,δ¨C负异常是甲烷渗漏和海水翻腾共同作用的结果.理由如下:①贵州瓮安和朵丁剖面的岩石结构与现代和古代甲烷渗漏形成的碳酸盐沉积相似;②碳酸盐盖帽上覆的浅水相磷块岩沉积为海水倒转说提供了佐证,因为浅水区磷质来源于水体倒转时携带的深海磷.始于Marinoan冰期结束时海水倒转导致碳酸盐盖帽的形成,并促使磷块岩在浅水区域的沉积成矿.水体倒转的另一效应是将深海负13C的碳酸盐带到浅水区域,碳酸盐盖帽和上覆磷块岩的负δ13C值证实了这一点.(地球学报 2005 Vol.26 No.z1 P.202)

    尹崇玉,刘鹏举,唐烽,高林志《国际埃迪卡拉系年代地层学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摘要:埃迪卡拉系为国际地层表新增的新元古界最上部的系级年代地层单位,层型剖面被确定为南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山脉依诺拉马河剖面,其底界点位(GSSP)选定为埃拉逖那冰成杂砾岩(Elatina diamictite)之上盖帽碳酸盐岩努卡利那组(Nuccaleena Formation)的下界(Gradstein et al., 2004;Knoll et al., 2004).我国修定后的震旦系与埃迪卡拉系完全相当,底界以南沱冰碛岩之上盖帽碳酸盐岩的下界为界.本文综合国际地层委员会新元古代地层分会以及相关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在埃迪卡拉系年代地层学领域研究的新进展、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作一概要介绍,以期引起国内晚前寒武纪地层古生物学者的广泛关注.(地质论评.2006 Vol.52 No.6 P.765-770)

    王家生,甘华阳,魏清,胡高伟,葛倩《三峡"盖帽"白云岩的碳、硫稳定同位素研究及其成因探讨》摘要:新元古代南沱组冰碛层之上的"盖帽"白云岩在全球分布广泛,碳稳定同位素表现出强烈的负偏移,其成因被认为与甲烷的碳源有关.通过对湖北三峡庙河地区出露的"盖帽"白云岩的野外地质构造、碳-氧稳定同位素和重晶石夹层的硫稳定同位素特征的研究,发现除了明显的碳稳定同位素的负偏移之外,重晶石的硫同位素值表现出明显的正偏移,其数值可与现代海底甲烷喷气孔附近的自生重晶石矿物的同位素组成相对比,进而认为"盖帽"白云岩的成因是末元古代"雪球"事件之后天然气水合物的释放与全球环境突变背景下的沉积产物.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对地史时期类似地质背景下古天然气水合物背景的识别和环境效应评价.(现代地质 2005 Vol.19 No.1 P.14-20)

1.2 地质构造及岩浆岩

    王金荣,翟新伟,边少之,李双文,董宁芳,王廷印《地壳早期演化的研究进展》摘要:地壳早期演化研究的主题是探讨早期大陆形成、生长和再循环的地质过程及其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模式.由于陆上古老岩石分布极为有限,围绕着陆壳生长速率的争论持续了30多年.地球化学家基于陆壳从地幔萃取而成并导致被萃取后的地幔在地球化学上产生亏损的认识,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大陆形成、生长、再循环模式.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精度MC-ICPMS分析技术,使单颗粒锆石Lu-Hf同位素系统分析为评价早期地壳演化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更为可靠的证据.不同大陆早前寒武纪地壳及地幔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状态研究表明,陆壳再循环作用、壳-幔以及壳内(如古老的地壳重熔作用及其与相对较新的地壳发生广泛的混合作用)相互作用是早期大陆演化的重要地质过程.(地球科学进展.2004 Vol.19 No.4 P.591-598)

    叶正仁.王建《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的动力学机制》摘要:运用有限元方法对中国大陆及邻区地壳与岩石圈运动进行动力学模拟. 以一个黏性薄板(牛顿黏滞、非牛顿黏滞)比拟中国大陆岩石圈,通过解力平衡方程得到中国大陆地壳相对于欧亚板块的运动速度分布,并与最新观测的GPS测量资料比较. 结果表明,造成中国大陆及邻区现今地壳运动及形变的主要动力来源为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及中国西部地区,特别是青藏高原的巨大重力位能. 相对而言,前者的贡献大于后者. 同时,构成中国大陆岩石圈的介质具有较强的非均匀流变特性,呈现出分块特征.(地球物理学.2004 Vol.47 No.3 P.456-461)

    任金卫,马宗晋《东亚地区现代地壳运动特征与构造变形》摘要:根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首次发布的GPS观测结果以及国际地球自转服务中心在2000年发布的ITRF97下的站速度矢量和"东南亚地球动力学项目" GPS网的观测结果,讨论了东亚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和构造变形特征.在ITRF97参考系下,中国大陆东部现今地壳运动以向南东方向(120~130°)运动为主,量值平均为35mm/a,西部受印度板块向北东碰撞的影响,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呈显北东-近东西向运动,但这种影响涉及的范围达到了准噶尔盆地北缘一线,说明碰撞型板块边界对板内变形的影响远大于俯冲型板块边界.平均来看,75%以上的印度板块相对于欧亚板块间的南北向缩短是通过地壳增厚变形来吸收的,这意味着在调节整个青藏高原构造变形的过程中,逆断和地壳增厚起了主要的作用.东南亚块体总体上与欧亚板块的运动有所差异,相对于欧亚大陆有10mm/a左右向东的运动.菲律宾板块南部向西的运动速度只有24mm/a.包括华南地块在内的东南亚块体的运动不仅仅是与印度板块的碰撞过程有关,也应当与沿着东南亚块体东边界的俯冲过程有关.(地学前缘.2003 Vol.10 No.z1 P.58-65)

    王德滋,沈渭洲中国东南部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摘要:中国东南部不同时代花岗岩类的分布十分广泛,各类花岗岩的出露面积达200000km2以上.其中,前侏罗纪花岗岩大部分具有较低的ε(Nd,t)、较高的Ni(87Sr)/Ni(86Sr)和较古老的Nd模式年龄,相似于周围的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因此,它们的主体属壳源型,其成因可能主要同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之间的多次碰撞拼贴有关,由当时被加厚的地壳在降压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燕山期花岗岩在中国东南部分布最广.其中,呈东西向展布的燕山早期花岗岩(南岭花岗岩)被认为是与印支运动有联系的后造山花岗岩组合,多数具壳源型特征.而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的燕山晚期花岗岩则不同,它们具有较高的ε(Nd,t)、较低的Ni(87Sr)/Ni(86Sr)和相对年轻的Nd模式年龄,反映其源区中含有较多的地幔组分.它们的形成可能同太平洋板块俯冲、玄武岩浆底侵以及由此引起的地壳深熔和壳幔混合有关.根据花岗岩的Nd模式年龄以及地壳岩石中继承锆石U-Pb年龄,认为中国东南部地壳具幕式生长特征,古-中元古代为主要的生长期.(地学前缘.2003 Vol.10 No.3 P209-220)

    吴福元,葛文春,孙德有,郭春丽《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摘要: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是近10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课题,但关于岩石圈减薄的具体时间、机制及其构造控制因素,多有争论.根据目前的研究资料,文中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初步认为该岩石圈减薄发生在晚中生代,且在120~130Ma的早白垩世达到高潮.综合分析认为,岩石圈的减薄与东侧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即大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导致岩石圈加厚,进而发生岩石圈拆沉.Os同位素资料显示,由地幔橄榄岩包体所反映的新生代岩石圈地幔具有年轻性质,与古生代时的岩石圈地幔截然不同.因此笔者认为,中国东部现今的岩石圈地幔并不是减薄后的残留,它表明中生代时,岩石圈地幔和部分下地壳一起通过拆沉作用而沉入软流圈地幔,由此而导致软流圈地幔与地壳的直接接触.幔源岩浆的底侵及软流圈对地壳的直接加热作用,使上覆地壳发生大规模的岩浆和成矿作用,并导致中国东部中生代时期伸展构造的广泛发育.(地学前缘.2003 Vol.10 No.3 P51-60) 

    邓平,舒良树,肖旦红《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成岩的基底探讨要:根据浙闽赣粤地区出露的中深变质岩石构造组合、构造形迹和近年报道的同位素测年数据认为,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成岩之下存在一个前泥盆纪的变质基底.其中,前震旦纪的变质基底以呈面形分布的片岩、片麻岩及混合岩为特征,年龄值大于8亿年,是构成华南地区最古老的陆壳基底之一,俗称华夏古陆.9亿年左右,该陆块和扬子陆块碰撞,其缝合带为绍兴-江山-东乡-萍乡断裂带.稍后,受区域拉张构造事件的影响,它被裂解为三个走向各异、分布在浙东南-闽西北、赣中-赣南和云开三个地区的块体,分别呈NEE、NNE和NE方向展布.三者之间为巨厚的震旦纪-早古生代沉积物质所充填,并有复式岩浆岩流出现.研究表明,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成岩的基底构造至少经历过三期构造-热事件的演化.这种古构造格局,制约了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大规模构造-岩浆活动、岩浆成分差异及其空间展布.(高校地质学报.2002 Vol.8 No.2 P169-179) 

    周蒂,颜佳新,丘元禧,陈汉宗,孙珍《南海西部围区中特提斯东延通道问题摘要:通过对南海西部围区中生代岩相古地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编制了该区T2,13,T23,T33,J1-J2,3-K1共6个时段的岩相古地理简图,根据其中生代海相地层的时空分布和岩相特征,讨论了尚存争议的中特提斯进入南海的通道问题.实际资料表明,黑水河盆地在三叠纪受印支运动影响完成了从海到陆的过程,之后不再出现海相沉积,中特提斯不可能从红河裂谷带进入南海.在新加坡所见的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浅海至陆相沉积代表古特提斯的残余海,到中侏罗世完全消失.早侏罗世时期在印支半岛南部出现的近南北走向的海湾可能经过泰国湾与当时的滇缅海相通;但是这个海湾浅而短暂,滇缅海能否从这里进入南海值得怀疑,更不可能是中特提斯的通道.在南海西部围区,迄今已证实的中生代洋壳碎片(蛇绿岩套)和深海沉积仅见于南部Woyla-Maratus-Lupar一线及其附近.这套延伸2000余km,从洋壳、深海到浅海岩相齐全的岩石所代表的晚侏罗世至早白垩纪世大洋应是中特提斯洋的一部分.中特提斯东延而最可能是走南路,即从班公-怒江带南下之后,经Woyla线穿过苏门答腊岛,绕加里曼丹岛南缘到Maratus线,向北再经沙巴到Lupar线,在沙捞越北部或纳土纳岛附近进入南海.(地学前缘.2003 Vol.10 No.4 P469-477)

    邓晋福,苏尚国,赵海玲,莫宣学,肖庆辉,周肃,刘翠,赵国春《华北地区燕山期岩石圈减薄的深部过程摘要:大陆动力学领域今后10~15a的主要科学目标是,建立东亚大陆中新生代演化的动力学模型,为资源勘查、灾害减轻和环境保护提供新的预测与评价理论.未来10~20a会诞生地幔分异作用与岩石圈成因的综合性理论,为建立这个理论,采用地质学、岩石学探针、地球化学、数字模拟等学科交叉,以岩浆-构造事件序列和火成岩构造组合为主线,探索华北燕山期岩石圈巨量减薄的机制与过程,对流地幔物质和热注入陆壳幔相互作用、大规模岩浆活动和岩浆-热-构造变形之间的反馈关系.以岩石圈巨量减薄的深部过程这个视角,为华北地区大地构造性质的巨大转换,即从稳定的克拉通突发地转变为造山带的"燕山运动"或"大陆活化"提供深部动力学的科学依据.(地学前缘.2003 Vol.10 No.3 P41-50)

    彭松柏,金振民,刘云华,付建明,何龙清,蔡明海,王彦斌《云开造山带强过铝深熔花岗岩地球化学、年代学及构造背景摘要:云开造山带条带-眼球状(环斑)深熔花岗岩(含紫苏花岗岩)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花岗岩的A/CNK>1.1,CaO/Na2O=0.62~1.61(平均0.94,大于0.3),Al2O3/TiO=16.6~60.6(平均23.68),高场强元素Ta、Nb、Zr亏损,具大陆边缘俯冲-碰撞造山带后碰撞构造环境强过铝(SP)高钾钙碱性-钙碱性花岗岩的特征,紫苏花岗岩和片麻状含榴黑云二长花岗岩Al2O3/TiO(平均17.82)明显低于条带-眼球状(环斑)黑云二长花岗岩Al2O3/TiO(平均29.55),显示其形成温度更高,并具A型花岗岩的演化特征.而且从高钾钙碱性条带-眼球状(环斑)黑云二长花岗岩到钙碱性紫苏花岗岩、片麻状含榴黑云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由(465±10)Ma、(467±10)Ma变为(435±11)Ma、(413±8)Ma,表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在加里东期发生了洋-陆俯冲-碰撞造山和后碰撞的伸展-拆沉-底侵岩浆岩作用,并且后期又经历了海西-印支期挤压抬升和伸展揭顶作用的改造,这也为华南存在加里东期扬子板块向华夏板块的洋-陆俯冲-碰撞造山提供了重要证据.(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6 Vol.31 No.1 P.110-120)

    陈懋弘,梁金城,张桂林,李文杰,潘罗忠,李容森加里东期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西南段分界线的岩相古地理制约摘要:定量化的岩相古地理分析可以为判别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分界线提供制约依据.采用"单元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结合古流向、沉积特征等实际资料,从定量的角度研究了桂北-桂东地区加里东期的岩相古地理,并认为研究区加里东期自南华纪开始新一轮裂解之后,荔浦断裂北西的桂北-桂东北地区逐渐从深海盆地演变为扬子大陆边缘斜坡,其坡面倾向南东,古流向由北西向南东,陆源碎屑来源于西北,属于扬子(或康滇)古地理体系;而荔浦断裂南东的桂东地区为华夏大陆斜坡,并在奥陶纪最终演变为陆棚-滨岸环境,其坡面倾向北西,古流向由南东向北西,陆源碎屑则来自东南,属于华夏古地理体系.岩相古地理证据表明荔浦断裂为加里东期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西南段的分界断裂.(高校地质学报 2006 Vol.12 No.1 P.111-122)

    华仁民,陈培荣,张文兰,姚军明,林锦富,张展适,顾晟彦《南岭与中生代花岗岩类有关的成矿作用及其大地构造背景》摘要:由于受到来自印支半岛的挤压,在华南内部发生了以碰撞-挤压-推覆-隆升为主的印支造山运动.南岭地区印支期花岗岩(240~205Ma)主要形成于碰撞及"后碰撞"(post-collision)的动力学环境,但没有造成大规模的金属成矿作用.南岭地区从燕山期进入后造山(post-orogeny)地球动力学环境.从花岗岩类的成矿学特征及其大陆动力学背景出发,尝试把燕山期划分为早、中、晚三期.南岭地区燕山早期(185~170Ma)出现了玄武质岩浆活动、双峰式岩浆活动、A型花岗岩及板内高钾钙碱性岩浆活动,反映了岩石圈的局部"伸展-裂解"和地幔物质的上涌,伴随Pb,Zn,Cu,Au成矿作用.燕山中期南岭地区岩石圈全面拉张-减薄,地幔上涌-玄武质岩浆底侵引发大规模的地壳熔融,导致大范围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的生成.该期的第一阶段(170~150Ma)以大规模花岗岩类侵位为主,第二阶段(150~140Ma)花岗岩类活动很少,却发生了W,Sn及其他稀有金属的大规模成矿作用.燕山晚期虽然是华南地区岩石圈全面发生裂解的时期,但由于受太平洋构造体系的影响,在南岭东端至东南沿海广大地区,燕山晚期(140~65Ma)出现了先挤压、后拉张的动力学背景,在100Ma前形成的钙碱性和橄榄安粗两个系列的岩浆活动,伴随Au,Ag,Pb-Zn,Cu,(Mo,Sn)等成矿作用.而在南岭地区,该时期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及基性岩脉等广泛发育,有关的成矿作用以火山岩型U矿、斑岩型Sn矿,以及印支期花岗岩中的铀活化成矿作用为特征.(高校地质学报 2005 Vol.11 No.3 P.291-304)

    徐夕生,谢昕《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新生代玄武岩与壳幔作用》摘要:中国东南部的火山活动在早中生代时期仅有很小规模,晚中生代最早的、较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始于中侏罗世早期,至早白垩世是火山岩浆活动的鼎盛期,在近100个Ma的时间内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晚中生代火山-侵入岩,而在新生代则以面积较小的玄武岩浆喷出活动为主,局限分布于沿海一带.以晚中生代湘南、赣南和闽西南的近EW向火山岩带和浙、闽沿海地区的近NNE向火山岩带,以及新生代近NNE向火山岩带为研究对象,对这些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结合时空分布,讨论了它们的起源及其与壳幔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它们形成的构造环境,其结果显示,EW向晚中生代火山岩带(180~170Ma)的西段玄武岩独立产出,且明显属碱性系列;而中段和东段玄武岩和流纹岩伴生,其中的玄武岩均为亚碱性系列的拉斑玄武岩.它们形成于板内拉张构造环境,是中国东南部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转换、晚中生代大规模岩浆作用的序幕.研究表明,该火山岩带自西向东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壳幔相互作用,玄武岩在成岩过程中有少量陆壳组分加入.NNE向晚中生代火山岩带(130~90Ma)主要为流纹质岩石,安山岩和玄武岩很少.即使是双峰式火山岩也以酸性岩为主,玄武岩仅占全部火山岩体积的30%以下.其中的玄武岩主要属钙碱性系列,少数属拉斑系列.它们形成于火山弧构造环境,是中国东南部受太平洋构造域影响发生大规模火山岩浆作用的主旋律.其中玄武岩岩浆成分受到了较高程度的陆壳物质混染,同时代的中性火山岩是由底侵的玄武岩岩浆和陆壳物质来源的酸性岩浆发生岩浆混合作用而形成的,反映了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NNE向新生代火山岩带,分布在浙闽沿海,以碱性系列玄武岩为主,均含幔源包体,并受NNE向大陆边缘断裂构造的控制.它们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是中国东南沿海由晚中生代火山弧构造环境转换为新生代板内裂谷环境的标志,起源于软流圈地幔,并有EMII岩石圈地幔的混合组分,但基本没有受到陆壳物质的混染.(高校地质学报 2005 Vol.11 No.3 P.318-334)

    刘昌实,陈小明,王汝成,张爱铖,胡欢《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燕山早期广东腊圃花岗岩成因》摘要:出露于广东省从化市南的腊圃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占地面积约500km2,由钙质角闪石(0.5%),黑云母(11%~13%),斜长石(An35~41,29%~31%),隐纹长石(24%~31%)和石英(36%~37%)组成,含富Ca,Ti副矿物褐帘石和榍石等.根据颗粒锆石U-Pb定年,其定位时间为163±2Ma(中侏罗世).化学成分上为弱过铝质(平均A/NKC=1.043),富K2O(平均4.72%),属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总量较高,ΣREE=(180~460)×10-6,轻稀土明显富集,重稀土明显亏损,具有大的(La/Yb)N值(平均19),说明熔融作用是在下地壳深度进行(p>108Pa),石榴子石是主要的残留相矿物.多种源岩示踪方法指出,形成腊圃岩体岩浆的源岩是变硬砂岩或变角闪岩(包括变火成岩).模拟计算显示,下地壳深度的该类源岩55%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与腊圃花岗岩岩浆有极为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Sr,Nd同位素成分测定表明,岩石具有较高的ISr值(0.7124~0.7155)和较低的εNd(t)值(-11.18~-11.54),模拟计算显示,这显然是一种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高校地质学报 2005 Vol.11 No.3 P.343-357)

    王联魁,王谦身,徐文新,陈根文,张绍立《华南花岗岩分类与锶同位素和莫霍面的关系:花岗岩系列/类型分布与锶同位素趋势面分布和莫霍面深度变化的制约》摘要:根据花岗岩系列和类型编图,华南地区浅源南岭系列(系列I)花岗岩多产于中部和西部,深源长江系列(系列II)花岗岩主要分布在东部.诸广山型(Ⅰ1型)、大容山型(Ⅰ2型)和关帝庙型(Ⅰ3型)花岗岩的重点分布区,分别在中心腹地、西部和西北部湖南境内;宁芜型(Ⅱ1型)、德兴型(Ⅱ2型)和闽浙沿海型(Ⅱ3型)花岗岩的重点分布区,分别在长江中下游、中西与中东部深断裂带、东南沿海地区.花岗岩系列、类型的趋势面分析和莫霍面深度变化与上述花岗岩系列、类型分布特点对应得非常好,它们的等值线变化趋势几乎重合,相互间吻合一致,可以认为花岗岩的形成与地幔莫霍面的隆起与坳陷密切相关,地幔隆起区产出深源系列II花岗岩,其中Ⅱ1、Ⅱ3型花岗岩尤为典型;地幔坳陷区发育浅源系列I花岗岩,以Ⅰ2、Ⅰ3型花岗岩很显著.(高校地质学报 2005 Vol.11 No.3 P.358-363)

    胡建,邱检生,王德滋,王汝成,张晓琳《中国东南沿海与南岭内陆A型花岗岩的对比及其构造意义》摘要:中国东南部广泛发育中生代A型花岗岩,按其空间展布,可区分为东南沿海和南岭内陆两个岩带.东南沿海A型花岗岩主要形成于晚白垩世(92~103Ma),时间跨度不大,而南岭内陆A型花岗岩起始时间早,延续时间长(186~124Ma),自早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均有发育.东南沿海A型花岗岩可区分为过碱性和铝质两种类型,但南岭内陆A型花岗岩基本均属铝质类型.与南岭内陆A型花岗岩相比,东南沿海A型花岗岩相对富SiO2,富Na2O,而K2O,Rb,Sr,Ba含量及FeO*/(FeO*+MgO)比值则相对偏低.Nd同位素示踪指示两带A型花岗岩均为壳幔混熔岩浆经高度分异演化结晶的产物,但不同地区A型花岗岩因区域引张程度不同,导致幔壳物质混熔比例存在差异.通过对两带A型花岗岩共生岩石组合及产出构造背景的综合分析,认为东南沿海A型花岗岩形成于与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有关的弧后伸展引张环境,而南岭内陆A型花岗岩的产出则主要受板内裂谷环境控制,可能与古特提斯及古太平洋构造域的联合制约有关.(高校地质学报 2005 Vol.11 No.3 P.404-414)

    牛耀龄《玄武岩浆起源和演化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对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基性火山岩成因的新思路》摘要:以全球大地构造为背景讨论了玄武岩浆起源和演化的一些基本概念.这些概念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合理解释各种环境中火成岩的形成机制,也有助于依据野外岩石组合来判别古构造环境.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资料和观察,对中国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及中-新生代基性火山岩成因提出了一些新解释.这些解释与地质观察相吻合,且符合基本的物理学原理.虽然中国东部基性火山活动可称为"板内"火山活动,但它实际上是板块构造的特殊产物.中国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是其下部被改造为软流层的缘故.这种改造是加水"软化"所致.水则源于中国东部地幔过渡带(410~660km)内古太平洋(或其前身)俯冲板块脱水作用.其将岩石圈底部改造为软流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岩石圈减薄的过程.因为软流层是地幔对流的重要部分,而大陆岩石圈则不直接参与地幔对流.中生代玄武岩具有εNd<0的特征,说明其源于新近改造而成的软流层,亦即原古老岩石圈之底部.中国大陆北北东-南南西向的海拔梯度突变界线与东-西部重力异常,陆壳厚度变化,以及地幔地震波速变化梯度吻合.因此可将北北东-南南西向梯度线称为"东-西梯度界".该界东-西海拔高差(西部高原与东部丘陵平原),陆壳厚度差异(西部厚而东部薄)和100~150km的深度范围地幔地震波速差异(西部快而东部慢),均受控于上地幔重力均衡原理.这表明西部高原岩石圈厚度>150~200km,而东部丘陵平原岩石圈厚度<80km."遥远"的西太平洋俯冲带具有自然的地幔楔吸引作用.此吸引作用可引起中国东部"新生"软流层东流.软流层东流必将引起西部高原底部软流层的东向补给(流动).这一过程必然导致东移软流层的减压,即从西部的深源(岩石圈深度>150~200km处)到东部的浅源(岩石圈深度~80km处).东移软流层的减压分熔可合理解释具有软流圈地球化学特征(εNd>0)的新生代中国东部基性火山活动及玄武岩的成因.这些对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地质过程的解释,将为更加细致的,以岩石学和地球化学为主的讨论所验证.(高校地质学报 2005 Vol.11 No.1 P.9-46)

    肖庆辉,邱瑞照,邓晋福,李廷栋,莫宣学,洪大卫,卢欣详,王涛,吴福元,谢才富《中国花岗岩与大陆地壳生长方式初步研究》摘要:中国大陆造山带花岗岩可分为东西两个区,西区的中亚造山带、秦祁昆造山带和青藏高原冈底斯造山带为与大洋发育有关的造山带花岗岩,东区主体的东北、华北和华南是形成于中国大陆拼合之后的燕山期造山带花岗岩.根据不同造山带花岗岩的形成背景、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差异,以阿尔泰、东昆仑、华北燕山、东北和南岭造山带花岗岩为例讨论花岗岩与大陆地壳生长的关系,区分出中国大陆的5种大陆地壳生长方式:阿尔泰式是古亚洲洋背景上形成的古生代对流地幔物质、热输入和上地壳混合为主的方式;东昆仑式是元古代造山带TTG陆壳背景基础上古生代-早中生代对流地幔物质和热输入,改造元古宙造山带基底的方式;东北式是燕山期中亚造山带背景上对流地幔物质和热输入改造显生宙陆壳的生长方式;燕山式是燕山期对流地幔物质和热输入改造太古宙基底的方式;南岭式燕山期对流地幔输入大陆的是以热为主、物质为辅,大陆地壳生长是以陆壳物质再循环为主(零增长)的生长方式.它们构成中国大陆显生宙地壳生长的基本方式.(中国地质 2005 Vol.32 No.3 P.343-352)

    朱照宇,徐义芳,文启忠,蒲志平,周厚云,文高国,戴橦谟,梁俊平,梁池生,罗树文《华南雷州半岛第四纪多旋回火山岩-红土系列的层序与年代》摘要:根据大量野外剖面测量和多种测年技术(包括全溶样品铀系等时线测年法、氩-氩法、热释光法和磁性地层法),初步确定了华南沿海雷州半岛第四纪多旋回火山岩-红土系列的层位、地层关系和主要层位的年龄,将火山岩-红土系列划分为7个组,其年代跨度分别为0~0.31MaB.P、031~0.48MaB.P.、0.48~0.85MaB.P.、0.85~1.25MaB.P.、1.25~1.65MaB.P.、1.65~2.05MaB.P和2.05~2.50MaB.P..这里存在着57000a.0.1Ma、0.4Ma和0.8Ma等不同时间尺度的喷发周期,这反映了华南沿海红土所记录的古环境演化的多旋回性与黄土-古土壤系列、冰碛系列以及河-湖相系列所记录的全球变化的多旋回性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性,红土的发育和演化很可能也受控于气候-构造耦合系统,并服从于气候-构造旋回的规律.(第四纪研究 2001 Vol.21 No.3 P.270-276)

1.3 青藏高原

    葛肖虹,任收麦,刘永江,吴光大,袁四化《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与"亚澳"陨击事件》摘要:黄土、山前磨拉石年代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山脉最晚一期,也是最强烈的隆升事件发生在早更新世晚期(0.9~0.8MaB.P.).这是一次由于印度板块脉冲式陆内俯冲(A型)引起的"挤压隆升",而不是重力均衡引起的 "伸展隆升".它对中亚及我国西部广袤区域盆-岭地貌的形成、盆地中-新生界构造变形和大范围的干旱与沙漠化起了决定性的影响.0.9~0.8MaB.P.期间发生在印度洋洋中脊三联点附近(67°E,20°S)的"亚澳"陨击事件,很可能是引起印度洋快速扩张、导致印度板块在锡瓦利克带强烈俯冲(A型),并引起了青藏高原0.9~0.8MaB.P.快速隆升的大陆动力学背景.其影响不止于印度洋周边,而且还涉及西南太平洋.0.9MaB.P.前后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中更新世革命"(MPR)、"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以及0.78MaB.P. 布容期与松山期地磁极性倒转(B/M界限)的发生都可能与此有关.(第四纪研究2004 Vol.24 No.1 P.67-73)

    朱弟成,潘桂棠,莫宣学,段丽萍,廖忠礼《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的碰撞时代》摘要:确定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的碰撞时代是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构造问题,目前要准确界定两大陆的碰撞时代还存在不少困难.从碰撞定义出发,将发生于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之间的弧-陆、陆-陆碰撞行为划分为初始碰撞、主碰撞和后碰撞3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具有一个作用过程,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在综合分析最近古地磁、地层学、古生物学以及岩石学资料后,对两大陆的初始碰撞时限进行了讨论,指出印度和欧亚大陆之问的初始碰撞可能开始于白垩纪晚期,大约在70~65Ma BP;然后主要从与碰撞事件有关的岩石学和构造变形响应事件出发,初步分析了两大陆的主碰撞和后碰撞时限,提出主碰撞期出现在55~50Ma BP前后,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之间的陆-陆碰撞行为结束于45~35Ma BP,随后两大陆转为强烈的陆内汇聚时期.(地球科学进展.2004 Vol.19 No.4 P.564-571)

    马钦忠,李吉均《青藏高原北缘晚新生代的差异性隆起特征摘要:在青藏高原的研究中,一个涉及高原隆升过程和机理的重要科学问题就是高原差异性隆升问题.文中初步研究了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北缘的这种差异性隆升特征.研究表明,高原北缘山系隆升变化的差异性是很明显的.自23.7Ma以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平均剥蚀率分别有4次阶梯式、谷-峰-谷-峰-谷式和二次阶梯式的变化形式.在3.6Ma BP以前,青藏高原北缘山系的差异性隆升总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地貌特征;在3.6~1.7Ma青藏运动发生期间,高原北缘山系的差异性隆升特征是西强东弱;在0.6Ma以来,高原北缘山系的隆升差异性呈现出西强-中弱-东次强的特征.自1.7Ma以来青藏高原北缘西昆仑山褶皱带平均缩短应变为38%,阿尔金山褶皱带平均缩短应变为8%,祁连山褶皱带平均缩短应变为15%.这和它们的高度在此期间的差异特征极为相为40.84~64.47Ma;其底部年龄给出了林子宗火山岩与下伏地层间不整合形成时间的最晚时限(~65Ma).该不整合面上、下之地层在沉积相、变形样式与变形程度上均截然不同,反映形成环境的重大变化,标志着一次重大的地质事件.根据上述事实,结合青藏高原岩浆活动的区域时空分布,及西藏南部地层、古生物与沉积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开始于65Ma左右(K/T界限时间).(地学前缘.2003 Vol.10 No.4 P590-598)

    刘德民,李德威,杨巍然,汪校锋,张金阳《喜马拉雅造山带晚新生代构造隆升的裂变径迹证据》摘要:运用磷灰石、锆石裂变径迹法对研究区淡色花岗岩进行了分析,所取样品的裂变径迹年龄位于17.0~5.7Ma之间,小于其地层时代或侵入年龄(40~17Ma),表明研究区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强烈隆升开始于晚新生代. 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来计算可知,研究区内花岗岩5.7Ma以来的冷却速率和剥蚀速率分别为18.421 ℃/Ma和0.526mm/a.5.7~9.2Ma间的相对抬升与剥蚀速率为0.229mm/a,9.2~17.0Ma间的相对抬升与剥蚀速率为0.032mm/a.用锆石裂变径迹年龄来计算知,研究区内花岗岩16.2Ma以来的冷却速率和剥蚀速率分别为12.963℃/Ma和0.370mm/a,冷却速率和剥蚀速率均小于用磷灰石计算的结果. 因此说喜马拉雅造山带从9.2Ma到现在隆升和剥蚀的速率是处于加快的状态.(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5 Vol.30 No.2 P.147-152)

    莫宣学,赵志丹,邓晋福,董国臣,周肃,郭铁鹰,张双全,王亮亮《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过程的火山作用响应摘要:广泛发育在西藏冈底斯岩浆岩带中的林子宗火山岩及其与下伏地层间的区域性不整合,提供了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在西藏南部)的构造-火成岩新证据.岩石学、主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林子宗火山岩早期带有较多陆缘弧火山岩特征,中期开始出现标志陆内岩浆活动的钾玄岩,晚期更多地显示了加厚陆壳条件下火山岩的特点,记录了由新特提斯俯冲消减末期过渡到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信息.系统的40Ar/39Ar同位素测年确定林子宗火山岩的年龄区间为40.84~64.47Ma;其底部年龄给出了林子宗火山岩与下伏地层间不整合形成时间的最晚时限(~65Ma).该不整合面上、下之地层在沉积相、变形样式与变形程度上均截然不同,反映形成环境的重大变化,标志着一次重大的地质事件.根据上述事实,结合青藏高原岩浆活动的区域时空分布,及西藏南部地层、古生物与沉积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开始于65Ma左右(K/T界限时间).(地学前缘.2003 Vol.10 No.3 P135-148)

    赵志丹,莫宣学,罗照华,周肃,董国臣,王亮亮,张凤琴《印度-亚洲俯冲带结构--岩浆作用证据》摘要:在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之后,两个大陆之间是否存在大陆俯冲是关系到高原地壳加厚、隆升等构造演化模式的重要问题.近20年来以各种地球物理方法为主的深部探测结果揭示了青藏高原的岩石圈结构,表明印度向亚洲下部的俯冲是存在的,但是其俯冲的规模仍存在争议.不同观点认为印度岩石圈前缘已经到达班公-怒江缝合带的下部约200km深度、俯冲在整个西藏岩石圈深部、或者仅仅越过雅鲁藏布江断裂.地热泉He同位素、碰撞后岩浆作用的年代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冈底斯带与高原北部地区具有相同的岩石圈地幔源区,并且存在印度板块在13~25Ma 之前就俯冲在冈底斯带西部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考虑到印度板块的持续向北运动,则岩浆作用支持印度岩石圈现今已经达到或者越过班公-怒江缝合带的俯冲模式.(地学前缘.2003 Vol.10 No.3 P149-157)

    孔屏,那春光《青藏高原的剥蚀与构造抬升》摘要:利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对西昆仑和可可西里北部地表基岩的剥蚀速率进行了测定,得到的结果是:西昆仑的平均剥蚀速率为12m/Ma, 可可西里北部的平均剥蚀速率为15m/Ma.裂变径迹和宇宙成因核素这两种手段所得到的平均剥蚀速率的时间尺度是不同的,前者得到的是几个至数十百万年的平均剥蚀速率,而后者得到的是十几至几十万年的平均剥蚀速率.比较通过这两种手段得到的青藏高原北部和中部的平均剥蚀速率可以发现其平均剥蚀速率从20Ma以来的100m/Ma以上减少到了最近几十万年以来的10m/Ma,我们认为这一剥蚀速率下降的趋势反映了青藏高原从中新世到第四纪晚期构造活动的减弱,据此推断青藏高原北部和中部的隆升应该主要发生在第四纪晚期之前,而不是在最近的几十万年.(第四纪研究.2007 Vol.27 No.1 P.1-5)

1.4 边缘大陆及海域

    姚伯初,万玲,吴能友《大南海地区新生代板块构造活动》摘要:在新生代澳大利亚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大洋中,存在一些地块(微板块);同时,澳大利亚板块北部边缘的一些地块先后和澳大利亚板块分离,向北运动,与一些和欧亚板块分离出来的地块先后发生碰撞缝合.在此期间,由于地块分离而发生海底扩张,产生许多小洋盆,如南海、苏录海、苏拉威西海、安达曼海等,最后形成了东南亚地区今日的构造景观.笔者从大南海地区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史之框架来研究南海地区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认为南海地区新生代的构造活动既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有关,也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活动有联系;同时,还受到澳大利亚板块向北运动之影响.南海地区在新生代发生过两次海底扩张,第一次海底扩张发生在42~35Ma前,是受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而引起欧亚大陆之下向东南方向之地幔流的影响而发生的,其海底扩张方向为NW-SE,产生了南海西南海盆;第二次海底扩张发生于32~17Ma前.由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俯冲的大洋岩石圈已达700km深处,阻挡了欧亚大陆的上地幔向东南方向之流动,从而转向南流动,引起南海地区南北向海底扩张,即新生代第二次海底扩张,产生了南海中央海盆.南海新生代洋盆诞生之后,由于大南海地区继续有地块碰撞和边缘海海底扩张,对南海南部地区产生挤压,从而使这里的沉积发生变形,这就引起万安运动(南海南部).(中国地质.2004 Vol.31 No.2 P.113-122)

    肖龙,王方正,王华,F. Pirajno《地幔柱构造对松辽盆地及渤海湾盆地形成的制约》摘要:中国东部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形成与演化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尚未得到很好的解释.通过对区域地震资料盆地沉积记录、火山岩岩石探针和大地构造演化历史的综合分析,认为地幔柱(柱头直径约500km)在晚侏罗世-晚白垩世时形成于松辽地区,经历了软流圈地幔上涌、地壳抬升与伸展、火山活动,导致松辽盆地的形成;由于华北板块向北移动,始新世时地幔柱(柱头直径600~800km)移动到京津-渤海湾地区,类似的地质过程形成了渤海湾盆地.渤海湾地幔柱的活动还可能是京津唐地区地震多发的根本原因.(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 Vol.29 No.03 P.283-292)

    闫义,夏斌,林舸,刘宝明,阎贫,李忠诚《南海北缘新生代盆地沉积与构造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摘要:南海北缘新生代沉积盆地是全面揭示南海北缘形成演化及与邻区大地构造单元相互作用的重要窗口.通过对盆地沉积-构造特征分析,南海北缘新生代裂陷过程显示出明显的多幕性和旋转性的特点.在从北向南逐渐迁移的趋势下,东、西段裂陷过程也具有一定的差异,西部裂陷活动及海侵时间明显早于东部,裂陷中心由西向东呈雁列式扩展.晚白垩世-早始新世裂陷活动应是东亚陆缘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的延续,始新世中、晚期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改变导致裂陷中心南移,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效应是南海中央海盆扩张方向顺时针旋转的主要原因.(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5 Vol.25 No.2 P.53-61)

    嘉世旭,李志雄,徐朝繁,沈繁銮,赵文俊,杨卓欣,杨键,雷宛《雷琼拗陷地壳结构特征》摘要:根据1984~1985年在雷琼地区完成、长约210km的白延-江洪深地震测深资料,应用有限差分法、时间项法反演和二维非均匀动力学射线追踪等方法,得到白延-江洪地壳剖面的二维非均匀构造图像.结果显示:琼北及雷州半岛地壳厚约25~26km,地壳平均速度在琼州海峡南段琼北凸起约6.16km·s-1,海峡北段雷琼拗陷区约5.70km·s-1;地壳速度偏低,下地壳尤为明显,仅约6.3~6.5km·s-1;结晶基底显示为厚约2~4km、速度5.5~6.0km·s-1的速度梯度带,Moh界面上、下界面速度分别是6.5km·s-1和8.05km·s-1的一级速度间断面,没有发现明显的壳幔过渡带.白延一江洪剖面位于雷琼拗陷更新世玄武岩覆盖区,推测地壳厚度减薄以及低速度构造主要反映了该区域自新生代以来一直延续至第四系晚期的多期火山岩浆喷发,热地幔对地壳底部的底浸、拆层与地壳仍处于相对温热状态相关.(地球物理学报.2006 Vol.49 No.5 P.1385-1394)

    夏斌,崔学军,张宴华,刘宝明,王冉,闫义《南海扩张的动力学因素及其数值模拟讨论》摘要:由于南海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交汇区,演化历史十分复杂,历来存在多种成因观点的争论.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在Xia Bin et al.(2005)、夏斌等(2004)、崔学军等(2005)、谢建华等(2005)相关工作基础上,对南海扩张机制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并针对南海地区"近南北向水平拉张"南海扩张的贡献大小,以及"近南北向水平拉张"与"地幔上涌"在南海扩张中作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由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和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南北向构造拉张"和"地幔上涌"的共同作用能有效引起岩石圈和地壳两者很大程度的减薄.因此认为这种"南北向构造拉张"和"地幔上涌"的共同作用方式最有利于南海的扩张.(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Vol.29 No.3 P.328-333)

    张健,宋海斌,李家彪《南海西南海盆构造演化的热模拟研究》摘要:南海西南海盆的张裂和海底扩张是白垩纪末至中始新世南海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构造事件.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单元法对该区的热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对变形、温度结构的计算,研究了西南海盆张裂变形、海底扩张持续时间、地幔物质上升、地壳岩墙沿扩张中心的挤入扩张活力、岩浆活动等.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其深部动力学条件不足,海盆一次扩张持续时间在10~15Ma之间,其后地幔物质的上升活动逐渐停止,地壳失去扩张动力,使得扩张中心成为残留扩张中心的死亡裂谷,而未构成中脊或中隆带.虽然该处地幔物质上升的潜力不足,但伴随局部的断裂,尤其是盆、缘边界的拆离拉张,仍能产生相当强烈的岩浆喷溢活动,导致此区海盆成型之后的海山崛起.(地球物理学报 2005 Vol.48 No.6 P.1357-1365)

    周蒂,孙珍,陈汉宗,丘元禧《南海及其围区中生代岩相古地理和构造演化》摘要:以岩相古地理分析和编图为基础,结合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资料,阐述了南海及其围区中生代构造演化.中生代时研究区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缘,受特提斯域和太平洋域交替复合影响.早三叠世时古特提斯洋经过黑水河盆地东延至南海.从中三叠世开始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出现明显的东西分异.晚三叠世时,受印支运动影响华南地块与印支地块拼合,研究区西部抬升,黑水河水道关闭;而研究区东部和东南部却受古太平洋的影响发生海侵,形成"粤东-西北加里曼丹海盆",该海盆在早侏罗世遭受更大海侵,导致与中特提斯的良好贯通.中侏罗世在中特提斯发生过短暂海侵而形成"滇缅海".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是中特提斯洋和古太平洋的俯冲鼎盛期,形成绵延数千km的欧亚大陆东南缘俯冲增生带.文中还讨论了中特提斯向南海延伸的通道、中特提斯与古太平洋对南海中生代演化的交替和复合影响以及南海东北部新近发现的晚中生代俯冲带等问题. (地学前缘 2005 Vol.12 No.3 P.204-218)

    谢桂青,毛景文,胡瑞忠,李瑞玲,曹建劲《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地球动力学背景若干问题的探讨》摘要:近年来,有关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地球动力学背景的研究已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地幔性质、岩石圈减薄、岩石圈伸展和构造背景四个方面.研究表明,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的地幔性质主体是亏损地幔和EMⅡ型富集地幔混合,中生代以富集地幔为主,而新生代主体为亏损地幔.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经历了岩石圈减薄,并伴生了玄武质底侵作用,具有较为复杂的岩石圈增生-减薄过程.大量事实表明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存在多期岩石圈伸展事件,侏罗纪存在局部岩石圈伸展,主要集中于内陆地区,白垩纪经历了区域性岩石圈伸展.近二十年来,中国东南部大规模岩浆的构造背景一直存在着争论,焦点在于太平洋俯冲对中国东南部产生什么的影响.从目前已有的资料来看,白垩纪地幔源区受到太平洋俯冲的影响,太平洋俯冲和玄武质岩浆底侵诱发了地壳加厚,岩石圈拆沉和软流圈上涌而导致岩石圈伸展是中国东南部主要构造背景.但是,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以来的岩石圈伸展-减薄及其深部动力学机制是目前急需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地质论评 2005 Vol.51 No.6 P.613-620)

    蔡学林,朱介寿,曹家敏,阳正熙,刘顺,郑圻森《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带岩石圈三维结构-动力学型式》摘要:通过中国东南大陆边缘至菲律宾海域太平洋间过渡带人工地震测深和天然地震面波层析成像的构造解析,发现大陆至大洋间的过渡带岩石圈存在不同的结构样式和动力学型式,结合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其他标志的综合研究,建立起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带岩石圈3种结构-动力学型式:盆岭结构-伸展动力学型式(南海北部式)、弧陆楔状结构-碰撞楔入动力学型式(台湾式)和沟孤盆结构-俯冲动力学型式(东海式).在论述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带岩石圈3种三维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岩石圈3种基本动力学型式及其地质意义.(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5 Vol.25 No.3 P.25-34)

2 古人类学部分

    Eric Boёda,侯雪梅《旧石器时代东亚、西亚之间的关系》摘要:通过实地考察和对收藏标本的细致研究,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方式,文章客观地评价了中国古人类学研究者的工作业绩和历史局限,认为在中国发现的东亚早期人类的新证据为探讨人类起源的单极和多极理论提供了新的可能;东亚人的古老性是目前科研工作的关键问题,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对此予以尽可能准确的界定.与中国学者合作研究人字洞遗址、龙骨坡遗址和东谷坨遗址的结果说明中国的考古遗址具有多样性,各遗址的石器相互间差异性很大,与同一时期非洲的模式不同,在这里可以找到更加有趣的材料来认识早期人类的方方面面,因此,应以最严谨的态度和最高的注意力对待中国的考古发现.此外,结合中国古人类、旧石器遗址和古气候学的研究资料,文章从宏观地理学的角度阐述了旧石器时代阿舍利和勒瓦娄哇两个典型的文化现象及其发展脉络,探讨了旧石器时代东亚和西亚之间的关系,对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发展模式及其与西亚乃至全球的关系提出了个人的独到见解;着眼于研究早期工业技术的发现地、创新地及其传播地点等问题认为,中国同西欧一样,在地理环境和人类生存方面都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其技术的发展亲历了在本土发明、从境外引进和向外输出等不同阶段,它们不愧是穿越时空来追随技术变革的两大实验场.文章还特别强调了中国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如冰期与间冰期的气候变化在南、北方对古人类迁徙路线、人群的孤立或流动和技术的停滞或革新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第四纪研究.2004 Vol.24 No.3 P.255-264)

    王頠,沈冠军,周春林,王谦,赵建新《柳江现代智人化石地点的地层及年代》摘要:产现代智人化石的"柳江人洞"遗址现存8m多厚堆积层可分为4个单元,即上部钙板-粘土层;中上部切入下伏地层的楔状角砾堆积体;中部钙质胶结的含化石和角砾粉砂质粘土层;下部河流相砂层.覆盖楔状角砾堆积和含角砾粉砂质粘土层的第2钙板层年代大约为70kaB.P..中部地层的上部有两个被楔状角砾堆积切断的钙板残层,年代分别约为150kaB.P. 和220kaB.P.,表明在大约150kaB.P.之后该地点曾发生冲刷-再沉积事件.据前人报告,"柳江人"化石出土于楔状角砾堆积,其年代大约为150-70kaB.P..另外,不能排除人类化石埋藏于中部地层的可能性,如是,其年代应早于150kaB.P..无论上述两种可能性何者成立,"柳江人"化石的年代都不会晚于约70kaB.P..这大大早于以前的估计,并使"柳江人"成为迄今已知东亚南部最早的具有现代人解剖特征的化石智人.与"柳江人"化石共生的哺乳动物群原先归属晚更新世,现应调整为晚更新世早期至中更新世晚期.(第四纪研究.2004 Vol.24 No.3 P.272-277)

    沈冠军《中国现代人类起源:来自南方化石地点的年代学证据》摘要:现代人类起源的时间和地点是当前古人类学研究和争议的热点.文中评述了20多年来第四纪测年技术取得的进展及其对现代人类起源研究的影响.基于新生碳酸盐岩铀系测年,研究了中国南方柳江人洞等多个晚期人类化石地点的年代,结果远大于原认为的20~30ka.晚期智人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很可能不晚于西亚和南非,中国40~100ka间人类化石的"缺环",很可能只是测年技术系统误差造成的假象.上述年代学新证据不支持中国现代人类全部来自非洲的假说.对岩溶洞穴遗址进一步的综合研究,有可能为破解有关现代人类起源的诸多疑点提供重要的以至一锤定音的证据.(地学前缘.2004 Vol.11 No.02 P.543-548)

    侯亚梅《水洞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风向标?--兼论华北小石器文化和"石器之路"的假说》摘要:水洞沟文化从发现之初便以其所具有的西方旧石器中、晚期特点而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并被后来的很多学者引证为东西方交流的有利证据.但是对于在这一文化现象里所发生的交流模式的探讨依然含糊,或者它不言而喻是一种"西来"的模式.随着对该文化中存在的"勒瓦娄哇石核"技术的揭示,这一观点似乎只会被加强.然而新的研究证据使人们有可能质疑过去的观点,而重新审视水洞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文章通过水洞沟文化中"东谷坨石核"的再现,对水洞沟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位置提出新的看法,进而探讨华北小石器文化的主导性与传播性,并指出确立旧石器时代早期"华北中心说"和"华北小石器文化自源性"概念的必要性,提出历史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丝绸之路"的前身应为史前时期即已存在的"石器之路"的假说,认为水洞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风向标.(第四纪研究 2005 Vol.25 No.6 P.750-761)

3 古气候学及全球变化部分

    曲维政,邓声贵,黄菲,张鑫,张微《深海温度变化对太阳活动的响应》摘要:通过太平洋、大西洋深海温度场谱分析发现,地球海洋温度变化广泛盛行着22年尺度的年代际周期性变化,这种22年变化周期在深层海洋中更为清楚.分析认为,这是地球海洋温度场对太阳磁场周期性变化的响应.世界海洋不同海域深海温度对于太阳磁场磁性22年周期响应的相位存在显著不同,南北大西洋海温变化相位相差115度,即变化趋势接近相反;南北太平洋海温变化相位相差19度,南太平洋变化超前.另外,太阳活动所激发的海温变化的振荡幅度在不同海域也有显著差异,北大西洋海温22年周期振幅为0.07℃,而南大西洋则高达0.18℃,是北大西洋的2.5倍之多!在太平洋中,北太平洋深海温度22年周期振幅最大,南太平洋次之,赤道中太平洋最小.(第四纪研究.2004 Vol.24 No.3 P.285-292)

    曲维政,邓声贵,黄菲,陈璐,赵雪《太阳磁场磁性指数异常变化对南北半球中纬度气候的影响》摘要:本文参照太阳黑子相对数特征建立了太阳黑子磁场磁性指数时间序列. 大气温度场谱分析结果显示,南北半球中纬度平流层和对流层大气温度场普遍存在22年变化周期. 分析认为,大气温度场的22年变化周期是太阳活动22年磁性周期所激发.(地球物理学报.2004 Vol.47 No.3 P.398-404)

    费杰,周杰,安芷生《历史文献记录的唐五代时期(618-959AD)气候冷暖变化》摘要:搜寻并考证了有关唐五代时期(618-959AD)气候冷暖变化的历史文献记录,建立了中国唐五代时期气候冷暖变化序列.结合概率变点法和Yamamoto法,发现在9世纪上半叶存在一个突兀的寒冷时期,初步把这一寒冷时期定为794-844AD.该寒冷时期可得到北京石花洞石笋序列的良好印证.(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4 Vol.24 No.2 P.109-118)

    郑景云,满志敏,方修琦,葛全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东部温度变化》摘要:根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异常霜雪记载及植物物候记述,推算了中国东部地区部分年代及每30年的冬半年温度距平;并结合有关自然证据,分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冷暖变化特征.主要结论有:1)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距平较现代约低0.5℃,最冷的30年(480s~500s)较现代约低1.2℃,是一个可与小冰期相比拟的寒冷气候阶段.2)魏晋南北朝的温度存在"冷-暖-冷"世纪波动;其中两个冷谷为270s~350s及450s~530s,当时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分别较现代低0.5℃(270s~350s)和0.9℃(450s~530s);而360s~440s虽然相对温暖,但当时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仍较现代略低.(第四纪研究.2005 Vol.25 No.2 P.129-140)

    申洪源,贾玉连,魏灵《末次冰期间冰阶(40~22kaBP)内蒙古黄旗海古降水量研究》摘要:末次冰期间冰阶(40~22kaBP),黄旗海最高古湖面稳定在1310~1318m之间,比现代湖面约高50m,湖泊面积达到450~515km2(平均为466km2),是现代湖面101km2(1950~1961年平均值)的4.4~5.1倍,湖泊补给系数7.8~9.1.利用逐次逼近法寻找古流域的现代气候相似区域,从而确定相关参数定量重建古降水量;在此基础上,附加另外两个过程,检验了重建结果的可靠性.重建结果认为:40~22kaBP古湖面稳定存在时,黄旗海流域的古降水量可达479~497mm/a,比现在年平均值(353mm/a)高约126~144mm/a.(沉积学报 2005 Vol.23 No.3 P.523-530)

    黄德银,施祺,张叶春《海南岛鹿回头珊瑚礁与全新世高海平面》摘要: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海南岛南部全新世以来以沉降活动为主要特征,鹿回头珊瑚礁能够反映全新世以来的海平面变化,鹿回头岸礁礁坪面上的原生珊瑚礁是全新世高海平面时期的产物.全新世以来南海北部至少存在过4期相对高海平面阶段:7300~6000、4800~4700、4300~4200和3100~2900cal.aBP.其中7300~6000aBP是整个全新世最高海平面时期,也是鹿回头珊瑚礁发育的繁盛期,基本形成了现代珊瑚礁的地貌格局,后来不同时期发育的珊瑚礁是在此时期形成的礁塘或礁坑等低洼地中形成,并在鹿回头半岛两侧向外发展,现代珊瑚礁则发育于全新世珊瑚礁的外礁坪和礁前斜坡带.另外,鹿回头珊瑚礁反映的南海北部全新世高海平面时间与南海其他地区高海平面时间可以衔接或对应,说明南海地区全新世高海平面具有全球背景,至少在南海是一致的,且与气候变暖紧密相联.(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5 Vol.25 No.4 P.1-7)

    易朝路,崔之久,熊黑钢《中国第四纪冰期数值年表初步划分》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第四纪冰川冰期主要是根据第四纪冰川遗迹的侵蚀-沉积地貌特征和沉积物的物理化学风化程度的差异划分的相对年代;80~90年代开始有放射性碳和地衣法的测年;90年代以后,采用热释光和电子自旋共振技术测年,获得了我国第四纪冰川的一些数值年代,划分了5次冰期,其时代初步定为:小冰期Ⅲ(1871±20A.D.),小冰期Ⅱ(1777±20A.D.),小冰期Ⅰ(1528±20A.D.);新冰期Ⅲ(1550±70aB.P.,1580±60aB.P.),新冰期Ⅱ(2.8~2.5kaB.P.),新冰期Ⅰ(3.1kaB.P.);末次冰期Ⅳ(YD)(11.5~10.4kaB.P.),末次冰期Ⅲ(24~16kaB.P.),末次冰期Ⅱ(56~40kaB.P.),末次冰期Ⅰ(73~72kaB.P.);倒数第二冰期(相当于MIS 6~10),Ⅲ阶段(154~136kaB.P.),Ⅱ阶段(277~266kaB.P.),Ⅰ阶段(333~316kaB.P.);倒数第三冰期(相当于MIS 12~16),Ⅱ阶段(520~460kaB.P.),Ⅰ阶段(710~593kaB.P.).未来的研究趋势是采用宇宙成因核素暴露年代方法和光释光技术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对冰川地貌精细定年,分析第四纪冰川发育的空间差异和异时性机制.(第四纪研究 2005 Vol.25 No.5 P.609-619)

    周尚哲《锅穴一定是第四纪冰川的标志吗?》摘要:锅穴地貌现象在西方地学界已有长足的研究,在中国地貌学界也并不陌生.锅穴通常形成于山区溪流河床,也形成于风化风蚀、石灰岩溶蚀、湖滨海岸浪蚀等作用.北美、北欧末次冰期大冰盖覆盖过的地方有冰水形成的锅穴.因此,锅穴是一种多成因的地貌现象.见到锅穴而不加多方辨别论证,一概说成是冰川形成,显然是十分危险的.风化和溶蚀形成锅穴属于物理化学作用,而流水和浪蚀形成锅穴属于水动力作用.关于水动力如何形成锅穴,西方地学界早就形成了公认的解释.冰水锅穴经过反复研究也确认,其形成机理与山区河流无异,均属湍急流水在河床局部形成环流驱动沙砾长期磨蚀的结果.既非西方人19世纪提出的"Moulin Hypothesis"能够成功解释,更非眼下国内少数人倡导的"滴水穿石"能够说明.河谷跌水比想象的冰川终端冰崖缺水更加有利.(第四纪研究 2006 Vol.26 No.1 P.117-125)

    章雨旭《"冰臼"成因争鸣--以克什克腾旗青山岩臼群为例》近年来,韩同林研究员、吕洪波教授多次报道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现冰臼群(韩同林等,1999,韩同林,2004;吕洪波等,2005;吕洪波等;韩同林等,2001;韩同林,2004),甚至报道在广东发现冰臼群.吕洪波教授在刚刚结束的第六届世界华人地质学讨论会上的报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人们对这种臼的成因一直存在多种不同的认识.如,崔之久等(1999)认为这种臼是风蚀而成,称为壶穴.田明中等认为是"由于岩石的差异风化以及风、水等综合物理和化学作用而形成的",称为岩臼.笔者在第六届世界华人地质学讨论会期间,与一百多位华人地质学家一道,考察了克什克腾旗的青山岩臼群,经短暂考察和认真思考,认为这些岩臼应当是近现代差异风化的产物.……(地质论评 2005 Vol.51 No.6 P.680,712)

    程海,艾思本,王先锋,汪永进,孔兴功,袁道先,张美良,林玉石,覃嘉铭,冉景丞《中国南方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重要意义》摘要:中国南部石笋氧同位素记录记载了重要的气候变化信息.应用石笋氧同位素记录时首先需要考虑检验石笋的平衡结晶生长,特别是重复性检验,以排除可能的偶然性或地方因素.中国南部重复性很好的南京葫芦洞和贵州董歌洞石笋氧同位素记录主要代表了当时的降水氧同位素信息.两洞的记录都显示,在冰期或冰段时期降水的氧同位素比间冰期或间冰段时期明显偏重.受夏季风强弱变化的控制,与目前亚洲季风降水氧同位素的季节变化相对应,在间冰期或间冰段时,ITCZ偏北,降水以夏季风的大规模大气环流下的对流降水为主,其氧同位素较轻;相反地,在冰期或冰段时,ITCZ偏南,降水以夏季风爆发前的锋面降水为主,其氧同位素较重.虽然尚有其他许多影响因素,亚洲季风的变化应是影响中国南部石笋氧同位素在冰期/间冰期或冰段/间冰段的尺度上变化的主导因素.但在更小的尺度上(例如小冰期),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解释则需要谨慎.虽然下最终结论为时尚早,但作为亚洲季风的两个组成部分的东亚季风和印度季风很可能是同步的,至少在冰期/间冰期或冰段/间冰段的尺度上是如此.基于上述研究,进一步提出亚洲夏季风强段/弱段的概念(Asian Summermonsoon Interstadial/stadial,或ASMI/ASMS),其在上个冰期中与格陵兰冰芯间冰段/冰段一一对应.由于亚洲夏季风的强段/弱段有更长的记录、精确的绝对年代尺度、与整个中低纬度气候密切相关的特点以及全球性的气候意义,将会成为重要的古气候对比的中国基准.(第四纪研究 2005 Vol.25 No.2 P.157-163)

4 其它部分

    张莉,李文成,沙志彬《琼州海峡跨海工程新Ⅶ线区地质条件及地质灾害因素评价》摘要:通过对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固定式)新Ⅶ线调查区浅层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的研究,揭示了研究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地质条件,并对区内主要地质灾害因素进行了评价研究,认为新Ⅶ线区内海底表面无障碍物,区内也无任何断层,目前在潮流的作用下仍在移动的沙波和沙垄是其主要的潜在地质灾害因素,而斜坡稳定性和砂土震动液化(海底以下20m范围内砂土层)在120年一遇的极端波浪荷载作用下或在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的情况下均不会构成该跨海工程的潜在地质灾害因素.同时还指出,虽然区内地质条件均属于不具活动能力的限制性地质条件,但其对工程设施仍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危险性,应给予足够重视.(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5 Vol.25 No.2 P.17-23)

    孙广友《火星探测器着陆区地貌环境特征初释》摘要:2个火星探测器着陆区均为平原地貌,但形态特征、物质结构和动力过程都有明显差异.勇士号着陆区主要为风蚀区,而机遇号着陆区主要为风积区;前者为板状砾质平原,后者是基岩出露的波状砂质平原.可能常年有主风向,它们属于无表水环境下极干旱的风成地貌,缺少融冻过程,风化速度远低于地球环境.地貌结构与物质都证明,火星过去曾有液态水存在.限于着陆区环境及探测器功能,如果水存在于地下深部,这两个探测器很难发现.(地球科学进展.2005 Vol.20 No.3 P.366-370)

    2005年7月7日《自然》杂志内容精选摘:表面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火星的上层土壤可能含有1%的陨石材料."机遇号"漫游车发现了与风有关的过程的证据.光谱分析表明,火星大气尘埃来自玄武岩.Gusev陨石坑内部的特征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液体水过去在火星上所扮演角色的更多信息.(来源:科学时报7月8日.田天编译)

    李泳泉,刘建忠,欧阳自远,郑永春,李春来《月球磁场与月球演化》摘要:月球的磁场强度一般在1~10 nT(1 nT=10-9T)的范围内,最大磁场强度超过100nT,强磁场区一般位于大的撞击盆地的对峙区域.月球样品的剩磁强度与铁的丰度呈负相关,在38~36亿年间形成的岩石样品剩磁强度最大.月球磁场的变化特征与月球的形成与演化有重要的关系,大碰撞学说来解释月球磁场的变化较合理.(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 Vol.20 No.4 P.1003-1008)

    刘广润.张宏泰《地球磁极倒转的星地碰撞成因》摘要:地球磁场多次发生南北(正负)磁极位置的变换,即极性倒转,这已为大家所公认;但造成这种极性倒转的原因,则是迄今未能很好解答的一个难题.基于地球磁场的发电机效应理论和星地碰撞的动力效应研究,探讨了外星撞击地球造成地磁场极性倒转的可能性.研究表明,当外星沿与地球自转的正逆不同方向撞击地球时引起的地球转速快慢变化,可导致地球内部核、幔圈层之间的转速相对快慢关系(相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从而受其控制的液核涡旋方向及相应的地磁场方向也会随之改变,于是就形成地磁极性倒转.这是一个新的思路,它给地磁极性倒转提出了一个简明的动力机制解释.(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5 Vol.30 No.3 P.371-376)

    李霞,赵泉鸿,黄宝琦,苏新《中更新世撞击事件年龄的高分辨率估算》摘要:ODP 1146B孔位于南海北部陆坡,从孔深115.58~116.09mcd 之间厚51cm层段中采取沉积物样品46个,进行了微玻陨石分析.应用古地磁、氧同位素和生物等地层年代资料,计算了位于孔深115.90mcd 处微玻陨石层的年龄,其中依据磁性地层学事件的年代控制点计算得出的撞击年龄为792.6ka,微玻陨石年龄早于B/M界线12.6ka,晚于氧同位素20.2期约7ka,早于19.1期约5ka,表明中更新世撞击事件与全球冰期和间冰期发生及B/M界线磁场倒转并无明显的因果关系.(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4 Vol.24 No.2 P.73-77)

    傅恒,李雪兰,邝碧湘《天文事件与二叠纪末联合古陆解体》摘要:二叠纪末发生了全球规模的剧烈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古地磁逆转、古气候改变、显生宙规模最大的海退、缺氧事件、火山活动、地球化学异常及地史上规模最大的生物集群灭绝.全球二叠纪/三叠纪界线附近陆续发现了陨星撞击抛射物(微球粒)和不同程度的lr等地球化学异常,表明二叠纪末发生了陨星撞击地球的天文事件.联合古陆从三叠纪开始解体,联合古陆解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特提斯洋缩小直至消亡的过程,也就是特提斯洋周缘板块聚合的过程.陨星撞击点可能位于二叠纪末特提斯洋北部,最终导致了特提斯洋消亡及联合古陆解体.(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4 Vol.24 No.2 P.101-105)

    张捍卫,许厚泽,王爱生《内核地球的自转运动和地球固定参考系的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内核地球模型下的地球表面的旋转运动和地球形变场的复数矢量球函数表示,以及外壳固定参考架、地球参考系的理论定义和它们之间等价性的理论证明.同时给出了液体外核(FOC)、固体内核(SIC)和整体地球的转动惯量张量和角动量的具体表达式.在考虑到引潮力位对地球形变场的影响下,研究了地幔相对角动量的具体表述.本文的工作是对前人有关理论的扩展和改进,对进一步研究内核地球自转的动力学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 Vol.20 No.3 P.712-717)

    陈廷愚《地球旋转膨胀与冈瓦纳古陆裂解》摘要:地球自转速度变慢说明地球在旋转的同时其体积在膨胀.这与红移现象等说明的宇宙膨胀是一致的.地球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能导致软流圈及塑性地核外核的形成.地球自转的惯性与地球塑性层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地球的层间滑动.地球外圈应相对于内圈转动较慢.转动较快的内层层圈的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或左旋剪切.即,软流圈之下的下地幔应相对于岩石圈自西向东转动较快;塑性地核外核之下的内核应相对于外核自西向东转动较快.在地球层圈之间的剪切力和地球放射性能所引起的热能的共同作用下,在软流圈产生物质的对流,形成地幔物质对流.推测地核的外核也可能会产生塑性物质的对流.地轴倾角ε的变化以及潮汐转矩和岁差转矩是地球动力学的重要因素.地球的旋转膨胀是板块运动的地球动力学基础,也是冈瓦纳古陆裂解的运动学基础.(地球学报 2005 Vol.26 No.3 P.195-202)

    何家雄,夏斌,刘宝明,张树林《中国东部陆上和海域CO2成因及运聚规律与控制因素分析》摘要:通过对中国东部陆上及海域大量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的分析,重点对CO2成因及运聚成藏规律与主控因素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利CO2分布区进行了初步预测.研究表明,中国东部陆上诸断陷盆地与东南沿海海域的东海盆地及南海北部大陆架琼东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CO2气藏及高含CO2油气藏中,CO2均属典型的火山幔源型成因,其运聚富集主要受控于幔源型火山活动与沟通深部气源的基底深大断裂的导气配置作用,CO2气源主要来自地壳深部幔源火山活动伴生的大量CO2;南海北部大陆架西区莺歌海盆地CO2气藏及含CO2油气藏中的CO2,属于壳源型及壳幔混合型成因,主要受控于泥底辟热流体晚期分层分块多期的局部上侵活动与沉积巨厚海相含钙砂泥岩的物理化学作用,其运聚分布具多期和分层分区的特点.因此,根据不同成因类型CO2运聚成藏规律,可以追踪气源,分析和预测天然气尤其是CO2的运聚分布,评价其资源潜力,为天然气勘探部署及决策提供依据,降低勘探风险.(中国地质 2005 Vol.32 No.4 P.663-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