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古地理演化系列图 全球古气候演化系列图


    中新世与今天相似,但更暖和。明确定义的气候带从极地延伸到赤道,然而,英格兰和北欧有棕榈树和短吻鳄。澳大利亚不像现在那样干旱。北极也已发育冰盖(Cold)


    渐新世,冰(Cold)覆盖了南极,但没有覆盖北极。暖温带森林覆盖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


    中晚始新世,全球气候比今天温暖。冰川在南极刚开始形成。印度被热带雨林覆盖,暖温带森林覆盖了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地区。


    始新世,短吻鳄在北极附近的沼泽中游泳,阿拉斯加南部生长着棕榈树。欧亚大陆中部的大部分地区温暖潮湿。 


    古新世气候比今天温暖得多。棕榈树生长在格陵兰和巴塔哥尼亚。澳大利亚南部的红树林沼泽位于南纬 65 度。


    白垩世,全球气候比今天的气候温暖。波兰不存在冰川。随着季节的变化,恐龙在暖温带和冷温带之间迁徙。


    早白垩世是一个温和的“冰室”世界。冬季有冰雪,极地地区覆盖着凉爽的温带森林。


    晚侏罗世,由于盘古大陆的分裂,全球气候开始发生变化。盘古大陆的内部变得不那么干燥,季节性的冰雪覆盖了极地地区。


    早、中侏罗世,盘古超级季风如火如荼。盘古大陆的内部非常干旱和炎热。沙漠覆盖了现在的亚马逊和刚果雨林。中国,被潮湿的风包围着,郁郁葱葱。


    晚三叠世,全球气候温暖。北极或南极都没有冰川。暖温带条件向两极延伸。


    中三叠世,盘古大陆的内部是干燥的。即使在冬天,极地地区也是温暖的。在三叠纪期间,盘古大陆的内部是干燥的。


    早三叠世,盘古大陆内部又热又干。暖温带气候延伸至极地。这可能是地球历史上最热时期之一。二叠纪末的快速全球变暖可能创造了一个超级“温室”世界,导致了二叠纪-三叠纪的大灭绝,地球上 99% 的生命都消失了。 


    中、晚二叠世,随着沙漠遍布泛大陆中部,赤道雨林消失了。虽然南方大多的冰盖消失了,但北极还有冰川(Cold)覆盖。当华南穿越赤道时,热带雨林覆盖了它。


    280 MaB.P 早二叠世,随着冰川向北推进,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冰层(Cold)覆盖。在温暖的“间冰期”期间,赤道雨林和温带森林都生产煤炭。


    晚石炭世末,广阔的热带雨林覆盖了盘古大陆的热带地区,该地区的北部和南部以沙漠为界。冰盖(Cold)覆盖了南极。


    晚石炭世,广阔的热带雨林覆盖了盘古大陆的热带地区,该地区的北部和南部以沙漠为界。冰盖(Cold)覆盖了南极。


    晚石炭世早期,热带雨林覆盖了盘古大陆北部和南部以沙漠为界的热带地区。冰盖开始从南极向北扩展。


    早石炭世,随着盘古大陆向北移动,气候带向南移动。热带雨林从加拿大北极地区跨越到纽芬兰和西欧。北美中部的沙漠地区开始收缩。南半球开始降温。


    360 MaB.P 晚泥盆世,盘古大陆开始聚集。厚煤首次在加拿大北极地区和中国南部的热带雨林中形成。冰川覆盖了亚马逊盆地的部分地区,该盆地靠近南极。


   380 MaB.P 中泥盆世,赤道穿过加拿大北极地区。随着赤道雨带陆生植物的繁盛,煤炭开始积累。在万里无云的天空下,温暖的浅海覆盖了北美、西伯利亚和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地区。


    400 MaB.P 早泥盆世,北美、西伯利亚、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地区普遍干燥。南美洲和非洲被凉爽、温带的海洋所覆盖。


    420 MaB.P 志留纪,珊瑚礁在横跨北美和北欧的南部干旱带晴朗的天空中繁衍生息。南极附近普遍存在着挥之不去的冰川条件。


    440 MaB.P 中、晚奥陶世是冰室世界。南极冰盖(Cold)覆盖了非洲和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北美、欧洲、西伯利亚和冈瓦纳大陆东部气候温暖。


    480 MaB.P 早奥陶世温和的气候可能覆盖了全球大部分地区。大陆被海洋淹没,形成温暖、宽阔的热带海道。


    520 MaB.P 中、晚寒武世气候并不为人所知。可能不是很热,也不是很冷。没有证据表明两极有冰。


    540 MaB.P 早寒武世气候并不为人所知。可能不是很热,也不是很冷。没有证据表明两极有冰。

连续展开版:全球古气候演化系列图

新元古代以来气候变化曲线

来源网站地址:古地图(英文)

    注:气候系列图古地理系列图中的南中国(South China)、北中国(North China)在早古生代的位置是完全不一样的,气候系列图中的华北板块在早古生代处于南半球,位置比华南板块还要南,曾发生过顺时针约90°的旋转。而古地理系列图中的North China一直位于北半球,于South China的北面。译文对“冰盖(Cold)”做了着重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