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0 Vol.7 No.1 P.178

云开地块归属问题的讨论

庞保成 王丽娟

  厘定云开地块的归属,对于揭示华南大地构造演化与该区成矿域的划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通过对比这3个地块之间的异同作一探讨。(1)基底特征:扬子地块具有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结晶基底和中元古代褶皱基底。而华夏地块具有古元古代—中元古代结晶基底和新元古代—早古生代褶皱基底。很明显,这两个地块基底组成的时序不同。另外,基底中同时代地层,其变质原岩岩性迥异,如扬子地块古—中元古代岩石以火山碎屑沉积为特点,并有大量中酸性火山岩;而华夏地块同时代岩石基本上以陆源碎屑沉积为主,有少量基性火山岩(涂光炽等,1993)。云开地块基底具有双层结构(钟增球等,1996),深层次基底为古—中元古界中深变质岩系和经晋宁—加里东期构造热事件所形成的不同重熔程度的混合岩和花岗岩。原岩以陆源碎屑岩建造为主。这些特点与华夏地块内武夷隆起区相似。浅层次基底主要由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浅变质岩组成,原岩为以砂泥质为主的陆源碎屑岩。这些特点与华夏地块内闽西南长汀地区相似。(2)基底与盖层界线:扬子地块基底与盖层界线位于未变质的震旦系与已变质的前震旦系之间,即晋宁运动明显。华夏地块由于新元古代的构造事件、强烈而广泛的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了震旦系变质岩,如闽西北地区(陶于祥,1997),其基底与盖层界线位于震旦—寒武系内部(马文璞,1996)。云开地块震旦系已发生变质,属基底的一部分,基底与盖层界线应在震旦—寒武系内部。(3)震旦系冰成杂砾岩:扬子地块有震旦系广布的冰成杂砾岩,如滇东牛头山组和南沱组、皖中苏家湾组、皖浙地区下涯埠组、洋安组、雷公坞组都有冰碛岩。桂北长安组虽为一套杂砂岩和砂泥质岩,但它是与冰期有关的重力流堆积(程裕淇等,1994)。华夏地块和云开地块迄今未见有震旦系冰成岩的报道。(4)早古生代内部造山运动:扬子地块早古生代内部未见有造山运动。华夏地块早古生代期间则有重要的变形事件,如海南岛的崖县运动和赣南的崇义运动(中奥陶世末)(马文璞,1996)。而云开大山地区早古生代则发生过郁南运动和北流运动(寒武纪末)。(5)元古宙副变质岩SmNd同位素特征:沈渭洲等(1993)对扬子地块(江南古岛弧区)和华夏地块元古宙副变质岩SmNd同位素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两地块存在明显差别。扬子地块副变质岩同位素平均组成为N(147Sm)/N(144Nd)=0.124 6,N(143Nd)/N(144Nd)=0.512 70,说明原岩成熟度较低;而华夏地块副变质岩同位素平均组成则为N(147Sm)/N(144Nd)=0.119 8,N(143Nd)/N(144Nd)=0.511 822,说明原岩成熟度较高。我们采自云开大山地区古—中元古代深层次基底紫苏花岗岩中4个麻粒岩包体样品,其N(147Sm)/N(144Nd)=0.094 5~0.109 0,平均为0.103 5;N(143Nd)/N(144Nd)=0.511 814~0.511 944,平均为0.511 895。这两个比值明显比扬子地块低,而与华夏地块相近。
  从以上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具有明显区别的5个方面来看,云开地块这些方面的特征与华夏地块一致,因此云开地块应属华夏地块。

庞保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
王丽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