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进展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 1999年 第14卷 第3期 Vo1.14 No3 1999

中国全新世气候演变研究的进展

温孝胜①②,彭子成,赵焕庭
(①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安微 合肥 230026)
(②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301)

摘 要:全新世是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一个时期。分析、总结了我国科学家对这一时期气候演变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些成果进行了讨论。我国全新世约从10 ka BP开始,期间经历了大暖期、隋唐温暖期、小冰期等典型时期,各时期内有部分时间气候波动激烈,暖期内有短暂的冷峰,冷期内也见有次一级的暖期。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世的划分方案,并对未来气候演变进行了预测。
关 键 词:全新世;气候演变;温暖期;小冰期
中图分类号:P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66(1999)03-0292-07

  当前,人类对自身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关注。人们比较关心的是,未来的环境是怎么样的?它将如何演变?现在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未来几十年气温将上升,而海平面也会随着上升。至于其原因,既有认为是人类工业化导致的大量排放CO2的结果,也有认为是地球本身之气候周期性演变或两者兼而有之造成的。关于其变化幅度,也有各种看法。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1990年估计,未来气候变化,每十年会增加0.3 ℃ ,至2025年,比现今高1 ℃,2100年时,比现今高3 ℃;而英国气象局则估计每十年增加0.2 ℃〔1〕。关于全新世的底界,国际上公认是10 ka BP以来。但也有把12 ka BP作为全新世与晚更新世界线的〔2〕 ,甚至还有一些学者把全新世底界定在13 ka BP〔3〕
  为了对未来环境演化进行预测,需要对过去历史时期的气候演变进行研究,揭示其规律。全新世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个时期。人类从原始人演变为现代人就是在此时期完成的。故研究此时期之气候演变,既有助于对未来环境演变趋势进行预测,同时对研究人类的进化、发展也具重要的理论意义。气候的演变既有全球意义的同步现象,也有局部区域的差异。中国在全新世期间的气候是如何变化的?近几十年来,我国不少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力求对国际过去全球变化(PAGES)研究作出贡献, 取得了很丰富的成果。

1 中国全新世的气候变化

1.1 中国北方
  (1) 内蒙地区泥炭剖面。王奉瑜等
〔4〕用孢粉分析方法分析该剖面,研究了全新世中该地区的气候演变。9.1~7.4 ka BP,干冷;7.4~5.0 ka BP,激烈波动,前期温干,后期温湿;4.1~1.35 ka BP,趋向干旱,1.35 ka BP至今,温暖,半干旱。他们提出的温暖期是7.4~4.1 ka BP, 最适宜期为5.0~4.1 ka BP。
  (2) 内蒙盐湖沉积物研究。罗建育等
〔5〕对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微量元素、微体古生物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确定鄂尔多斯高原湖群形成于3 ka BP,于20 ka BP时进入末次冰期,14.5 ka BP时进入冰消期,10~12 ka BP时气候转暖,局部形成咸水湖;11 ka BP前后,出现降温事件,即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 8.6~2.3 ka BP为温暖期,期间约在7.3 ka BP时有短暂冷期;2.3 ka BP以来,气候变冷且波动,特别是在2.2~1.5 ka BP,及0.75 ka BP以来,最为寒冷。
1.2 中国西部
  (1) 敦德冰心记录的研究
〔6〕
  从5~3 ka BP,气温较温暖;此后即开始变冷,1000a AD时为最寒冷时期。此后虽然进入小冰期,但总的趋势是逐步升温。12世纪是过去5 ka以来最温暖时期。但相对于700a AD左右的隋唐温暖期,冰芯中记录的是冷期。在近代,15、17、19世纪为冷期,特别是17世纪时最冷;16、18、20世纪则为暖期。
  (2) 对古里雅冰心的研究
〔7〕
  此冰心取自昆仑山古里雅冰帽地区,三根冰心分别长308.7 m、93.2 m、34.5 m。 测年方法:上部120 m, 以污化层法,δ 18O层位法,下部用36Cl法。分析表明,约在10.5 ka BP时升温,进入全新世,在9~8 ka BP时有降温过程,而在7~6 ka BP时段是全新世最暖期,平均温度高于现代1.5 ℃;约在5 ka BP左右,开始激烈降温,至近代才又上升。
  姚檀栋等
〔8〕还依据对此冰心的研究,探讨了该区近代的气候变化状况。他们认为,在高原地区,相对高气温时期,其沉积速率降雨量也较高,反之则较低。这主要与由季风控制的降水量有关。
  研究结果:约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气候开始变冷,降雨量200 mm/a左右,18世纪初又迅速变暖,降雨量增至210 mm/a;19世纪又再次迅速变冷,降雨量与17世纪相当;20世纪以后,温度上升,降雨量达280 mm/a。此结果与敦德冰心的研究结果相似。
  (3)关中地区考古研究
  朱士光等
〔9〕探讨了该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认为该区在全新世早期(10~8 ka BP)时气温较现今低5~6 ℃;中期,仰韶文化期(7~5 ka BP),气温高于现今2 ℃,在中全新世后期的龙山文化期(5~4 ka BP),气温有所下降,但仍较现今温暖。一直至西周初期,即约3 ka BP,气温才又开始变冷;进入晚全新世,平均气温比现今低1~2 ℃;春秋、战国、秦及西汉早期(770 a BC~24 a AD)气候温暖湿润;西汉晚期,气候转冷;至隋、唐(581~907 a AD),气温高于现今1 ℃左右;北宋、金、元(960~1368 a AD)等时期气候以温凉为主;明、清(1368 a AD)以后,进入小冰期,尤以17世纪及19世纪后半叶最为寒冷。
1.3 中国东部
  (1) 金川地区泥炭研究
  洪业汤等
〔10〕依据采自金川的泥炭剖面中的?等数据,分析了中国东部全新世5 000 a BP以来的气候变化。泥炭心长约6 m,用14C法测定了5个年龄。他们认为,4 590~3 600 a BP期间存在一次大幅度的自然升温过程。升速为0.2 ℃ /100 a,而5 600~4 900 a BP乃属较冷时期,存在5 800 a BP、5 300 a BP、4 600 a BP三个冷峰,与敦德冰心的结果相对应。4 200~1 680 a BP为大暖期阶段,此后,即约275 a AD时,开始降温,西晋时急速变冷;至宋代,气候稳定,相当于欧洲中世纪暖期(930~1 240 a AD)。 文中把4 200~750 a BP称华夏温暖期。 13世纪后期进入小冰期,持续至19世纪中,其中约在1530 a AD和1619 a AD时为最冷。19世纪中以后进入现代阶段。
  (2) 龙感湖地区湖积物研究
  童国榜等
〔11〕对采自江苏省龙感湖的湖底柱样(水深295 m,柱长2.5 m)进行分析。他们主要是分析岩心中的孢粉,并回归出公式:
  T=15.33729+1.2251F1;
  P=1361.0549+2334.5426F1,8
式中T为年均温度; P为降水量; F1为孢粉因子分析中之第一因子; F8为第八因子。
  得出结论:3 ka BP前后气温急剧变化,平均温度变幅达6 ℃之多,标志晚全新世开始,直至1 ka BP时,晚全新世结束。此后回暖,但期间又可分为两个阶段:3~1.5 ka BP时,植被繁茂,针叶林与阔叶林混合,气候温暖,平均13~19 ℃,年降水量1 080~1 600 mm;后期则变冷,针叶林逐渐替代阔叶林,平均温度12~17 ℃,年降水量1 080~1 400 mm;0.8 ka BP以后,人类影响加剧。他们将该地区3.2 ka BP以来气候分成8个时段,4个旋回,认为其受东亚季风控制:

时期(ka BP) 3.2 2.97 2.6 2.3 1.8 1.53 0.85 0.45~现代
气候

  (3) 上海地区文化层研究
  王开发等〔12〕研究了上海地区新石器遗址。 他们将遗址中发现的古人类活动分为三期:第一期,即马家滨文化期,为7.0或6.4~5.6 ka BP,此时气候温暖,开始出现耕作水稻。第二期称崧汉文化期,5.6~5.2 ka BP,延续400年,气温比前略凉干,比现今低1.5 ℃,此时耕作、植桑等已有所发展。第三期即所谓良渚文化期,5.2~3.8 ka BP,早期温暖湿润,农耕活动频繁;中期气温凉干,发现众多古井。此时经济文化大为发展。晚期转暖。他们还发现,当气候温干,地势高爽时,先人之活动频繁,文化发展;而温湿时相反。(但笔者在此提出疑问,会否是因为干爽时的遗迹易于保存下来,而温湿时的遗迹难于保存下来的缘故?)。
  (4) 江苏高淳县湖积物研究
  王苏民等
〔13〕对采自该湖之沉积柱样进行了研究。该样柱长19.3 m,采用AMS和LCS 14C测年,还进行了TOC及孢粉分析。该柱之底部约为15.3 ka BP,属晚更新世晚期。全柱分三个阶段:13.7 m以下,即11 ka BP以前,属第一阶段。约从13.7 m开始,至13.1 m,即约11 ka BP至10.5 ka BP,气候迅速增温,木本植物增加,草本减少,?较负; 至6.85 m,即10.5~7.2 ka BP,木本占60%~90%,比前更温暖;但其中含2个小冰期:8.9~8.4 ka BP及7.8~7.4 ka BP。此为第二阶段。6.85 m以上属第三阶段。即从7.2 ka BP开始,为由早全新世进入中全新世之过渡阶段,气候波动频繁,阔叶林明显减少,表明气温有所下降。 约在6.6 ka BP以后,木本再次增加,气温又趋温湿。 因1.8 m以上是人工土,对中全新世以后之气候演变未作研究。
  他们认为,湖泊的演化与季风环流有关。而发生在11.3~11.0 ka BP的300年间的急剧降温则可能与新仙女木事件有关。
  (5) 江苏建湖庆丰剖面。 赵希涛等〔14〕研究了剖面沉积物中的孢粉、软体动物、介形虫、藻类等。此柱样长8 m, 5 m以上为全新世沉积物。 约在10~9.5 ka BP时,早期干冷,晚期变为温干,为早全新世之前北方期。 6.5~2.6 ka BP是全新世暖期,气候温湿。
  (6) 台湾地区湖积物
  对台湾高山湖及嘉明湖沉积物的研究, 发现台湾的全新世暖期发生时间约为8.5~2.2 ka BP,2.2 ka BP后开始降温,期间约在820~1320 a AD时转暖,但在1320 a AD以后进入小冰期。其揭示的全新世以来该区的气候演变可与内蒙地区进行对比
〔5〕,说明了气候变迁的一致性。
  罗建育等
〔15〕对台湾大鬼湖的沉积物进行了研究。该湖沉积物由黑白薄层相间,他们推测白层代表较寒冷时期沉积,而黑层则代表温暖期沉积。并得出结论:900~1300 a AD为台湾中世纪暖期(Medieval Warm Periods),而1300~1950 a AD为小冰期。
1.4 中国南方
  (1) 珠江三角洲地区沉积物研究
  温孝胜等〔16〕曾对采自珠江口伶仃洋的钻孔岩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岩心中的矿物、沉积物粒度、微量元素、有孔虫、孢粉等,用铀系法和
14C法进行了测年。该岩心长约36 m,底部的形成年代约为36ka BP,整个岩心包括了两次海退及两次海侵层位;上海相层即为全新世时期所形成。其底部年龄约10 ka。9.0~6.0 ka BP之间,海相程度最高,其时气候较温暖湿润,木本大量增加,发育阔叶林带。6.0 ka BP以后,气温、海面稍有下降,3.2 ka BP前后,环境发生激烈变化。
  赵焕庭
〔17〕认为早全新世中期气候开始回暖,至中全新世初期,珠江三角洲发生海侵,称桂州海进。但海面之高度未超过现今海面,与现今海面相当。
  黄镇国等
〔18〕依据对第四纪剖面的孢粉研究,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全新世的气候,在Q14和Q2-24,即早全新世和中全新世晚期为冷期,而在Q2-14和Q34即中全新世早期和晚全新世时为暖期。他们认为本区亦在距今10 ka BP时进入升温期,而在约6 150~6 300 a BP时气温比现今低1 ℃。这与北方地区的研究结果不同,即在大西洋期时珠江三角洲的升温幅度比北方地区小,且未曾高于现代气温。而在5 000~2 500 a BP的亚北方期,气温较低,比现今低约1 ℃逐渐升温至现代气温。
  李平日等
〔19〕分析了珠江三角洲23个钻孔中的200个样品,结论是全新世时期该区气候变幅不大,约从7.5 ka BP起已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期间几次波动;5~4.5 ka BP时变凉,4.5~3.4 ka BP时炎热,但3 ka BP以来仅有小的波动;6 ka BP以后之海面与现今接近,有过5次高于现今1~1.5 m之高海面。李平日等〔20〕认为该区小冰期的时期为1488~1893 a AD,在小冰期内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出次一级的3个冷期和两个暖期。
  (2) 雷州半岛地区珊瑚礁研究
  聂宝符等
〔21〕通过研究珊瑚对此作了分析。研究地点为雷州半岛西南部沿海,他们认为:珊瑚礁顶面是研究古海面的极好标志物,并选择滨珊瑚和牡丹珊瑚进行了测量,用14C方法测定了年龄,最后得出结论:约在6.55~5.30 ka BP时,海面比现今高3~4 m;推断当时该区温度与现今海南东部相近,比现今高约2 ℃,年均温 27 ℃。
  (3) 海南三亚珊瑚礁钻孔岩心研究
  陈俊仁等
〔22〕研究了三亚L1孔展示的海平面变化。全新世早期,该区发生西瑁海侵;8 ka BP时,海面低于现今4~5 m,此后迅速上升;6~7 ka BP时海面比现今高5 m。但在5 ka BP时又开始下降,4.5 ka BP时又出现高于现今3~4 m的高海面;3~1.6 ka BP,海面尚比现今高0.3 m,此后即下降至现今位置。
  周世光等
〔23〕研究了三亚珊瑚礁中之稀土元素,依LREE/HREE比值及Ce异常等,判断出4~7 ka BP时,该区径流作用和风化作用强,为暖湿气候。
  (4) 广东东部海滩岩研究
  李平日等
〔24〕依据海相腐木、贝壳碎屑淤泥(平均海平面以下2 m)、贝壳堤型海滩岩或贝壳(平均海平面以上2 m)、海滩型海滩岩(0 m)、潮间带贝壳(0 m)及泥炭土(0 m)得出:广东东部全新世气候回暖较早。12~10 ka BP时即开始海进;中全新世早期(8~5 ka BP)海面迅速上升,尤于6~5 ka BP期间最快(8.11 mm/a); 5~2.5 ka BP时,缓慢上升至相对停顿,海面较稳定;2.5 ka BP以来,海面轻微上升至稳定,其中2.5~2 ka BP时海面略高于现今。他们认为全新世高海面在该区并非发生在中全新世早、中期,而是在中全新世晚期和晚全新世早期。
  詹文欢等
〔25〕依据粤东沿海海滩岩的研究,发现该区在3.5 ka BP以来,分别在3.2 ka BP、2.1 ka BP、1.0 ka BP左右曾有高于现今1~3 m的高海面出现;其中近2.2~1.8 ka BP时达3 m;而近3.2 ka BP及1.0 ka BP两次之上升幅度分别为1.5 m和0.5 m。近500 a来海平面呈上升趋势〔25〕
  (5) 广西沿海沉积物氧同位素研究
  黎广钊等
〔26〕通过研究有孔虫的氧同位素,探讨了广西沿海的全新世气候,他们认为在早全新世(10~8 ka BP)时期,气候偏凉干;中全新世早期(8~6 ka BP)为热湿气候;而在中全新世中期(6~4 ka BP)时气候炎热潮湿,平均气温高于现今3~5℃;在中全新世晚期(4~2.5 ka BP)气温偏凉;2.5~1.0 ka BP,湿热,高于现今1 ℃左右;1 ka BP以来,围绕现今气温上下波动。
1.5 南海地区
  (1) 南海北部深海平原海底柱样分析
  冯文科等
〔27〕分析了V1孔(18°04.2′N, 116°11.4′E)柱样所记录的环境信息,认为南海北部在15 ka BP时开始海侵,至10 ka BP时海面达到-40m附近,而至7.0 ka BP时达到海面最高位置,当时海面超出今天3~5 m,而500 a BP以后,海面震荡下降至现今位置。
  (2) 南海南部珊瑚礁钻孔岩心研究
  依南沙群岛考察成果
〔28〕,末次冰期时该区海面位于现今-140 m处。冰后期海面上升,约在12~11 ka BP时,海面位于现今-40~-50 m处。他们认为全新世时海面一直是持续上升的,至4.7 ka BP时,海平面尚在现今-12.1 m处。计算出上升速率,7.5 ka BP以前为19.8 mm/a,以后为2.28 mm/a。在该海区海底柱样中,全新世沉积层厚约15~20 cm,其中有孔虫及硅藻组合皆以热带大洋性种占优势,说明在全新世时该区处于炎热潮湿气候〔29〕
2 对中国全新世气候演变若干问题的讨论

2.1 有关中国的全新世大暖期
  全新世大暖期亦称高温期(Hysithermal),是由Hafsten于1976年提出的,时期为8.2~3.5 ka BP,但Brzenkova则认为这一时期为9~5.3 ka BP
〔1〕。中国的全新世大暖期(Megathermal),按施雅风等〔1〕为8.5~3 ka BP,延续5.5 ka,期间有多次剧烈的气候波动和寒冷事件。但我国其他学者依据对各地不同样品的分析,对这个时段有不同的划分。总体而言,在10~7.5 ka BP至5~2 ka BP之间。如:依黄土磁化率的研究:9~5 ka BP(安芷生);依北京平原孢粉:7.5~2.5 ka BP(周昆叔);河北东部:9~3.5 ka BP(刘金陵);中国东部:10~4 ka BP(孙湘君);辽宁南部孢粉:8~2.5 ka BP(地球化学研究所);内蒙古:7.4~4.1 ka BP(王奉瑜)〔1〕
  依施雅风等的研究,中国全新世大暖期内的气候波动情况,8.5~7.2 ka BP,不稳定,冷、暖交替;7.2~6.0 ka BP,稳定,暖湿,为大暖期之鼎盛时期(Megathermal Maxium); 6.0~5.0 ka BP,气候激烈波动,降温;5.0~4.0 ka BP,气候好转,有较多此时期之文化遗址为证;4.0~3.0 ka BP,气候一度恶化,如曾发生特大洪水,但暖湿气候一直持续至3.0 ka BP。
  另据研究,在大暖期内也有低温事件,如王开发
〔30〕认为,在中国北方,约在5 ka BP,南方约在4.5 ka BP时存在短暂的降温时期。
2.2 关于隋唐温暖期
  隋唐温暖期是竺可桢
〔31〕首次提出来的,发生于约600~1000 a AD期间的相对温暖的时期。但在敦德冰心的记录中〔6〕,这一时期属于冷期。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是否存在这么一个温暖期?姚檀栋等依据冰心的记录认为不存在这么一个温暖期;满志敏〔32〕亦认为以8世纪中叶为界,前期气温与现今相当,后期寒冷,最寒冷时期甚至可以与明清小冰期相比较;他实际上否定了隋唐温暖期的存在。而朱士光等〔9〕认为其时气温比现今高1 ℃左右; 吴宏岐等〔33〕通过分析史料,研究动植物分布及雪线、海平面等证据,亦推测隋唐时气温比现今高1℃左右,气候带的纬度亦北移1 ℃左右,且时期为550~1050 a AD,长达500 a,比竺可桢的结论多一个世纪。但他也认为在800~950 a AD期间比较寒冷。综上所述,有关隋唐温暖期的问题尚存在争论。也可能这时期各地之气候差别较大,尤其是东西部的差异。当中国东部为温暖气候时,由于雨量增加,在西部表现出来的却是积雪增加,气候变得寒冷。这种东西部气候差异的例子还表现在泥炭记录中〔10〕,它与敦德冰心一样记录了5.8 a BP,5.3 a BP,4.6 a BP 3个冷期,而4.2~0.75 a BP则相对温暖。洪叶汤等称为“华夏温暖期”,这时期在东部其他地方的证据表明了恰恰相反的情形,即气温较冷。从各地的研究结果来看,欧洲的中世纪暖期(930~1240 a AD)在中国表现并不明显。
2.3 关于中国现代小冰期
  小冰期泛指1550~1850年间气候相对寒冷的时期
〔34〕。但各地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进入小冰期的时间有差异,有的认为是13世纪〔8〕;有的认为是14世纪〔4〕;甚至15世纪或16世纪〔7〕。结束时间也不尽相同,如罗建育等认为发生在台湾的小冰期时间为1300~1950 a AD;李平日等则认为其结束时间为19世纪末,他们依据珠江三角洲的资料得出的小冰期时期是1488~1893 a AD,并认为并非在整个小冰期内皆气候寒冷,其中可以进一步划分出3个冷期和2个暖期。一般认为,17世纪下半叶是最为寒冷的时期。但蓝勇〔35〕依长江上游荔枝分布北界,推测12世纪70年代是最寒冷时期。
2.4 关于全新世划分
  Gervais于1869年第一次提出“全新世”这个术语,并为1932年国际第2届第四纪会议批准使用。关于全新世的下限,各国标准不太相同,如澳大利亚定为15 ka BP,新西兰为14 ka BP,苏联10 ka BP
〔36〕。1969年国际第四届第四纪大会上将其定为10000±250 a〔37〕(C14),目前较普遍使用的为12 ka BP〔38〕及10 ka BP〔39〕 两种,也有把11 ka BP当作下限的〔40〕7。12 ka BP划分法实际上将全新世四分,即在早全新世前又划分出一个古全新世,时代为12~10 ka BP〔36〕。我们认为,由于在11~10 ka BP期间发生新仙女木事件,那么把全新世的底界定在距今10 ka左右应是合适的;约在8 ka BP时开始了中全新世暖期,此年龄亦可作为早、中全新世分界。各地的证据表明,3 ka BP是环境激烈变化的时间,似乎可作为晚全新世的开始时间。
2.5 对未来气候演化的预测
  大多数研究人员均认为未来几十年全球将变暖,海平面上升。估计到2100年时,气温将比现今升2~3 ℃,海平面上升65 cm左右
〔20〕。一般认为现代小冰期已在上世纪末或本世纪上半叶结束,现已进入现代暖期;那么,这个暖期会持续多长时间?有些人认为可持续275年,或持续4个世纪〔20〕。当然,也有一些学者的看法相反,认为自3100 a BP以来,我们已进入冰阶,世界在未来50~100年间气温不是上升而是下降,海平面也会与现今持平或下降,并预测未来6~7 ka间,海平面会下降几十米〔41〕。综合各方面研究结果,笔者认为,自从末次冰期以后,气温、海平面上升,进入间冰阶;至全新世中期达到最盛期。3 ka BP以后,开始进入现代冰阶。若考虑13 ka BP时气温快速回升,至3 ka BP时,持续约1万年,则现代冰阶应持续相当的时间。但自19世纪以来,小冰期结束以后,冰阶的第一阶段冷期似已结束,目前正处于气温上升期;即使仅考虑小冰期长达4个世纪的时间跨度,这一相对温暖期亦应持续相似的时间;若考虑温室效应,则持续时间还应更长一些;而几百年后,气温会再次下降,下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均可能超过小冰期的规模。至于近几百年气温会升到多高,要同时考虑到复杂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进行推测,才能得到较合理的结果。
3 结 论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在全新世演变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成果非常丰富。各研究学者的研究结果,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如对全新世与晚更新世的划分,多以10 ka BP为标准;普遍认为存在早全新世升温期、中全新世暖期,晚期降温期及小冰期等。但对各时期的起始和结束时间、气温和海面升降的幅度等看法不同。总的说来,多数赞成在8~3 ka BP之间为暖期,期间存在次一级的冷暖波动;特别是7~5 ka BP之间,为高气温高海面时期,气温高于现今2 ℃左右,海平面高于现今1~3 m;而3 ka BP前后是气候环境的一大转折点,似可将该时间作为晚全新世起点。晚全新世以后,还经历了隋唐温暖期(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但隋唐温暖期比中世纪暖期短,且后期变冷。关于这个暖期,存在较多争论,一些学者认为,隋唐温暖期的证据不足。部分学者对中国南方如珠江三角洲及南海南部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不存在全新世大暖期。这也许说明,大暖期在南方地区不如北方地区明显。多数学者认为目前小冰期已结束,自20世纪以来,世界已进入现代暖期。对这一暖期的持续时间、上升幅度、影响因素等尚存在较多争论。
  总体而言,目前有关中国全新世的研究,分辨率尚不高,很少运用高精度的测年方法和利用地球化学方法等;多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工作做得不多,导致对全新世的研究成果精度不高。这些方面均可能是这一领域学者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施雅风,孔昭宸,王苏民.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波动与重要事件. 中国科学(B),1992,12:1 300~1 308.
〔2〕 计宏祥.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哺乳动物气候波动.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6,16(1):5~15.
〔3〕 钱建兴,施光春.东海晚更新世以来的氧同位素古气候与全新世底界划分.海洋学报,1986,18(1):66~71.
〔4〕 王奉瑜,孙湘君. 内蒙古察素齐泥炭剖面全新世古环境变迁的初步研究. 科学通报, 1997,42(5):514~522.
〔5〕 罗建育,陈镇东,陈延成. 内蒙古盐湖与台湾湖泊沉积物之古气候记录. 化工矿产地质 ,1997,19(2):73~80.
〔6〕 姚檀栋,Thompson L G.敦德冰心记录与过去5 ka温度变化.中国科学(B),1992,(10):1 089~1 093.
〔7〕 姚檀栋,Tompson L G, 施雅风,等. 古里雅冰心中末次冰期以来气候变化记录. 中国科学(B),1997,27(5):447~452.
〔8〕 Yao Tandong, Jiao Keqin, Tian Lide, et al. Climatic variations since the Little Ice Age recorded in the Guliya Ice Core.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1996,39(6),587~596.
〔9〕 朱士光,王元林,呼林贵.历史时期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1998,(2):1~11.
〔10〕 洪业汤,姜洪波,李汉鼎,等. 近5 ka以来的金川泥炭δ18O记录. 中国科学(D),1997,27(6):525~530.
〔11〕 童国榜,石英,吴瑞金,等.龙感湖地区近3 000年以来的植被及其气候定量重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7,17(2):53~60.
〔12〕 王开发,张玉兰,黄宣佩,等. 上海地区全新世植被、环境演替与古人类活动关系探讨.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6,16(1):1~4.
〔13〕 Wang Sumin, Yang Xiangdong, Tong Guobang, et al. Environment change of Gucheng Lake of Jiangsu in the past 15 ka and its relation to palaeomoonsoon.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1996,39(2): 144~151.
〔14〕 赵希涛,鲁刚毅,王昭鸿. 江苏建湖庆丰剖面全新世地层及其对环境变迁与海面变化的反映. 中国科学(B),1991 (19):992~999.
〔15〕 Lou Tianyuh(罗建育),Chen Chentung(陈镇东),Wann Jenkang(万政康).Paleoclimatological records of the Great Ghost Lake in Taiwan.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1997,40(3):284~292.
〔16〕 温孝胜,赵焕庭,张乔民,等. 伶仃洋钻孔岩心的沉积特征及环境演化. 海洋学报,19(2):121~128.
〔17〕 赵焕庭. 珠江河口演变. 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
〔18〕 黄镇国,李平日,张仲英,等. 海平面变化与升降. 珠江三角洲形成发育演变.北京:海洋出版社,1982.150~163.
〔19〕 李平日,方国祥,黄光庆.珠江三角洲全新世环境演变.第四纪研究,1991,(2):130~138.
〔20〕 李平日,曾昭璇.珠江三角洲五百年来的气候与环境变化.第四纪研究,1988(1):65~70.
〔21〕 聂宝符,陈特固,梁美桃,等. 雷州半岛珊瑚礁与全新世高海面. 科学通报, 1997,42(5):511~513.
〔22〕 陈俊仁,陈欣树,赵希涛,等.全新世海南省鹿回头海平面变化之研究.南海地质研究(三).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77~86.
〔23〕 周世光,叶渝光,刘新波.海南岛三亚三井珊瑚礁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7,(2):101~109.
〔24〕 李平日,黄镇国,张仲英,等. 广东东部晚更新世以来的海平面变化. 海洋学报,1987,9(2): 216~222.
〔25〕 詹文欢,刘以宣,钟建强,等.粤东沿海全新世海滩岩的特征极其所反映的海平面变化.热带海洋,1998,17(2):24~31.
〔26〕 黎广钊,梁文,廖思明.广西沿海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6,116(3):49~59.
〔27〕 冯文科,黎维峰. 南海北部深海平原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和古气候变化.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6, 6(3):9~24.
〔28〕 赵焕庭,孙宗勋,宋朝景,等.南沙群岛永暑礁90多万年以来的海平面变化.海洋与湖沼,1996,27(3):264~269.
〔29〕 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 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第四纪沉积地质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0〕 王开发. 全新世温暖期中低温事件的初步研究. 第四纪研究, 1990,(2):168-180.
〔31〕 竺可桢.中国过去5 000年来气候波动的初步研究.中国科学,1973,16(2):226.
〔32〕 满志敏.关于唐代气候冷暖问题的讨论.第四纪研究,1998,25(1):20~30.
〔33〕 吴宏歧,党安荣.隋唐时期气候冷暖特征与气候波动.第四纪研究,1998,25(1):31~38.
〔34〕 王绍武,叶瑾林,龚道溢.中国小冰期的气候.第四纪研究,1998,25(2):54~62.
〔35〕 蓝勇.近2000年来长江上游荔枝分布北界的推移与气温波动.第四纪研究,1998,25(1):39~45.
〔36〕 Нейштадт м н. 全新世的概念和划分.陈硕民译. 国外地质, 1984,9:2~5.
〔37〕 Fairbridge R W. 更新世与全新世界线.甑勇译. 国外地质, 1984, 9:6~14.
〔38〕 孔昭宸, 杜乃秋. 中国东部晚更新世以来植被和气侯的戏剧性变化.中国气候与海面变化研究进展. 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2.20~21.
〔39〕 赵希涛,王绍鸿, 张景文,等.苏北全新世沙坝-泻湖体系发育与海平面变化.中国气候与海面变化研究进展.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2.20~21.
〔40〕 仇仕华, 蔡连珍. 关于全新世底界年龄的C14测定. 第四纪研究, 1992,(3): 277~281.
〔41〕 毕福志,袁又申,林耀光,等. 中国全新世海平面的变化周期与世界未来海平面变化规律. 第四纪研究,1991,(1):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