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什么地球成了“生物的乐园” 梁祖霞 问:为什么唯有地球存在生命,而其它行星都产生不了生命呢? 答: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认为,地球的物理、化学条件非常独特,恰恰适宜于生命发生的要求,于是在历史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诞生了生命,其它行星,则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为地球的物理、化学特点,与生命发生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极其偶然地巧相吻合,于是才使得地球成了浩瀚宇宙中唯一具有生命的行星。 另一种观点则刚刚相反,认为原始地球条件恶劣,其大气组成、自然环境和今天完全殊异,对于当时的生命,仅只能勉强适应。之所以成了今天的模样,和生命长期的活动分不开,可以说是38亿年来生物、地质作用的总成果。一句话,是长期演化后的产物。 没有生命,投向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将会很快地散失,但有了生命,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通过光合作用及各种生物的代谢活动,可以将日光能转化、转移及贮存起来,可以形成系统内外之间和系统内部的恒定能流。正是依靠这股能流,地球表层的物质循环才得以驱动,地球复杂的结构也得以维持。有人粗略地估算过,自从出现生物以来,地球上生物尸体的累计总量,已超过地球总质量的一千倍。就是说地球表层物质,在生物作用下,几乎全都经过多次循环,周而复始,生生不已。譬如说,地球上的水分,大约每隔2800年就要全部通过生物体一次。氧气大约每隔1000年循环一次,许多矿物质也有类似的经历。正因为这样所以学者认为,地球的面貌和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是自然历史过程中,长期生物—地质活动的总结果。没有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地球。 问:其它行星是什么样的? 答:在太阳系中,金星是地球的近邻,两者的物理—化学条件相差不大,金星轨道接近地球体积也和地球相仿(金星的直径相当于地球直径的95%左右),论理应该具备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可是实际上金星表面环境与地球差别甚远,其浓厚的大气层(达到91个地球大气压)中,C02含量竟占96%,几乎不合氧。由于“温室效应”,表面温度达几百度之高,没有液态水圈存在。岩石圈也很厚,没有任何明显的构造运动迹象,这样的条件。不存在生命当然是意料中的事。 问:两颗天体物理条件相仿的行星,其表面状态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 答:第一,假定地球上现存的生物全部绝灭消失,将会出现怎么样的局面?按照物理化学原理推测,地球表面将会发生如下变化:由于光合作用停止,自由氧供应断绝,大气中自由氧的含量将迅速下降,臭氧层消失,太阳紫外线长驱直入,催化大气中的氮气与残余氧结合,形成氮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溶于海水,并形成酸,酸性海水加剧岩石的风化,而岩石风化将耗尽剩余下来的氧气,最终结果是使得大气中的自由氧和自由氮几乎完全消失。再说,因为不复存在光合作用,加上岩石风化释放出来的C02不断补充进来,致使空气中C02浓度逐步增加。这样的大气圈,必然要造成“温室效应”,于是不消多久,地表温度急剧上升。在高温条件下,海洋逐渐干涸,液态水圈最终趋于消失,于是地球终将成为干燥、高温、缺氧并充满二氧化碳的星球。就是说,当地球处于天体物理学平衡状态时,竟会变得和金星的情况十分相似。 地球之所以会温湿宜人,原来竟是生命活动的结果。如果一旦生命消失,处于物理平衡状态时,那么地球表面就会变得面目全非,其严酷程度,甚至远远超过最荒芜的沙漠。 如果设想地球形成至今,从来没有生命,那么根据物理—化学原理推断,地球也将会达到一个无生命的(物理学)平衡状态,即和今天金星表面类似的状态。 总之,地球现在的表面,已远离天体物理学的平衡状态,是依靠强大生命系统维持着的一种动态平衡,和“物理的地球”完全不同,所以人们称之为“生命的地球”。 问:地球、金星、火星,在诞生之初,既然有着相似的物理、化学状态,照理都存在着形成生命的可能性,那么为什么唯独地球出现了生命,而金星、火星却向着另二个方向演化呢? 答:这个问题很难确切地回答,因为起初的一些偶然事件、微小分歧,都可能会极大程度地影响以后历史的进程,造成了愈来愈大的差异。正如俗语所说的:“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现在要对几十亿年前发生的一些小事进行追踪,几乎已是不可能的了。不过不管怎么,看来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生命是造成地球特殊历史和特殊现状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探索外星生命时我们必需根据这一事实。 (来源:中国科学报.1997.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