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龙鸟"生"于白垩纪 80年争论一锤定音

中新网-科教新闻  中新网4月3日电 据科技日报消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研究员牛宝贵等,采用高精度离子探针等方法研究数载,如今确证,曾发现中华龙鸟化石的富含热河生物群的地层年代不是侏罗纪,而是白垩纪,直接伏于该地层之下的张家口组底部火山岩精确定年为1.36亿年,这个争论了近80年的地层年代问题,终于一锤定音。

  印支(三叠纪)、燕山(侏罗白垩纪)构造旋回造山作用,被认为是中国东部乃至东亚构造体制大转换的重要时期。近年来,在辽西该套地层中发现以中华龙鸟为代表的一大批珍稀动物化石,引起国际地学界广泛关注,但其时代问题始终未能解决。

  牛宝贵等在该地区作了详细的野外调查、采样分析和定年工作,并在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用世界先进仪器SHRIMPⅡ对采自张家口组底部火山岩两个样品、39颗岩浆锆石进行了测定,获得1.36亿年的精确数据,这一年龄代表了张家口组
火山岩开始喷发的时代;并一举解决了中国东部两大关键性地质问题:自1923年建立热河系以来,热河生物群的年代之争终于有了结果;燕山地区近东西走向构造彻底转变为北东走向构造发生在1.36亿年前,为晚侏罗世。这也是从印支旋回(三叠纪)开始的中国东部构造格局大改组、动力体系大转换的最终完成时代,在深入研究中国东部滨太平洋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特别是燕山期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地质构造背景上具有重大意义。(曹菲 于莘明)

    Mrbosh:中国东部早侏罗世尚发育海槽沉积,沉积了浅海、滨海相地层,太平洋板块最强烈的俯冲开始于中侏罗世,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达到顶峰,但顶峰出现的具体时间有争论。一般认为,中国东部地区近东西走向构造转变为北东走向构造开始于晚侏罗世(约1.7亿年前),如认为郯庐断裂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左行走滑达56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