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有四个翅膀的恐龙告诉我们
鸟类最早是怎样飞翔的
根据化石绘出的有四个翅膀的恐龙,-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提供

本报北京1月22日电(记者刘莉)明天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又将是我们的科学家作主角。我国学者在鸟类飞行起源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自然》上以长文(Article)形式发表,为该期的封面。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周忠和博士及其同事在1月23日出版的《自然》上报道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尽管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得到了大量化石证据和系统学工作的支持,但是鸟类最早是如何开始飞行的却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
由于恐龙是典型的地栖动物,因此,大多数古生物学家们相信鸟类的恐龙祖先是在地面奔跑过程中学会飞行的。2000年,徐星和同事曾经发现某些恐龙具有树栖动物的特征,鸟类的恐龙祖先可能在树栖生活当中,借助了重力,逐步通过降落、滑翔等阶段,最终掌握强大的拍打式飞行能力。新发现证实了这一假说。
徐星等人通过研究发现于我国辽宁的恐龙化石材料,发现鸟类的恐龙祖先长着四个翅膀,很可能具有滑翔能力,这一发现为鸟类飞行起源于树栖动物,经历了一个滑翔阶段的假说提供了关键性证据。徐星等人的这一工作被评论为是有关鸟类起源研究以来最为重要的工作。
通过深入研究发现我国辽西早白垩世的恐龙化石上的皮肤结构,他们确信这些恐龙具有初步的飞行能力。他们在这些恐龙身上发现了羽片不对称的飞羽,这种结构一般被认为和飞行是相关的。最为奇特的是,他们发现这些恐龙不仅前肢羽化为翼,他们的后肢也羽化为翼。也就是说,这些恐龙长着4个翅膀。这种形态还没有在任何其他脊椎动物当中发现。科学家们推测,恐龙的后肢翅膀可能是在飞行过程中起到平衡作用,这对于早期飞行是非常重要的。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