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物理学家称地球本身是超级核电站

大洋网科技新闻  大洋网讯 地球是什么?诗人说它是宇宙中的一颗蓝宝石;天文学家说它是一颗围绕恒星运转的中等大小的行星;环保主义者说它是我们的母亲;生物学家说它是目前所知惟一的生命家园。不管怎么样,对地球准确的科学描述是早已确立,没有人怀疑的。但据报道,我们关于地球的传统认识将受到极大的挑战。
  
  地核是个大核反应堆
  
  美国地球物理学家玛文·亨顿在他的理论中提出,地球是一个天然的巨大核电站,人类生活在它厚厚的地壳上,而我们脚下4000公里深的地方,一颗直径达5公里的由铀构成的球核正在不知疲倦地燃烧着、搅动着,并因此产生了地球磁场以及为火山和大陆板块运动提供能量的地热。
  
  亨顿博士的理论大胆地挑战了自1940年以来在地球物理学领域一直处于支配地位的理论。传统的理论认为,地球的内核是由铁和镍构成的晶体,在向周围的液态外核放热的过程中逐渐冷却和膨胀。在这种理论模型中,放射能只是附属性的热量来源,其产生于广泛分散的同位素衰变,而非集中的核反应。
  
  在上世纪50年代,就曾经有科学家提出假设,认为行星表面甚至内部都可能存在自然的核反应,但这种理论的第一个物理证据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当时法国科学家在非洲加蓬一处铀矿点发现了发生于地表的天然连锁核反应,这一核反应已经持续了数十万年,并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消耗了数吨重的铀。
  
  成功解释地磁逆转之谜
  
  亨顿博士研究了如果行星内部存在核反应可能产生的效应。他认为,大约26亿年前,大量铀在重力作用下集中在地核,并且具有与其化学状态无关的自发的核裂变能力。地球内部的核反应活动产生了电流,并由此形成了地球磁场。这种核反应是间歇的,可能导致地球磁场在短期内迅速变化,甚至发生地磁逆转。而传统的地球物理学理论认为,地球内核热能释放导致液态外核与地幔底部出现热对流,从而形成地磁场,但这一理论无法解释地球曾发生的地磁逆转。
  
  亨顿还推测,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也同样存在内部的核反应。像木星、土星和海王星,其大气的激烈骚动正是由行星内部核反应释放的巨大能量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