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地球磁极倒转机制
转载自:中国科学院->新闻->国际新闻

中国科学院国内国际新闻  《科学时报》讯 一项研究表明,地球磁场能加快磁极倒转,将磁北极转到南极洲上的新位置。但是不要马上就扔掉你的指南针——这种改变如果彻底完成,可能要花上几千年的时间。

  尽管人们从未记录过这种倒转,但它在地球的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多次。其中的原因尚不明了。然而,研究人员多年以来一直猜测,是地球外核内部循环的熔融铁流(以大约1米/小时的速度缓慢前行)导致了相对磁极的彼此倒转。电脑模型显示,在熔融铁流中,那些旋转方向能削弱地球磁场的漩涡可能启动了磁极倒转过程。

  现在,卫星观测提供了这些地下漩涡确实存在的证据。通过对1980年及2000年卫星测定的磁场强度和方向进行比较,巴黎全球物理研究所(IPGP)和哥本哈根丹麦空间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得以标定出产生磁双极的熔融铁流的位置。在发给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的一封信里,该小组对已经发生过磁极倒转的地区,即非洲南端及极点附近的巨大漩涡进行了描述。

  IPGP研究小组的成员之一、物理学家Gauthier Hulo提出,熔融铁流中的漩涡向着加强反向磁场的方向进行旋转。当这些漩涡渐渐长大并增多的时候,它们削弱了主要磁场。Hulot指出,这解释了所观测到的两个磁极在过去150年间的衰退结果。他说,如果该趋势持续下去(这还不确定),目前的位置就代表了向新的极性进行转变的开端。

  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Peter Olson表示,地球物理学家们满意地看到,他们的电脑模型所作的预言得到了证实。但他提醒说,历史上的磁场一直反复无常,这次的倒转趋势也可能在任何时候发生逆转。

    (据《科学时报》舒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