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面频频升高 2030年将比1990年高30厘米

2002年01月21日新华网+中科院

中国科学院国内国际新闻  记者从今天在中科院广州分院召开的“海平面上升对广东沿海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成果鉴定会获悉:近半个世纪来,广东沿海海域的海平面一直呈上升趋势,与1990年比较,2030年相对海平面最大增幅将达30厘米,这将直接导致广东现有部分海堤的防御洪潮能力从100年一遇降为20年一遇。

  由中科院广州分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珠江水利委员会、省水利厅及中山大学等13家单位的科技人员历时4年完成的这项研究表明:与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及海平面上升大势相对应,1950-1990年,广东海水最高潮位一直以每年2-6毫米的速度上升,相对海平面(以陆地为参照)上升速度则为每年2-2.5毫米。专家预计:2030年的相对海平面上升幅度(与1990年相比),雷州半岛西岸与东岸将分别达到11厘米和20厘米,粤西达15厘米,珠江口达30厘米,粤东15厘米,韩江口20厘米。

  通过研究,有许多重要发现与创新,取得了下列突出成就:一是紧紧跟踪全球海平面研究的科学前沿——现代及未来的海平面、海平面与人类活动是全球海平面研究的热点。本项目的专著用90%的篇幅阐述数十年来广东海平面及其可能影响,很好地与国际海平面研究接轨。二是建立了香港/澳门72年(1925-1996)海平面曲线。计算出理论海平面上升速率。该曲线与塘沽、吴淞曲线并列,并可与檀香山、旧金山海平面曲线对比。它是我国器测时期海平面在变化研究中的一个突破。三是提出了相对海平面上升幅度预测系统方法的四要素——理论海平面上升速度、地形变升降速率、相对海平面异常高波动值和相对海平面上升的附加值。这是海平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中的重大探索和创新。四是提出了海平面上升风险性综合评估模型,引入抗灾能力指数的新概念。

  该项研究根据大量观测数据计算出40多年来广东相对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是每年2毫米至2.5毫米,并对未来数十年海平面上升幅度作了预测。虽然海平面上升是一缓慢的过程,但是海平面上升将抬高江河水位,加剧风暴潮灾害,加重洪涝灾害,扩大盐水入侵范围,降低堤围的防御能力,其致灾的环境后效是多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