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2万年前中国细石器技术被日本有选择地引进
2011年08月02日 18: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郑州8月2日电(记者 朱晓娟)8月2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研人员李占扬研究员向记者透露称,一项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考古学者共同承担的细石器技术研究项目的取得最新研究成果,成果表明在距今两万年前,中国华北的角锥形细石核技术被日本九州地区有选择地引进。

  该研究成果显示,在距今2万年前,随着末次冰期造成的海退,渤海湾,黄海和东海在陆化过程形成“三海平原”,使中国华北广泛存在的细石器技术经朝鲜半岛向日本传播成为可能。中国华北的角锥形细石核技术形成于距今2.5~2.0万年前,韩国和日本本州岛的该类技术均不早于这一年代。细石器是一复杂的史前技术组合,中韩日三地细石器文化当有相当大的差异,从目前情况看,仅角锥形石核表现出十分相似的一面,学者们结合石料类型和其他综合因素判断,认为中国华北细石器技术经朝鲜半岛传播到日本九州地区的过程中,角锥形石核技术被优先地触入到该地的细石器文化之中,说明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是有选择的。

  这项“中国细石器文化基础研究——以河南省许昌灵井石器群分析为中心”的共同研究项目是由日本学术振兴会立项资助的,旨在开展中日两国广泛存在的细石器文化的对比研究,以了解中日间古代文化的交流以及古代居民联系等。

  据参加该项目研究的中方代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占扬研究员说,一年多来,经两国学者的共同努力,研究工作进展得十分顺利并取得了初步成果。李研究员还介绍,除本项国际合作研究以外,有关灵井“许昌人”遗址的其他合作研究也在进行之中。完

"水帘洞遗址"年代确认 石家庄历史至少推前2万年
2011年07月31日 18: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石家庄7月31日电 (陈林)石家庄市文物局31日通报称,经多次考察和验证,位于河北省平山县沕沕水景区的“水帘洞遗址”确切年代为距今约2.8万至3.5万年。

  通报说,2010年6月,河北省、石家庄市等文物部门组成的考古队在该遗址共发掘出土石制品和动物化石20万件,这一惊人数字在中国旧石器考古发掘中实属罕见。今年6月,在水帘洞东面洞口挖掘中,又发现大量古动物骨骼、整排牙齿等大量动物化石。

  石家庄市文物局局长刘正军表示,“水帘洞遗址”是一处十分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是河北省内重大考古新发现,将石家庄历史推前到2至3万年前,填补了河北境内太行山东麓没有洞穴遗址和石家庄市没有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的空白,为中国北方及中国南北旧石器文化的交流与传承研究提供了新的实例。

  2009年的8月,旧石器考古专家、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经过科学考察,确认沕沕水景区内发现的遗址是一处十分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遂命名为“水帘洞遗址”。谢飞认为,“水帘洞遗址”是河北乃至全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它与河南安阳小南海、北京山顶洞遗址属于同一个时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