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昌人遗址区外发现大规摸旧石器新地点
2010年11月18日 10:32 来源:新华网
在中国国家文物局立项的2010年灵井“许昌人”遗址调查与发掘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灵井考古队在灵井“许昌人”遗址以西新发现3个旧石器时代新地点。
3处新地点位于灵井“许昌人”遗址以西约1-1.5公里的李井村一带,面积约4万平方米,约是已知灵井“许昌人”遗址面积的3倍,时代和“许昌人”遗址相当。
今年春天,考古队开挖8个探井,加上村民挖井露出的剖面,共有10多个地点能观察到地下层位。剖面显示,距地表4米以下有文化层,且含有丰富的动物化石和石器,动物种类不超过灵井动物群的范畴。
考古队领队李占扬研究员说,和灵井“许昌人”遗址所不同的是,动物化石中以烧过的骨头占多数,一些骨头仅在两端发现有烧痕,这应是古人食肉后遗留下的骨头,说明当时的人类是以熟食为主。
近年来的发掘和研究工作证明,灵井“许昌人”遗址的性质是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制作石、骨器并使用这些工具进行生产的工作营地。李占扬说,新发现的地点与之相比,更符合古人类居住的基本条件,不排除是“许昌人”的居住地的可能性。
李井村在上世纪60年代曾发现过零星动物化石,几十年来,这里一直未进行考古调查和试掘。李占扬认为,这次考古调查成果说明,灵井“许昌人”遗址周围存在有较多的古人类活动遗存,它的发现,使灵井“许昌人”遗址成为中国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群之一,并为进一步的考古调查、发掘和保护提供可靠的依据。
位于河南省许昌市的灵井遗址是中国首次发掘的以泉水为中心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已出土大量精美细石器、牙针、赭石染料和中国最早的立体雕刻鸟等文化遗物3万余件。2007年12月和2008年5月,该遗址两次发现距今8万-10万年的人类头盖骨和头骨化石,对研究东亚古代人类进化和中国现代人的起源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目前,包括探索中国和东亚现代人类起源等一批重要研究课题正在进行之中。 (记者桂娟)
江西靖安发现罕见新石器时代二次火葬墓坑群
2010年12月08日 16: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靖安12月8日电 (徐仲庭 何柳斌)江西宜春市靖安县老虎墩遗址新发现110多座新石器时代集中的二次墓葬。考古专家称,此次发现新石器时代大规模、大数量的墓葬坑群,采用集中二次墓葬与火葬的方式,在国内史前考古极为少见。
老虎墩遗址位于靖安县高湖镇中港村邓家自然村东侧水稻田中,是一处土墩类型的古文化遗址,距今至少有四五千年历史,已经出土了各类陶器、石器文物1000余件。
从今年11月开始,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厦门大学考古专家及靖安县博物馆,对现存3000余平方米面积的遗址进行全面考古发掘,并获得了一批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和文化遗物。
在遗址的一部分工作面上,散布着密密麻麻的小坑,有110多个,集中在遗址中部朝北的位置。通过对现场遗址的考察,考古专家认定,这些小坑是新石器时期的二次墓葬。墓葬为土坑烤壁墓,长80至110厘米,宽约40厘米,深20至25厘米,墓穴内有火烧过的骨渣以及残破的陶器。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此次考古发掘领队徐长青研究员称,遗址所在的位置,当时是一个墓葬群,“这里是二次墓葬,而且当时采取的是火葬方式。”
徐长青表示,这样大数量、大规模发现新石器时代集中的二次墓葬坑群,在国内史前考古极为少见,为江西史前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