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刘巍巍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9-12-16 16:51:02 多年来,太湖的形成和演化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和争论的焦点。近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王鹤年、谢志东、钱汉东三名教授找到了太湖属陨石冲击成因的关键性证据,进一步确认太湖系陨石冲击坑。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2009年第4期《高校地质学报》上。
由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陨石专家王鹤年、谢志东、钱汉东组成的课题组经过分析鉴定,确证目前在太湖沉积淤泥中发现的各种奇石与石棍,保留了明显的冲击溅射特征,显示其形成经历了冲击震碎、熔融、挖掘抛射、空中飞行等阶段,最终溅落在冲击坑及其周围。同时,溅射物表层结构保留了气流刻蚀纹,并有熔珠和铁质熔壳;溅射物内部岩屑、晶屑中保留有受冲击应力形变的证据;溅射物铁质熔壳内包裹有石英、长英质及菱铁矿等冲击形成的粉尘。
“太湖冲击坑溅射物的发现为太湖系陨石冲击坑的论断提供了可靠证据。”王鹤年表示,结合近20年来学者们对太湖研究的已得成果,可以确证太湖属陨石冲击坑成因。
经研究证实,太湖冲击溅射物产生于太湖陨石冲击坑形成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即冲击震碎的岩屑、晶屑、尘粉及熔融物体等混合体被高速抛射至空中,再回落或溅落到冲击坑及其周围,太湖及周边的湖泊淤泥层保存了其中一些溅射物。
“太湖冲击坑的形成应该小于1万年。”王鹤年教授解释,因为这些溅射物分布在湖底较硬黄土层之上的淤泥层中,而这些黄土层有1万至2万年历史,由此可以作出上述时间推断。
关于太湖的成因,学术界长期存在着泻湖说、堰塞湖说、构造沉降说和火山说等多种假说。近年来,太湖西南侧的圆弧地貌特征引起国内外学者对“陨石冲击坑成因说”的关注及争议。
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学者们便开始了对太湖冲击坑问题的研究和探索。1993年,王尔康教授等在太湖厥山岛发现震裂锥,并于2001年报道了太湖诸岛砂岩石英中呈“人”字形的微裂隙,认为其可能是冲击压力卸载的产物。此后的多年间,虽然学者们在太湖及其周边地区岩石中找到了石英微裂隙及变形纹等重要证据,但由于这些变形特征存在多解性,太湖冲击成因的假说仍然没能得以证实,太湖形成之谜的破解工作处于停滞状态。
2003年10月,太湖周边湖泊——石湖实施排水清淤工程,当地陨石爱好者在石湖沉积淤泥中发现了一些含铁质的石棍、带孔似炼铁的炉渣,以及一些形状似人或动物的石头,于是先后请教多位专家学者探索究竟。然而众说纷纭,始终难以定论。
2008年初,由王鹤年、谢志东、钱汉东等多名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对这些奇石展开深入研究,并组织了多次太湖及周边地区的实地考察。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终于证明这些奇石是太湖冲击坑的溅射物。此外,2009年7月,太湖三山岛外水域也发现了类似的冲击坑溅射物,为确认太湖陨石冲击坑成因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据悉,随着对太湖冲击坑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太湖冲击坑的真实面貌将更加清晰地展示出来,也将为揭示太湖美丽景观的形成和太湖流域史前文化的演化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更多阅读
作者:彬彬 来源:新浪科技 发布时间:2010-3-4 10:12:02 卫星图片揭示6亿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 北京时间3月4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官网报道,据地质学家推断,大约6亿年前一颗巨大的小行星猛烈撞向地球,被撞击区域就是如今的南澳大利亚,此次撞击在地球上留下的一个伤疤就是亚克拉曼湖。2010年2月18日,美国宇航局“Terra”卫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拍摄了一张亚克拉曼湖及周边地区的照片。通过图片可以依稀看出当初亚克拉曼撞击结构。 亚克拉曼湖位于澳大利亚贫瘠的内陆地区,是一个较小、较浅的咸水湖。从这张真彩色图片中可以看出,在大片的橙棕色土地上,有数片白色的盐田,这些盐田包括加尔迪内湖和埃弗拉德湖。在图片中还标有两个白色的虚线圈,这种虚线圈代表的是当初亚克拉曼撞击结构可能的范围。 亚克拉曼湖是一个复杂的陨石坑,它不同于我们通常所想象的简单碗形结构。它的表面地形相当复杂,高低不平。地质学研究发现,经过数亿年的侵蚀作用,原始亚克拉曼湖陨石坑表面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对现在的地形和由撞击激起的残留物的分析,科学家们发现撞击事件在陨石坑的中心区域产生了一个隆起的环形结构,这个环形结构跨度约为40公里。而外环形圈的边缘跨度约为85到90公里。被撞击而激起岩石的整个区域跨度大约为150公里。 地质学家利用放射性定年法对由亚克拉曼撞击所激起的岩石进行分析发现,这一事件大约发生于6亿年前,这一地质时期就是人们通常所知道的埃迪卡拉纪。尽管当时地球的年龄已超过40亿岁,但这一时期仍然早于生命形态留下大量化石记录的年代。然而,在埃迪卡拉纪的岩层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化石,这些化石大都是最低等的动物。 在埃迪卡拉纪岩层中所发现的最低等动物化石的戏剧性变化恰好与亚克拉曼撞击事件相吻合。尽管一些研究将这种化石变化与全球性的冰河作用联系在一起,但其他科学家却认为亚克拉曼撞击事件可能是导致当时地球上生命出现普遍紊乱现象的原因。 更多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