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孝文 来源:新浪科技 发布时间:2009-11-17 14:21:40 温暖而阳光明媚的欧洲最近一次进入冰川时代只用了短短6个月的时间 而此前的研究认为,近1.3万年前的最后一个冰川时代历时大约10年时间才驾临欧洲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温暖而阳光明媚的欧洲最近一次进入冰川时代只用了短短6个月的时间。而此前的研究认为,近1.3万年前的最后一个冰川时代历时大约10年时间才驾临欧洲。现在看来,冰川时代当时的发展速度竟然是此前预计的20倍! 在好莱坞著名灾难片《后天》呈现的景象中,北半球被突然减速的湾流冰冻,整个过程中,北极冰向南延伸了数百英里。此项研究负责人、地质学教授威廉·帕特森表示:“对于生活在当时的生物来说,整件事情实在是太突然了。形象地说,似乎有人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将英国搬到了北极。” 帕特森的发现来源于有关气候变化的其中一项最煞费苦心的研究。这项研究旨在支持一项理论,即地球气候处于不稳定状态,冷暖气候的快速转换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帕特森的研究结论刊登在《新科学家》杂志上。这一结论基于一项有关淤泥沉积物的研究,淤泥沉积物来自于西爱尔兰的蒙莱格赫湖。根据帕特森的描述,这一地区拥有世界上最适于进行科学研究的淤泥。 研究过程中,帕特森利用一把高精度全自动手术刀将淤泥切成厚度只有0.5毫米的薄层。每一层代表为期3个月的沉积,层与层之间的变化可用于测量短期内的温度变化情况。根据他的发现,温度呈垂直下降趋势,蒙莱格赫湖内的动植物在短短几个月内快速死亡。 随后出现的迷你小冰期持续了1300年,可能由加拿大阿加西湖的突然干涸所致,当时冰冷的淡水穿越湖岸并进入北大西洋和北冰洋。在蒙莱格赫湖湖水的影响下,湾流最终中断并导致冰的形成。湾流的流动依靠含盐度和温度变化。一些科学家认为,格陵兰冰帽融化将破坏世界上的洋流,进而产生类似的具有戏剧性的影响。 更多阅读 英国《每日邮报》相关报道(英文) 作者:彬彬 来源:新浪科技 发布时间:2010-3-4 10:12:02 卫星图片揭示6亿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 北京时间3月4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官网报道,据地质学家推断,大约6亿年前一颗巨大的小行星猛烈撞向地球,被撞击区域就是如今的南澳大利亚,此次撞击在地球上留下的一个伤疤就是亚克拉曼湖。2010年2月18日,美国宇航局“Terra”卫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拍摄了一张亚克拉曼湖及周边地区的照片。通过图片可以依稀看出当初亚克拉曼撞击结构。 亚克拉曼湖位于澳大利亚贫瘠的内陆地区,是一个较小、较浅的咸水湖。从这张真彩色图片中可以看出,在大片的橙棕色土地上,有数片白色的盐田,这些盐田包括加尔迪内湖和埃弗拉德湖。在图片中还标有两个白色的虚线圈,这种虚线圈代表的是当初亚克拉曼撞击结构可能的范围。 亚克拉曼湖是一个复杂的陨石坑,它不同于我们通常所想象的简单碗形结构。它的表面地形相当复杂,高低不平。地质学研究发现,经过数亿年的侵蚀作用,原始亚克拉曼湖陨石坑表面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对现在的地形和由撞击激起的残留物的分析,科学家们发现撞击事件在陨石坑的中心区域产生了一个隆起的环形结构,这个环形结构跨度约为40公里。而外环形圈的边缘跨度约为85到90公里。被撞击而激起岩石的整个区域跨度大约为150公里。 地质学家利用放射性定年法对由亚克拉曼撞击所激起的岩石进行分析发现,这一事件大约发生于6亿年前,这一地质时期就是人们通常所知道的埃迪卡拉纪。尽管当时地球的年龄已超过40亿岁,但这一时期仍然早于生命形态留下大量化石记录的年代。然而,在埃迪卡拉纪的岩层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化石,这些化石大都是最低等的动物。 在埃迪卡拉纪岩层中所发现的最低等动物化石的戏剧性变化恰好与亚克拉曼撞击事件相吻合。尽管一些研究将这种化石变化与全球性的冰河作用联系在一起,但其他科学家却认为亚克拉曼撞击事件可能是导致当时地球上生命出现普遍紊乱现象的原因。 更多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