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MIT科学家揭示月球磁场产生之谜

磁场出现于42亿年前,即月球形成后大约3亿年
作者:范尧 来源:腾讯科技 发布时间:2009-1-19 10:15:22

第76535号月岩标本 

北京时间1月19日讯,据俄罗斯《纽带》网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日前成功证明,月球在其早期阶段时也曾像地球一样拥有过磁场。相关论文发表于《科学》杂志。
 
科学家们此次选择的研究对象是一块编号为76535的月岩标本(由美国宇航员在上世纪70年代时带回地球)。在研究开始的最初几个月里,76535号月岩一直被锁在一个特殊的绝缘室内(这样做的目的是消除其在抵达地面后可能产生的短暂磁场)。
 
在经过数月的隔离后,这块月岩样本被置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磁场之中,而科学家们则通过一个机械臂对其各个部分的“磁相应”情况进行测量。对所获数据的分析表明,76535号月岩标本在历史上曾经历过一个长期存在的磁场。对其进行的放射性同位素测量表明,这一磁场出现于距今42亿年前,也就是在月球形成后大约3亿年。
 
根据现代科学理论,行星磁场的出现主要是缘于行星内部的构造运动。对一部分行星(例如地球)来说,磁场是由于金属内核的运动产生的,而对另一些行星(如火星)来说,磁场的出现与它们在过去的活动情况有关。
 
到目前为止,总共存在着两种有关月球磁场形成原因的假说。一种观点认为,月球磁场的产生源自外来天体的撞击。而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月球磁场之所以会拥有磁场,是因为它也曾拥有过一个液态核心。而此次美国科学家取得的研究成果恰好证明了第二种理论。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科学家此次研究的出发点是基于目前最为流行的月球形成理论。根据该理论,地球在大约45亿年前曾遭到过一颗体积与火星相当的天体的撞击,而原本属于地球的一大块物质由此被撞离并逐渐演化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月球。
 
更多阅读
 

新研究发现月球背面曾经面向地球

作者:孝文 来源:新浪科技 发布时间:2009-1-25 11:47:11

月球
 
北京时间1月24日消息,据英国《卫报》报道,一项对月球陨石坑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小行星撞击致月球发生旋转,而月球现在面朝地球的一而曾经面向外太空。
 
科学家发现,在距今数十亿年前,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上月球表面,致使月球旋转。科学家对遍布陨石坑的月球表面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了月球历史早期遭受大规模撞击的证据,这次撞击力量巨大,使月球发生旋转,其远侧周期性地指向地球。
 
今天,月球轨道依旧遵循着这种规律,我们从地球上仰望,看到地球总是展现相同的一面(近侧)。尽管月球确实具有“黑暗面”,但阴影一侧会随太阳的相对位置不断移动。法国巴黎地球物理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在研究中分析了小行星撞击月球表面后形成的46个陨石坑的年龄和位置。
 
电脑模拟结果显示,如果同一侧始终指向地球,正如我们从地球上看到的一样,月球西半球的陨石坑数量应该比东半球多出三分之一左右,因为西半球面向月球运转的方向——这同雨点落到你身前多过落到你背上是一个道理。
 
然而,令研究人员马克·维佐利克(Mark Wieczorek)和马修·莱弗利(Matthieu le Feuvre)惊讶的是,他们发现西半球的陨石坑是月球最年轻的陨石坑之一,而东半球的陨石坑则年代更加久远。这表明月球东半球遭受小行星撞击的程度远远超过西半球。研究结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新科学家》杂志上。
 
研究人员在《国际太阳系研究杂志》(ICARUS)写道:“对于我们观测结果最为简单的解释是,历史最悠久的撞击坑形成于当前月球‘近侧’远离地球的时候,结果,单次撞击令月球旋转轴心的方向变化180度。”
 
据研究人员分析,一颗庞大的小行星可能撞到月球表面,令其不断旋转,这样,在数万年的时间里,它可能在夜空中不断旋转。这种大规模撞击形成的月球陨石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距今39亿年前左右,即地球遭遇天体大冲撞产生的残骸形成月球后不久。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