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直立行走可能始于600万年前

作者:魏冬 来源:新浪科技 发布时间:2008-3-24 8:25:4

图片从左到右依次是猩猩前腿骨化石,图根原人前腿骨化石,现代人类前腿骨化石。 

北京时间3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现今证实在肯尼亚境内挖掘发现的600万年前早期人类骨骼化石是最早的直立行走人类。
 
负责此项研究的乔治·华盛顿大学生物人类学家布赖恩·里奇蒙说,“这项研究提供确凿证据显示这些骨骼化石属于一位早期直立行走人类祖先。” 这具600万年前早期人类骨骼是图根原人(Orrorin tugenensis),是迄今发现为数不多的早期人类骨骼之一。2000年,研究人员在肯尼亚西北部山丘发现这些图根原人骨骼化石时在考古界产生了很大争论。
 
图根原人存在于人类进化历程至关重要的时期,人类与黑猩猩血统之间的基因差异显示,在500-800万年前早期人类共同祖先存在着分歧。科学家激烈地争辩是否图根原人是直立行走人类祖先或是猿类,两足直立行走特征被认为人类进化第一个基础阶段。
 
图根原人骨骼与“露西”相似
 
为了解决这些骨骼化石是否属于早期直立行走人类,里奇蒙和合著作者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威廉·琼格对早期直立行走人类和猿类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对比了早期人族(人的始祖与黑猩猩的始祖分道扬镳之后,人这一旁支里的所有物种)、现今猿类以及来自世界各地130位现代人骨骼的关节大小和轴状股骨的强度。结果显示,图根原人的股骨与现代人类和猿类不同,却与距今300-40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有相似之处。里奇蒙说,“这些图根原人的股骨与南方古猿十分相似,之前发现的著名‘露西’就属于南方古猿。”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人类起源协会主管唐纳德·约翰森是“露西”的发现者,他说,“我有幸5年前能够在奈洛比(肯尼亚首都)看到这些早期人类化石,我惊讶地发现它与露西的股骨之间存在着难以置信的相似性。”
 
这项研究证实,图根原人具有像露西等南方古猿的直立行走能力,直至200万年前,人属动物(genus Homo)的早期人类分支才进化形成具有更接近现代人类的步态。里奇蒙说,“之前所有的研究认为早期人类直立行走特征完善于400万年前,这是人类进化历史上重要的时期。”
 
约翰森补充指出,这项研究暗示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历程中,并不是直接就进入现代人类阶段,突然地具备了直立行走能力。这种特征也体现在其他物种进化中,物种的进化总是分步骤地进行,我们对物种进化的次序步骤非常感兴趣。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发现虽然在400万年前早期人类才具有完善的直立行走,但在600万年前图根原人已能够直立行走,他们是最早的直立行走人类。
 
图根原人属于哪一进化分支?
 
里奇蒙的研究同时衡量了另一个长期存在的争论——图根原人究竟属于哪一人类进化分支?
 
法国国家学术学院的马丁·皮克福德和布丽奇特·森尤特作为这些骨骼化石的发现者认为,这是人属动物(genus Homo)的直系祖先,虽然图根原人在200万年之前未出现于早期人类骨骼化石记录中。如果得以证实,生活在600万-20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包括“露西”南方古猿)并不是现代人类的祖先,他们仅是人类进化中现已灭绝的一个分支。
 
但是里奇蒙发表在3月21日《科学》杂志上的研究结果与以上结论相矛盾。他说,“我们的分析显示图根原人骨骼与早期人族的相似之处要大于20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图根原人很可能是人类祖先的早期形态。”
 
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馆伊恩·塔特萨尔称对以上结论并不惊奇。他说,“如果你对60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的模样进行预测,你可能会说他们与其像早期人类,还不如更像更新纪灵长类动物。”
 
图根原人同时具备攀爬树木和直立行走能力
 
纽约州立大学人类起源研究中心生物学人类学家特里·哈里森对2380万-530万年前中新世时期早于图根原人的原始人类进行了研究,他完全赞同里奇蒙的研究分析,认为通过对比图根原人和更早的中新世原始人类,将揭示图根原人是一种古老的早期人类物种,他们可以在树上栖息。
 
哈里森说,“目前没有发现从解剖学角度可以解释图根原人作为一种直立行走物种能够攀爬在树上。但我认为这种生活在60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是一种树栖四足动物,同时兼备了南方古猿直立行走的特征。”
 
然而里奇蒙对自己的研究结论充满了信心,他同意图根原人像其他早期人类祖先一样具备树木攀爬能力。他说,“图根原人强而有力的前肢可用于攀爬树木,还用获取食物,更好地躲避掠食者攻击。”
 
塔特萨尔强调称,这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还出现于最早的会直立行走人类。像南方古猿,他们学会了如何两足直立行走,但同时更适应在树木之间攀爬。
 
更多阅读
 
PNAS:人类选择直立行走是为了更有效率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吴新智院士的科学网博文:古人类学研究的新进展
 

澳洲出土最古老石制工具 距今至少3.5万年

作者:董楠 来源: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 发布时间:2008-4-9 11:17:17

澳大利亚西北部出土的古老石制工具
 
考古学家4月7日宣布,他们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偏远地区挖掘出一些古老的石制工具,据考证至少具有3.5万年的历史,这也是该国迄今为止最古老的考古发现之一。
 
据美国媒体报道,这些石制工具连同一些植物种子、树皮等一同被埋在地下将近2米处,出土的工具当中包括一块只有小型手机大小的打火石以及数百块又尖又小的石头,根据它们的形状判断,这些石块是被用来当作刀具使用的。
 
参与此次行动的考古学家尼尔·德雷伯称,这次出土的呈刀具形状的小碎石“制作精美”,他希望通过分析石块上面的残渣可以了解当时人们所食用的食物。他表示,这是当地出土的最古老的发现之一,考古队还在这些石制工具的下面土层中发现了一些物质,他们已经将其拿去做碳元素测定。德雷伯说:“这些物质可能已经有5000至1万年的历史,这真令人感到激动。”
 
没有参与此次行动的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的考古学教授戴维森表示,这项发现意义重大,因为由此可以证明人们最早迁徙到澳大利亚干旱地区的时间此前估计的要早,那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长久居住在当地并逐渐适应了环境。戴维森说:“这次发现使我们断定皮巴拉地区(Pilbara)的最早居民出现的时间比以前估计的要提前许多,他们很快就适应了当地的生活。”
 
据悉,这项考古活动从去年10月份持续到今年2月份,参与此次行动的考古学家们受雇于当地的土著居民,其目的是发掘保护澳洲能源巨头力拓矿业公司(Rio Tinto)所属矿区内的文化遗产等。力拓公司的发言人表示,目前该公司已经停止了在当地的所有作业,此外出于保护这些自然遗产的考虑,公司将修改在当地的扩张计划。
 
当地一个名叫Martidja Banyjima部落的长老斯利姆·帕克对于这项发现感到非常激动,他认为这正好能够证明早在数万年前他们的部落就已经开始在当地繁衍生息了。斯利姆·帕克表示:“我非常高兴,欣喜若狂,因为现在这个事实是无可争议的。这片与我们的文化、风俗以及信仰息息相关的土地,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重大。数千年来我们受到了这片土地的滋养,创造出了与之相关的歌曲和故事。”

美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可能1.4万多年前到达北美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4-9 2:43:6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可能在1.4万多年前就已经到达过北美,比之前认为的要早1000年。
 
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网络版报道,美国俄勒冈大学考古学家丹尼斯·詹金斯等人在俄勒冈州一处洞穴中发现了一些古人类粪便化石以及少量古器物,这些排泄物可能与生活在西伯利亚和东亚其他地区的早期人类有关,而这些早期人类的历史比“克洛维斯文化”早1000多年。
 
“克洛维斯文化”因“克洛维斯石矛”而得名,大约存在于1.29万年至1.32万年前。“克洛维斯石矛”是史前美洲地区人类使用的一种石器,最先出土于美国小镇克洛维斯,被认为是迄今发现的北美大陆存在人类活动的最早证据之一。詹金斯认为,西伯利亚和东亚其他地区的早期人类可能在气候温暖的时候,沿着连接西伯利亚地区和阿拉斯加半岛的大陆桥前往北美。
 
不过,由于发现的古器物数量不多,詹金斯等人推测,早期人类在被发掘的洞穴附近生活的时间并不长,他们逗留一段时间后就继续前往别处捕捉猎物或寻找食物。
北京时间3月18日消息,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在3万年前,现代人类的近亲穴居人从地球上消失,而现代人类幸存延续至今。科学家们一直都猜测究竟现代人类在物种进化上占据着何种优势,目前最新一项研究有助于正确揭示穴居人灭绝之谜。
 
人类学家研究小组对穴居人和现代人类的头骨进行了对比,指出两种物种之间的变更是随着时间不规律变化导致的,并非受物竞天择进化论所影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人类学家提姆·韦弗斯说,“实际上我们不能将穴居人与现代人类头骨之间的差异和现代人类逐渐增强存活繁殖能力相联系在一起。无论现代人类比穴居人具有怎样的优势,都不会导致头盖骨的大小和外形发生差异。换句话说,现代人类并没有比穴居人发育形成具有更好视力、听力和嗅觉能力的头骨。”
 
37万年前两者拥有共同的祖先
 
现代人类与穴居人类头骨分析显示,37万年前两者拥有着共同的祖先。这项分析结果十分接近于之前研究人员使用DNA测定方法计算两者之间的进化分歧年代。韦弗斯和研究同事使用假定头骨外形差异不会影响生存与繁殖能力的模型,来计算两者进化分歧的起始时间。他指出,我们的研究模型将两者之间的变更归咎于物种的变化,而不是身体功能上的适应性。事实上这项研究验证了之前研究人员DNA研究分析得出的假设。
 
韦弗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对该研究模型正确性的检测,如果我们得到不同的评估结果,则可能意味着物竞天择理论存在着许多分歧。我们认为之所以穴居人灭绝而现代人类存活发展是一些机遇性的改变造成的,并不是身体功能上对环境适应存在差异。
 
违背普遍观点的理论
 
普遍观点认为——现代人类在进化中战胜穴居人与现代人类的头骨结构性变化有密切关系,然而这项最新研究却与以上观点相抵触。韦弗斯说,“在科学家发现穴居人存在的150年间,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穴居人和现代人类头骨的差异性可归咎于物竞天择理论,表面上看头骨之间的差异可能对于物种进化起到至关重要的功能作用,但实际上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只是一种偶然性。”
 
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家埃瑞克·特林克劳斯并未参与这项研究,他指出,韦弗斯的研究未完全建立在穴居人与现代人类头骨差异性的物竞天择理论基础上,即使他们计算两者产生进化分歧的年代是37万年前是精确的,那也是因为韦弗斯的研究方法和之前的DNA分析法仅着眼于物种突变的偶然性上。
 
文化进步的支配地位
 
韦弗斯指出,当这项研究并没有定位于解答现代人类与穴居人之间差别时,很可能会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现代人类进化的优势性。他说,“一个主要原因是为什么现代人类可以用行为方式逐渐取代穴居人,现代人类掌握新文化的能力使他们可以更好地开拓自己的生活环境,并超越穴居人。他们的能力形成可能与头盖骨的形状没有关系。”
 
考古学家发现当穴居人消失时现代人类社会出现了较大的变化,5万年前,现代人类开始在洞穴里绘画、出现岩石绘画艺术以及采用珠子计算时间,而在此之前现代人类却很少有类似的文化行为。
 
韦弗斯说,“艺术是人类改革创新能力的一个指示器,一旦你拥有创新的能力进行制作,这种创新技术很快也被其他人学会,技术的更新将很快地传播。文化艺术使人类更得更加成功,并促进他们向地球各地迁移繁衍生息。”
 
一些研究人员曾置疑现代人类是否有一些先天优势,特林克劳斯称自己未发现现代人类与穴居人之间存在着生物学或社会学的差异。从考古学上讲,两者基本在社交群居复杂性方面没有不同。他们采用相同类型的工具,他们懂得埋葬死去的同伴,用某些物品作为身体的饰物。具有同等的捕猎动物能力。统观来看,在5万-10万年前穴居人与现代人类之间的差距微乎其微。
 
特林克劳斯称,现代人类能够进行繁衍至今而穴居人从地球上灭绝,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幸运。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