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姓氏源流

中華民族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源流譜系考

中華民族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源流譜系考/2007/5/26/重新/編輯校對/

  中華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第140代、黃帝第129代、詹姓第92代裔孫詹招琳編輯校對/
  ●壹、中華民族姓氏起源的概念與理解
  一、中華民族姓氏起源譜系表
盤古┌天皇┌地皇┌人皇┌三皇┌三皇
氏 ┴氏.┴氏.┴氏.┤一燧│二伏┌柏皇┌中央┌大庭┌粟陸┌驪連
人類初始,開天闢地    └人氏┤羲氏┴氏.┴氏.┴氏.┴氏.┴氏 →
                │●姓風
                 ├郝骨氏
                 └女媧,創設婚娶制度,人類優生始祖。
  ◎伏羲氏,其裔咸鳥─承釐─厚炤─顧相─巴人,衍傳五胡十六國之成漢
驪連┌渾沌┌赫胥┌尊盧┌昊英┌有巢┌朱襄┌葛天┌陰康┌無懷氏
氏.┴氏.┴氏.┴氏.┴氏.┴氏.┴氏.┴氏.┴氏.┼祝融┌少典
  ◎綜核史料,無懷氏與祝融氏應屬同輩。      └氏 ┴氏 →
  二、釋明
  ◎盤古氏,人類初始,開天闢地,野居雜處,知母不知父,文字未興,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等氏姓族群次第不明。
  ◎三皇之首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熟食保健,妣華胥,生男子為伏羲,女子為女媧。三墳證曰:「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風而生,故為風姓。」
  ◎三皇二伏羲氏即位元年、歲次甲申民國前6388年、公元前4477年,歷柏皇氏.中央氏.大庭氏.粟陸氏.驪連氏.渾沌氏.赫胥氏.尊盧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等十六氏計1206年,見通鑑輯覽。民國93(公元2004)年十月,大陸首屆中華姓氏文化節,在伏羲氏故都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舉行。
  ◎民國七年劉氏總族譜之古代世系中載:「少典氏,諱烈山氏,又號厲山氏,迺祝融氏之分派也。」綜核姓氏的史料,無懷氏與祝融氏應屬同輩?祝融氏裔傳少典氏為中華民族炎黃派下姓氏總始祖,古往今來在歷史典籍上發現兩萬兩千一百多個姓氏,常見漢族約三千多個姓氏,姓有源,裔傳生生不息,長幼有序形成富而有禮之中華倫理文化傳統精神。
  ●貳、中華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第一代、炎帝神農氏前一代譜系表
  一、少典氏炎黃總始祖譜系表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第九代第十代第十一代少典氏
天  地  玄  黃  宇  宙  洪  荒  日  月  盈  輩序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第九代第十代炎帝
中華┌三皇┌臨魁─帝承┬帝明─帝宜─帝來┬帝裹─節莖┬姜克┬榆罔
民族│三 ├姜董權  │相傳越南開國之君│(帝   │(氏│名參盧
姓氏├炎帝┼姜會魁  └為帝明之子   └居)   │  │居)
炎黃│神農├姜鬥臨                 │  │朝代下
總始│氏 ├姜邛                  │  │續黃帝
祖少│●姜├姜柱                  │  └軒轅氏
典氏┤妣 ├姜起─慶甲─帝監─縉雲─蚩尤         └姜戲┬姜器
妣有│水氏└女娃(女)                       │(小帝)
蟜氏│聽詙,又曰奔水氏。                       └(下略)
安登├勗其┬巨駓┬芒昧┬夷栗┬柏堅┬諱節┬赫胡┬封胥┬依盧┬啟昆→
生長│妣扶│妣蜀│妣逿│妣女│妣赤│妣鉅│妣摩│妣女│妣九│妣有
子石└胥氏└山氏└伊氏└儀氏└水氏└閭氏└利氏└娥氏└方氏└蟜氏
年(炎帝)、次子勗其(黃帝直系)
  二、釋明
  釋考:中華民族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出生於黃帝紀年前588年歲次丙子民國前5196年、公元前3285年。此係編者詹招琳以少典氏長子炎帝神農氏之出生年(民國前5167年、公元前3256年,)加30年推算而來。(見●1/29/06中西曆甲子年號紀年表(公元前3297至公元前2698年):
http://www.blogtw.com/blog.php?id=267477
  ◎少典氏為中華姓氏炎黃總始祖第一代(天字輩)少典氏:即少典君,諱烈山氏,又號厲山氏,迺祝融氏之分派也,生於歲次丙子(民國前5196年、公元前3285年,)妣有蟜氏安登(又曰任姒)。生子長石年、是為炎帝神農氏,次子勗其,派下是為黃帝軒轅氏。(年齡兄石年,比弟勗其年長四歲。)
  ◎少典氏第二代(地字輩)三皇三炎帝神農氏:父少典氏(號厲山氏),母有蟜氏安登之長子,炎帝姓姜,諱石年,又諱軌,號神農氏,漢族,生于歲次太昊乙巳(民國前5167年、公元前3256年)115年,崩于即位後歲次壬辰(民國前5000年、公元前3289年)145年,享壽168歲,葬于萬陽山。其間依序為炎帝神農氏、臨魁、帝承、帝明、帝宜、帝來、帝裹、節莖、姜克、榆罔等10代九帝520年。
妣萛 水氏聽詙(又曰奔水氏。)生子臨魁(傳稱炎帝有子13人,今無可考。)生女曰女娃(嘗游於東海,溺而不返,化為鳥,其狀如鳥,文首白啄赤足,名曰精衛。常嘟西山木石,以填於東海。)
  ◎少典氏第二代(地字輩)勗其公:父少典氏(號厲山氏),母有蟜氏安登之次子,生于子女媧戊申三年(民國前5164年、公元前3253年),薨于炎帝戊子(民國前5004年、公元前3093年)140年,享壽160歲;妣扶胥氏,生子巨駓。勗其公至黃帝軒轅氏,其間依序為勗其,妣扶胥氏;巨駓,妣蜀山氏;芒昧,妣逿伊氏;夷栗,妣女儀氏;柏堅,妣赤水氏;諱節,妣鉅閭氏;赫胡,妣摩利氏;封胥,妣女娥氏;依盧,妣九方氏;啟昆,妣有蟜氏等10代,下續五帝一黃帝軒轅氏。
  ◎少典氏第三代(玄字輩)諱巨駓公:迺勗其公之子也;妣蜀山氏,生子芒昧。
  ◎少典氏第四代(黃字輩)諱芒昧公:迺巨駓公之子也;妣逿伊氏,生子夷栗。
  ◎少典氏第五代(宇字輩)諱夷栗公:迺芒昧公之子也;妣女儀氏,生子柏堅。
  ◎少典氏第六代(宙字輩)諱柏堅公:迺夷栗公之子也;妣赤水氏,生子節。
  ◎少典氏第七代(洪字輩)諱節公:迺柏堅公之子也;妣鉅閭氏,生子赫胡。
  ◎少典氏第八代(荒字輩)諱赫胡公:迺節公之子也;妣摩利氏,生子封胥。
  ◎少典氏第九代(日字輩)諱封胥公:迺赫胡公之子也;妣女娥氏,生子依盧。
  ◎少典氏第十代(月字輩)諱依盧公:迺封胥公之子也;妣九方氏,生子啟昆。以上皆相繼為少典國君。
  ◎少典氏第十一代(盈字輩)有熊君諱啟昆:迺依盧公之子也。由少典北遷於熊(河南開封新鄭縣。)因改國曰有熊,為人剛健中正;妣女蟜氏附寶,生子軒轅、子高。
  勗其公,生於黃帝紀年前556年歲次戊申、公元前3253年,至黃帝軒轅氏,逝於黃帝紀年100年歲次癸卯公元前2598年,共11代共656年,每代平均年齡為59年。上古者長命,或譜系漏列乎?
  十二公黃帝諱軒轅:又諱伯荼,迺啟昆公之長子也。生于帝榆罔癸丑(民國前2708年、公元前4619年。)四十五年,崩于即位後甲辰(民國前2597年、公元前4508年。)一百年,享壽一百一十一歲,葬于橋山(在陜西延安府中都縣。)
  帝母曰附寶,(彳生,同往字)祈野,見大電繞北斗樞星,感而懷孕,二十四月,生帝於軒轅之丘(在開封府新鄭縣。)因名軒轅,姓公孫,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國於有熊,故號有熊氏,長於姬水,故又以姬為姓。年十二嗣位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炎帝榆罔弗能征。於是帝習用干戈,以征不軌,諸侯皆來賓從。榆罔侵陵諸侯,諸侯益叛。帝修 治兵,藝五穀,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與榆罔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勝之。先是有姜姓諸侯,曰蚩尤,作五兵,一曰弩、二曰殳、三曰矛、四曰戈、五曰戟,并刀劍等器,以暴虐天下,兼並諸侯。榆罔不能制,命居少顥,以臨四方。蚩尤益肆惡,出洋水,登九淖,攻榆罔於空桑,榆罔避居涿鹿。帝乃征師諸侯,與戰於涿鹿之野(今順天府涿州。)夢大風吹天下之塵垢,皆去。又夢執千鈞之弩,驅羊萬群。帝寤曰風為號令,執政者也。垢為塵土,土去,而后在也,天下豈有姓風名后者乎!執千鈞弩,異力也,驅羊萬群。能牧也,天下豈有姓力名牧者乎!於是依二占以求之,得風后於海隅,登以為相,得力牧於大澤,進以為將,後因箸占夢經十二卷。蚩尤做大霧,軍士昏迷,帝作指南車,以示四方。命應龍攻蚩尤,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帝仰天而歎,天遣玄女授以兵符,下一天女,長二三尺,而目在頂上,行走如風,見則大旱,赤地千里,其名曰魃,雨乃止。三十七戰,遂擒蚩尤,戮於中冀之野,血冒四布,滴入水,味變為鹹,今陝西慶陽有二鹽池,甯夏大小有二池,山丹衛有紅鹽池,皆其血所化,因其為亂害民,故令萬世食其血也。時有黃龍地螾見,大五六圍,長十餘丈,是為土瑞,故曰黃帝,以土德王,都涿鹿為天子,內行刀鋸,外用甲兵,制陣法,設旌麾,有不順者,從而征之。披山通道,其土地,東至於海。西至崆峒,南至於江,北逐薰鬻,合諸侯之符於釜山(在保定府安肅縣,)又殺( 恙)( 恙)之獸,使民無憂恐之疾。以雲紀官,用風后為當時,太常為稟者,蒼龍為土師,祝融為司徒,大封為司馬,后土為司李,夢兩龍授圖,齋戒往河求之,有大魚負圖..(下略。)資料來源:上列古代世系原文,一世少典國君至黃帝譜系,依據公元902年、民國7年,劉氏總族譜,廣州市九曜坊粵華興蔭記印務局承印,第十八頁。
  ●杬、中華民族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源流譜系表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第九代第十代少典氏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第九代炎帝
天  地  玄  黃  宇  宙  洪  荒  日  月  盈
中華┌三皇┌臨魁┬帝承┬帝明┬帝宜┬帝來┬帝裹┬節莖┬姜克┬榆罔
民族│三:│西元│西元│西元│西元│西元│(帝│(路│(氏│名參盧
姓氏├炎帝│前三│前二│前二│前二│前二│居)│史:│族典│西元
炎黃│神農│0七│九九│九三│八八│八四│西元│炎居│:炎│前二
總始│氏 ┤七年│七年│七年│八年│三年│前二│生節│帝數│七五
祖少│ ●姜│至前│至前│至前│至公│至公│七九│莖。│世生│二至
典氏┤公元│二九│二九│二八│元前│元前│五年│節莖│器。│前二
妣有│前三│九八│三八│八九│二八│二七│至公│生戲│) │六九
蟜氏│二一│在位│在位│在位│四四│九六│元前│。戲│  │八位
女安│七年│八0└六0│四九│在位│在位│二七│生器│  │五五
登,│至公├姜董權  │相傳│四五│四八│五三└。)│  │朝代
生長│元前├姜會魁  │越南└年。└年。│在位   │  │下續
子石│三0├姜鬥臨  │開國      │四三   │  │黃帝
年(│七八├姜邛   │之君      └年。   │  └軒轅氏
炎帝│在位├姜柱   └為帝明之子         └姜戲┬姜器
)、│一四├姜起─慶甲─帝監─縉雲┬蚩尤,傳說兄弟八十一人│(小帝)
次子│0年└女娃(女)     │(一云:炎帝子邛之支庶└(下略)
勗其│妣 水氏聽詙,又曰奔水氏。└耆田後裔為蚩尤。)
(黃├勗其┬巨駓┬芒昧┬夷栗┬柏堅┬節 ┬赫胡┬封胥┬依盧┬啟昆┬黃
帝直│妣扶│妣蜀│妣逿│妣女│妣赤│妣鉅│妣摩│妣女│妣九│妣有└帝
系)└胥氏└山氏└伊氏└儀氏└水氏└閭氏└利氏└娥氏└方氏└蟜氏/2007/5/26/重新/編輯校對/
參考資料:
中華姓氏千字文統一輩序表:
http://bloguide.ettoday.com/s1681688/textview.php?file=16564
中華民族炎帝神農氏源流譜系表:
http://bloguide.ettoday.com/s1681688/textview.php?file=64933
中華姓氏源流通譜(2007年版普及本)附錄千字文輩序:
http://bloguide.ettoday.com/s1681688/textview.php?file=13479
中西曆甲子年號紀年表索引
●編輯家族譜資料庫的部落格文章目錄:
http://www.blogtw.com/list.php?user=s1681688
●中西曆甲子年號紀年表索引下頁:
http://www.blogtw.com/list.php?user=s1681688&pg=2
●1/29/06中西曆甲子年號紀年表索引(公元前4506年至公元2043年):
http://www.blogtw.com/blog.php?id=267482
●1/29/06中西曆甲子年號紀年表(公元前4506至公元前3898年):
http://www.blogtw.com/blog.php?id=267480
●1/29/06中西曆甲子年號紀年表(公元前3897至公元前3298年):
http://www.blogtw.com/blog.php?id=267479
●1/29/06中西曆甲子年號紀年表(公元前3297至公元前2698年):
http://www.blogtw.com/blog.php?id=267477
●1/29/06中西曆甲子年號紀年表(公元前2697至公元前2158年):
http://www.blogtw.com/blog.php?id=267474
●1/29/06中西曆甲子年號紀年表(公元前2157至公元前1558年):
http://www.blogtw.com/blog.php?id=267472
●1/29/06中西曆甲子年號紀年表(公元1557前至公元前958年):
http://www.blogtw.com/blog.php?id=267471
●1/29/06中西曆甲子年號紀年表(公元前957至公元前358年):
http://www.blogtw.com/blog.php?id=267470
●1/29/06中西曆甲子年號紀年表(公元前357至公元243年):
http://www.blogtw.com/blog.php?id=267469
●1/29/06中西曆甲子年號紀年表(公元244至公元843年):
http://www.blogtw.com/blog.php?id=267468
●1/29/06中西曆甲子年號紀年表(公元844至公元1443年):
http://www.blogtw.com/blog.php?id=267465
●1/29/06中西曆甲子年號紀年表(公元1444至公元2043年):
http://www.blogtw.com/blog.php?id=267464
中華民族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源流譜系考:
http://bloguide.ettoday.com/s1681688/textview.php?file=65973
少典氏譜系圖:
http://tw.myblog.yahoo.com/jw!kYZfQa.BQUFPKRgcWEkyVw--/slideshow?fid=78
●12/12/06中國朝代年號表:
http://www.blogtw.com/blog.php?id=351786
●中日紀年對照表(日本據台期間適用):
http://bloguide.ettoday.com/s1681688/textview.php?file=6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