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ews.dayoo.com 2006年06月29日 10:09 来源: 中国广播网 近日,专门从事古生物研究的瑞士、意大利专家专程赴贵州省兴义实地考察后称,上世纪发现于贵州的贵州龙化石是“龙”家族的祖先,是中生代爬行动物开始兴盛时期的一霸。 奥利维巴·瑞柏和安德鲁·托瑞是世界上专门研究海生爬行动物(龙)和研究鱼类化石的权威专家,在兴义实地考察后,他们一致认为:贵州龙生活在三叠纪中期(距今2.43至2.31亿年),两栖于滨海环境,是地球上最原始的爬行动物,分类上属鳍龙目贵州龙科。 “贵州龙的特点是头小而眼孔大,四肢细长,脚短而未完全变成鳍,体形大小酷似现代爬行类的蜥蜴,自吻部到尾端最小的不到10厘米,最大的也只有30厘米多,远不能与庞然大物的恐龙比拟。但它却是‘龙’家族的祖先,为中生代爬行动物开始兴盛时期的一霸。”安德鲁·托瑞专家说。 (编辑: 小翊 ) news.dayoo.com 2006年06月19日 14:54 来源: 新浪科技 最新发现证明5.8亿年前地球已出现两侧对称动物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就不断受到学者的质疑和神学家的猛烈攻击。其中最令达尔文及追随者头疼的是:在地球上没有发现任何寒武纪之前的生物化石,但到寒武纪却突然出现了三叶虫等复杂生命。这里没有生物的演化过程。神学家据此宣传上帝在寒武纪创造了生命。达尔文猜想:前寒武纪的生物化石不是没有,而是还没有被发现。 今天上午,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均远宣布:他所领导的研究小组“圆了达尔文的梦”,他们找到了前寒武纪生物演化的有力证据。这一成果刊登在了今天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据了解,陈均远联合我国台湾和美国、欧洲的科学家,使用同步辐射相衬成像方法,对贵州瓮安1998年发现的、属前寒武纪地质时代的、具极叶结构的磷酸盐岩化胚胎化石,开展了三维无损伤研究,成功获得了古化石样品细小的(0.1—0.7毫米)内部空间的高分辨结构,证明所观察到的颈状构造的极叶身份。由此不仅为两侧对称动物在瓮安动物群的存在提供新的重要证据,而且也表明两侧对称动物早在5亿8千万年前就已经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冼鼎昌院士提出了用同步辐射成像方法对古生物化石进行三维无损伤研究的设想。他与陈均远研究员领导的小组合作,开展了对所选胚胎化石的研究。研究中,同步辐射相位衬度成像方法起了关键的作用。陈均远及合作者在北京和台湾的同步辐射装置上用这个方法做过具极叶胚胎的三维成像,最后在欧洲同步辐射装置上得到了理想的图像。而如果使用传统方法根本不可能使古生物化石完好无损。 据冼鼎昌院士介绍,此项研究获得成功表明,古生物学和同步辐射应用的结合可以为人们打开一个广阔的研究新视野。 (李大庆) (编辑: 下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