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远古火星曾是湿润世界

(2006-04-24 10:56:46)

肖 洁

    本报讯 最新研究表明,火星曾经经历了3个差异明显的时代,随着时间推移,水在各个阶段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弱化。 

    这是科学家迄今为止对火星表面矿物进行的一次最复杂的研究,来自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德国以及美国的科学家参加了此次研究,法国巴黎大学的Jean-Pierre Bibring是这个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他们的研究结果刊登在最新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据美国“Space.com”网站报道,研究总结说,如果类似地球生命的物质在火星上曾经存在过,那么它们只可能在火星的幼年时期存活,即最早期的那个时代。 

    研究小组成员、美国布朗大学的地质学家John Mustard说:“从35亿年前开始,火星的环境变得日益干燥,酸性也越来越强——不适合任何形式的生命生存,哪怕是微生物。” 

    此次研究采用的火星矿物分布数据来源于OMEGA——欧洲“火星快车”上的主分光计,以及其他火星轨道器和探测器搜集的相关数据。通过分析,研究小组将火星的地质年代分为三个差异明显的阶段: 

    第一个时代大约从46亿年前到40亿年前,此时的火星是一个相当湿润的星球。那些被腐蚀、碰撞或者断裂的最古老的岩石表明,火星存在黏土矿物,如铁纹石和绿脱石,这些物质都需要充足的水、适宜的温度以及低酸性环境才能形成。 

    第二个时代发生了环境巨变,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将硫磺喷到大气中,并在落下后覆盖了整个行星表面,使得火星原本潮湿、碱性的环境变得干燥和酸性。这一时代大约出现在40亿年前到35亿年前,有石膏和灰赤铁矿为证,这些矿物在火星上的Valles Marineris和Meridiani两地被发现。前者相当于火星上的“大峡谷”;后者是美国“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的地方,科学家还在当地发现了富含硫酸盐的矿石。硫酸盐的形成需要水,不过OMEGA探测到,一些硫酸盐也可能在酸性的环境中形成。 

    第三个时代大约从35亿年前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科学家所发现的矿物表明,它们的形成和改变都没有液体水的参与。这些富铁矿物大部分是氧化铁,可以在火星的很多地方找到,表明火星寒冷而干燥的环境一直延续到今天。 

    这一新研究还解释了为什么火星看起来是一颗红色的星球。科学家说,火星呈红色的原因不是早期水的影响的延续,最可能的原因是赤铁矿或磁赤铁矿的细小微粒所呈现出的颜色。 

    研究小组指出,如果火星的生命曾经存在过,那么它们只可能存在于火星的第一个时代。而且,生命存在的痕迹最可能在两个富含黏土矿物的地区被发现。研究人员还指出,未来的火星探测器在选择登陆地点时,这些地区将可能成为引人注意的目标。

(肖洁) 

大洋网: 幼年火星气候潮湿炎热可能孕育过生命

news.dayoo.com 2006年04月21日 16:17 来源: 国际在线

    国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刊登的一篇研究报告称,“幼年”时期的火星气候潮湿、炎热,因此当时的气候可能适合于生命繁衍,但是,这种环境持续时间很短。

    据埃菲社4月20日报道,这份研究报告是由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德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共同完成的。报告说,“幼年”火星气候潮湿炎热,可能具备过一个适于生命繁衍的环境。但是,在这个环境还没完全演变成形之前,火星经历了一次剧烈的气候变化过程,变成了一颗寒冷、荒芜的酸性星球。

    美国罗得岛州布朗大学的地质学家约翰·马斯塔德说,“在35亿年前,火星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干燥和酸性,变得不适于任何生命生存,哪怕是微生物”。科学家们分析了火星上水的历史,并结合美国宇航局的观测卫星与火星探险车提供的资料,对火星矿物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后得出了这个结论。

    巴黎大学天体物理学家让-皮埃尔·Bibring领导下的这个科研小组确定,火星曾经历过3个界限分明的地质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从火星诞生到大约46亿年前,时间跨越6亿年。这个时期以铁纹石和绿脱石矿物为主要特征。这些矿石的形成需要充足的水量和炎热的天气。第二个时期是从40亿年前到35亿年前,炎热、碱性的环境变得寒冷、酸性,在这种环境中形成了灰色赤铁矿。科学家指出,环境巨变是火山大规模喷发导致的。火山喷出的硫磺弥漫在大气中,落下后覆盖了整个行星表面。

    最后一个地质时期从大约35亿年前直到今天,火星上的矿物在缺少水的条件下形成。这些矿物大多富含铁质,在火星表面随处可以发现,反映了如今火星表面寒冷荒凉的环境。

    报告的最后部分指出,火星呈红色的原因不是早期水的影响的延续,而可能是细小的赤铁矿颗粒或其他某种富含铁质的矿物所呈现出的颜色。(何晓鸿)

(编辑:小黎)

大洋网: 科学家称火星经历过三个差异明显的时代

news.dayoo.com 2006年04月21日 10:24 来源: 新浪科技

    据美联社报道,一项研究表明,今天火星寒冷、干燥的气候形成于约35亿年前,而这之前火星上的气候湿润。

    一个由数个国家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绘制了火星地质演变的时间表。在本周五的《科学》杂志上,科学家们撰文称火星经历了三个差异明显的时代。

    法国太空天体物理学研究院的让-皮埃尔是这个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他说如果说火星适合生命生存的话,那应该是它早期、气候湿润的时代。

    火星诞生于大约46亿年前,开始了火星演变史上的第一个时代。研究人员称,在第一个时代粘土材料形成了,而粘土需要丰沛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大约40亿年前,火星第二个时代开始了。在这个时代,火星上火山活动频繁,火山爆发喷发出大量的硫磺。从这个时代开始,火星开始变的干涸。大约在32亿年前和35亿年前之间,第三个时代开始了。这个时代火星上存在以氧化铁为主的大量矿物质,研究人员认为氧化铁的形成和改变和水无关。

    文章的作者之一、布朗大学地质学家约翰-穆斯塔德说,日益干燥和酸性的环境“并不适合任何生命形式的生存,甚至是微生物。”

    来自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德国以及美国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火星快车收集到的数据绘制了火星地质演进的时间表。“火星快车”计划是欧洲航天局实施的,它携带了可以分析火星地表矿物质组成的设备。而上述五个国家的太空和科研机构负责为这个研究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李伟)

(编辑:小黎)

新华网 新数据表明:火星表面含水 可能足以支持生命

www.XINHUANET.com 2005年02月22日 16:30:3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洛杉矶2月21日电(记者陈勇)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通过对欧洲“火星快车”探测器搜集的数据分析发现,干燥得近乎沙漠的火星表面仍然有一定含量的水。在火星表面的一些地点进行实地采样,可能会发现火星历史上曾有足以支持生命的环境。 

    参加这一研究的科学家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和俄罗斯,他们在最近一期《科学》杂志网络版上共发表了6篇论文。其中3篇文章的作者之一、美国布朗大学地质科学教授约翰·马斯塔德21日说,他们根据“火星快车”所搭载“欧米加”可见光和近红外分光光谱仪的观测数据,并对照美国宇航局火星车的采样资料,对火星表面的构成有了新认识。这些新成果主要包括: 

    ——火星表面含有硅酸盐、冰和霜冻、矿物质的水合结晶以及水合沉积物。在美国火星车“机遇”号目前探测的“梅里迪亚尼平面”附近,表面构成是以酸性硫酸盐为主,而在其他一些地方比如“大席尔蒂斯”高地附近,表面构成以中性的黏土和水合结晶物为主,表明其历史环境更适合支持生命。 

    ——在火星表面的峡谷和山丘上,含有硫酸镁石、石膏和多水合硫酸盐,这些都是带有结晶水的硫酸盐,在火星最大的峡谷“水手谷”内,都有水合硫酸盐存在。这表明,在火星最初的10亿年历史中水曾经非常普遍。“水手谷”长达3000公里,宽600公里,深8公里,也是太阳系行星上最大的峡谷。 

    ——火星表面富含橄榄石以及低钙和高钙辉石,这些是火山喷发的迹象。此前科学家曾认为,火星北部的低地可能是原始海洋曾覆盖的地方,水的痕迹应该很普遍,但新研究发现火星北部低地的主要成分是火山岩石,因此这一观点被推翻了。 

    科学家们的分析还显示,火星表面尽管富含硅酸盐和硫酸盐,却没有碳酸盐;火星的水以冰块和霜冻的形式存在于南北两极,表面被薄薄的干冰覆盖;火星历史上水覆盖的面积非常广泛,并非几个局部。 

    马斯塔德表示,这一新研究成果的意义还在于为未来火星登陆探测指示了地点,“梅里迪亚尼平面”、“大席尔蒂斯”高地以及“水手谷”三处地方,是未来探测中采集火星土壤和岩石样本最合适的地方,由此可能提供火星历史环境能否支持生命的直接证据。科学家们已经设计了新的分光光谱仪,将在今年8月随美宇航局的火星探测轨道飞行器升空。(完)

(责任编辑:陈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