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在古生代并非海洋
(2005-05-10
10:36:04)
本报北京5月9日讯(记者刘英楠
通讯员韦国华)赵文津、任纪舜、李廷栋、许志琴等1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5月8日齐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进行青藏高原地球科学战略研讨。会上专家们展示了该领域的最新成果——赵文津院士透露,印度大陆正以每年50毫米的速度向北移动;任纪舜院士则表示,青藏高原地区在古生代并不是一个辽阔的大洋盆地。
赵文津说,印度大陆正向中国“全速奔跑”的结论,是基于我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实施的“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和“青藏高原岩石圈现今变动与动力学研究”得出的。他说,印度大陆北移的同时,西藏块体和甘青地块也分别以北偏东向28毫米/年和北东向15毫米/年的速度移动;三大块体正发生明显的挤压缩短现象,其中以印度大陆和西藏块体之间的缩短最为突出。测量结果还显示,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在以35~42毫米/年的速度向北略偏东移动。
任纪舜在会上作了题为《1:25万地质填图进一步揭开了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的神秘面纱》的专论,认为青藏高原地区在古生代并不是一个辽阔的大洋盆地,所谓的古特提斯海实际上并不存在。他说,多年来一些西方地质学家一直认为潘吉亚超大陆形成之后,在其东部古亚洲与东冈瓦纳之间有一个向东呈喇叭口形并与泛大洋相通的海洋,即古特提斯或永久特提斯,按此设想,古生代时期青藏高原是一个辽阔的大洋盆地。但最近的1:25万地质填图和许多地质学家提供的确凿地质事实证明,这个所谓的古特提斯或永久特提斯并不存在;此一时期的青藏高原地区,没有起到分隔古生物、古地理作用的大洋盆地。
(记者刘英楠
通讯员韦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