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琼 地 区 新 生 界
选编  23100字

*1 北部湾盆地的第三系*2 雷州半岛及北部湾的第三系*3 海南岛新生界简况*4 海南岛新生界*5 雷琼地区地层钻孔剖面描述

*1 北部湾盆地的第三系

1.上白垩统:在北部湾盆地的福山、前山、乌石和迈陈凹陷中。据钻孔揭露,为一套由灰棕、棕色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组成的韵律层,夹泥灰岩,常见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属于山前洪积扇,辫状河流冲积-洪积和潜流河泥坪等环境下的堆积。介形类和轮藻的化石组合鉴定为晚白垩世。厚几十至大于1000m。

2.下第三系长流组:见于北部湾盆地,为棕红、暗棕色泥岩与砂砾岩互层,其下部有时为杂色泥岩与灰白色砂砾岩互层。厚达800m。以内陆洪积、冲积环境为主的沉积。轮藻及孢粉化石证实其形成于晚古新-早始新世。

3.下第三系流沙港组:见于北部湾盆地,最大厚度大于1500m,岩性可分为三段:下段和上段为灰黑色泥岩与灰白、浅灰白色含砾砂岩、砂岩互层,上Z段顶部常见数十米厚的灰黑色泥岩;中段为大套灰黑色泥岩、页岩,偶夹薄层砂岩。沉积时为近海的湖泊环境,曾受海水侵浸的影响。早期和晚期主要为湖泊沉积,夹河湖相、滨湖相砂体;中期以深水湖相沉积为主,夹一些浊积砂岩层。介形类化石证实属于始新世的沉积。

4.下第三系涠洲组:为渐新世-中新世沉积。以棕红色为主的杂色泥岩与灰白色砂岩、含砾砂岩组成的不等厚互层。以平原河流冲积、洪积为主的沉积。在中、上部地层中出现海绿石和红树林群落的花粉化石,并有一些半咸水的介形类化石;上部地层见浮游有孔虫化石。反映出与海的联系比前期更为广泛。厚度变化大,为204~1970m。

5.下中新统下洋组:见于北部湾,为灰、绿灰色砂砾岩、砂岩夹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下部夹薄层灰岩或白云岩。有孔虫、介形类化石丰富,并有瓣鳃类化石。属滨海沉积。厚37~440m。

6.中中新统角尾组:见于北部湾,于北部湾2井,上部为厚层灰色泥岩,下部为灰绿色细砂岩与灰色泥岩互层,富含粒状海绿石。有孔虫、介形类及孢粉化石含量丰富。属浅海沉积。厚111~607m。

7.上中新统灯角楼组(曾称佛罗组):上部以灰黄色粗砂岩、砂砾岩和砾岩为主,夹灰色泥岩;中部以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泥质砂砾岩、含砾砂岩;下部为灰黄色砂砾岩、砾岩,成岩性差。有孔虫、介形类、瓣鳃类和孢粉化石含量丰富。属浅海环境下的沉积。厚79~497m。

8.上新统望楼港组:上部以大套灰、灰黄色砂砾岩、砾岩为主;中部为灰色砂、泥岩互层,以泥质细砂岩为主,富含有孔虫、瓣鳃类和腹足类化石;下部以灰色泥岩为主,夹灰黄色中砂岩、泥质中砂岩,富含有孔虫、介形类、孢粉以及腹足类和瓣鳃类化石。属浅海~滨海环境下的沉积。厚18~512m。

  (摘自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构造研究室.南海地质构造与陆缘扩张.1988.P205~208)

*2 雷州半岛及北部湾的第三系

1.长流组:不整合覆于上白垩统之上的河湖相碎屑岩建造,厚780m。中含孢粉Celtispollenites triporatus-Pentapollenites jiangsiensis组合,时代为古新世。

2.流沙港组:整合覆于长流组之上,为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建造,厚140-638m。其中产介形类Sinocypris组合及孢粉Salixipollenites-Momipites triletipollenites-Operculumpollis operculatus组合与Quercoidites-Ulmipollenites-Aluipollenites组合,时代为中-晚始新世。

3.涠洲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建造,以明显不整合超覆于下伏地层之上,厚200~1790m,其中产介形类厚Chinocythere组合,孢粉Magnastriatites hawardi-Trilobapolis-Verrutricolporites pachydermus-Retittricolpites cf. matauraensis组合,时代为中-晚渐新世。

新第三系由下而上分为四个岩石地层单位(王惠基,1981;张一勇,1981)。
4.下洋组:为一套滨海相粗碎屑岩建造,与下伏的老第三系涠洲组呈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厚39~530m。中含孢粉Tricolporopollenites-Zonocotites-Chenopodipollis microporatus-Graminidites组合。有孔虫浮游相为Globigerina ciperoensis组合;底栖相为Ammonia tepida组合。时代定为早中新世。

5.角尾组:为一套滨海-浅海相砂泥质碎屑岩建造,与下伏的下洋组整合接触,厚191~610m。中产介形类Sinileberis longicaudata组合,有孔虫浮游相以Cossigerinella chipolensis,Globorotalia siakensis为主;底栖相以Ammonia nipponica为主,时代定为中新世中期。

6.佛罗组:为一套滨海相粗碎屑岩建造,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厚39~574m。中产介形类Spinileberis inflexicostata-Cytheroptera striatituberosa组合。有孔虫浮游相以Globorotalia acostaensis,Glob igerinanepenthes为主;底栖相以Ammoniaaltispira为主。孢粉为Cupuliferoipollenites oriformis-Ilexpollenites-Dicolpolliskockelii-Liquidambarpollenites stigmusus组合。其时代归中新世晚期。

7.望楼港组:为一套浅海砂泥质碎屑岩建造,与下伏佛罗组为整合接触,厚48~404m。中产介形类Hemikrithe foveata-Neomonoceratina delicata组合。有孔虫浮游相以Pulleniatina primalis,Globigerinoides extrimus为主;底栖相以Asterorotalia,Pseudorotalia为特征。孢粉为Cupuliferoipollenites oriformis-Polyp odiaceaesporites-Chenopollipollis microporatus组合。时代归属上新世。

  (摘自:南颐.广东省地层概要(Ⅱ.中生代-新生代地层).广东地质.1989.第四卷.第三期.P28-30)

长流组:命名地在海南省海口市长流附近,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南海西部石油公司1980年建立。该组在北部湾盆地广泛发育。岩性为棕红色的砂砾岩与泥岩互层,底部有钙质角砾岩。属陆相洪积相沉积。厚145~780米以上。不整合在前第三系及岩浆岩之上。含孢粉化石,时代归古新世。

流沙港组:命名地在广东省雷州半岛徐闻县流沙港,南海西部石油公司1980年建立。按岩性组合自上而下分为5段,其中流一、流二、流三段见于北部湾盆地各凹陷的钻孔中;流四、流五段分布在海南省福山凹陷。北部湾盆地的流一段与流三段均为深灰色泥岩、页岩与灰白色砾岩、含砾砂岩互层,流二段为深灰色的泥岩、页岩,偶夹薄层砂岩,顶部有油页岩。该组厚度变化大,由32米至1527米。属中深湖相沉积。与下伏长流组呈整合接触。含孢粉化石,时代属始新世至早中渐新世。

涠洲组:命名地在北海市涠洲岛张公村的涠浅一井钻孔,地质部第四普查勘探大队广东综合研究队1964年建立,原名涠洲群,定其时代为下第三系。1975年茂名页岩油公司改称现名。岩性为杂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砂岩、砂砾岩,中部夹深灰色泥岩。厚204~1791米。该组岩石中见有海绿石及磁铁矿型宇宙尘,所含孢粉化石中有海岸红树林群落的花粉,并产海相有孔虫及陆相半咸化环境下的介形类、腹足类,表明该组属海陆交互相沉积,当中上部沉积时开始了第三纪的局部海浸。与下伏流沙港组为不整合接触。其时代暂归晚渐新世。

下洋组:命名地在广东省徐闻县下洋区姑村的雷琼三井钻孔。地质部第四普查勘探大队广东综合研究队1964年建立。主要岩性为绿灰色的砂砾岩、砾状砂岩夹灰色泥岩,底部夹一薄层泥晶白云岩或生物碎屑灰岩,岩石中普遍含海绿石、胶磷矿等自生矿物及磁铁矿型宇宙尘。厚37~493米。与下伏涠洲组为不整合接触。确定时代的化石有有孔虫(闭合早泡状抱球虫、奥契塔抱球虫、肋葡萄虫、西帕罗抱球虫、微抱球虫等),介形类(三井半花介、南海善里介、新翼真尾花介、剌面介等),瓣鳃类(牡蛎、梅花满月蛤、半泽微心蛤等),属早中新世,代表北部湾及南海大规模海浸的开始。根据化石及指相矿物,该组属滨海浅滩相沉积。

角尾组:命名地在广东省徐闻县迈陈区角尾乡许家寮村的雷琼一井钻孔,地质部第四普查勘探大队广东综合研究队1964年建立。岩性上细下粗,上段以灰色泥岩为主,下段为灰绿色的砂砾岩、细砂岩夹泥岩、泥质粉砂岩,岩石中富含海绿石,属大陆架浅海相沉积。厚62~440米。与下伏下洋组呈整合接触。确定时代的化石有有孔虫(原始拟抱球虫、西帕罗抱球虫、池部仿轮虫、洁净葡萄虫、先葡萄虫等).介形类(后瘤小花介、寂翼花介、健壮真花介、蜂窝尾壳介等)以及钙藻等,属中中新世。

灯楼角组:命名地在广东省徐闻县迈陈区角尾乡灯楼角,即雷州半岛南端琼州海峡灯塔所在地。南海西部石油公司1980年根据钻孔所见岩性从角尾组中划分出。其岩性,上部以灰黄色的粗砂岩、砂砾岩、砾岩为主,夹灰色泥岩;中部以灰色泥岩为主,夹泥质砂砾岩、含砾砂岩;下部为灰黄色砂砾岩及砾岩。成岩性差。厚79~494米。含少量海绿石和磁铁矿型宇宙尘。与下伏角尾组为整合接触。确定时代的化石有瓣鳃类(凸扁镜蛤、郝氏坚篮蛤、莺歌海滑粟蛤、截蛤等),腹足类(南海螺、射线小日螺等),有孔虫(假轮虫、拟抱球虫、高口三叶拟抱球虫、缝线圆球虫、强壮圆辐虫等),属晚中新世。

望楼港组:命名地在海南省三亚市莺歌海望楼港、佛罗一带。广东地质局七六五地质队1959年建立,原名佛罗组。1980年广东大陆架地层会议改称现名。其岩性,上部以灰黄色的砂砾岩、砾岩为主;中部以砂岩、泥岩互层及泥质砂岩为主,富含生物碎屑;下部以灰色泥岩为主夹灰黄色中砂岩。分布稳定,厚一般280米左右。与下伏灯楼角组为整合接触。化石以有孔虫假轮虫—星轮虫—善林虫组合占优势,并有介形类凸凹坑半克里特介—欢乐新单角介组合为特征,时代属上新世。

  摘自:http://www.doc88.com/p-6252080135705.html

*3 海南岛新生界简况

第三系属河湖相和滨海、浅海相沉积。下第三系渐新统,属昌头组,见于临高加来钻孔中,为内陆湖相碎屑沉积,由砖红、紫红、棕红色砂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油页岩等组成。夹薄层石膏和灰岩透镜体。上第三系分布于本岛北部、西部和南部沿海平原区,为盆地沉积,陆地部分不连续分布,多为第四系所覆盖,岩性为一套松散的砾石,砂及半固结的砂砾岩、泥岩,夹多层玄武岩、火山碎屑岩和褐煤、油页岩等。第三纪有23次火山岩喷发。

第四系:
  mlQ3:海湾二级阶地沉积,灰白色亚砂土、砂,主要分布于文昌岛东林场一带。
  mfQ3:滨海二级阶地砂堤沉积,黄红、灰白色亚砂土、砂,厚1-21米。
  mQ3:滨海二级阶地沉积,黄红、灰白色亚砂土、砂,厚1-28米。
  plQ2:古洪积层,砖红色砾质亚粘土、亚砂土、砂砾,厚1-14米,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山前地带。
  mfQ22:海成三级阶地砂堤沉积,砖红色亚砂土,砂砾。厚1-16米。
  mQ22:海成三级阶地沉积,棕红色亚砂土、砂砾。厚1-25米。
  mfQ21:海成四级阶地砂堤沉积,紫红色粉细砂、砂砾。
  mQ21:海成四级阶地沉积,棕红色亚砂土、砂砾。
  mQ2、mfQ2主要分布于西、北部沿海地区,组成海成三、四级阶地及砂堤。厚度1-15米。
  aplQ1:灰白-杂色粘土夹砂砾。陆相沉积。
  mQ1:杂色粘土,亚粘土夹亚砂土,砂土。海相沉积。
  Q1主要分布于临高加来、琼山府城一带北部及南部沿海地区。厚2-23米。
  Q1、Q2、Q3各有两(回)次,Q4有一次火山喷发:     
  βQ11,βQ12;βQ21,υQ22,βQ22;υQ31,βQ31,υQ32,βQ32;βQ4。Q2、Q3的呈大片岩被出露。

  (摘自:《海南岛1/20万海岸带工程地质调查设计书》)

*4 海南地质矿产 第五节 新生界(网上转载)

*5 雷琼地区的北海组

1 北海组的分布
  
北海组由邓植仪教授于1934年创建于广西北海市,地层主要分布于雷中、雷北(包括湛江市)及海南岛、吴川、廉江、广西合浦-北海等地的沿海,电白沿海也见类似地层。沉积层以海南岛西海岸厚度较大,以半岛西北的遂溪-海康一带分布范围最广,区内雷南火山岩台地的沿海少见分布。北海组在雷中、雷北及广西的合浦一带,主要分布于标高20~35m的波状广阔平原上,局部受后期构造抬升影响,分布标高达142.7米(湛江市平岭);在海南岛主要分布于沿海10~50m和25~60m的第三、四级波状海成阶地中,局部沿古海岸发育,组成第三、四级海成老砂堤堆积,地层在北部、西部较为发育,构成的阶地面较宽阔,如在加来一带标高70~90m的第四级阶地面宽达10~20km,延绵50km[3]。北海组的厚度1~25m,与下伏地层的接触界面随宏观地形的变化而呈波状起伏,界面中部高四周低的穹窿形态较为常见(非构造成因)。与下伏湛江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2 北海组的岩性特征
  
北海组岩性较为稳定,各地相差不大。颜色以砖红、棕红、褐红、褐黄色为主,地层富含铁质,反映在地表遭受风化淋滤作用的结果。
下部以砾砂、砾石层为主,局部为含砾亚砂土。砾石以细砾为主,粒径一般6~12mm,靠内陆(如坡头塘基)少数达30mm;分选性中等,次园~次棱角状;砂砾成分以脉石英、石英岩为主,靠内陆花岗岩、变质岩、砂页岩岩砾增多,局部的砾砂、砾石层(尤其底部)被铁质胶结(可能形成于后期的地下水作用),城月镇、东海岛一带的剖面见含浅灰、灰白色球状粘土砾,其粒径5~20mm。下伏湛江组杂色粘土或基岩的顶部有一层<30cm的风化铁质层,其上常含陨击玻璃-雷公墨。厚度一般0.9~14m,其稳定性、连续性稍差,局部缺失;在湛江地区自内陆至沿海有颗粒变细、厚度变薄的趋势。[1]
  上部以亚砂土为主,局部为含砾亚砂土或亚粘土。颗粒以中、粗粒组份为主,分选性、均匀性较差,磨园度呈次棱角~次园状;砂、砾成分主要为石英,中部常含风化铁姜石,其底与下部砾砂层之间常见铁姜石或不连续的铁质薄层,其中偶见陨击玻璃;厚度0.5~5.6m,连续性较好。在湛江地区自内陆至沿海有颗粒变细,厚度增大的趋势(北1.5~2m、南4~5m、东海岛5.5~6m)。北海组上部与下部的接触界面明显,也随宏观地形的变化而呈波状起伏,中间是有沉积间断的。结合北海组砾石的大小及含粘土砾这个特点,与湛江组岩性进行对比推测,北海组物质的主要来源在于对湛江组的侵蚀、搬运和堆积。

3 北海组的生物化石
  
袁宝印、冯文科等在琼北的北海组发现了珊瑚化石碎屑和海绵针化石,在雷州半岛附近发现了海绿石和红树孢粉化石[3]。合流天然剖面球状风化玄武岩下伏的北海组的孢粉化石组合:上部粘土质砂以草本占优势为34.5%~85%,次为孢子占8~13%,木本花粉很少,草本以禾本科、蒿和里白科为主,反映了当时的热带稀树草原植被景观和干燥炎热气候环境;下部砾砂以热带木本花粉占优势为51~81.8%,其次为孢子占2.7~38%,草本为2.7~1.4%,其与湛江组相似,但苏铁、棕榈、香荔枝及山矾科、萝摩科的数量有明显增加,其它如梓(?)科、桑科、无患子、大戟等仍有相当数量,显示当时的植被为热带森林,茂密潮湿,出现较多的萝摩科和藤本植物,并有一定数量亚热带树种,如杉、枫香、栲属,反映为炎热潮湿的气候环境(见《中国的第四系》)。北海组细粒沉积物中的孢粉化石丰富,为Concentricystes(环纹藻)-Inaperturopollenites(无口器粉属)-Quercus(栎)-Adiantum(铁线蕨)-pinus(松属)-Polypodiaceae(水龙骨科)-cupressaceae(柏科)-Selaginella(卷柏科)-Castanopsis(栲属)组合。其中,木本花粉占43.43%,蕨类占32.39%,藻类占20%,草本花粉占3.59%。木本花粉以栎属(9.5%)、松属(5.79%)、柏科(3.48%)、栲属(2.35%)、杉科(2.30%)、桃金娘科(1.76%)、杨梅属(1.51%)、木麻黄科(1.37%)、栗属(1.11%)为主,冬青属(0.65%)、铁杉属(0.57%)、罗汉松属(0.57%)次之,紫树属(0.47%)、榛属(0.44%)、桤木属(0.42%)、山矾属(0.37%)、木兰科(0.36%)、桦木属(0.20%)、黄杞科(0.20%)、榆属(0.20%)、桑属(0.20%)、柳属(0.19%)、泪杉属(0.18%)、棕榈科(0.18%)等少量;草本花粉以禾本科(1.60%)量多,菊科(0.85%)、香蒲属(0.24%)、茜草科(0.24%)、蒿科(0.20%)、莎草科(0.19%)等次之;蕨类花粉以铁线蕨(5.91%)、水龙骨科(5.69%)、卷柏科(3.27%)、凤尾蕨属(2.44%)、海金沙属(2.39%)、石松属(1.65%)、莎椤属(1.50%)为主,膜蕨科(1.09%)、紫萁属(1.08%)为次,金毛狗属(0.42%)、碗蕨科(0.36%)、瘤足蕨科(0.36%)等少量;藻类以环纹藻(15.13%)为主,弧尾藻(1.09%)次之;其它还有Hicriopteris(1.31%)、Indeteminable pollen(1.68%)。孢粉组合反映当时为温带阔针叶混生森林~草原植被景观,并出现了较多的淡水藻类植物的特征。广东地科所赵汝旋、秦国荣认为,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以上引自[1])。中更新统出现这些较冷的温带孢粉化石组合,不排除是来自于冰期沉积间断期或后期(如末次冰期)孢粉的随水下渗。

4 北海组测定的地质年龄
  湛江市1/5万区调取得了19个TL年龄数据,上部有28、30、31、31.5、34.1、36、39、40、40、45、46万年11个年龄值,下部有52、54、54.5、57、59、60、68、69万年8个年龄值[2],(通过与中更世北半球冬半年平均太阳辐射量及深海氧同位素确定的暖期进行对比,发现其中有14个样品落在高辐射量和暖期范围,表明与暖期高海平面有高的相关性)。北海市北海组上部亚砂土和下部砾石的TL年龄分别为0.295Ma和0.597Ma[2]。琼北标高30~45m的第三级阶地9个地点的热释光强度为0.9~2.5(相对单位),而标高70~90m的第四级阶地7个地点的只为0.3~0.6,第四级阶地雷公墨数量较第三级少,认为第三级阶地较第四级阶地老[3]。

5 北海组中的陨击玻璃(雷公墨)
  
北海组中普遍存在陨击玻璃(雷公墨),主要分布于底部湛江组杂色粘土(或基岩)风化铁质层的上面,偶见于北海组上部与下部界面的铁质碎石之中[1],琼北低阶地中数量多于高阶地[3]。湛江地区的TL年龄为0.615Ma[1],琼北的裂变法、K-Ar年龄为0.7Ma。
  在大的区域上,陨击玻璃分布于整个东南亚地区,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尼的爪哇、泰国、老挝、越南及我国东南的粤桂琼沿海等地区均见分布,或称澳大利亚"玻璃陨石群",它是目前发现的撒布范围最大的"玻璃陨石群"(占地球面积1/10),数十万个样品的K-Ar法年龄为0.7±0.1Ma。
  陨击玻璃一般为墨黑色,半透明或不透明,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外表呈核桃状、水滴状等不规则形态,具气孔状构造;个体大小不一,雷北一般几至二、三十克,大的达80-150克(据杨长生),琼南乐东、三亚、保亭等地较大,大的达250-300克,1976年在三亚市的田独镇还发现了重达10kg的块体(据杨基广)。区域上,在老挝、菲律宾发现了保持原岩层理结构的块状熔体,最大重量达12.8kg(林文祝);在海域沉积物中发现了大量同时期的细小(1mm)微玻陨石(微小的陨击玻璃)。
  各地的陨击玻璃化学成分较为接近,以Si、Al的高含量与Fe、Mg的低含量区别于石陨石,其更偏于酸性,区域上有以南海西南海域为中心向四周呈SiO2含量增高,Fe、Ca、Mg含量降低的变化趋势,各地各家的雷公墨化学成分见表。

6 北海组的成因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北海组下部、上部形成于两次海进过程,下部砾砂层形成于更高温的气候环境(太阳辐射量高),期间海平面较高,降雨充沛,海蚀夷平能力和陆源搬运能力较强,滨海相颗粒较粗;上部亚砂土形成过程气候稍变干冷,降雨减少,陆源搬运力较弱,夷平后的海蚀作用减弱,滨海相颗粒较细。北海组颗粒分选性差与海水多回次的进退及风化作用有关,海相化石稀少可能与后期的风化溶蚀有关。湛江市所发现的温带阔针叶混生的森林-草原植被孢粉组合[2]可能源于冰期沉积间断期或后期(如末次冰期)孢粉的下渗。70万年前的陨击事件,靶区可能在南海西南海域,雷公墨在北海组底部得以保存可能与陨击引起的海啸堆埋有关。

1998.6.15

主要参考文献
[1].广东省地矿局水文工程地质一大队,704地质大队.中华人民共和国,湛江城市区域综合地质调查报告.1/5万.区域地质.1989;
[2].梁俊平.广东省湛江地区第四纪更新世地层.广东地质.1992年.第7卷.第4期.21-34;
[3].袁宝印,冯文科等.海南岛北部北海组的热发光地层学研究.第三届全国第四纪学术会议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