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的隆升(文摘、认识)

地学演绎 莫如波 2004.4.25

  《格尔木至额济纳旗地学断面研究文集》(地球物理学报.1995)中提到,青藏高原最强烈的俯冲挤压及地壳相应的缩短增厚的变形发生于25~14MaB.P。早年的中国科学报曾报道,上新世晚期以来,青藏高原由于缩短增厚而发生了强烈的隆升,其平均高程从1000米左右上升到目前的约4500米。

  印度板块在南缘向喜马拉雅山下俯冲、阿拉善地块在北缘向高原下楔入,它们构造了使高原隆升的主要驱动力。青藏高原上地壳脆性变形,逆冲叠覆,缩短增厚,下地壳结构横向变化大,韧性变形。高原莫面起伏变化大,南北边缘山脉山根特征明显,虽然地壳巨厚,但岩石圈地幔并没增厚。高原隆升经历了俯冲碰撞(K2-E2)、会聚挤压(E3-N1)及均衡调整(N2-Q)3个阶段。青藏高原岩石圈现今处于双向挤压的动力学环境。(李廷栋等.1999.地质学报.第73卷.第2期)

  这一巨厚地壳的年轻造山带内发现了中新世高压麻粒岩,确定了藏东南四阶段(45~38Ma,26~18Ma,13~8Ma和3Ma以来)抬升和3Ma以来加速抬升(3Ma以来的平均抬升速率为3~4mm/a,0.15Ma以来的平均抬升速率为30mm/a)的隆升过程。(柴育成等.1999.地球科学进展.Vol.14 No.1)

  李吉均、方小敏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隆起是一个多旋回复杂的过程,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开始于中新世早、中期,广大高原本部此时主要做被动的、相应的应力调整和变形,青藏高原的整体快速隆升始于3.6百万年的青藏运动,而开始于1.1~0.6百万年和0.15百万年的昆仑-黄河运动及共和运动,则使高原最终达到现今高度。(科学通报.98.8.15)

  科学家对秦安“甘肃群”地层的成因研究,将中国风尘堆积的起始年代推进到22百万年前,22百万年前亚洲内陆荒漠的存在和黄土堆积的形成,在青藏高原的高度上足以对来自海洋的水汽构成一定屏障,在规模上足以改变大气环流。同一个研究还表明,亚洲内陆干旱化在3.6百万年前后又大幅度加剧,3.6百万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气候界限,可能与当时青藏高原的进一步大幅度隆升有密切关系。这一研究成果与青藏高原隆升的构造证据、地貌证据、地层变形证据与气候变化证据在重要年代学界限上显示了初步的统一,综合青藏高原周边新生代地层与其东部和北部边缘新生代地层的大量研究成果,科学家们认为
22百万年和3.6百万年是青藏高原地层强烈变形时期。(林英.光明日报)

  古地磁研究给出了喜马拉雅山和柴达木盆地之间南北向距离变化,从120Ma至今二者之间距离总计缩短了5520km。自50Ma以来,二者之间又缩短了1360km。表明早白垩纪至古新世是印度板块快速向北漂移时期,这四千余公里的距离缩短表明了雅鲁藏布江所代表的洋盆消减及拉萨、羌塘、昆仑等地南北向缩短所致。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三维结构框架
青藏高原主体海拔从1500米急剧上升到4500米以上中国科学院-科研

  综上认为:50~40MaB.P,特提斯洋自西向东关闭,高原南部从遭受洋壳的俯冲转变为受印度陆块的俯冲碰撞与挤压,45~38MaB.P为初始碰撞阶段,由于剥蚀夷平作用,估计当时青藏高原的高程只有几百米,内陆沙漠还未形成;25~10MaB.P中新世早、中期为青藏高原地壳受双向挤压的强烈变形阶段,地壳缩短增厚,青藏高原上升到1500米至2500米的海拔高度,22MaB.P亚洲内陆荒漠和黄土堆积的开始形成;10~3.6MaB.P青藏高原发生强烈的剥蚀夷平作用,使平均高程降低到1000米左右;3.6MaB.P以来为青藏高原整体快速隆升阶段,青藏高原主体高程从1000~1500m急剧上升到4500m以上,其中,2.6MaB.P为2000米、1.7MaB.P为2500米、0.8MaB.P为3000米。

(据http://www.scotese.com中图片剪接,图右塔里木已成沙漠。更多的图>>

  至于晚白垩世以来东亚边缘大陆的裂离模式,本人还是认为如显生宙东亚各陆块漂移演化图中K1、K2、E2所示,主要是考虑到加里曼丹岛晚白垩世至古近纪发生过45°~70°逆时针旋转的古地磁依据(见中科院南海海洋地研所《南海地质构造与陆缘扩张》第375、3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