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CO2的巨大储调库,
是地史时期全球气温变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地学演绎 莫如波 2002.2.2

  当海洋海水温度升高时,有更多的CO2从海水中跑出进入大气层,大气层温室气体含量增高,地球气温上升;相反,海水温度下降,海洋环流增强,海洋CO2容量增加,大气CO2含量降低,地球气温下降。

  那么,导致海水温度变化的主因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是由地幔对流强弱变化而引发的地幔-地壳-海洋之间的热、气对流的变化。

  汪品先院士最近也认为:"大约在1亿年前,那时恐龙还没有绝迹,由于地幔物质的大量往上涌,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至少是现在的3倍,高纬度的温度比现在高15℃左右,两极都没有冰盖。"

  综前所述:认为新生代全球变冷及第四纪大冰期的形成则是太阳系运行至近银心点,地球自转变慢,由地幔对流减弱所引起。地幔对流的减弱首先是导致大洋扩张作用的减弱,地幔-洋壳-海洋之间的热流、气流对流减弱,造成海洋水温的降低及大气温室气体的减少;同时,由于大洋中脊的冷收缩沉降使洋盆体积增大,造成全球海平面的下降(自晚白垩世以来下降了300~350米,其中有60~65米是由冰川和海水的冷收缩引起),陆地面积的增大使地球表面的反射率增加,进一步导致全球的变冷。也就是说,大冰期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地幔-地壳-海洋热、气对流减弱和陆地面积增大所引起的地表反射率的增加,这可能也是震旦纪末、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形成的原因。

  地史时期大部分是没有冰川的温暖期,期间也有冷热的变化,其变化原因也认为是由地球自转速率变化而引发的地幔对流的强弱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