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文摘 - 东亚边缘大陆的岩浆作用 14620字


  (1) 华南存在早三叠世(242±4Ma)的过碱性侵入岩;(2) 在印支早期,华南局部可能存在伸展作用。(王 强等.武夷山洋坊霓辉石正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科学通报.2003.48.14)

  徐克勤等(1982)根据花岗岩类的形成过程和物质来源,将华南花岗岩类划分为过渡型地壳同熔型和陆壳改造型两个成因系列。同熔型岩石常为中酸性,结晶时的fo2较高,岩石F/CL低。与I型或磁铁矿型相当;改造型岩石偏酸性,结晶时的fo2较低,岩石F/CL高。与S型或钛铁矿型相当(程海.1989.地质论评.3)

  徐克勤等提出按黑云母化学成分划分华南同熔型和改造型两类花岗岩,Mg/(Mg+Fe3+Fe2+Mn)(MF)<0.38为改造型,MF>0.38为同熔型。华南改造型花岗岩具有较高的锶初始比,总体大于0.71(龚温书等.1989.地质论评.5)

  重熔型(地壳型)花岗岩通过地槽区内大陆地壳的重新组合和多旋回的花岗岩化作用而形成。同熔型(过渡型)花岗岩是由于派生的上地幔岩浆上升并混合地壳物质而形成,其兼具地幔和地壳两类物质,而且还会有上地幔和地壳硅镁层的混合物。
  里德曾把花岗岩分为强力侵入型和允许侵入型。强力侵入型花岗岩是在造山运动高潮时,引起地壳重熔而发生的同构造侵位,地球化学特征与基底很相似;允许侵入型是在构造期后发生侵位,并在外延地区断裂环境下形成巨大的岩基,突出显示地幔来源占优势。(龚由勋等.1989.中国区域地质.2)

  较多的地质学家主张:华南花岗岩由老到新呈现从中酸性向酸性演化的规律(王韦玉,韦文灼 1989.3,地质论评.2)

  王德滋等通过对华南S型火山岩的研究,认为华南S型火山杂岩主要是由中生代时期陆内A型俯冲、推覆和走滑作用造成的。(廖群安等.1999.地球科学.24.1.67)

  徐克勤花岗岩类分成:陆壳改造型、过渡性地壳同熔型、幔源型:
  陆壳改造型花岗岩类:是由地槽或坳陷堆积物经混合岩化或花岗岩化以及与其有成因联系的重熔再生岩浆作用而形成的,与地幔岩无直接的联系。多分布在大陆内部。
  过渡性地壳同熔型花岗岩类:是由于幔源岩浆侵入到地槽或坳陷堆积物中,使热流增大,地温梯度急剧升高,引起了同熔作用、混染作用和同化作用,局部也伴有花岗岩化作用。多分布在大陆边缘活动带。
  幔源型花岗岩类:碱质花岗岩系列,又称钠质花岗岩。多分布在洋中脊、裂谷区。
  珠江口盆地燕山期花岗岩20个样品地质年代,晚侏罗世1个、早白垩世7个、晚白垩世12个。(李平鲁.1999.广东地质.14.1.P6
  陆壳改造型:形成于地壳碰撞挤压引起的增厚升温作用,侵入活动出现在造山运动之后,更趋于酸性;过渡性地壳同熔型:形成于大陆边缘活动带或地壳的拉薄裂陷作用形成的地槽或坳陷环境?偏于中性。
  本人成因环境分析:JK1 太平洋板块强烈的俯冲挤压,边缘大陆地壳缩短增厚;K2 缘大陆地壳应力松弛,地壳压力降低,地幔上拱,壳内和局部的幔源岩浆活动强烈,发生上侵和喷出活动,早第三纪早期,遭受剥蚀作用,岩体出露,早第三纪晚期开始裂陷沉降。

  《地球排气作用》—建立整体地球科学的一条统纲
  地幔流体(简称幔汁)乃是HACONS超临界态化合物系统,在地幔条件下,碱金属的化合物是挥发的。总之,地幔流体中一定富碱,而且是不可少的主控性成员;幔汁中不包括SiAlSiAl是幔汁和幔壳岩石反应之后被萃取的被动、微量、次生组分。SiAl是岩浆特征性组分,而地幔流体并不是岩浆。二者应加以严格区别,这对研究岩浆成因有重大意义。岩浆乃是幔汁对地幔岩、地壳岩(当地幔流体上涌进入地壳之后)进行反应后才产生的次生态变产物。这是地幔中玄武岩浆及地壳中花岗岩浆、安山岩浆成因的关键问题。岩浆绝非简单的热流加热和单一温度问题;
  故称此时(地核)的幔汁为氢型幔汁(HHACONS);当HHACONS继续上穿到上地幔时,由于一路上萃取大量碱金属而演化成碱型幔汁(AHACONS)。上地幔软流层(体)、异常地幔及玄武岩浆、金伯利岩等的成因皆取决于AHACONS的渗入、富化和交代。当此地幔流体继续向上进入地壳后则进一步演化为氧型幔汁(OHACONS)。地壳中的低速体和酸性岩浆就是由它造成的。
  地球的排气作用就是在很大的压力、温度、浓度、密度、粘度梯度下反重力向外向上排放喷流的。
  气体的地球动力学效应在于其诱发性。它只有在地球3个基本动力(重力、地球自转速度改变和各地质圈层差异转速以及天体引潮力)的合力作用这一大前提下通过下列机制才能发挥地球动力学作用:(1)通过气弱、气裂、气胀造成微隙网络,使固体地壳、地幔的岩石强度严重下降导致破裂、错断、形变以及位移。(2)通过液裂、浆裂生成裂隙。液体及浆体都有良好的力传导性,但液体、浆体却无强度可言,为地下形变、位移提供了构造空间,有利于大地构造运动。(3)通过化学反应形成含OH-交代矿物。这些矿物在构造带上起减少磨擦力和润滑剂的作用(例如剪切带、滑脱面、推覆面等)。(4)通过气体渗入带来深部热流。更重要的是通过气体与固体幔壳岩石发生种种化学反应以降低岩石矿物熔点,形成众多斑点状浆胞,然后联合成为岩浆库,发生膨胀、上隆、底辟、穿刺。
  碱交代作用是地壳、地幔中岩浆作用、热液作用和成矿作用最核心的一个机制。地球上几乎全部的岩浆作用、热液作用及成矿均可用它来解释。碱交代作用和分布极为广泛的碱交代岩形成所需的巨量碱金属,恰好是由幔汁中A供给的。流体的碱金属(NaK)实际上是把热液作用、岩浆作用和地幔流体联系起来的最关键的不可忽视的必经桥梁。
  地壳运动的种种形式,如地槽、地台、地洼、活化、板块、裂谷、推覆、滑脱、挤压、褶皱、造山、造陆、造盆、拆离、拆沉、韧性剪切等固相地块、板块的活动位移、形变的动力,更深一层次的原因并非是固体而是流体的活动。这种流体活动集中体现在上地幔软流层(或底辟体)和地壳内低速带的出现,而它们的成因关键又在于地幔流体——幔汁的渗入、交代及富化。地壳运动的强烈期正是地幔流体的旺盛积聚和强烈上涌的发散期;地壳运动的相对平静期则是地幔流体的再次逐渐积累期,大地构造运动的旋回性源出于此。
  地球内部流体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反应能,可沿地幔和地壳内部的种种平缓的分层界面及陡倾的直立断裂以及众多的微裂隙网络上涌渗入,通过交代作用产生片状蚀变矿物、含水矿物甚至岩浆,大大降低岩块间相对运动的摩擦力,起到润滑作用,并提供了深部构造应变空间及让位空间,遂使各类板块、岩片的漂移、俯冲、叠置、滑动及平移等错动由不可能变得可能,或使应变速率大大加快。(杜乐天,2000,地学前缘,Vol.7,No.2,P.381-390)

  《地幔流体基本特征及成因》摘要:与构造环境密切相关的氧逸度是控制地幔流体成分的最根本因素,CO2H2O为大多数地幔流体的主要成分。俯冲板块的脱水脱气作用、地幔原始残留挥发份及地幔部分熔融作用是地幔流体的主要来源张鸿翔,徐志方,黄智龙,刘丛强.2000.地质地球化学.Vol.28,No.2,P.1-7

  《岩浆中主要挥发份含量熔融包裹体和淬火玻璃证据》摘要:挥发份在成矿熔体和流体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直接分析火成岩矿物中的熔融包裹体是确定岩浆结晶前挥发份含量的最理想方法。本文在现有熔融包裹体(和海底火山淬火玻璃)中挥发份含量数据的基础上,估算了主要挥发份(H2OCO2ClFS等)在基性、中性和酸性等各类岩浆中的平均含量。(李福春,朱金初,金章东2000.地质地球化学.Vol.28,No.2,P.8-13

  《造山带火成岩地球化学研究》 人们关心的是:造山后岩浆作用的特点是什么?从造山挤压阶段到拉张阶段的快速转变的机理是什么?研究表明,Bird(1979)提出的岩石圈拆沉作用对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有启示。按照Nelson(1992)的见解,板块碰撞作用导致大陆岩石圈的缩短,并使地壳加厚,随后,岩石圈地幔(包括镁铁质的下地壳和洋壳,它们中的一部分己在板块俯冲过程中转变为榴辉岩)由于比下伏的软流圈地幔密度大而向下沉陷,致使软流圈地幔上涌,并使上覆陆壳由于张性塌陷作用而减薄。地幔岩石圈的减薄抬高了岩石团—软流圈之间的热界面,扩大了总的热平衡,导致玄武岩浆的形成。这样产生的岩浆不同于早先的与板块消减作用有关的岩浆,其区别在于前者形成的温度更高,有更加初始的同位素印记和双峰式的性质,这种岩浆在成分上与拉张环境的火成岩套相类似。
  双峰式火山岩:由镁铁和长英质岩石组成双峰式火成岩组合。双峰式岩套形成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仍然存在争论。通常认为双峰式火山岩与拉张构造作用有关,产于大陆裂谷环境。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双峰式火山岩可以产于各种地球动力学环境。如大陆裂谷、板块扩张、洋内岛弧、活动陆缘和弧后扩张早期阶段。此外,在板块碰撞后阶段还出现一套与岩石圈拆沉作用有关的双峰式火山岩。产于板内和板块扩张环境的包括大陆型谷、大陆减薄阶段、洋岛、弧后盆地以及碰撞后伸展阶段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
  花岗岩:花岗岩是造山带中最令人关注也最令人困惑的地质体之一。Pitcher(1983)则把花岗岩类型与其产出的构造环境联系起来。认为I型花岗岩与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S型与碰撞作用有关,M型常常与蛇绿岩伴生,而A型产于非造山的板内环境。Castro(1991)指出,I型花岗岩可能是M(幔源)S(壳源)岩浆混合的结果,称之为H型。造山带中常常出现A型花岗岩,一类是卷入造山带的非造山环境的,另一类是造山后环境的。Eby(1990)A型花岗岩分为Al型和A2型两类花岗岩,A1型:一般I(Sr)值低,A2I(Sr)值偏高。洪大卫等(1995)则把碱性花岗岩分为非造山的AA型和后造山的PA型两类。同一类型的花岗岩可以形成于不同的构造环境,对于大的花岗岩基来说,其定位过程和岩浆的混合作用十分复杂,岩石成分相当不均匀,同一岩体的不同部位可能源自不同的源岩,研究的艰度很大。地球化学证据表明,花岗岩实际上可能是幔源与壳源之间混合的连续谱系,花岗岩成因类型的主要控制因素是不同类型的源岩而不是构造环境。(张旗,钱青,王焰.1999.地学前缘.6.3)

  《岩浆作用的物理过程研究进展》 岩浆的密度对岩浆上升有重要的约束作用,地壳是岩浆上升的一个密度过滤器,它只允许密度比它小的岩浆通过它上升达地表,阻止密度比它大的岩浆通过,致使密度大的岩浆停留在地壳某个部位形成岩浆房。熔体的密度在岩浆上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必须重视,但我们也不能忽略,除了熔体和围岩之间形成的局部密度差之外,还有其它因素也同样影响着熔体能否上升通过地壳并喷发,如熔体的粘度以及熔体流动必须通过的管道的宽度都是另一些重要的变量。
  无论是岩浆的主动侵位还是被动侵位,浮力都是岩浆上升的主要驱动力,并且岩浆侵位还不同程度地与重熔时的体积膨胀、构造挤压、地震抽吸作用以及地壳高位的蒸汽压有关。此外,岩浆上升也与围岩的韧性差(即产生的粘滞力大小)有关。
  目前,底辟作用已经成为解释花岗岩浆上升和侵位的一种重要模式。岩浆从深部底辟上升过程中有以下特点:
  (1) 当底辟上升的岩浆上升一定距离后,它就逐渐变为球状体,这是由于底辟岩浆与围岩的粘度差造成的。
  (2) 岩浆底辟上升过程中,由于粘滞拖曳机制,将会诱发岩浆内部的环流作用。
  (3) 底辟体内的形变及应变模式主要归结于作用于球体表面的粘滞拖曳机制引起的环流作用,对于从源区上升数个直径距离的底辟体而言,这种环流和内部形变十分明显。
  (4) 片麻岩穹隆以及富水花岗岩浆,其底辟上升的距离一般均较小,大多只有底辟体直径的一倍和二倍,但对于下地壳起源的干花岗岩而言,则可上升较远的距离。
  目前比较公认的花岗岩浆产生、上升和侵位的过程是:岩浆由于浮力作用而上升,岩浆的浮升可以起始于一个水平层位,或者是从一个局部的分散的源区开始的。围绕底辟体的围岩发生蠕流作用从而维持底辟体的持续上升,这种上升可以沿一个垂向构造带或者是其它类型的构造薄弱带。岩浆在底辟上升过程中由于粘滞拖曳机制产生内部环流。最后岩浆侵位于地壳中的同构造期构造活动带、或者是构造不活动带(构造期后)。最终由于浮力的消失岩浆停止上升。
  新近的研究表明,分离结晶作用和岩浆的晶/液比也是影响岩浆上升侵位的重要因素。(赖绍聪. 1999.地球科学进展.14.2)

  《钙碱性火山岩构造背景的研究》
  1 岛弧、陆缘弧型钙碱性火山岩岩浆起源主要存在以下观点:
  (1)岩浆是由俯冲板块部煤田熔融直接产生的。但Tatsumi1989年的地震资料显示俯冲洋壳是不熔融的。
  2)岩浆或其源区由具不同w(Ba)w(Nb)比值的两部分混合而成,如来自俯冲洋壳的高w(Ba)w(Nb)组分和低w(Ba)w(Nb)组分的地幔橄榄岩混合等。
  3)岩浆是由从洋壳中析出的流体进入地幔楔状体发生交代形成的。
v2 伸展型钙碱性火山岩:近年来,大陆边缘和大陆内部钙碱性火山岩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发现许多地方的钙碱性火山岩与板块俯冲没有直接关系,而与岩石圈的伸展作用关系密切。
  岩浆的起源:
  (1)Edward等在1991年认为岩浆的起源与岩浆结晶分异作用有关,如美某第三纪舌状流纹岩的形成。
  (2)与岩浆的混合作用有关,如希腊爱琴海中生代钙碱性高镁安山岩和英安岩是由以榴辉质俯冲洋壳部熔融形成的高镁安山岩与更富长英质岩浆(以流纹质火山碎屑岩)混合而成。
  (3)二辉橄榄岩在含水低压条件下,发生部分熔融直接形成。
  (4)上地幔熔体与地幔橄榄岩发生交代作用形成。
  3 滞后型钙碱性火山岩
  这种类型的火山岩一般发育在俯冲碰撞造山作用之后,在火山喷发时并无同期的俯冲作用,岩浆作用之前的俯冲作用只是造成了由下插的大洋扳块、上覆的楔型地幔及再生地壳组成的类似弧火山岩的源区,因此,这种类型的火山岩具有岛弧火山岩的特征。火山岩源区的出现与板块俯冲有关,但诱发熔融岩浆的作用并未在俯冲作用的同时,而是在相当一段时间之后,在热状态具备时才能发生。
  4 两种特殊的钙碱性火山岩
  过去一直认为高镁玄武岩和高镁安山岩的形成与板块俯冲有关,然而,近年来研究表明,这两种火山岩在伸展环境下也能形成。
  综上所述,钙碱性火山岩至少可以出现在以下3种构造环境。
  (1)与大洋板块俯冲作用直接有关,即岛弧型及陆缘弧型火山岩;
  (2)与大洋俯冲没有直接关系,但火山岩的源区是在早于火山作用之前由俯冲作用形成的,即滞后型火山岩:
  (3)在不具备大洋俯冲的构造背景,可能是由其它地质事件引起的,如大陆岩石圈内部的壳幔相互作用。
  后两者直接诱发岩浆熔融的因素可能与地壳或岩石圈的伸展作用有关。
  (李伍平.路凤香.1999.地质科技情.Vol.18, No.2)

  A型花岗岩成因及其地球动力意义》:目前研究表明,地幔物质既可直接也可间接参与A型花岗岩的形成,主要有3种方式:(1)侵入地壳拉张环境中的地幔玄武质岩浆通过高度结晶分异和或液态不混染作用直接衍生出A型花岗岩。(2)地幔岩浆在侵位过程中,通过壳幔相互作用而产生SiO2饱和的A型花岗岩。(3)底侵的地幔高温镁铁岩浆为上覆地壳物质通过深熔作用形成A型花岗岩浆提供所需的能量。
  在不同的拉张性大地构造单元电地馒物质的活动方式亦有所差异。譬如,大陆和大洋板块内部的地壳拉张减薄主要与地幔柱或和热点活动有关,造山带碰撞后拉张主要与重力垮蹋以及拆层作用有关。而在板块边缘,除拆层会造成软流圈地幔物质上涌底侵外,俯冲板片断离也是导致软流围地幔物质活动的重要方式。与地壳挤压增厚明显不同,由于岩石圈地壳拉张减薄过程持续的时间通常较为有限,所以由此衍生出的A型花岗岩规模一般不大,常常以岩体(或环状杂岩体)而不是岩基形式产出。
  总之,A型花岗岩的产出总是伴随着岩石圈的拉张减薄,而岩石圈的减压卸载又与地幔物质的上涌底侵作用密切相关。地幔物质既可以直接参与地壳的生长,也可以提供热量的形式对A型花岗岩产生间接的贡献。(魏春生.2000.地学前缘.Vol.7 No.1)

  《大型走滑带内同构造花岗岩的判别标志》:就目前研究结果,走滑构造带内同构造花岗岩形成的原因如下:
  (1)走滑过程中的剪切热对围岩加热导致熔融,形成花岗岩。
  (2)构造作用形成的裂隙引起水流体渗入和因剪切脱水形成的水分加入,导致围岩熔点降低,使之产生熔融。
  (3)挤压性走滑带走滑导致地壳增厚,其埋深作用导致地壳重融。
  (4)许多大型剪切带,如哀牢山红河构造带等都具有穿壳性,这样就为下部热物质提供了通道,使之上涌对地壳加热产生熔融。
  (5)挤压性走滑带走滑导致地壳增厚,增厚的根部发生拆沉,导致地幔热物质上涌,对地壳加热产生重融。
  (6)有些走滑带属于拉张性走滑带,其张性分量可能产生地壳的减薄和下部热物质的上涌,这种构造减压和加热也会导致地壳的熔融,形成花岗岩。
  (7)在走滑发生之前,地幔上隆或高地热异常导致地壳重融和强度减弱,触发走滑运动,走滑构造运动导致岩浆的同构造侵位。
  由此可见,走滑带内同构造花岗岩可出现各种类型,剪切热、流体的加入以及地壳的增厚形成地壳浅部的原地部分熔融,形成类似S型的花岗岩。而拆沉、通道作用和深部物质上涌,可能会产生类似于I型的壳幔混合型花岗岩,但就世界范围内的花岗岩分布看,走滑带内同构造花岗岩多以壳源原地重熔为主。(张进江.1999.地质科技情报.Vol.18 No.4)

  《论东亚大陆的构造翘变-燕山运动的全球意义》内容提要 东亚大陆是在印支期(250220 Ma)由诸多微陆块拼接而成,曾形成巨型的岩石圈(根)。其中陆块碰撞带岩石圈根可能深达200余千米或更深,俯冲的陆壳岩石曾深达约100 km,并发生超高压变质作用。当时中国东部上升为高原(50006000m,西部为特提斯海,构成东高西低的地貌景观。大约在160150 Ma前后,亚洲东部岩石圈发生巨量减薄,山根垮塌,导致软流圈地幔侧向上涌补偿,形成巨量的火山岩和花岗岩,致使太平洋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向东亚大陆汇流,晚侏罗世沉没的岩石圈在现今核幔边界上(2700 km)被全球地震层析资料所证实。至新生代东亚地貌格局发生了巨变,10 Ma前后完成了西高东低的转变。(董树文,吴锡浩,吴珍汉,邓晋福,高锐,王成善.2000.地质论评.Vol.46,No.1,P.8-13)

  《中国东部燕山期火成岩构造组合与造山—深部过程》提要  中国东部燕山期火成岩构造组合可识别出两种类型,大多数的火成岩具有类似于安第斯和美国西部的大陆边缘弧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性质;南岭地区则发育海西型黑云母、二云母和白云母花岗岩组合。沿岩浆构造带可识别出3个火成岩段。按岩浆—构造事件序列,北、中、南段分别为反时针、顺时针和反时针+顺时针的pTt轨迹。在中段,玄武岩岩浆底侵作用发生于陆壳增厚之后,即顺时针 pTt轨迹的造山—深部过程被认为是钾玄岩组合占优势发育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类似安第斯的造山带是由于大陆岩石圈的拆沉(丢失了约120 km的大陆岩石圈根)与大洋俯冲作用的联合所致,而海西型的南岭造山带则是陆内俯冲作用与陆壳—岩石圈的巨大增厚作用所致。因此,中国东部燕山期是复合型(大陆边缘造山与大陆碰撞造山)造山带。(邓晋福,赵国春,赵海玲,罗照华,戴圣潜,李凯明.2000.地质论评,Vol.46,No.1,P.41-48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特征与成因》摘要: 晚中生代期间,中国东南部岩浆活动十分强烈。 由内陆向沿海,花岗岩、火山岩的时代越来越新。花岗岩与酸性、中酸性火山岩在成因上存在密切联系。在时间、空间和成岩物质来源一致的条件下 ,花岗岩可视为流纹岩、英安岩所构成的中心式火山机构的“根”,形成所谓的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中国东南部的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可以区分为同熔型、陆壳重熔型和A 型三类,它们具有不同的构造环境、形成机制和物质来源。同熔型火山-侵入杂岩主要分布 于沿海,陆壳重熔型火山-侵入杂岩一般分布于内陆,而 A型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主要受浙闽沿海长乐-南澳断裂带控制。 以桐庐和相山两个典型杂岩体为代表剖析了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体的时、空、源一致性,所揭示的规律对于认识整个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的成因具有普遍意义。(王德滋,周金城,邱检生,范洪海.2000.高校地质学报.Vol.6,No.4,P.487-498)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岩浆作用的深部条件制约 结 论:
    (1)
由晚中生代火成岩的出露宽度推测板块俯冲的
影响宽度至少600km,东南沿海(包括台湾海峡基底)钙碱性火成岩区为中生代火山岛弧区,武夷—赣南为陆内弱过铝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区,赣江以西为强过铝花岗岩区。
  (2)基底的成分影响并制约着岩浆岩的活动,东南沿海岛弧火山岩区地壳较薄,基底多火成岩,花岗岩属同熔型;武夷—赣南弧后区地壳较厚,地壳成熟度较高,基底为深变质的元古代—震旦纪基底层、浅变质的早古生代沉积基底及未变质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沉积基底;赣江以西的基底主体是巨厚的浅变质震旦纪—早古生代沉积岩,此区地壳为三区中最厚。后两区花岗岩均属陆壳重熔型。
  (3)政和—大埔断裂和赣江断裂是三个火成岩区的分界带,长乐—南澳断裂是沿海火山岩区内部的演化历史复杂的大断裂,它们都是超壳断裂,是壳幔作用最强烈的场所。
  (4)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俯冲带早期俯冲角度缓,火山活动纵深到大陆内部,火成岩浆作用范围宽达数百公里。弧前洋侧发育同向逆冲断层,反向逆冲不发育。后期俯冲带倾角变陡,弧前为拉张区,同向逆冲不发育,弧区和弧后区反向逆冲大范围发育,形成宽阔的共轭反向逆冲断裂域。
  (5)早白垩世末—新生代,由于上覆板块巨厚火山岩的重压及挤压应力场的减弱,俯冲速度减慢,导致大洋岩石圈消减带倾角由缓变陡,沿海地区发生构造转换,成为拉张区,导致晶洞花岗岩、碱性花岗岩的形成及弧区—弧后断陷盆地的形成,研究区进入转换拉张期,一直到上新世止。 (徐鸣洁,舒良树.2001 .高校地质学报.Vol.7 No.1 P.21-33)

  华南沿海晚近构造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粤闽一带长期隆起与剥蚀,花岗岩大片出露而使地层残缺不全;浙江北部及其以远又处于沉降区,地层虽得以保存但多掩埋于地下,致使接触关系不易观察。而浙江中生代火山—沉积岩系广布,在华南各省中,地层层序齐全,接触关系清晰,构造地质等内容极为丰富,是研究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和燕山运动的理想地区之一。(包超民,王孔忠.中国区域地质.Vol.18 No.2 1999

  《中国东北东部中生代火山活动与泛太平洋板块》提要长白山脉中生代火山岩带与东侧之洋陆边界平行展布。火山岩浆作用可划分为三大构造阶段(230190 Ma178125 Ma11865 Ma),四大旋回,11个旋回和24个火山事件。由安粗岩系和钙碱性岩系组成的一个新的火山岩浆作用构造类型,称之为走滑大陆边缘—拉分张裂性火山岩系洋陆板块互动方式的更迭及速率的变化火山岩浆作用地球动力学深部发展过程的主控因素。(殷长建,彭玉鲸,靳克.中国区域地.2000,Vol.19,No.3,P.303-311)

  《大兴安岭—燕山晚中生代岩浆活动与俯冲作用关系》摘要:本文通过对华北的大兴安岭—燕山地区晚中生代火山-深成岩岩石化学、同位素地质学的分析,认为该地区岩浆的形成和演化与板内伸展环境下的底侵作用有关,而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无直接的成因联系。本文展示了较高分辨率的日本海沟—长白山—蒙古额尔德尼查干的地震层析图象,揭示了太平洋俯冲板片的形态特征;再结合对俯冲时间及俯冲作用与岩浆作用时差的研究,进一步证明板块俯冲与研究区的岩浆活动无直接关系。最后通过底侵作用年代学的研究,将大兴安岭—燕山中生代岩浆活动与层析图象显示的大陆板内软流圈上涌体联系起来。(邵济安,刘福田,陈辉,韩庆军.2001.地质学报.Vol.75 No.1 P.56-63)

  《燕山山脉隆升过程的热年代学分析》内容提要 本文应用热年代学方法,测定侵入体的热历史,进而分析燕山山脉的隆升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燕山造山带的隆升过程在时空上具有明显非均匀性。燕山中段南部的盘山岩体约于226.48 Ma侵位,在9635 Ma期间以3.45/Ma 的速度冷却,对应于0.115 mm/a的快速隆升过程;燕山中段北部的雾灵山岩体约于132 Ma侵位,在8645 Ma期间以5.61/Ma 的速度冷却,对应于0.186 mm/a的快速隆升过程;燕山西段的云蒙山岩体约于143 Ma侵位,在106103.95 Ma200.0 Ma期间分别以31.80/Ma 4.45/Ma 的速度冷却,对应于1.06 mm/a0.15 mm/a的快速隆升过程。燕山西段四合堂花岗片麻岩黑云母约于144.46 Ma开始启动K-Ar法记年系统,在13 Ma以来以7.69/Ma 的速度冷却,对应于0.256 mm/a的快速隆升过程。燕山西南缘的八达岭岩体于129 Ma之前侵位,在6 Ma以来以16.67/Ma 的速度快速冷却,对应于0.556 mm/a的快速隆升过程。据此笔者认为,燕山中段的快速隆升早于燕山西段,燕山西南缘隆升最晚。(吴珍汉,崔盛芹,吴淦国,朱大岗,冯向阳,马寅生,地质论评,2000,Vol.46,No.1,P.49-57

  《山东玲珑花岗岩体三维形态的重力械拟》:面积3100km2花岗岩体(中生代)最大厚度8km最薄厚不及1km,大约只剥蚀23km,是典型的席状岩基而不是无根岩基,很可能是沿着一条低角度的NNE向逆冲断层贯入的。(曾华霖等.1999.地球科学.Nol.24 No.6)

  《浙江中生代火山岩时代厘定和问题讨论-兼评Lapierre等关于浙江中生代火山活动时代的论述①浙江中生代火山活动时代为13283 Ma;② 浙西建德群与浙东磨石山群火山岩并不存在上下关系,地质接触关系、古生物组合和大量同位素定年数据都不支持Lapierre等的浙西与浙东火山活动幕次的对比方案;③ 110100 Ma为早期高钾钙碱性英安岩—流纹岩(伴生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向晚期玄武岩—流纹岩(伴生钾长花岗岩—碱性花岗岩)过渡的转折期。(陶奎元等.2000.地质论评,Vol.46,No.1,P.14-21)

  《浙江沿海晚中生代拉斑玄武岩浆侵位深度的讨论》摘要 浙江沿海晚中生代复合岩流中拉斑玄武岩高度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反映除了源区富集作用外还有地壳混染的贡献,RbNb的丰度特征指示玄武岩浆主要与中、上地壳岩石发生了相互作用。用岩石化学成分计算的这种拉斑玄武岩浆熔体的平均密度为ρm = 2.678 g/cm3 , 根据岩浆与周围地壳的压力平衡关系,推算得来自地幔的玄武岩浆一直侵位到距地表约16.3km左右的中地壳时才滞留下来,并被相应的地壳物质所混染。(陈荣,周金城.高校地质学报.2000,Vol.6,No.3,P.431-436)

  《苏州地区I-A型花岗岩特征与成因的对比研究》:I型花岗岩为J3火山弧压性环境的产物,侵位较深,而A型为A2型花岗岩,为K1造山后张性环境产物,I型为幔源岩浆与下地壳熔融岩浆混合及AFC作用产物,而A为残余下地壳(麻粒岩相)熔融后分离结晶产物,二者非同源,AI岩浆来源浅酸度大密度小,粘度大上升慢,冷凝长,侵位深度小。
  中国东南大陆从126Ma后转为拉张环境。
  I型浆源来自于幔源玄武岩浆,源区深79km上地幔,约在32km的莫氏面底侵储集成浆房,约在3km处侵位;而A型岩浆来自约30km下地壳,上地壳5km处形成岩房,又在约2km处侵位。(周旬若等.1997.地球科学.Vol.22No.3)

  《东南沿海白垩纪双峰式火山岩物质来源》 浙东宁波玄坛地双峰式火山岩中的流纹岩是由陆壳重熔生成的初始酸性熔融体与6.2%6.4%的幔源玄武岩岩浆混合而成,而浙东南温州山门双峰式火山岩中的流纹岩则相当于上述始酸性熔融体与5.0%5.2%的玄武岩岩浆混合而成。玄武岩起源于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富集地幔楔,同位素组成基本不受地壳物质混染的影响,而流纹岩类则由古老变质基底重熔所产生,并程度不同地受到了底侵的玄武岩岩浆的混合。(邢光福等.1999.地质学报.73.1.94

  《福建省侵入岩谱系单位》早侏罗世岩浆岩占全省侵入体总面积的5.5%,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204173 Ma,岩浆侵入与火山喷发基本同时,酸性岩浆侵入可能延续至中侏罗世。火山口塌陷或热轻汽球膨胀、岩墙扩张等复合侵位机制特征较突出。I型花岗岩
  晚侏罗世岩浆岩占全省侵入体面积的44.5%。所发育的中—酸性钙碱性岩基本以政和—大埔断裂带为过渡地带分为东西两个岩石亚区,西亚区以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为主,较缺乏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等中—中酸性岩,东亚区该期各类岩石主要分布在闽东南一带,中—中酸性岩类均较发育,碱质成分中的钾质成分及87Sr/86Sr比值具自东向西增大的递增变化。中—中酸性岩类多投在板块碰撞前区,酸性岩类中二长花岗岩投在同碰撞区,钾长花岗岩投在运动期后期,岩石类型自早期元始,从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演化,成因类型从I型向过渡型转变。二长花岗岩多偏向I型,钾长花岗岩多偏向S型,地域上东亚区多偏向于I型,西亚区多偏向S型。可能反映了该期不同成因的两种花岗岩,均属深部安山质岩浆上升到地壳较浅部位与壳源物质混熔形成的岩浆,经分异形成不同成分侵入体。
  早白垩世各类侵入体总面积占全省侵入体面积的26.96%,地域分布表现出从晚侏罗世以来岩浆活动向东南沿海迁移的特征。先期北东向压剪性、北西向张性断裂带分别转化为张剪性和压剪性,它们的扩深和拓展控制了该期的岩浆活动。从超基性岩到碱性岩成分演化,超基性—基性岩带,属M型花岗岩,中性至酸性岩类属I型花岗岩。洪山和魁岐超单元属A型花岗岩。M型—I型—A型演化,系沿断裂构造带及复合部位活动陆源上地幔和下地壳部分熔融的超镁铁质、镁铁质熔融体的熔离M型侵入体以及镁铁质熔融体上升至上地壳下部,混熔了部分壳源物质经分异作用形成的I型和A型花岗岩。
  晚白垩世和第三纪侵入岩:晚白垩世至老第三纪构造应力场与早白垩世相同,晚白垩世和第三纪侵入岩,由于研究程度低。
  吕梁—晋宁和加里东期侵入体沿韧性剪切带呈底辟或一定构造部位呈热轻汽球膨胀侵位机制较突出;华力西—印支期侵入体热轻汽球膨胀、底辟和岩墙扩张复合侵位机制较明显;燕山期侵入体火山口塌陷、顶蚀、岩墙扩张等被动侵位机制较醒目,伴有底辟、热轻汽球膨胀等复合侵位机制。(郑声俭,马金清,黄泉祯,严炳铨.1999.中国区域地.Vol.18 No.3)

  《福建沿海中生代变质带中花岗质岩石的地球化学》摘 要:福建东南沿海中生代变质带的花岗质岩石分布于东山、晋江和莆田等广大地区。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本带花岗岩形成于相同的构造背景――大陆边缘火山弧环境。其母岩浆是由类似于麻源群的古老火成变质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融体与同期的幔源玄武质岩浆发生一定程度混合而成。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花岗岩地球化学组成上的差异是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和结晶分异的结果。(周旋于津海 地球化学 2001 Vol.30 No.3 P.282-292) 

  《广东恶鸡脑碱性正长岩的地球化学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摘要:广东从化恶鸡脑碱性正长岩岩体是广东乃至华南地区唯一已知的中生代含副长石及碱性暗色矿物的碱性正长岩岩体。岩石含有霞石、白榴石及岩浆成因的方钠石。碱性正长岩体侵入到燕山期第三期的佛冈岩体之中,岩体侵位年龄为127.5Ma(角闪石Ar-Ar)。岩体富大离子亲石元素,贫SrBa,具有明显的铕负异常,富Nbzr等高场强元素。εиd(t)为近于零的负值(-0.66-1.6),模式年龄tDM较小(0.91O.99Ga),钕同位素组成显示出其成岩物质主要源于富集的上地幔源区。造山后准铝质A型花岗岩[(158±17)Mal-非造山A型花岗岩(-132Ma)-碱性正长岩(127.5Ma)的构造岩浆组合,是侏罗纪中国东南部由挤压造山向拉张伸展转变的产物,表明华南地区岩石圈拉张作用应始于晚侏罗世。具有铕负异常的碱性正长岩的产出,标志着早白垩世造山作用的结束、山根消失及大规模拉张构造事件的开始。(包志伟,赵振华,熊小林.2000.地球化.Vol.29 No.5 P.462-468)

  《长乐-南澳断裂带晚中生代岩浆活动与变质-变形关系 》摘要:长乐-南澳断裂带是东南沿海地区陆内强烈变质-变形带。带内沉积岩、火山岩和早白垩世的钙碱性角闪石黑云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都已发生可达角闪岩相的变质和石英-长石相韧性剪切变形。鉴于高温矿物和强烈韧性变形多出现在深成岩附近;远离深成岩,变质和变形就逐渐减弱,故本文认为,至少有一部分变质变形的热源是由岩浆提供的。韧剪组构和糜棱质花岗岩是在岩浆侵位的晚期或长乐-南澳断裂带左旋走滑时,在中地壳部位同时形成的,长乐断裂带中花岗岩的组构记录了一期同走滑变形的岩浆作用,“软变形”作用。据此,长乐-南澳带内花岗岩的形成是受走滑剪切应力和岩浆热双重制约的,是在走滑过程中实现的。其动力来源可能与晚中生代的太平洋板块沿日本中央构造线—台湾纵谷带朝东亚陆缘的斜向俯冲有关。(舒良树,于津海,王德滋.2000.高校地质学报.Vol.6,No.3,P.368-378

  《广东南澳和莲花山韧性剪切带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摘要 采自广东南澳韧性剪切带和莲花山韧性剪切带的6个单矿物的40Ar/39Ar年龄谱数据可分为3组:151162 Ma117.5129.7 Ma6697 Ma。第1组年龄代表较深层次逆冲、褶皱和动热变质的时代,该期间沿莲花山断裂带开始出现火山活动;第2组年龄(2/3样品40Ar/39Ar坪年龄值集中于这一组范围内)代表强烈韧性剪切、左行平移兼逆断层活动的时代,即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时代,此期在南澳断裂带还发生了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3组年龄代表后期热扰动,即韧-脆性转化、右行平移-正断层活动和地壳伸展的时代。年代学资料还表明,莲花山断裂带西南段自117.5 Ma以来受伸展控制的冷却上升速率大约为0.030.29 mm/a
  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结果表明,下-中侏罗统形成之后,莲花山断裂带上的岩层发生过明显的褶皱变形、韧性挤压逆冲和动热变质作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早期,沿莲花山断裂带有大规模的英安质-流纹质火山喷发和花岗岩浆侵入;在此之后,断裂带发生过强烈的韧性和韧-脆性剪切。
  在距今120Ma前左右(早白垩世)发生的构造-热事件中,莲花山断裂带以韧性剪切变形为主,而南澳断裂带则在韧性剪切变形的同时还发生了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反映当时闽粤沿海的构造-热活动强度具有向东增强的特点,驱动力可能是源于早白垩世发生在东南沿海的闽台微大陆碰撞其结果之一可能是形成高达35004000m 、宽约500km的沿岸山系。(当时的地壳厚度有多大?5060km?与现安第斯山脉地壳相当? 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初,造山带拉伸塌陷,闽粤沿海(包括湾海峡和南海北部)区域上的构造演化转入陆缘伸展阶段。前人根据宏观地质证据曾提出,南海北部沿岸在燕山运动中形成高峻山地和深邃谷地之后,于早第三纪发生过较大面积的准平原化,而从晚第三纪开始断块升降运动又趋活跃,致准平原解体。
  区域上,高精度的同位素年龄资料表明,南岭地区燕山早期区域挤压环境下形成的地壳重熔S型花岗岩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50165Ma,闽粤沿海与典型拉伸环境相联系的A型碱长晶洞花岗岩(属于后造山型,与大陆边缘的伸展构造有关)和基性岩脉群的形成年龄为9092Ma左右。王志洪等亦曾指出,福建沿海中生代以来有3组构造年龄:160230Ma100120Ma7090Ma 。第1组被认为是变质杂岩的变质年龄,2组被认为是代表闽台微大陆碰撞、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形成的年龄,第3组被认为是代表该区地壳伸展的年龄。(邹和平,王建华,丘元禧.2000.地球学.Vol.21,No.4,P.35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