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文摘 - 天文地质、古地理、古地磁 13270字


  天文学家发现迄今最遥远的星系:距地球约123亿光年(中国科学报.1998.5.13

  在“冷暗物质+热暗物质”的宇宙模型中,大约70%是冷暗物质,20%热暗物质,10%是一般物质。(中国科学报)

  英科学家研究表明:银河系比原先认为的要小。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目前较精确的说法是大约2.8万光年,太阳系运转速度为每秒220公里。某新的推算为2.3万光年,运转速度可能为每秒185公里。银河系比原先认为的要小,宇宙可能比原先认为的要小15%(中国科学报98.4.16)

  美地球物理学会96年会宣布新发现:“现在越来越清楚的是,地球是由于地壳该星球的冷外壳的运动而从上至下驱动的,冷‘手指’在大陆板块下指向地幔”。(中国科学报.97.2.21)

  南非科学家在南非中部自由州省的弗里德堡城发现直径为250300公里陨石坑,弗里德堡就位于陨石坑的中心位置。这个陨石坑形成于21亿年前,是迄今世界上最大和最古老的陨石坑。此前世界上公认的最大的陨石坑位于加拿大安大略地区的萨德伯里陨石坑。它的直径为200公里。而最著名的陨石坑当属墨西哥尤卡坦地区的奇卡拉布陨石坑(科学时报.2000)

  《国内外对天体撞击地球的撞击构造研究的新进展撞击构造与地球演化:涉及到地球的起源,天体撞击在地球形成中的作用,撞击周期,撞击与地磁,地轴变动的关系,撞击作用与板块构造,撞击与地球内动力的关系,太阳系其他行星上的撞击作用对比。(覃功炯欧强 常旭 地学前缘 2001 Vol.8 No.2 P.345-352)

  应用古生物钟探索地外撞击事件》通过对比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理论曲线与由古生物钟得到的实际曲线,发现实际曲线上存在的两个转折点正好与地质历史时期中的两次生物大绝灭事件基本一致,结合对事件层上下地层沉积相突变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由古生物钟得到的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曲线中的两个转折点是由小行星撞击事件造成的。(沈冰,文彦君,白志强 北京大学学报-地质学和地理学 2001.7)

  中美学者对古生代末期生物大灭绝速率的确定:2.512.50亿年前之间,顶峰时期不到20万年地质瞬间摧毁全球70%以上的物种;湖泊和内海干涸,海平面跌落至地球历史的最低点,这一情景持续了上百万年。在地史上的五次超级大灭绝中首屈一指。(中国科学报.98.5.27)

  澳洲大陆为何未被淹没?加州理工学院M.Gurnis三维模拟认为:澳洲大陆在白垩纪末期的位置比现在高250,它可能是在新生代的某个时期,随着与南极洲分离后的迁移才开始下沉的。(中国科学报)

  世界上最大的海底高原之一-南印度洋的克尔盖伦海底高原,在成因上并不完全是海相的,它包含着许多巨大的南方古陆块(属于冈瓦纳古陆)。大陆裂离时形成了克尔盖伦海底高原。(中国科学报)

  雪球论的支持者哈佛大学的地球化学家丹尼尔·施拉格说:“在地学的记录中,有非常好的证据表明地球上的海洋曾被冰层彻底封闭,或者是非常接近于被彻底封闭”。

  现在,气候模拟的专家们说,他们的最实在的气候变化模拟表明,在冰天雪地中的少数几个孤立的地区会相对地比较温暖,从而使一些生物存活下来。约6亿多年前,冰川覆盖了地球的大部分表面,新的模型认为地球从来没有被彻底冰冻。(科学时报.2000)

  哈佛大学的两位科学家PaulF.HoffmanDanielP.Schrag也相信我们的世界曾经是个冰球,这段时间是5.8亿年到7.5亿年前。(科学时报.2000)
  (为什么震旦系冰碛物不遍布所有古大陆?华北塔里木、扬子板块发育震旦系冰碛层,华夏古陆却没发现。)

  震旦纪大冰期发生于8.55.7亿年前的震旦纪,冰川最盛时覆盖了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许多地区,有的地方冰层厚达千米。
  全球各大陆普遍发育一至三层杂砾岩,年代分别为距今8.75亿年,7.4—7.0亿年和6.1亿年,其中以7亿年左右冰碛层分布最为普遍。我国境内三期冰碛岩都有发现,其中最早的冰期命名为贝义西期,它们冰碛分布范围较小,限于塔里木古陆的北侧和扬子古陆的南缘。7.4—7.0亿年前后的冰期称为南沱期,是三次冰川活动中最主要的一期,推测当时在扬子古陆上发育了大陆冰盖,陆上冰碛岩分布在古陆东南边缘的川东、黔北一带,是冰川消融后遗留物,代表了冰盖分布的范围;冰川冰海相沉积广泛分布于古陆的北部、东部和南部边缘,外侧海盆中并有浮冰冰海沉积物分布。塔里木古陆此时也有大面积冰川覆盖,冰碛岩和冰川冰海相沉积物广泛分布在库鲁克塔克地区、柯坪地区和伊宁盆地等处。6亿年前后的冰期称为罗圈期,冰碛物沿华北古陆南缘、柴达木古陆北缘及塔里木古陆北缘断续分布,厚度一般都不大,且往往迅速减薄尖灭,表现出山岳冰川沉积的性质。(摘自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演变与地域分异
  我国扬子地台震旦纪冰碛层的上、下沉积层中,都有红层甚至石膏层的发育,表明当时存在气候的干、湿和冷暖变化。古地磁资料表明,各大陆上的多数冰碛都发育在当时的低纬地区,仅少数冰碛岩的古纬度可达到45°,难以用古大陆拼合在极区作为冰碛成因的解释,冰川的出现有可能不仅是气候带现象,而是意味着全球性的普遍降温。

  地球在距今6亿到8亿年间广泛发育了一层或多层称为冰积岩的冰川沉积,它代表了全球性的寒冷气候。最著名的一次冰期发生在距今6亿年左右,几乎在现今所有大陆上都留下了可靠的记录,地质学上称为瓦伦格冰期。在中国南方沿着长江两岸,西起云南省,东至江苏、浙江,以及南部的江西、湖南,北部的湖北,安徽等地的称为扬子地台的广大区域的地层中,也发现了同时代的冰期沉积岩石,我们称为南沱冰期。很多数据表明,地球在距今68亿年间,冰积岩大多沉积在中、低纬度附近,也就是赤道和赤道附近,也是陆地主要分布的区域。这方面的资料得出一个结论:广泛的寒冷气候发生在地球的赤道及其附近区域。大雪球持续的时间应该相当于冰川沉积所代表的时间,用同位素年龄测定,这段时间可能有几百万年。地球在6亿至8亿年间类似大雪球事件至少发生了三次到四次,直到地球上的部分或大部分陆地飘移到中、高纬度地区。

  《中科院士撰文:地球-我们了解多少》 在整个地球历史上,大部分时间是两极都没有冰盖,叫做暖室期;只是少部分时间有冰盖,属冰室期,但通常只在一个极有冰。像今天这样南极有冰北极也是冰,这种情况十分罕见,在地质历史上占的比例连1%都不到,也就是说我们是生活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条件下。大约在一万万年前,那时恐龙还没有绝迹,由于地幔物质的大量往上涌,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至少是现在的3倍,高纬度的温度比现在高15℃左右,属于典型的暖室期,两极都没有冰盖。地球演化的早期温室气体也曾非常多,38亿年前生命起源时地球的大气圈还是还原性的、以CO2为主的;虽然20亿年前O2含量可能已经开始增加,而今天这种O2远多于CO2的氧化大气圈,是3亿多年前陆生植物发育、改造大气成分后方才形成的。地球上氧化型大气圈的形成只是近3亿多年的事;而其后的冰室期/暖室期旋回交替,冰室期又只占小部分时间;冰室期中冰期的时间长度远大于间冰期。可见,今天的地球系统是处在一种异常的条件下,将今论古常常导致错误,而简单地以现在推测未来也未必正确。(汪品先 《科技日报》2001年8月31日)

  冰期之青藏高原新研究研究进一步表明,现代和冰期雪线由高原边缘向腹地升高,羌塘地区高出边缘1500m左右,生动表现了亚洲干极的作用。广泛分布的湖群说明羌塘地区是一个大江大河尚未伸入的内流地区,意味着青藏高原是个年青的高原,而不是什么大冰盖的证据。(周尚哲李吉均 地学前缘 2001 Vol.8 No.1 P.67-75)

  《广东饶平首次发现大量古冰川遗迹》关于广东地区的古冰川遗迹,最早是杨超群等(1963)在粤西北封开、怀集一带首次发现的。至1998年之前该区一直未见有古冰川遗迹的报道。
  饶平古冰川遗迹,是2001年初,由汕头市陈汉清(大夫)首先发现大量冰臼群分布后,在作进一步调查过程中确定的。古冰川遗迹分布区属饶平县樟溪镇所辖。主要分布于樟溪上段的青岚河一带(北纬23°45',东经116°50'左右)。海拔自30余米至数百米以上。古冰川遗属于山谷冰川类型。
  古冰川遗迹类型多种多样。U形谷、基岩冰床、冰臼群、侧碛、中碛、冰川泥砾、冰水砂砾堆积、冰川条痕石和变形砾石等,多保存较好,特征明显。冰窖、刃脊、角峰等,保存较差,特征较不明显。(韩同林 地质论 2001 Vol.47 No.4 P.382)

  是壶穴不是冰臼(广东地质第151 2000)

  《论内蒙古第四纪冰川和冰臼群的成因》摘 要:通过内蒙古林东地区第四纪冰川地质和冰臼群成因专项调查工作,发现了晚更新世冰碛泥砾层和龟背石、熨斗石、龟裂石等典型的冰碛砾石及冰斗、刃脊、角峰、冰川槽谷中的表皮构造等山谷冰川遗迹。在花岗岩体中发育的岩臼群,可划分为冰期冰雪融水形成的冰臼、现代季节性降水形成的瓯穴和风蚀作用为主形成的风龛3种类型。本区冰臼同山谷冰川相伴随,未发现远源巨型漂砾等大陆冰盖证据。(赵国龙 朱洪森 李泊洋王友 朱慧忠 中国区域地质 2001 Vol.20 No.2 P.200-205)

  《地球排气作用》古气候变动、冰期交替的主导因素根源也在于地球排气作用的气象效应。(杜乐天, 2000,地学前,Vol.7,No.2,P.381-390(大冰期的出现是由于在近银心点地球自转减慢,地幔对流减弱,幔汁排放减弱,大气温室气体减少而引起?大部分的暖期则是由排气作用较强而引起?7.54.41.6亿年前的小冰期又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的层圈结构与垂向运动》地球圈层结构的形成:一般认为,地球形成初期,是成分相当均匀的星际物质。在其46亿年的漫长演化过程中,在热力膨胀和引力收缩的统一作用支配下,地内物质开始对流,密度大、熔点低的铁、镍呈熔融状态渗透过硅酸盐物质流向地心形成地核,铁镁硅酸盐物质上浮形成地幔。地幔的表层,由于散热及挥发份物质的逃逸很快冷却,并逐渐演化为固体地壳。地内流体、地幔热柱多级演化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地球不仅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和显著的内外温差,而且垂向物质运动亦十分强烈,两者互为依托,相互转化。尽管对热幔柱、冷幔柱的认识尚不完善,但地球除圈层分异外,存在着强烈的物质垂向运动是毫无争议的,热幔柱、冷幔柱的对流便是地球内部热传导的主要形式。地幔热柱经过地幔上升到冷的岩石圈底部时会呈喇叭状或伞状散开,形成巨大的球状顶冠,其直径可从几百公里到上千公里,并可引起地壳的上隆、减薄、伸展、古陆解体和洋壳增生,以及大规模的玄武岩岩浆溢流或喷发。同时,还可能伴有区域变质、地壳重熔、构造变形等,甚至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大地水准面升降和生物灭绝等。很显然,剧烈的地壳运动只是表象,强烈的地幔运动,甚至核幔运动才是地壳运动的原动力。(牛树银,孙爱群.地学前缘.1999. No.3 Vol.6 1999近边缘大陆的“上升幔柱”可能是由于古俯冲板块在地幔中的折返引起的?)

  《地幔对流与板块构造的研究进展》地幔物质对流是板块构造以及岩石圈中许多地质活动,如大陆漂移、地震、火山、造山作用等现象的起因.尽管已经开展了多年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很好地解释许多板块-地幔系统的基本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地球板块运动的机制,这个问题很复杂,它涉及到岩石的诸多变形机理,从脆性断裂一直到粘性蠕变,这与压力、温度、应力差等因素有关,另外还有一些因素现在还不能够确定;第二个问题是不同地方喷出的岩浆的组分有变化,这个现象表明在地幔的不同位置物质成分有变化,这与地幔中存在全地幔物质对流的现象有矛盾,因为全地幔对流物质运动会导致地幔中不均一的物质成分混合,这个现象又怎样来解释呢? 地球科学进 2001 Vol.16 No.4 P.587-589

  地幔热柱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摘要:由于地幔热柱对我们了解地球动力学和地幔动力学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因此受到国际地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国际研究计划的展开和实施,热柱动力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拟合“国际热柱—岩石圈相互作用研讨会”的讨论内容,对热柱领域已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作一简要的回顾,以期对进我国热柱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有所埤益.(熊熊,滕吉文,许厚泽.2001 地球物理学进展.Vol.16 No.1 P.62-69)

  《非洲、澳洲、南美洲的连环拼合与成因探讨》摘要:通过对非洲、澳大利亚、南美洲彼此之间的大陆架边界线相似的概率分析,指出巧合是不可能的,地球在过去几十亿年间一定发生了大规模的膨胀这表明:非洲、澳大利亚、南美洲可以以很小的拼合误差合拢拼合为一个半径不到3000km的球带, 这个自然迹象是不能用板块学说来解释的,那么,它到底意味着什么?… 既然巧合是不可能的,相似边界线的形成就不是各自独立的,这就是说两个大陆隔海相对的边界线只要是高度相似的,就可以唯一确定它们过去是连在一起的,而不需要从其它方面(如古生物、地质等方面)加以论证。这个事实只能表明它们过去是首尾相连的,以后的分开是因为:地球膨胀洋底扩张大陆漂移。由于动量守恒,地球膨胀造成的角动量增加必然导致地球自转的变慢。所及文献:李维渡.从大陆海岸线结构论地球膨胀;李维渡.论地球的高密度起源;板块构造与地球膨胀;陈志耕.地球有限膨胀演化模型(李维渡.2001.地球物理学进展. Vol.16 No.1 P.56-61)

  《地轴倾斜与大陆板块漂移》地轴为什么会倾斜?笔者通过研究认为地轴倾斜的主要原因是南半球大陆板块向北半球漂移的结果。由于南半球大陆板块不断向北半球漂移,造成北半球负荷较重,使北半球地轴下沉,形成向南倾斜的地轴。通过计算,南半球与北半球大陆板块的面积之比约为3:5,这正好与地轴倾角24°基本相符。
  从地球演化历史来看,地轴在早期是直立的。2亿年前的联合古陆,基本都分布于中、低纬度和赤道附近,分布在南、北半球的大陆板块面积基本相当,所以地轴直立。但东西半球大陆板块面积不等,东半球的大陆板块面积比西半球大得多,这样就造成了地球由西向东自转。
  2亿年后,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分裂成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随着劳亚古陆不断向北半球漂移,使北半球大陆板块面积较大,负荷较重,地轴开始倾斜,形成了地轴倾角。由于地轴倾角的存在,位于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中的印度板块、非洲板块、澳洲板块和南美洲板块纷纷向北半球漂移。其中印度板块漂移最快,在50Ma内向北漂移了近5000km,以最快速度与欧亚板块撞碰,形成了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这些大陆板块源源不断向北半球漂移,造成地轴越来越倾斜,形成目前的地轴倾角24°。
  南半球只有南极大陆板块没有向北漂移,这是由于其上覆盖有几千米厚的大陆冰盖。在巨厚的冰川的自身压力下,使大陆板块无法漂移,在南极洲不发生地震也是这个原因。(程新民,地学前缘,2000 ,Vol.7,No.1, P.152)换一种说法:象非洲、印度这样的陆块一直向北漂移,是由于地轴倾斜引起的?陆块向北漂移是地轴倾斜着旋转的结果。)

  《地震孕育机制与破裂机制的研究》摘要:在理论上得出地震孕育发生的普遍物理机制是:地震前孕震区在垂直向会逐步形成、发展弹性的“拉疏隆起—压缩凹陷”的不稳结构,在水平向也多会形成对称相间分布的两个弹性压缩区及两个弹性拉疏区。应变的“压缩区与拉疏区同时产生、对应存在、共为一体”的这种双向应变结构是地壳构造运动中形成孕震体与非孕震体的根本区别,也是能用以首先找到孕震地区的主要依据;地震的破裂机制是:孕震体形成的双向应变结构,构成了应力集中后的失稳与剪切破裂的必要条件,当初始破裂后,就会引起压缩区与拉疏区发生逆转性的弹性膨胀与收缩的相互配合而不断提供位错空间,从而能使应力与破裂快速地传递与扩张。这一地震孕育与破裂机制的认识,几乎能解释绝大多数的地震前兆现象及震时震后的冒砂、冒水与断层的破裂、错动现象。(周友华.地球科学进.2000.Vol.15.No.6.P.637-643)

  科学家发现火星上有水的新证据美国布朗大学的科学家在26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研究了正围绕火星飞行的火星环球勘探者探测器发回的八千多张高清晰度照片,发现了这种较为光滑的地形。科学家认为,该地形表明,这些区域的土层可能是水渗进多孔的土壤后结冰、凝固形成的,厚度通常为1至10米。这类地形分布在火星南半球中部区域,纬度在30至60度之间。
  据估计,火星上以这种形式存在的冰共有约1.5万至6万立方千米,融化后可以把整个火星表面铺上一层厚度为10至40厘米的水。由于这类地形上基本没有陨石坑,它们应该非常年轻,年龄可能不到10万年。新华社2001727日(记者王艳红)


  2.地理古地磁

  《华北板块晚古生长气候变化对聚煤作用的控制》 据已有的古地磁数据,并经太原为参考点进行的古纬度换算表明,该板块在卡西莫夫期至格舍尔期(太原组下部晋祠段沉积时)的平均古纬度是9.0°N;阿瑟尔期(太原组上部沉积时)为10.6°N;空谷期-卡赞期(石盒子组沉积时)和鞑靼期(石千峰沉积时)分别是16.3°N19.7°N
  华北板块自晚石炭世-侏罗纪从赤道附近向北漂亮移至中纬度,同时伴随着35°~45°逆时针旋转。自卡西莫夫期-鞑靼期向北漂移发大约1100km(平均2.2cm/a)。
  卡西莫夫期-亚丁斯克期早期处在赤道与北纬20°之间的热带雨林气候带;在亚丁斯克期晚期-卡赞期,它向北漂移至10°~27°N之间;鞑靼期位于北纬15°~30°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带。(张泓等.1999.地质学报.73.2.136

  河北武安大淑村刘家沟组布13个点91个样品的古地磁学研究表明: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在T1 时尚未形成一体,自T1至今华北陆块以反时针、扬子陆块以顺时针,各自旋转了数十度。 (田五红等.1999.地球科学.24.2.149)

  《扬子地块泥盆纪-石炭纪古地磁新结果及其古地理意义》结合已有的古地磁数据,修订了扬子地块极移曲线.利用极移曲线拟合的结果表明,扬子地块在早古生代是冈瓦那大陆的组成部分,与印度-喜马拉雅-澳大利亚地区临近.晚泥盆世,冈瓦那大陆发生大规模顺时针旋转,扬子地块开始与之分离.(张世红 朱鸿 孟小红 地质学报 2001 Vol.75 No.3 P.303-313)

  《泥盆纪华南板块古地理的位置及其漂移》华南板块在泥盆纪位于古赤道附近,早—中泥盆世之交,广西那艺古纬度为 0°36',泥盆纪—石炭纪之交贵州睦化地区古纬度为4°10'10″,赤道附近温湿的气候使华南板块上各种生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植物高度繁盛,发育,都有很高的分异度。泥盆纪时期华南板块向北缓慢移动,移动速率为0.22 0.26cm/a。其原因可能与特提斯洋的活动有关。(白志强.北京大学.地质学和地理学.1998, Vol.34)

  《柴达木盆地构造古地理分析》摘 要: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柴达木盆地显生宙构造古地理特征和盆地叠合过程。在寒武纪—泥盆纪,柴达木板块处于低纬度区,从寒武纪时的南纬4.1°往北漂移到泥盆纪时的北纬10.6°, 与塔里木、华北、扬子等块体有较大的纬度差,表明柴达木板块在该时期是一个并不隶属于其它任何板块的独立的块体:与华北板块之间以北祁连洋相隔,与塔里木板块之间以阿尔金洋相隔,与中昆仑地块之间以东昆仑洋相隔,柴达木板块内部也被赛什腾—锡铁山洋所分隔。这些洋盆经历了寒武纪—早、中奥陶世张裂阶段和晚奥陶世—早、中泥盆世聚敛阶段,最终于中泥盆世末期闭合。该时期在柴达木盆地内部,叠合在震旦纪大陆裂谷盆地之上的是寒武—奥陶纪台地—陆棚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建造,生物发育;志留纪—早、中泥盆世柴达木盆地以隆起为特征。石炭纪—三叠纪柴达木板块继续北移,石炭纪时位于北纬11.9°,二叠纪时位于北纬12.7°,三叠纪时位于北纬22.2°,该时期柴达木板块已与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拼合,但与羌塘板块之间以南昆仑洋相隔,柴达木处于南昆仑洋的弧后部位,叠加在早期盆地之上的是石炭纪—早二叠世滨岸—台地—陆棚相碳酸盐岩、碎屑岩夹煤线。晚二叠世—三叠纪柴达木盆地再度隆升。侏罗纪以来,柴达木板块缓慢北移,侏罗纪时位于北纬29.8°,白垩纪时位于北纬31.0°,到新第三纪位于北纬33.4°,该阶段柴达木叠加的是陆相盆地,侏罗系为一套煤系地层,白垩系为红色粗碎屑岩,第三系—第四系为巨厚的河湖相砂、泥岩和膏盐岩沉积。(汤良杰,金之钧,张明利,刘池阳,吴汉宁,由福报,张兵山.2000.地学前缘.Vol.7,No.4,P.421-429)

  《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传播与地球层圈间的运动》天山造山带原生造山发生于古生代末期,古天山洋闭合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碰撞拼贴形成碰撞造山带。古地磁及沉积相证据分析表明原生造山作用以后,塔里木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西伯利亚和中朝板块一起作为泛大陆解体后劳亚板块的一部分是整体活动的.由天山原生造山带所焊接起来的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没有再发生新的裂解。(张原庆钱祥麟 李江海 地学前缘 2001 Vol.8 No.4 P.341-342)

  《海原地区早白垩世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意义通过对比华北地块鄂尔多斯盆地的早白垩世古地磁结果,表明采样地区自早白垩世以来相对于华北鄂尔多斯盆地未发生明显的构造旋转和纬度方向上的位移.这说明海原断裂东南段并未发生大规模的左旋走滑运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挤压作用对青藏高原东北部海原地区的影响已经很小.(孙知明 杨振宇杨天水 林爱明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Vol.44 No.5 P.678-686

  浙江长兴煤山剖面所在下扬子陆块P-T之交的古地磁偏角为28.1°,古纬度为20.1°N,这说明自P-T至今该陆块曾经历过自南而北的纬向漂移和顺时针旋转运动,其漂移距离约1000km,而旋转角度约28°。(刘育燕等.1999.地球科学.24.2.153)

  浙江丽水Ⅰ盆地的晚白垩世末期的古地磁学数据得出的构造演化结论:K2至今,该块体曾发生过约24.75°的顺时针旋转和向南约70km的平移运动。(刘育燕等.1999.地球科学.24.2.141)

  福建沙县-上杭、广东兴宁-河源上白垩统390个古地磁学样品研究表明:中国华南地区自晚白垩世至今曾经历过一个大约10°左右的区域性顺时针旋转运动。(森永速男等.1999.地球科学.24.2.142)

  《滇西兰坪盆地白垩纪—早第三纪古地磁结果及其地质意义》中国东部的白垩纪古地磁数据比较,进一步证实了晚白垩世华南与印度支那地块存在明显的纬度差,这一事实说明了印度支那地块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及进一步挤压下,印度支那地块在早第三纪沿红河大断裂走滑千余公里,并伴随着15°~20°的顺时针旋转.(地球物理学报.1999.42.5)

  25°N的昆明盆地老第三纪的古地磁为:19.1°N

  Gauss-Matuyama极性转换期间地球磁场方向和强度变化特征摘要]粒度分析和风化强度研究表明,黄土高原渭南阳郭剖面黄土层L33沉积期间成壤化作用相对较弱. 在此基础上,为研究极性转换期间地球磁场变化特征,本文对黄土层L33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其结果表明黄土层L33的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并以沉积剩磁为主;由逐步热退磁确定的特征剩磁(ChRM)揭示了G-M (Gauss-Matuyama)极性转换过程的持续时间为9.43±0.64ka;在G-M极性转换之前,地球磁场曾发生过持续时间为2.2±0.13ka的短极性漂移事件;相对强度研究表明,G-M极性转换期间地球磁场强度减弱(朱日祥,郭斌,丁仲礼,郭正堂,A. Kazansky,G.Matasova.2000.地球物理学报.Vol.43,No.5,P.621-63)

  《塔里木盆地古地磁研究新成果》库车河剖面是塔里木盆地最系统及获得新生界古地磁资料最多的一项研究,从获得的古地磁结果发现库车一带渐新世以来持续北移,北移幅度不大,早更新世时到达现代位置。在此期间,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的北移明显高于渐新世—中新世的北移速率。同时研究区渐新世以来持续逆时针旋转约27℃。
  托云中侏罗世辉长岩古地磁数据表明托云地区当时的古纬度为19.5° N,其方位顺时针旋转了约37°, 托云地区在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期间(时间跨度约为57Ma)的北移速率约为1.3 cm/a(邓云山,孟自芳,郑彦鹏. 1999.地球科学进展.Vol.14 No.6 )

  《马来西亚Langkawi群岛石炭-二叠纪地层中的砾石及其意义》发现Singa组中的砾石的大小、形状差异很大。砾石的直径,大的可达1020cm,小的仅12cm;砾石形状,大的为滚圆状至半滚圆状,小的呈棱角状;砾石成分除有沉积岩外,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见有片麻岩和花岗伟晶岩砾石。认为Singa组的砾石具有冰川漂砾的特征,从地层时代来看,它们应与冈瓦纳岩系底部石炭-二叠纪冰积岩相当。因此该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应为冈瓦纳古陆北缘。(陈廷愚.1999.地质学报.73.1.96)

  《云开地块归属问题的讨论》震旦系冰成杂砾岩:扬子地块有震旦系广布的冰成杂砾岩,如滇东牛头山组和南沱组、皖中苏家湾组、皖浙地区下涯埠组、洋安组、雷公坞组都有冰碛岩。桂北长安组虽为一套杂砂岩和砂泥质岩,但它是与冰期有关的重力流堆积。华夏地块和云开地块迄今未见有震旦系冰成岩的报道。早古生代内部造山运动:扬子地块早古生代内部未见有造山运动。华夏地块早古生代期间则有重要的变形事件,如海南岛的崖县运动和赣南的崇义运动(中奥陶世末)。而云开大山地区早古生代则发生过郁南运动和北流运动(寒武纪末)。从以上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具有明显区别的几个方面来看,云开地块这些方面的特征与华夏地块一致,因此云开地块应属华夏地块。(庞保成,王丽娟.2000.地学前缘.Vol.7 No.1 P.178)

  《中国地球自转和地壳运动监测的研究工作》中国地壳运动的监测:中国地壳运动GPS监测网分别于199219941996年进行了三次联测。基于这三次联测资料与全球IGS站的观测联合处理获得了分布在中国大陆的22GPS点的水平速度,大部分点的测量精度都优于3mm/yr。由此可以看出在欧亚板块上的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的一些特征:(1) 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印度板块对中国西南部的北向推力,这个推压作用从南到北逐渐减弱。若以中国南北地震带作为分界线,中国东西部的地壳运动有明显的差异,中国西部的地壳运动比东部的更强更复杂。(2) 中国西部的水平运动南北向缩短,东西向伸长,而且伸长的速率大于缩短的速率。其中有两块区域的北向运动最强,一块是中国新疆的西部(喀什、和田属于该区域),另一块是西藏东南部(拉萨、温泉属于该区域)(3) 中国西部有两个特殊的块体,一个是位于云南省西部的川滇块体,该块体有一个明显的右旋且整体向南的运动,这使得该块体与西藏块体有一个强烈的相对运动。另一个块体是新疆南部的塔里木块体,该块体有较强的向北运动,并且相对周围块体有明显的向西运动。
  中国GPS网在青藏高原分别于19931995年进行了两次GPS联测,结果表明:目前,青海-西藏高原正在以38.6mm/yr的速度向西伯利亚东北方向运动,这个结果与基于地质资料的运动学模型相一致。
  对喜马拉雅山脉临近区域的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的研究也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在过去的30yr当中,中国共进行了三次(1966, 19751992)大地测量,获得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结果:从70年代中期开始,喜马拉雅山脉以113mm/yr的水平速度向方位角为252的方向运动,垂直升高速率为35mm/yr。如此高的垂直上升速率是由于该区域内的山谷冰河造成的。此外,似乎还有一些瞬时变化,在19661975年间的速率比19751992年间的大3倍。喜马拉雅山脉区域形变速率的变化与中国地震活动的相关性对于理解地震的发生和地震周期的实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国大陆及其周边地区的12IGS站在1995519986月间获得的GPS数据,可以计算这些IGS站的水平位移。这些结果能被用来研究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的背景场。研究结果表明印度板块、欧亚板块和西伯利亚块体对中国大陆的作用在过去的几百万年中是稳定的,太平洋板块的间接影响是非常小的。除了GPS站的观测以外,位于上海和乌鲁木齐的VLBI站已连续多次参加了国际间的VLBI联测(COREVLBI联测,这将有助于提高这两个站的坐标和速度精度。这两个VLBI站相对于欧亚板块的最近的速度如下:上海站水平速度8.9 mm/a、方位角98°;乌鲁木齐水平速度13.6 mm/a、 方位角28°。(朱文耀,张强.2000.天文学进.Vol.18 No.1 P.9-16)

  卫星观测发现,以欧洲为基点,日本西部每年向东移动1.5厘米。(科学报)

  地壳图显示拉萨每年移向北京2.5厘米 20011102 10:3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11日消息:中国科学家已成功绘制出国内第一张大尺度、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现今地壳运动速率图。这一研究成果被专家称为中国地壳变形的基因图谱
  这张速率图表明,中国西部地区地壳运动最为激烈,表现为南北方向的快速缩短变形和东西方向的拉伸膨胀,其中缩短总量每年大致为3厘米,如西藏拉萨是以每年2.5厘米的速度靠近首都北京。
  从速率图上可见,中国的西藏东部、四川、云南西部的地壳运动方向有一个180度的大旋转,该图作者指出,这一特征与川滇地区近10年和历史上的地震活动频繁相一致,而且为地质学家的旋转猜想提供了直接证据。
  这张地壳运动速率图的作者为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年仅39岁的研究员王琪等人,他们的成果已形成论文,并于日前刊登在国际权威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研究地壳板块运动,地质学上一般以百万年为单位时间,而现在依据G PS全球定位系统,单位时间可以设定到1年甚至更短。王琪等正是借助G PS,潜心研究13年,取得了研究的突破。
  中国科技报指出,这张中国地壳变形基因图谱为板块构造理论、地震预报等提供了最为宝贵的基础资料,有利于提高中国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并将在国防建设以及国家基础测绘工作中发挥作用。

  《中国大陆东南边缘海现时地壳运动与地震动力学综合研究》摘 要:在东亚大陆动力学和西太平洋动力学背景下,定量研究中国大陆东南边缘海的现今区域地壳运动、动力学及地震危险性。基于19941998年福建-台北网、中国大陆网、台湾-吕宋(菲律宾)网和东亚大陆及西太平洋的IGS网等4种不同空间尺度的GPS测量结果,结合近100年来的强震震源机制解、近20余年来跨断层形变网、精密水准网、激光测距网及原地应力测量等结果,以及地球物理数值模拟与地质学成果,通过对多层次构造运动的分析、多学科结果的互验互补和整体综合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本研究区同时存在陆、海相互对进的两种地壳水平运动:大陆东南沿海1112mma向东南、海洋对大陆3mma向西北以及台湾东海岸53mma向西北的运动;(2)台湾岛可能存在着以24°N附近为其旋转轴的右旋运动;(3)GPS和地形变测量求出现今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为NWNWW)向,与不同时间尺度的地震学和地质学结果一致;(4)观测与数值模拟共同证实,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对欧亚板块的联合动力作用是导致本区上述地壳运动的原因;前者导致的地壳运动速度比后者约大4倍,但前者仅导致准均匀场,而后者则可产生变形局部化过程的非均匀场,从而为强震孕育提供动力;(5)菲律宾海板块在台湾东侧对欧亚板块的仰冲推挤是本区地壳变形和地震最重要最直接的动力源:由台东带→台西带→东南沿海外带→东南沿海内带,地壳变形与地震活动同步顺次递减;(6)在华南块体内部,以泉州湾至永安的NW向断裂为分界线,两侧多种现今地壳运动均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可能与台湾岛右旋运动对大陆的附加作用有关;(7)尽管菲律宾海板块 西进在台东耗损了其绝大部份能量,使东南沿海受到屏护,但通过缓慢的能量积累,本区仍可能发生M6级地震,泉州-汕头沿海地带尤应注意。(周硕愚吴云 施顺英 杨福平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1 Vol.21 No.1 P.1-14)

  《中国新生代古地形演化的初步模型》结果显示中国新生代古地形演化呈现西部大幅度快速隆升、东部渐进式降低、中部变化较小的变化过程,总体地势的转变过程在5040Ma期间内已基本完成,此后地势差距逐渐加剧,中国现今的地形格局是在近10Ma期间内最后形成。(刘志飞汪品先 王成善 邵磊 黄维 地质论评 2001 Vol.47 No.5 P.4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