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臼"形成的"水滴石穿"论不可行

地学演绎 莫如波 2005.5.23

    做过电气切割的人都清楚,想要在钢板上烧出个圆洞来,就得在钢板的固定点不断地烧,如果你的火嘴总是晃来晃去的,烧出来的恐怕不是圆洞,而是一个奇形怪状的窟窿。

    如果要水流在坚硬的岩石上冲出个圆圆的“臼”来,就得让那水流在固定的位置冲滴上数十年、上百年、甚至是上千年,过程不得有所偏差,否则就不是“圆臼”而是长长的坑槽。

    溪流的水道由于岩石的坚硬,可以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而固定不变,但随着岁月的侵蚀冲蚀,终究会不停地退缩与走位。

    冰山上的冰体,不比岩石,在冰体自重及地温的作用下,就会不断地向低处滑动,或者一年就能蠕动几十米;暴露于大气中的冰层,由于大气温度的不断变化,一年四季,冰消冰长,也总会导致那个冲水道摇摆不定,固定不到一个位置上。

    所以,要冰山上融化的水流固定地在岩石上“凿”出个“圆臼”来,其可能性几乎为零。况且,分布“冰臼”的河床都有较大的地形高差,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要两百多万年前或几十万年前的“冰臼”保留至今,也几乎是不太可能。

    但是,又确实想像不出来,这些“圆臼”是如何地被“凿”出来?南方不在河床的地方也有分布吗?现代的山岳冰川有没有这种“冰臼”发育?

续篇:质疑粤东揭西等地的冰臼遗迹

地学演绎 莫如波 2006.10.17

    有关冰臼研究者在粤东的揭西、饶平、河源等地发现了两百多万年前的冰臼遗迹,其多分布于低海拔的沟溪中,但从第四纪粤东地壳的抬升剥蚀量来分析,这些岩石蚀坑不可能是两百多万年前的冰川遗迹。

    在广东的基岩海岸,普遍分布有60~80m及35~45m的两级海蚀阶地,其形成的地质年代为中更新世的早期及晚期(-见中科院《南海地质构造及陆缘扩张》);中更新统在粤东山区极少见,仅见于东江流域龙川县佗城佳弧(标高75m)及韩江流域大埔县三河火车站(标高45m)的堆积阶地(据刘尚仁)。按阶地的地质年代及高程推算,粤东地壳的抬升速率为1米/万年,低于海拔78米的松散堆积物其地质年代不早于中更新世,现高程低于200米的山地在200万年以前位于海平面以下,而坑穴所分布的高程均不足200米。所以,粤东丘陵沟溪中的圆形坑穴不可能是冰川遗迹。

    这些坑穴多呈圆壶状,口小内宽,小的宽深几十厘米,大的宽深2~3米,最深达5米,沿沟谷呈多个或成群分布;因有的穴底较深,对穴底的冲击需较大的动能,非冰川的滴水能及。因此,这些壶穴应由瀑布跌水冲击及穴内卵石磨蚀而成,在跌水崖的溯源退缩过程,就布下成群的壶穴。

    鉴于华南中更新世表层岩土已严重红土化,不可能尚有壶穴保留,推测壶穴形成的地质年代应不早于晚更新世,很可能是全新世的产物。

    中科院等单位在重庆至三峡的长江沿岸,分别在高程315m、540m、1350m、1600m、1850m的不同地点,发现了年代在50~300万年前的古河床砾卵石(见金羊网:长江三峡之外有个"大三峡"),此同样也可说明,当今海拔百来米的河床基岩,二三百万年前却深埋于地下几百米,重庆梁平等地河床所发现的坑穴也不可能是二三百万年前的冰臼遗迹。

珠三角新生代辑要:晚白垩世-古近纪,南海裂陷未成,本区地处内陆,由于气候相当湿热,雨水充沛,全球海面高,区内发生剥蚀夷平及湖盆沉积作用,形成诸多红层盆地。进入新近纪,红层沉积停止,地壳节节抬升,河流侵蚀不断,如今三角洲周边海拔10001300m的博罗罗浮山、佛冈阿婆山、新丰青云山、高要鸡笼山、清远大罗山等山顶所组成的很可能是晚中新世的夷平面,近千万年以来的抬升幅度在千米以上(按中更新世阶地每万年1米的抬升速率推算);汇流三角洲的西江、北江和东江沿袭新近纪准平原发展而来;三角洲基底地貌主要是第四纪众多河流侵蚀准平原化的结果;较宽阔的阶地平原多沿原红层盆地发育。早更新世以强烈的抬升剥蚀为主,沉积物罕见;中更新世亦以抬升剥蚀为主,约在7040万年前及4020万年前分别形成高程6080m及3545m的两级侵蚀阶地,由于后期剥蚀,此期沉积层也极少见,仅于内陆封开县城及龙川佗城见有堆积阶地;晚更新世末次冰期,海平面曾比现今低约80m,海岸线东迁几百千米,河谷深切,先期的松散沉积被剥蚀殆尽,三角洲内年代早于5万年的第四系少见,54万年前末次冰期之间冰期,海平面从-80m回升到-40m,在三角洲低凹河谷沉积了上更新统冲积相,近海还夹海相,2.51.5万年前进入主冰期,海平面再次跌到-120m,间冰期沉积层被侵蚀残存,偶见二级堆积阶地;1万年前末次冰期结束,进入全新世,海平面迅速上升,整个三角洲发生了广泛的沉积淤积作用,形成一级堆积阶地或平原。珠三角第四系绝大多为全新世地层,厚度最大60m,一般2030m。附图珠三角山川水系及红层分布图 (莫如波.2006.8.16)

照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