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第24卷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第24卷 第1期 1999
·泛大陆专栏·
华南是特提斯多岛洋体系的一部分
东特提斯地区二叠--三叠纪古气候特征及其古地理意义
黔南桂中二叠系Cisuralian统和GuadaluPian统层序地层及其与牙形石演化的关系
二叠—三叠纪之交牙形石生态新模式
扬子台区二叠—三叠系界线层综合地层学研究
·煤层气专栏·
煤层气藏的封闭及其研究意义—华北石炭--二叠系煤层气藏封闭特征浅析
河东煤田煤储层中气胀节理的发现及其研究意义
·岩石矿物·
山东沂水紫苏花岗岩特征、形成时代及成因探讨
江绍断裂带晚侏罗世S型酸性火山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菊花石生长模型的分形特点及其物理意义
·矿床地质学·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成矿流体性质及其与矿化的关系
筛选法—一种矿产预测新方案的概念和原理
望儿山金矿床剪切带控矿作用的数学模型与模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灾害·
长江中游地区江湖综合整治环境地质研究
优选土层锚杆围护体设计方案的计算机实现
菜田施肥(化肥)对地下水氮污染影响的实验研究
区域斜坡不稳定空间预测
·短文·
下扬子区孤峰组放射虫组合带划分
滇东南晚二叠世放射虫动物群及其意义
鄂东南地区晚二叠世牙形石动物群研究
长兴煤山A,D剖面古生物界线处(27层)的古地磁极性研究
兰州黄土150ka以来的植硅石与古气候初步研究
第24卷 第2期 1999
·东昆仑造山带研究专栏·
东昆仑阿尼玛卿混杂岩带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清水泉高级变质岩片的变质岩石学研究
青海托索湖地区第四纪晚期孢粉组合特征及古气候变迁
东昆仑造山带前陆盆地的叠加招皱及其变形机制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昆中复合蛇绿混杂岩带及“东昆中断裂带”地质涵义
东昆仑造山带不同蛇绿岩带的厘定及其构造意义
·古地磁研究专栏·
浙江丽水I盆地白垩纪古地磁学研究
闽粤晚白垩世古地磁学研究
川滇菱形地块白垩纪古地磁学特征
华北陆块早三叠世刘家沟组古地磁学新数据
浙江长兴煤山剖面磁性地层学新研究
东昆仑造山带海西--印支期构造古地理演化的古地磁证据
·地层古生物·
豫西二叠纪含煤地层中Protoblechnum的新材料
试论地层学的新体系与建立新一代年代地层表
·岩石矿物·
矿物光率体主轴、晶轴、弹性张量的数学转换和计算机实现的方法
辽宁复县金刚石的阴极发光特征及其意义
·能源地质·
热流体活动示踪标志及其地质意义—以莺歌海盆地为例
华北晚古生代煤二次生烃的动力学模式
输导层和岩性圈闭中石油运移和聚集模拟实验研究
·地球化学·
华夏古陆古元古代高度亏损地幔的Nd同位素证据
华北克拉通后太古宙碎屑沉积岩地球化学研究—三叠纪的成分变化及其意义
·工程技术·
储层伤害室内评价方法的研究
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分析
·短文及简讯·
反应条件指数(RCI)及其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兰州—民和盆地首次发现恐龙足印化石
第24卷 第3期 1999
·岩石国地球化学·
造山带地球化学研究的理论构想与实践
关于大陆地壳化学组成研究中某些问题的讨论
扬子陆块西缘晚古生代玄武岩浆的性质和演化—玄武岩、辉绿玢岩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扬子崆岭新太古代壳—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华北克拉通、大别造山带的对比
北大巴山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扬子克拉通北西缘碧口群的解体与地层划分
华北地台太行—五台和阴山地块地壳物质组成—岩石地震波速实验证据
2.0GPa、室温至1160℃条件下安山岩纵波速度与相变
东天山花岗岩体矿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极限分配系数
桐柏地区变质杂岩和侵入岩类Pb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三江地区两类古陆成分的铅同位素组成—I.碳酸盐岩类
新疆萨勒布尔山火山碎屑浊积岩的地球化学和构造环境分析
地球化学场时—空结构分析的方法体系
·矿产地球化学·
长江中下游及邻区基底地球化学分区及区域成矿远景预测
金矿化过程中两个地球化学问题探讨
羊拉地区含矿矽卡岩成因的地球化学证据
青海祁连两类火山成因硫化物矿化蚀变带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
广西金牙金矿含金流体的动力学迁移
鄂尔多斯盆地黄土轻烃区域分布特征
地球化学空间数据处理原理及软件系统
走向21世纪的地球化学填图
·环境地球化学·
硫酸厂废水对湖泊水环境的影响预测及防治对策研究
·简迅·
泛大陆及古、中生代之转折—当代地学热点
第24卷 第4期 1999
·可持续发展专栏·
长江中游的防洪问题和对策—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的启示
长江流域生态形势、灾害趋势与湿地保护
可持续发展与资源有效供给
湖北省矿产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21世纪黄河下游防洪减灾对策
矿产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宏观驱动机制研究
我国资源发展的战略决策
湖北省可持续发展与提升武汉中心城市功能
清江流域旅游资源分布规律及成因
·地层学·
一种地层精细定年的新方法
·构造地质学·
新甘交界红柳河辉长质糜棱岩的超显微影像特征及其形成动力学环境分析
应用合金天然破裂特征进行孕震机理研究
·岩石学·
大别超高压变质岩折返过程中的部分熔融作用
高压基性麻粒岩与榴辉岩的抬升转换作用—信阳超镁铁质火山角砾岩管的捕虏体研究
·数学地质·
定向独立权模型及其在矿产资源预测中的应用
圈定“5P”找矿地段的GIS成矿预测空间模型及其应用
·煤田地质·
华北晚古生代煤中有机硫的赋存状态及其成因
·应用地球物理·
改进快速模拟退火方法进行AVO岩性参数反演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长江源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碳酸盐岩区大型水库蓄水后地下水渗流场特征及岩溶演化趋势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钻压优化模型的建模方法
一字形钎头应予淘汰
·短文、简讯·
杠杆定理在二元相图中的运用法则
广东揭西发现世界罕见的冰臼群
我校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
第24卷 第5期 1999
·地质异常与找矿·
基于地质异常单元金矿找矿有利地段圈定与评价
中国金矿床(点)等密度图与成矿远景预测
中国大型金矿床空间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
应用地质异常单元圈定矿产资源体潜在地段—以鲁西铜石金矿田为例
冀北铅锌银矿床成矿地质要素的结构分析
鲁西金矿成因类型、空间分布及其致矿地质异常
陕西勉略宁地区致矿地质异常场结构及找矿预测
湘赣边鹿井矿田与走滑断层有关的铀矿化作用
湘赣边中新生代走滑断裂带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以长寿街—双牌断裂和遂川—热水断裂为例
山东招远市界河金矿床矿体定位规律及定位预测
岩浆热液矿床的水/岩反应及微观找矿意义
·定量预测方法技术·
多变量分形体数学模型及海底喷流沉积时空演化
应用GIS研究矿产资源潜力—以云南澜沧江流域为例
遥感色调异常分析的协同优化策略
图像异常检测方法与应用研究
三维构造模拟方法—体平衡技术研究
利用小波分析深层次提取物化探异常信息
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定量预测研究
倾斜台阶重力异常灰色反演
储层孔隙度灰色反滤波求取法
·矿产资源评价系统·
地质数据仓库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应用GIS技术研制矿产资源评价系统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在地矿点源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求解热质输运—反应体系动力学模型的指数拟合有限体积法及模拟软件
地质数据仓库的特点及其数据组织
野外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字典的研制
三峡坝区工程地质信息系统集成开发研究
·资源、环境评价·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述评
鲁中南地区矿业环境评价
·短文·
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定量预测及勘查评价开放研究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指南
第24卷 第6期 1999
·滇西北金沙江带造山带研究专栏·
滇西北金沙江带被动陆缘地层层序和构造演化
滇西北金沙江结合带各磨茸中酸性岩体多元地球化学示踪
初论变异性不整合—以滇西北中甸地区为例
·地层古生物·
地外撞击诱发的气候循环和新冰期的形成
中朝地台奥陶系层序地层序列及其对比
西宁黄土沉积及其物质来源
海平面升降变化对贵州紫云礁体生长的控制
湘默交境中晚寒武世白云岩相区层序地层研究
·岩石学·
碧溪岭超高压石榴橄榄岩的流变学研究
·应用地球物理。
太阳能量(或动量)是地壳运动的力源
山东玲珑花岗质杂岩体三维形态的重力模拟
非常规综合物化探方法寻找油气藏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激发极化数据的最小二乘二维反演方法
·能源地质·
浅析断陷盆地多幕拉张与油气的关系—以南堡凹陷的多幕裂陷作用为例
曲折边界斜向裂陷伸展的砂箱实验模拟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格架及盆地充填模式
·环境地质·
地下水污染的自组织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青岛城市地质环境工程适宜性系统分析
企业集团组织模式评价选择的AHP研究
·数学地质·
一种自动绘制聚类分析谱系图的新算法
矿产预测中空间地质结构的定量类比—单元簇的概念及其应用
·简讯·
50年来新中国地质科学研究取得巨大进展—新中国地质科学50年回顾与展望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
|